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宝田教授认为,慢性头痛主要由风、湿、瘀三者杂合而致。慢性头痛经久不愈遇劳即发,表现为虚象。因此,慢性头痛与风、湿、瘀、虚最为相关。据此陈宝田教授提出慢性头痛的治则为疏风、祛湿、活血、补虚,在此基础上组方变化用药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朱建贵主任医师从肝论治头痛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英杰 《新中医》2005,37(2):11-12
朱建贵主任医师认为,治疗头痛应以肝脏为病变中心,以气、血、痰、热、风、寒、虚为病机,临证分肝郁气滞型、胆郁痰扰型、肝火上炎型、寒凝厥阴型、瘀血阻络型5型,分别以舒肝、清火、平肝、温通、化瘀、补虚诸法进行辨治,形成独具特色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3.
量子经络导平治疗头痛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中东 《中国针灸》1999,19(11):683-684
为观察量子经络导平治疗头痛的效果,选择66 例头痛病人,根据辨证分型论治,选取适当的平衡法及穴位,“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结果实证头痛治疗效果较虚证头痛好。量子经络导平治疗头痛使用方便,无任何痛苦,疗效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由内外多种病理因素致清窍不利引起。国医大师凃晋文教授认为头痛当辨虚实、内外:外感六淫或内生之风、痰、瘀、火等邪气上扰,壅滞脑络,此为实;内伤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此为虚。临床头痛患者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头痛当实者通之,虚者补之。外感六淫头痛者,治当疏风散邪通络;内伤邪实为主头痛者,治以祛邪通络,辨证采用息风、化痰、活血、清热诸法;内伤久病,虚实夹杂头痛者,在祛邪的基础上重用扶正补虚之品以标本兼顾。同时凃教授治疗头痛还常选用虫类药与风药,搜风透络、引药上行。如此精准施治,以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使清窍得利而头痛自止,临床疗效较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产后头痛属于妇科常见的病症,因其处于产后这一特殊生理期,总有清窍失养、邪害清窍之病机特点。气血虚则易致清窍失养而出现头痛,或内生之邪扰及清空;体虚则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导致头痛。临证治疗此病应当随病体之虚实,分清表里之程度,运用补阴阳气血之虚或兼以散邪之法。散表者有散太阳、少阳、阳明,与助虚散表之治法;养护气血有补养阴血与养阴清热之分。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不可妄补妄攻,使虚体更虚或邪气更旺。  相似文献   

