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Edaravone对脑创伤的保护机制,本研究观察了Edaravone对弥漫性脑创伤大鼠脑组织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11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1)假手术对照组(A组,n=18),(2)创伤组(B组,n=48),(3)Edaravone治疗组(C组,n=48),采用Marmarou’s法建立大鼠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伤后1、3、6、24、48和72h,HE染色观察伤后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质和海马区p-ERK1/2的表达,术后24、48、72h对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和综合运动能力评分。结果显示:光镜下,伤后6、24h即可见B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胞体收缩呈三角形,胞浆嗜色性减弱,核皱缩浓染,细胞周围出现空隙,即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改变,C组上述改变明显减轻;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B组ERK1/2(即p-ERK1/2)活性在伤后1、3、6、24、48h显著增高(P<0.05);与B组比较,C组中p-ERK1/2在6、24及48h显著回降(P<0.05);神经功能与综合运动能力评分在B组中(8.73±1.4,63.8±27.7)明显低于A组(24.00±0.00,278.4±27.7),C组(17.36±1.63,117.6±20.9)显著回升(P<0.05)。本研究表明Edaravone可改善脑创伤后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与调节脑创伤后ERK1/2信号活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daravone对脑创伤后ERK1/2信号通路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Marmarou,s法建立SD大鼠中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n=120),随机分为3组: (1)假手术对照组(A 组, n=24 )、(2)创伤组(B组, n=48)、(3)Edaravone干预组(C组, n=48)。分别在伤后1、6、24、48和72 h 5个时相点收取脑组织标本,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大脑皮质中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皮质区p-ERK1/2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1/2、Bax 和bcl-2蛋白的表达;TUNEL法标记神经细胞凋亡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创伤组中MDA含量(伤后6~72 h)、ERK1/2(p-ERK1/2)活性(伤后1~48h)、Bax/bcl-2比值(伤后6~48 h)及凋亡的神经细胞数目(伤后6~72 h)显著增高(p<0.05); Edaravone干预显著缓解上述改变 (p<0.05)。结论 Edaravone可减少脑创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ERK1/2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philin)对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adipophilin促进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机制。方法:将已构建成功的adipophilin稳定高、低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入PA317包装细胞,制备adipophilin高和低表达的RAW264.7细胞;收集已转染成功的各组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检测IL-6、TNF-α、MCP-1等炎症因子在细胞培养液中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P-1、p-AP-1、ERK1/2及p-ERK1/2的蛋白水平;用ERK1/2抑制剂PD98059或AP-1抑制剂curcumin孵育细胞,检测各组细胞中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细胞中的炎症因子降低;高表达adipophilin的细胞中p-ERK1/2和p-AP-1的蛋白水平增高,adipophilin siRNA组则减少;ERK1/2抑制剂PD98059使AP-1蛋白活性明显下调;给予AP-1抑制剂curcumin后,细胞培养液中的IL-6、MCP-1和TNF-α浓度明显下降。结论:Adipophilin在RAW264.7巨噬细胞中能够促进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AT-1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AngⅡ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SHR(n=12)和血压正常大鼠(WKY)(n=6)血清中AngⅡ的水平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结果 SHR血清中AngⅡ、IL-1β、IL-6及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与WKY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氯沙坦在降低SHR血压的同时可以明显地降低其血清中AngⅡ、IL-1β、IL-6及hsCRP的水平,与用药前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氯沙坦可以降低SHR血清的AngⅡ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hsCRP的水平,这可能是氯沙坦的降压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胚胎羊膜细胞(FL)增殖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不同浓度重组人EGF(rhEGF)对培养的FL细胞进行刺激,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ERK1/2及Bcl-2、P53蛋白水平。结果:剂量-效应关系示rhEGF浓度10μg/L时促细胞增殖率最高(42.4%,P<0.01)。rhEGF浓度在10-60μg/L时p-ERK1/2水平明显升高,各浓度组Bcl-2水平无变化,而60μg/L浓度组P53水平明显下降。结论:rhEGF最佳浓度10μg/L是安全的用量,但超大剂量rhEGF的应用可能会降低促细胞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促人胚胎羊膜细胞(FL)增殖时对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及其应用安全性。方法: 不同浓度重组人EGF(rhEGF)对培养的FL细胞进行刺激,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ERK1/2及Bcl-2、P53蛋白水平。