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柴素伟 《大家健康》2016,(2):134-134
目的:探讨复发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1例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完全切除肿瘤率为48.39%,有1例患者死亡。2组 PFS 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给予复发性胃肠间质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进行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因其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多变,诊断及临床治疗存在较大困难,结合目前国内外对胃肠间质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伊马替尼对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胃肠间质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痛、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目前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分子靶向药物伊马替尼,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人组84例患者.均为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给予伊马替尼400mg,1次/d,口服,餐后或与食物同服,30d后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7.6%(40/84),其中完全缓解(CR)占1.2%(1/84),部分缓解(PR)占46.4%(39/84),疾病稳定(SD)占40.5%(34/84),进展(PD)占12.0%(10/8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8.1%(74/8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9个月。无治疗相关死亡,严重不良反应为Ⅲ级贫血、白细胞减少。结论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疗效显著.疾病控制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是一线治疗晚期胃肠道间质瘤有效安伞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李楠静  毕锋  邱萌 《四川医学》2010,31(1):117-11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约80%~90%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机制为c—kit基因突变,导致KIT蛋白异常活化,引起肿瘤细胞不受控制的增殖。5%~10%的患者发病机制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α(PDGFRα)基因突变有关,5%的患者没有发现基因突变(野生型胃肠道间质瘤)。  相似文献   

6.
于兵  杨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13-1415
目的:研究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7例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大部病例起源于胃,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消瘦。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消化道肿瘤,免疫组化对其诊断较为重要,分子靶向治疗延长了晚期GIST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胃原发的胃肠间质瘤合并同期肝转移的病例少,外科治疗缺乏文献报道,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预后相关因素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8例胃原发GIST并同期肝转移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策略.结果 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9(40 ~75)岁.原发肿瘤位于胃底者6例,胃体者2例.全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6例,姑息性切除2例,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接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5例,新辅助治疗1例.中位随访时间19(9.5 ~38.4)个月.全组4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其中姑息性切除患者死亡2例,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生存期9.5个月,行辅助治疗者15.6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死亡2例,未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者生存期17个月,行辅助治疗者18个月.其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中位随访时间29(20.0 ~38.4)个月.结论 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同期肝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根治性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保障,外科切除联合伊马替尼靶向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普外科自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经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胃肠道间质瘤得到了病理确诊和及时的手术切除治疗,起源于胃12例,小肠8例,直肠1例,结肠1例。临床表现:首先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贫血、呕血或黑便,其次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还有一些病人表现为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胃肠造影、CT及胃肠镜检查有助于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0~7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不同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分子靶向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毕科  韩少良 《医学综述》2006,12(2):98-100
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ckit基因表达阳性。据估计GIST发病率为15~20100万人,好发部位依次是胃(84%)、小肠(10%)、直肠(4%)、食管(1%)及大网膜(1%)。GIST是一种侵袭性肿瘤,可分为低度和高度恶性。一般认为肿瘤直径>5cm、核分裂>550个高倍视野、肿瘤包膜浸润及邻近器官或远隔转移,就应考虑高度恶性。内镜和X线钡餐检查是本病术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因为化疗及放疗对胃肠道间质瘤无效,故一旦明确诊断首选外科治疗。手术不主张常规实施标准淋巴结清扫,但要求完全切除肿瘤对腹膜复发和肝转移病例也可选用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生物学行为多表现为良性经过,预后良好。与食管和胃GIST相比,空肠及回肠GIST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中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水肿、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可改善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了解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加强其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并合理饮食,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措施,把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间质细胞肿瘤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以及免疫组化表现为CD117阳性确立了GIST的诊断。手术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给GIST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现回顾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关于胃肠间质瘤(GIST)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谢澳斯 《医学综述》2011,17(23):3567-3569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多变,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根据肿瘤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及药物靶向治疗是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如何选择手术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如何把握两者联合治疗,至今仍有争论,尚需进一步探讨。现结合国内外对GIST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0月至20010年10月期间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5例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治疗。结果:2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8例,疾病进展(PD)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100%,2年存活率96%。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有较好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命,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长期耐受。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2005年38例行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术前经CT或消化道造影诊断为GIST,8例小肠间质瘤患者中5例经肠系膜血管造影证实,2例经胶囊内镜证实,1例经急诊手术证实。按风险分级标准极低风险6例、低风险10例、中风险7例和高风险15例。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阳性率为86%、CD34阳性率为82%。术后25例得到随访,其中10例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3~24个月。结论CT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术前诊断帮助较大,而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是诊断GIST所必需的;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格列卫为GIST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胃肠间质瘤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价不同部位GIST的预后。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2001年12月到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56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随访。结果56例GIST术前无一例确诊。肿瘤发生部位:胃27例,小肠11例,其他部位18例。6例首诊已出现转移,其中5例为胃外GIST。10例呈明显浸润生长,其中9例为胃外GIS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率97.1%,CD34阳性率87.5%。术后随访时间5~75个月,总获访率71.4%(40/56),28例无瘤健在,5例带瘤生存,7例于术后2~20个月死亡。死亡病例主要为胃外GIST,且为首诊转移或明确浸润生长者。结论GIST术前确诊困难,CD117和CD34是病理确诊的重要标志物。肿瘤的大小及生长方式与肿瘤的发生部位相关。肿瘤的预后与其发生部位、生长方式及首诊转移有关。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高度恶性的GIST单纯外科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3月-2009年7月治疗的146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6例GIST施行肿瘤完全切除136例,行肿瘤不完全切除及仅取活检者10例,不同切除方式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扩大切除者中位生存时间较短,可能与该组患者风险分级多为中、高度风险者有关,132例获随访的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0%、78.2%、74.1%.结论 应高度重视原发性GIST的初次手术治疗,积极行肿瘤完全切除以提高疗效,对肿瘤恶性程度风险较高者需扩大切除范围,应强调腹腔镜下GIST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和肿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17.
刘立成 《医学综述》2012,18(13):2007-2010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基因诊断对GIST确诊尤为重要。胃肠道间质瘤仍以外科手术和应用甲酸伊马替尼治疗为主,其疗效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然而临床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手术方式的选择和临床耐药患者的治疗等。在此就近年来医学界对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4月收治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情况,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完整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切除率为73.9%,C-Kit阳性表达率91%,CD34阳性表达率85%,患者均未辅以化疗,18例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56%。结论 C-Kit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对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对无法手术切除和(或)肿瘤复发、转移的患者建议应用格列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