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闽西地区居民医疗服务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本文对闽西地区居民家庭医疗服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医疗服务的两周千人口患病数、患病天数、卧床人数和二周就诊率等指标城镇明显高于农村,而二周末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及未住院率等指标城乡无明显差别。在未就诊与未住院的原因中因经济困难比重分别占13.9%和40.9%。从病人流向看,门诊病人 78.8%是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医,住院 25%是在乡镇卫生院,说明乡、村二级医疗保健网建设,对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结构、居民医疗服务利用不足等问题,为保证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效率,充分地体现政府的职责,提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必须以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为依据.通过各种配套政策和措施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结构、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医疗服务,保障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社区居民和门诊病人,以了解他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及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居民和病人对该医院的医疗服务基本满意,支付能力影响医疗服务的利用.居民健康意识薄弱不容忽视,该医院应合理定位,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国政府通过引导病人就诊流向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可能性。方法对上海市某区的1所二级甲等中心医院和其周围的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其所在街道的病人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社区居民和医院病人的就诊行为和流向。结果经常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就诊的居民分别占43.19%、36.86%和17.47%,门诊诊疗费对社区居民门诊流向有较大影响。结论门诊病人的流向具有可引导性。政府应采取措施引导病人的就诊流向,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服务范围和病人来源特点,为医院拓展医疗市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来源调查信息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数据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结果受访对象中,女性占63.5%,男性占30.1%;年龄:25~45岁298人,占较大比例49.8%,职业: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占比较大27.9%;居住地:以医院周边常驻居民为多55.1%。结论应根据病人对医院的需求,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关注地理位置因素对医院的影响,继续以医院周边常驻居民为主,拓展非周边社区本市常驻居民的医疗服务;优化就诊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争取不断扩大医院病源的份额。  相似文献   

6.
1980年~2001年广州市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 ,发现医疗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制定医疗资源配置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升降趋势检验和比率分析法对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医疗资源配置及利用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广州市目前卫生资源人均拥有量已接近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 ,尚存在需要增长性短缺。医疗资源有向大中型医院集中的趋势 ,医疗资源质量偏低。医疗服务效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提示政府制定医疗资源配置规划时 ,应严格医疗资源的准入制度 ,提高医疗资源质量标准 ,给予适当数量发展空间。正确引导医疗资源流向社区基层和农村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现状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疗服务价格是指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政府有关部门和医院根据成本投入、收益指标等对医疗服务项目所制定的收费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体系是发挥市场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引导患者需求的重要条件。随着加入WTO后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卫生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以及医疗服务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医院门诊药房将逐步改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自主经营,依法纳税,彻底切断医疗机构、医生和药厂、药品经销商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这无疑给“以药养医”的各类医院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淡化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深圳市居民就医流向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及其程度,为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了解深圳市居民的门诊就医流向、就诊时间成本和费用负担,以及居民对“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分析就医流向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两周内患病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但有28.6%的患者门诊就医在区级/市级医院,16.7%在街道医院,社康中心就诊的比例为37.9%,低级别医疗机构,尤其是社康中心卫生资源闲置。患者在区/市级医院的门诊就诊费用和住院费用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结论深圳市居民就医流向过于向高级别医疗机构集中,加剧了卫生资源的紧张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与卫生服务现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居民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汕头市疾病监测点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失能指标、居民医疗支出模式及卫生服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409名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1.50%,患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60岁以上的老年组(29.05%),次之为0-4岁组(13.89%)。各系统疾病两周患病率居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33.44‰、循环系统疾病24.05‰、消化系统疾病14.08‰。两周内每千人的患病天数1131天、休学或休工天数348天。患对医疗机构的总满意率为58.07%,不满意的首位原因为就诊费用高(占38.81%)。在地市级以上医院就诊占47.8%。平均每次门诊医疗支出为63.60元,药品等非技术性费用占医疗总支出的66.61%。结论:汕头市居民健康状况较好,今后应把降低就诊费用尤其是药品费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作为医疗体制改革重点。  相似文献   