结果: 剂量-效应关系示rhEGF浓度10 μg/L时促细胞增殖率最高(42.4%,P<0.01)。rhEGF浓度在10-60 μg/L时p-ERK1/2水平明显升高,各浓度组Bcl-2水平无变化,而60 μg/L浓度组P53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rhEGF最佳浓度10 μg/L是安全的用量,但超大剂量rhEGF的应用可能会降低促细胞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过表达内皮素转换酶1(ECE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Ang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ngⅡ组、AngⅡ+质粒空载体(AngⅡ+NC)组和AngⅡ+ECE1过表达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Rho激酶抑制剂DL0805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测定离体血管张力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收缩反应,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ERK1/2和JNK蛋白磷酸化,和AngⅡ1型受体(AT1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L0805(10、25和50μ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100 nmol/L)引起的内皮完整或去内皮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P<0.01,P<0.001),DL0805(25和50μmol/L)抑制AngⅡ(100 nmol/L)诱导的ERK1/2和JNK的活化(P<0.05,P<0.01和P<0.001),但DL0805(5、25和50μmol/L)对AngⅡ刺激的血管环AT1R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DL0805抑制AngⅡ引起的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收缩,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AngⅡ诱导的ERK1/2和JNK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并通过观察apelin-12、血管紧张素Ⅱ(Ang II)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葛根素的降压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65只,雄性,随机抽取8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两肾一夹法造成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给药6周,每2周测1次血压。给药6周后取血,取肾脏。ELISA法测肾脏、血清中apelin-12含量,放射免疫法测肾脏、血浆中Ang II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血清中NO含量。结果: 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并且随着剂量的升高血压下降越明显。葛根素高、中剂量组血清中apelin-12含量显著下降(P<0.01),葛根素低剂量组则下降不明显,但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中apelin-12含量随着葛根素剂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浆中Ang II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显著(P>0.05)。葛根素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升高血清中NO含量(P<0.01),低剂量葛根素则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葛根素具有降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大鼠体内apelin-12、AngⅡ和NO的含量及调节它们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脏ERK1/2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在SHR8、SHR16、SHR20三个周龄组中,心肌间小动脉内皮细胞中的ERK1/2阳性率分别为15.38%、76.97%和72.72%,SHR16和SHR20组心肌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ERK1/2染色阳性率为5.49%和6.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SHR16和SHR20组中ERK1/2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脏中TGF-β1含量明显高于同周龄的SD大鼠(P<0.05).心脏中ERK1/2和TGF-β1表达量与平均动脉血压正相关(P<0.05).结论 在SHR心脏组织中TGF-β1表达增加并与ERK1/2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心脏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Fs)分泌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取MFs,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培养的第二代心肌MFs培养液中的ET-1、NO水平。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的Ang Ⅱ可按剂量依赖方式促MFs分泌ET-1,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拮抗剂losartan可阻断Ang Ⅱ的上述作用;Ang Ⅱ可抑制心肌MFs分泌NO,加losartan后再加Ang Ⅱ培养发现,MFs分泌NO能力不但不降低,而且还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ng Ⅱ可通过AT1R促成年大鼠心肌MFs分泌ET-1,主要通过AT1R影响MFs分泌NO,从而改变ET-1/NO比值。Ang Ⅱ可能通过影响MFs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网络平衡关系改变,发挥其促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干预对急性高眼压后大鼠视网膜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表达变化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单纯高眼压组、BDNF预处理高眼压组和溶媒预处理高眼压组,BDNF预处理高眼压组和溶媒预处理高眼压组动物左眼于加压前2d分别给予BDNF或溶媒预处理,右眼设为正常对照。