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多溴联苯醚环境行为的特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任金亮  王平 《化工进展》2006,25(10):1152-1157
多溴联苯醚(PBDEs)的归宿和毒性受其环境行为影响。生态环境中的多溴联苯醚的迁移规律决定其环境效应,是进行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价的基础。概述了近年来多溴联苯醚环境行为与特征的研究进展,着重评述多溴联苯醚环境持久性与生物蓄积性、迁移与分布以及环境降解性。详细阐述多溴联苯醚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同时也简要讨论了多溴联苯醚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多溴联苯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湖化学将在 2 0 0 4年底停止生产两种应用广泛的阻燃剂———五溴联苯醚 (penta -PBDE)和八溴联苯醚 (octa -PBDE)。大湖化学是美国五溴联苯醚的唯一生产商 ,也是少数八溴联苯醚生产商之一。美国环保局 (EPA)计划与其他八溴联苯醚生产商合作 ,完全停止生产这类阻燃剂。如果需要 ,EPA还将采取其他措施保证没有使用五溴联苯醚或八溴联苯醚的新产品进入市场。环保部门最近对美国 2 0位产妇的母乳进行了分析 ,发现多溴联苯醚含量是欧洲母乳的 75倍。同时 ,在人类血液中也已检测到痕量五溴联苯醚和八溴联苯醚 ,这是长期使用这类化学品的…  相似文献   

3.
多溴联苯醚(PBDEs)在环境中的浓度快速增长,在各种生物体中也发现了PBDEs的存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介绍了多溴联苯醚性质及其在国内的污染水平,并对近年来多溴联苯醚的检测方法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我国开展PBDE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收集比对了6项国内外标准和法规对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限量标准,发现我国目前对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使用限量和欧美等国家一致。此外,文章收集17项多溴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相关测试方法标准,分析对比了各个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前处理条件以及测试条件等,发现无论是定量分析方法标准还是定性分析方法标准,我国的标准体系中涵盖的测试方法种类较多、较全面,但缺乏统一的前处理条件和测试条件,欧美国家虽然标准方法比较少,但前处理方法和测试条件比较统一,因而利于统一检测和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5.
多溴联苯醚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及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随着其生物毒性的暴露,多溴联苯醚已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对近几年来多溴联苯醚的在环境中的迁移及降解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多溴联苯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性能优异的阻燃剂。研究表明,PBDEs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制品中多溴联苯醚的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塑料中多溴联苯醚(PBDEs),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用氮吹浓缩,再进样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SCAN和SIM同时扫描,采用特征离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0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线性关系(r~2=0.9985~0.9997)、检出限(8.2×10~(-3)~8.9×10~(-3))回收率和精密度符合要求,RSD为2.25%~5.31%,回收率在82.97%~109.9%之间。本方法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可靠,且分析时间短,适用于塑料制品中PBDEs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废旧电子塑料阻燃剂脱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电视机塑料外壳进行分析,证明其主要成分是以多溴联苯醚(PBDEs)为主要阻燃剂的高冲击强度聚苯乙烯(HIPS)。通过热重分析实验讨论了温度对多溴联苯醚脱除及HIPS降解的影响,确定了脱除多溴联苯醚的最佳温度为280℃,此时多溴联苯醚的脱除率达83%。研究了电视机塑料外壳中PBDEs脱除过程的质量传递规律,根据传质理论建立了PBDEs脱除传质模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模型反映了电子塑料阻燃剂脱除的基本特征,阻燃剂脱除过程传质系数为K=11.3166g·s-1·m-2,电视机塑料外壳阻燃剂含量为12.58%,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8.
实验研究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分析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处理土壤多溴二苯醚提取后的样品,提取自动速度较快,净化采用50m L正己烷能完全淋洗,用60m L正己烷∶二氯甲烷=1∶1洗脱,洗脱效果即比较好,用GC-MS检测17种多溴二苯醚,回收率平均范围为93.3%~106.3%,相对标准偏差在3.39%~5.54%之间。实验证明,此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以用于土壤中多溴联苯醚阻燃剂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相色谱法用于药物中残留溶剂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复方甘草酸苷颗粒和甘草酸二铵颗粒的多溴联苯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条件选择优化,线性方程为Y=7.83×106X-1.72×105,相关系数R=0.9919,最小检出限为0.5μg/kg。多溴联苯醚平均回收率为76.8%和81.4%,RSD分别为15.3%和15.1%。含有多溴联苯醚都比较少,为0.005mg/kg和0.002mg/kg,没有超过最大残留标准。结论:气相色谱法用于药物中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简单、高效、快速,适合推广,检出多溴联苯醚线性良好,最低检出限均达到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多溴联苯醚动物毒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全球性的有机污染物,近年来由于其持久性、毒性和潜在的生物蓄积性而备受关注。论文综述了多溴联苯醚的各种毒性,包括甲状腺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等各方面证明多生物有害的毒性.并展望了多溴联苯醚毒性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具有环境持久性,远距离传输,生物累积性及对生物和人体具有毒害效应等特性,对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一大热点。文章综述了PBDEs的结构、性质、用途,并着重介绍了多溴联苯醚的主要的降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与苯基硅橡胶的性能。结果表明,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其起始分解温度T0.05和最大分解温度Tmax分别为461.67℃和648.76℃,比苯基硅橡胶高出分别约80℃和110℃;DMTA分析表明,因分子主链中含有大量的二苯醚和亚苯基结构,二苯醚亚苯基硅橡胶易结晶失去弹性,Tg在7℃左右,不适合在低温环境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分别以烷基化剂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与二苯醚反应,制得系列烷基二苯醚产品。通过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烷基系二苯醚曲合成,优化其合成工艺。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18 kromasil(5μm,250×4.6mm);流动相,体积比V正己烷:V异丙醇=18:1;流速,1mL/min。最佳合成工艺为:各反应物的摩尔比n二苯醚:n催化剂:n澳代烷=1:2:5;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h。双十二烷基二苯醚、双十四烷基二苯醚、双十六烷基二苯醚的产率分别为79.62%、72.38%、66.83%。  相似文献   