6.
黄艳 《中医药导报》2013,(8):102-10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谷维素治疗,治疗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丁元庆教授治疗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临床经验。认为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缘自久病头痛、用药失当;本案首次提出血虚络痹病机,病责厥阴,与肝及心包络关系密切;病机以阴血亏虚为本,内风扰络、痰湿瘀阻为标,久病入络,络脉痹阻,形神失和;临证基于头痛六经辨证理论,补虚泻实,身心同治;四神散集祛风通络、调气和血、宣痹定痛于一体,随证化裁,治疗血虚络痹之头痛可收良效。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历代本草文献,探讨头痛的辨治思路,以指导临床辨治用药。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本草类的全部文献数据,涉及历代本草著作76部,涵盖汉至明清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收集整理其中治疗头痛的相关本草信息,依照《中药学》(第十一版)及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筛选纳入的本草进行性味归经统计分析,以头痛辨治病机要素进行分类统计,提取各类本草的辨治论述内容。结果:在76部历代本草专著中,筛选出114味治疗头痛的本草。在治疗头痛本草性味归经上,药性以寒性、温性为主,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肝经为主。在辨治头痛病机要素本草分类中,可划分为风袭、火扰、浊阻、郁滞、寒凝、正虚六类病机要素。结论:头痛辨治用药以祛风散邪药、清热泻火药、祛痰化湿药、理气活血药、温阳散寒药、补虚扶正药为主,且相互联合运用;祛风散邪,调理气血,补虚泻实为头痛辨治主要特点,符合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生理功能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9.
论活血化瘀对扶正补虚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认为血瘀是重要致虚原因 ,同时也是正虚的临床表现之一 ,活血化瘀既可阻断因瘀致虚环节 ,又可消减正虚的临床表现 ,对扶正补虚具有增效作用。并以扶正补虚古方和当代扶正补虚法配伍活血化瘀的资料为依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程碑  冯方俊 《河南中医》2013,33(1):77-78
头痛可由风、火、痰、瘀、虚引起,病因错综复杂,临床上须辨证论治.根据头痛病因病机不同,临床上可应用活血化瘀法、平肝熄风法、养血补虚法、解郁化痰法、祛风散寒法、疏风清热法、祛风胜湿止痛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从“脾肾两虚兼湿热瘀毒”论治少弱精子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宾彬  王杰 《西部中医药》2010,23(7):36-37
少弱精子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毒为标,临证时宜补虚泻实,补脾肾之不足,泻湿热瘀毒,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病机为热、瘀、虚,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消瘀、养阴宁络、健脾补虚为治则,清热止血为第一要法,活血消瘀以防复发,养阴宁络以防血复动,健脾益气摄血以善后收功,且活血消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证治充分验证了唐容川的止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临证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故治血四法对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具...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详述门成福教授运用补肾生精活血方治疗男性不育症经验,分析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阐述了男性不育症从补肾祛瘀生精法治疗的立论依据,认为男性不育症是与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所造成的肾虚、湿热、痰湿、血瘀等相关。从肾虚血瘀进行辨证治疗,介绍补肾生精活血方的组成、功用、主要适应症并附医案予以分析,总结得出男性不育症凡证属肾虚血瘀者均可使用补肾生精活血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许润三教授运用补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中医药治疗是缓解非手术指征慢性盆腔疼痛的重要方法。妇科知名专家许润三教授60余年的临床经验认为,虚型慢性盆腔疼痛在临床占有一定的比例,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慢性盆腔疼痛以气虚、阳虚,血行迟滞而痛或虚中夹瘀为主要病机者居多。慢性盆腔疼痛病因复杂,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对各种引发慢性盆腔疼痛的疾病,只要见到气虚、阳虚证候,均可从虚论治,采用益气升阳、温中补虚,或补虚行滞、温通化瘀、缓急止痛等"补而通之"之法。临证抓住其辨证要点,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补方,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国医大师夏桂成从医经验丰富,学术思想独具特色,其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对当下临床不孕症治疗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强调以补肾调周之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以肾阳虚为主,主张补肾助阳,少数阴虚者,亦有兼夹郁火、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盆腔或输卵管炎性不孕多为瘀滞,兼夹湿热、寒湿、脾肾两虚,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补益脾肾等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以肝肾阴虚为主,治以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888-889
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痰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终致胃息肉形成。治疗要在健脾补虚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化浊解毒,扶正化积为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7.
杨文华教授临床辨治溶血性贫血擅长从"湿""瘀""虚"着手,临床上运用清胆化湿、健脾补肾等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杨文华教授认为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而黄疸与湿邪密切相关,湿为阴邪,致病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脾阳虚兼湿浊或湿热为阳黄、阴黄病机。临证治疗在疏肝利胆退黄的同时还应顾护脾运,活血化瘀并用。杨文华教授认为肾虚寒凝、胆汁外泄,气血虚弱、百骸失养也是该病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8.
介绍朱生樑教授辨治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经验。认为辨治功能性便秘应畅达气机,燮理脏腑;补虚开滞,塞因塞用;久秘多瘀,和血通络;渐消缓图,慎用攻下。  相似文献   

19.
杨霓芝教授根据岭南地区慢性肾病水肿患者的体质特点,结合长期治疗经验,提出“气虚血瘀湿积”是其基本病机,主张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临证经验——辨证分型、中西互参,本虚标实、标本兼治,益气活血、一以贯之,中正平和、精简力专。  相似文献   

20.
王中琳教授提倡运用补益心肝之气治疗焦虑症,认为心肝气虚是其基本病机,气滞、痰饮、血瘀为其常见病理改变,临证以补益心肝之气的大补肝汤为基础方进行随证加减。诸药相配,调补心肝之气,兼有活血化瘀通脉之意,标本兼治,诸症可愈。附验案以明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