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在对现有餐饮业就餐过程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实现了智能餐桌的感应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用餐者的夹菜动作或者服务员的上菜动作,可以控制餐桌旋转或停止,从而达到"伸手即停",解决了传统餐桌所带来的一些不便与尴尬。智能点餐系统结合了传统菜谱和无线点菜信息,能够实现菜品的即时更新,节约了成本和人力,还可以实现从点菜到结账的全过程自动化,对于餐厅而言,此系统不仅可以方便灵活地管理餐厅业务,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绿色、方便的餐饮服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用于餐厅服务的机器人更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越来越多的餐厅选择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来完成相关任务。针对本地资源不足、餐厅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设计餐厅服务机器人系统。基于云技术,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餐厅智能服务机器人系统,包括送餐机器人、云端和客户端,以满足餐厅服务送餐需求。在机器人子系统中,使用深度强化学习,实现对未知环境路径规划的优化,提高机器人对餐厅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能很好地适应餐厅环境,及时避让障碍物,顺利完成送餐任务。与现有机器人相比,该系统克服了本地资源局限性和计算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设计是关于一款智能餐厅服务机器人,采用AGV磁导航传感器对餐厅内铺设的磁带进行检测并精准定位顾客所在餐桌,按照顾客要求及老板的指令将所需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并且可以通过cc2541蓝牙模块实现顾客一键传呼点菜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餐厅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可是大多数餐厅服务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工作效率低并且不具有智能化.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LC的一种智能餐厅服务系统,对智能餐厅服务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具体阐述了智能餐厅服务系统的工作过程,从而达到了餐厅的高效率智能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餐厅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微控制器MSP430F5438为核心的餐厅服务机器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模块化方法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主控模块、电源及管理模块、运动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导航定位模块、安全避障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等。介绍了控制系统软件的总体流程,完成了控制系统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应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可以实现送餐的功能,控制效果良好,实用性强,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当代餐厅点菜效率、节约顾客就餐时间,本文主要介绍利用Visual C++、SQL Server开发的一款餐厅点菜系统软件。该软件能实现管理员/顾客注册、饭店空闲餐桌信息管理、菜谱及价格信息管理、客户消费查询、桌台负责人信息管理等功能。Visual C++用于设计开机、点菜、菜谱、管理员/用户注册等界面,SQL Server用于信息的保存与管理,另外,该款软件还添加了开机动画、背景音乐、令人愉悦的界面皮肤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目前国内各类学校与工厂的食堂就餐高峰期人手不足、桌面得不到及时清理、高峰期过后人手冗余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餐桌智能清理机器人系统。结合学校与工厂食堂的实际需求对餐桌智能清理机器人进行方案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完成主要器件的参数确定,并对系统的控制电路以及软件进行设计,该系统可通过红外传感器在60~70 cm内实现自动避障,并且通过灰度处理、二值化处理以及腐蚀膨胀处理等操作,实现对垃圾图像轮廓的提取,完成垃圾识别,建立机械手与桌面垃圾的坐标映射关系,具有体积小、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点。经过验证,该餐桌智能清理机器人系统可以很好地对桌面垃圾进行清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餐厅点餐的效率,减少用工成本,设计一个基于Android平板电脑的电子菜单系统,可以为顾客提供自助点餐服务。与传统的纸质菜单相比,该系统具有菜品展示效果好、数据更新快、可交互等优点,可提升餐厅的档次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饕厅服务和管理水平,构建了基于Andriod和Wifi点菜系统,充分利用了现在流行的Android 系统和Wifi的功能,在高档餐厅构建方便易用、快捷的无线点菜系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正慢慢地走进人们的生活。餐厅服务机器人作为这其中一类应运而生,论文通过对餐厅服务机器人系统分析,提出了一套以EXP-LM3S811 ARM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并能实现防倾斜、无轨行驶、自主避障、自我定位、最短路径规划的设计方案。论文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最终调试三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编程;最后在模拟环境下进行了测试,很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