14.
张瑾  戴猷元 《化学工程》2012,40(9):42-47
多氯联苯醚(PCDEs)和多溴联苯醚(PBDEs)是分布广泛的污染物,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文中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氯碎片常数为变量,建立了PCDE同类物水中溶解性、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蒸汽压(293 K)等理化性质的线性关联式,也建立了PBDE同类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正辛醇/空气分配系数、蒸汽压(293 K)等理化性质的关联式。关联式对PCDEs和PBDEs的理化性质进行了估算,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值相当吻合。结果表明:采用PCDEs/PBDEs分子中氯/溴取代总数、氯/溴的邻位取代数目和相邻取代位置上均为氯/溴取代的成对数目作为变量,可以表述PCDEs/PBDEs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利用简单易得的描述符建立的QSPR模型是合理的、适用的。  相似文献   

15.
钟育均  温欣荣 《广东化工》2009,36(11):25-26,29
文章建立了一种利用二苯胍作共沉淀剂分离痕虽Cu(Ⅱ)的新方法。Cu(Ⅱ)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DDTC)形成不溶于水的棕黄色螯合物被吸附在二苯胍的表面,随二苯聪的抚淀而析出,从而使Cu(Ⅱ)得到富察。结果表明:控制pH=1.0,当周体NaCl用量为1.0g,0.0μmol/L钢试剂溶液用量为1.00mL,1.0×10^-3mol/L二苯弧乙醇溶液用量为0.20mL时,Cu^2+与钢试剂形成棕黄色的螯合物沉淀,随二苯胍共沉淀析出,实现了Cu^2+-Al^2+、Cu^2+-Zn^2+,Cu^2+-Mn^2+间的液-固定量分离。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浮选分离及泡沫浮选分离栩比,该体系具有不使肘有毒害作用的有机溶剂,设备筒单,分离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碳酸二甲酯和乙酸苯酯合成碳酸二苯酯工艺路线及其反应机理,并对该反应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包括均相催化剂体系(锡和钛的有机化合物等)和多相催化剂体系(MoO3和WO3等金属氧化物)。并分析了以锡、钛以及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时合成碳酸二苯酯的优势和劣势;指出固载化的有机锡/有机钛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复合化合物是今后碳酸二甲酯和乙酸苯酯合成碳酸二苯酯催化剂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草酸二烷基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然后草酸二苯酯脱羰制备碳酸二苯酯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绿色工艺路线,其研究重点为催化剂。对近年来草酸二烷基酯与苯酚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催化剂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研发高稳定性的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和负载型MoO3/SiO2催化剂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以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苯酯为原料合成甲基苯基碳酸酯,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n(碳酸二苯酯):n(碳酸二甲酯)=3∶1,反应温度170℃,滴加速度1.2 m L/min,催化剂用量为碳酸二苯酯质量的5.5%,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碳酸二苯酯转化率98.4%,甲基苯基碳酸酯收率69.8%。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碳酸二苯酯的各种合成方法及其应用。在各种合成方法比较的基础上,综述了碳酸二甲酯与乙酸苯酯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的反应体系反应热力学及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展望了碳酸二甲酯与乙酸苯酯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