10.
医疗资源供给现状分析是医院供给效率与公平性分析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医疗机构数量、医疗人力资源及医院床位资源的发展及现况进行描述,对医疗服务工作量变化的分析和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需求和利用量的测算,分析医疗供方系统供给能力及其变化,探讨在一定卫生服务需求前提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最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情况,为制定天津市精神卫生服务规划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天津市医疗机构精神卫生服务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并分析天津市18个区县365家医疗机构2006年精神卫生资源分布情况及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结果 2006年天津市有60家医疗机构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共拥有精神科医生561人,精神科护士885人,精神科床位4281张,按人口密度计算分别为5.4/10万、8.5/10万、4.1张/万。全年总住院10449人次,门诊为434120人次。精神卫生资源相对集中于市内六区和其他六区,精神专科医院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资源更为丰富,三级医院所拥有的资源又明显多于一、二级医院。住院服务的利用主要在市内六区和精神专科医院,门诊服务利用主要在市内六区和非精神专科医院。结论天津市精神卫生资源处于国内较高水平,但是资源的分布和服务的利用极为不均衡,存在资源相对短缺和利用不足。  相似文献   

12.
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缓解医院门诊压力,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治疗服务。此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医疗设施设备的配置均由地方政府免费提供,交由医院独立经营管理,服从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随着知晓率不断提升,业务工作量逐年呈现大幅度上升,相当于成都相似规模其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3倍以上,病人满意度大于99%。三甲医院与区政府联合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技术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信任,极大的提高了中心的知名度,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基本医疗业务的知晓率,促进居民选择就近就医,真正实现了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Context : An experimental Health Care Improvement Program (HCIP) was initiated by the Bureau of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 1997 to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health care in several rural, mountainous districts. Purpose :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valuated service availability, utilization patterns, and effectiveness of services under the HCIP in the A-Li Mountain District. Methods : Outpatient claims made by residents in the A-Li Mountain District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 Changes in utilization pattern and volume were analyzed. Satisfaction levels were assessed by 2-stage face-to-face interviews with local residents. Findings : After the HCIP, the average population served by each doctor decreased 75%, and total outpatient visits increased 15.4%.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s increased 83.6%. The proportion of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s to all visits increased from 22.1% to 35.1%. The total in-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 fee claimed increased 100.2%, and the total out-of-district outpatient visit fee claimed increased only 7.2%. About 60.4% of the residents were not satisfied with overall health care services before the HCIP. The proportion decreased to 32.4% after the HCIP. Conclusions : The HCIP improved accessibility, enriched local medical care resources, changed the utilization pattern of some residents, and increased residents' satisfaction level. A well-managed program with stabilized financial resources is more likely to succeed if it also respect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responds to community needs.  相似文献   

14.
论新形势下医院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总被引:27,自引:16,他引:11  
目前,医院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医院在总体布局上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进行设计;医院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各自配套建设;大医院承担着大量基层医院的任务,加剧了卫生资源的不平衡;另外,医院引进高新技术的同时,门诊和住院费用上涨过快,抑制了部分人的医疗需求。特别是医院间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为此,今后医院的发展:首先应明确职能定位,按区域规划进行发展;政府应采取关停并转迁方式重组卫生资源;医院自身搞好内部结构调整,真正落实院长负责制;发挥中层干部的能动性;建立科学用人选人机制;在分配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强化服务质量;做好合理收费。  相似文献   

