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和脑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中均有密切的生理络属性和病理相关性。从中医整体观角度分析,参附汤除治疗心阳气衰微之证外,对于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缺血性脑损伤也同样具有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人参和附子对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多重的药理作用。因此,具有大补元气,回阳固脱功效的经典名方参附汤具有"心脑同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心主血脉是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脑为奇恒之府,充养脑髓,脑得心血则功能正常,调节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心脑疾病常同时发展。心脑血管的发生发展也伴随着心主脉的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化是气虚为本,气虚所致瘀痰为标实,日久入络发展演变的终末阶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位在脉壁,根本在于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血脉的病因广泛,但其病机主要是血脉凝塞不通,气血为之闭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引发的症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动脉粥样硬化累及脑动脉就会出现中风的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心脑疾病的共同“证”,也就是常讲异病同治,为心脑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求裴正学教授“心脑同治”学术思想的内涵。临床应强调培补元气,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脉络;痰瘀同治,标本兼顾;辛香宣通,引经透络;虫类走窜,搜邪剔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取类比象,藤类入脉等方药的应用;尤其重视药物归经入脑和痰瘀同治及化瘀药物层次性选择问题,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心脑同治     
庄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95-1896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文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心脑之间病理、生理的联系,论述了心脑同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遗症常有眩晕呕恶、头痛烦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等表现.胡国恒教授对卒中后遗症的病理状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卒中后人体呈现出经损气泄、脑枯髓消、精元亏耗,肾虚血浊、脑络瘀结,水竭土瘠、水土流失、精不济脑3种病机演化特点,故需肾脑同治,并据此创制验方肾脑复元汤,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孙利民 《中医杂志》2012,53(19):1705-1706
中医认为,人体生理上心脑相通,而临床上心脑共病在老年患者中极为普遍,治疗中若单纯心病治心或脑病医脑往往容易造成顾此失彼.主张对单纯以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病就诊的老年患者心脑同治,此亦中医整体观的又一体现.  相似文献   

7.
蒋春波  孙伟 《中医药学刊》2008,26(2):398-399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目前临床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心逐渐由“治已病”向“防未病”方向转变,补肾在“治未病”、在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治未病”以扶正为关键,扶正以“平补肾气”为要点。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补肾中药能改善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多环节多途径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曹晓岚教授认为脑血管疾病正气亏虚,痰瘀阻滞,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逆乱。治疗应重视关键病机以及关键病位—脉络的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补虚、化瘀、祛痰、通络,心脑宁治疗,标本兼顾、通补兼施,补正气以助血行、散痰浊,化瘀祛痰以通脉络,行气机以使实邪得祛、正气得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水蛭在心脑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新生 《四川中医》1990,8(9):25-26
  相似文献   

10.
失眠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不交.心脑共主神明,二者功用同等重要且相互联系,故治疗不寐当心脑同治,以调整脏腑气血,安神定志,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心脏疾病康复中,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临床实际。简述如下。希望对临床医师有启发,对广大心脏病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心脑同治睡眠障碍机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欢  于睿  梁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8):1617-1619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机制交替紊乱,包括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这三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论据主要来源于中医对"神"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和阐释,并且认为从神的多角度,多层次来阐述心主识神、脑主元神以及心脑共主神明的观点,更符合临床实践,实验理论的研究。从"心主神明"和"心脑同治"理论角度出发,利用中医整体观念对睡眠障碍疾病进行治疗。文章基于"心脑同治"角度对改善睡眠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心脑同治睡眠障碍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深化其治疗机制,从神经网络和信号通路层面深入研究中药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从而为睡眠障碍疾病奠定深厚的诊疗和理论研究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体及中西医学的系统本质,论述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方法:从系统科学角度论述人体及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学的共同本质,并由此论证心脑同治的合理性与科学价值。结果:状态医学是系统科学与中、西医学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模式,是心脑同治的科学理论基础。结论:状态医学与心脑同治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4.
浅谈心脑同治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庞树朝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2,53(7):555-557
中医学认为,心脑共主神明,心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络脉的通畅流利,后天气血的充分濡养.络脉损伤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络病经久不愈,可致心血瘀阻、失养,出现“神伤”.基于心、脑二者生理病理的密切联系,针对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同时侵犯机体,难以有效控制的现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以心脑同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辨证把握,有助于中医药发挥其多途径、多靶点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五脏角度认识脑心同治。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与五脏相关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结果:脑心同治与五脏密切相关。结论: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中认为脑与心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36-1238
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分别归属于中医学的"中风病""胸痹心痛"等范畴,两者病位虽然不同,但联系却相当紧密。心脑血管病的病位在心脑之络脉,络、脉是心脑沟通的渠道,其病理基础络脉损伤,络脉失养、络脉瘀阻及毒损络脉的病理改变是一致的。因此从络病理论探讨心脑同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心脑同治明确了研究靶点。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特色理论。文章首先论述了“治未病”思想的理论来源、含义及其发展和形成过程,并以张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为例介绍了肝脾两脏对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以及肝脾同治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基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从五行制化的正常和异常、脏腑关系与肝脾同治的关系角度探讨了肝脾同治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论述治未病与肝脾同治的关系,阐释了肝脾同治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阶段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肝脾同治在抑郁症和亚健康失眠防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肝脾同治对于治未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治未病思想的发展和应用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肺胃同治、心胃同治、心脑同治和痰瘀同治之法,无不体现脾胃在承制系统中扮演着机体自平衡的重要角色。脾胃为何处于平衡的核心地位,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脾胃处于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二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研究发现,阴阳学说是辨证思维的基础,辨证施治契合中药四气,而五行学说下的整体观念,由此而衍生的升降施治内容恰好与中药五味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既往中医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基础上,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机与治则治法,临床和部分实验论证了阿尔茨海默病与中医心肾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心肾同治”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藏象学说将心与脑从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等方面联系起来。藏象学说是一个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用以解释人体内部结构以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以阴阳学说为经纬,其间充斥五行学说的纵横交错,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个巨系统中,其核心思想是辨证的与整体的观念。笔者认为心与脑作为两个重要的脏器,虽然分属不同的系统,但是,其功能等诸方面的密切联系完全可以将二者纳入一个崭新的系统,那就是心脑子系统。这个系统中,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平行或者隶属关系来形容,二者之间有着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是藏象体系中重要的物质与功能子系统。而正是这些多维的、复杂的联系构成了心脑同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