15.
Zambia implemented an ambitious process of health sector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mid 1990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ssessment of the degree of decentralization, called 'decision space', that was allowed to districts in Zambia, and an analysis of data on districts available at the national level to assess allocation choices made by local authorities and some indicator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ealth systems under decentralization. The Zambian officials in health districts had a moderate range of choice over expenditures, user fees, contracting, targeting and governance. Their choices were quite limited over salaries and allowances and they did not have control over additional major sources of revenue, like local tax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ormula for allocation of government funding which was based on population size and hospital beds resulted in relatively equal per capita expenditures among districts. Decentralization allowed the districts to make decisions on inter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on user fee levels and expenditures. General guidelines for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stablished a maximum and minimum percentage to be allocated to district offices, hospitals, health centres and communities. Districts tended to exceed the maximum for district offices, but the large urban districts and those without public district hospitals were not even reaching the minimum for hospital allocations. Wealthier and urban districts were more successful in raising revenue through user fees, 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expenditures that came from user fees was low. An analysis of available indicators of performance, such as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services, immunization coverage and family planning activities, found little variation during the period 1995-98 except for a decline in immunization coverage, which may have also been affected by changes in donor funding.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ecentralization may not have had either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servic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河南省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泰尔指数,对河南省2008—2011年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参合农民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服务人次数占比逐年提高,乡级医疗机构逐年降低;人均GDP高的地区住院率增长速度较快;次均住院费用年均增长速度县外和县级医疗机构低于乡级医疗机构、人均GDP低的地区高于人均GDP高的地区。参合农民住院服务人次数和费用的泰尔指数逐年下降,但县外医疗机构及人均GDP低水平分组的泰尔指数有所增长。结论:参合农民住院服务利用总体上趋向公平,但县外医疗机构占比提高不利于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人均GDP低的地区参合农民在县外医疗机构利用住院服务将承担较高的疾病经济风险。建议:扩大按病种付费的覆盖范围,提高筹资层次和重大疾病补偿标准,将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改革政策扩大到县级及以上公立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投入、过程和产出三个维度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2018年天津市各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方法采用AHP层次分析群决策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相关分析法对各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指标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以期获得各区服务质量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通过灰色关联系数分析可知,环城4个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总体上优于其他区、县,而涉农地区服务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相关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市内6个区的相关系数得分在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处门诊人次数指标上表现较差,在该区域内集聚大量优质的卫生资源,使得居民选择基层就诊意愿不高;滨海新区主要体现在家庭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签而不约的情况;如H1、H3的环城地区在基层卫生机构数量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上尚有不足,同时优质的专科资源集聚,导致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处门诊人次数较低。结论各级政府部门和卫生行政机构应进一步调整卫生资源布局,明确机构功能定位,保持服务公平可及;同时多点施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吸引患者更多的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36家县级医院眼科资源及效率情况,为促进县级医院眼科服务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县级医院眼科资源和服务提供情况,并对其进行描述,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眼科服务效率。结果 36家县级医院眼科医师数、眼科护士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和眼科设备数的中位数分别为7.0、9.0、20.0、18.0,四分位间距分别为6.5、7.0、17.5、7.0;眼科年门诊量和眼科年住院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8 802.0、1 193.0,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5 590.5、1 113.0。眼科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764、0.849、0.900。处于规模报酬变化的医院共有24家,其中14家处于递增状态、10家处于递减状态。结论本次调查的县级医院存在眼科资源相对短缺或过剩的现象,并对眼科服务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合理配置眼科资源,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水平,有利于改善县级医院眼科服务效率,从而满足居民眼科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医疗机构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儿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绵阳地区19家医疗机构采取普查法。收集卫生资源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结果绵阳地区儿科医护比为1:1.62,医护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队伍年轻化,物力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其配置效率普遍较高。在医院总收入中,儿科占比平均为6.15%,儿科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为2 429.5元,人均门诊费用98.53元,药占比平均为30.29%。在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出院人次方面,儿科的占比分别为11.36%、40.64%、12.66%。儿科床位使用率三级医院(105.2%)高于三级以下医院(74.38%),儿科亚专业开设欠缺。结论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护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欠合理,财力资源较理想。应加强分级诊疗力度,加大三级以下医院儿科急诊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其床位使用率,同时加强各层医疗机构儿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20.
公立医院医学人才流动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医院医学人才流动是医学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医学人才流动的重要意义,倡导主动搭建平台,探究医学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约束体系、协作流动模式,引导公立医院医学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盘活社会公益性较强的医学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