各组动物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并维持60min,动物分别存活1、3、7、14d后处死,冰冻切片行p-ERK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单纯高眼压组急性高眼压后p-ERK表达下调(P<0.05),1、3、7d组内核层出现p-ERK阳性细胞;溶媒预处理高眼压组实验结果与单纯急性高眼压组相似;BDNF预处理高眼压组急性高眼压后1、3、7d时p-ERK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7d和14d出现了重新分布。此结果提示外源性BDNF可能通过促进急性高眼压后视网膜ERK1/2的活化对受损的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严格限钠或适量补钠对充血性心衰(CHF)大鼠血钠及血浆和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限钠使血钠进一步降低(P< 0.05), 血浆AngⅡ、Ald、ANP水平进一步升高(均 P< 0.01),尿钠、尿量显著减少,心衰加重;补钠则使血钠恢复正常,血浆AngⅡ和Ald降至正常,ANP仍保持较高水平,尿钠、尿量显著增加,心衰缓解。提示:充血性心衰时,适当补钠可促使RAAS与ANPS两大激素系统之间的活性恢复平衡、促进排钠利尿、心衰缓解。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过程而最终生成,在此过程中巨核细胞受到不同细胞因子及信号途径的有序调控。属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家族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也称p44/p42)是一类在细胞增殖和分化等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传导分子。大量研究表明,ERK1/2与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血小板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脑组织Cofilin1与ERK1/2蛋白表达与磷酸化及其在脑组织中分布的规律。方法新生7日龄SD大鼠,手术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经低氧处理造成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后一定时间段(0h~48h)损伤侧脑组织Cofilin1与磷酸化cofilin1(p-Cofilin1)及Erk1/2和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其在损伤大鼠脑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IBD新生SD大鼠脑组织中Cofilin1在HI后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也未见明显改变,但磷酸化Cofilin1在HI后1h~12h之间降低,24h后恢复正常;ERK1/2蛋白在不同时点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可见磷酸化ERK1/2(p-ERK1/2)在缺氧缺血处理(HI)后0h略低于正常,而在1-2h内迅速升高并高于正常对照和假手术,在2h后又逐渐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filin1与p-cofilin1在损伤大鼠脑中主要分布于海马和大脑皮质,尤其p-Cofilin表达分布以海马的颗粒细胞为主,并且在HI后7d-14d表达明显增强,在21d则明显降低。结论 Cofilin和ERK的磷酸化修饰与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较密切的关系,且cofilin1和p-cofilin1在大脑海马区的定位分布,提示其可能与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与修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盐培养对小鼠致密斑(mouse macula densa derived cells,MMDD1)细胞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和p44/42激酶(ERK)、AP-1活性的影响。方法经脂质体转染含AP-1的报告质粒,采用瞬时表达方法检测AP-1转录活性;RT-PCR检测MMDD1细胞COX-2的表达;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内p-p44/42、C-JUN、C-FOS和COX-2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PGE2的含量。结果低盐(LS)培养促进MMDD1细胞COX-2mRNA和蛋白表达。培养后ERK的磷酸化程度显著上调,180min达到高峰;ERK抑制剂PD-98059降低LS诱导的COX-2表达和PGE2分泌;LS培养促进C-JUN、C-FOS蛋白表达,激活AP-1的转录活性。AP-1抑制剂curcumin(20μmol/L)下调LS诱导的AP-1活性、COX-2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LS促进MMDD1细胞COX-2的表达,其作用可能与促进ERK的磷酸化、增加AP-1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NC)对肺癌细胞生长、运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以肺癌细胞系A549和NCI-H661为体外研究模型,CCK-8测定不同浓度NC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选择0、3、6、12 nmol/L 4个浓度处理细胞,EdU染色测定细胞增殖,Transwell测定细胞侵袭,微管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微管形成能力,RT-PCR检测炎症因子iNOS、TNF-α、IL-4和IL-10 mRNA表达,ELISA检测iNOS、TNF-α、IL-4和IL-10含量,Western blot检测VEGF、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水平及AKT/ERK1/2通路磷酸化。加入AKT激活剂SC79(4μg/ml)进行验证实验。12周龄雄性BALB/c小鼠作为体外研究对象,检测NC对肿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NC浓度>6 nmol/L时,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减少EdU阳性细胞数量、促进凋亡,抑制细胞侵袭,降低微管形成能力并提高细胞抗炎能力。与NC 0μg组相比,NC可抑制肿瘤生长。结论:NC可抑制肺癌细胞生长、运动,提高其抗炎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KT/E...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小鼠脑内E-W核神经元中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异氟醚吸入麻醉-苏醒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探讨E-W核在麻醉效应产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证据。我们将36只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清醒对照组(Con);第2、3组为异氟醚麻醉组(Iso-1、Iso-2:分别吸入1.0MAC异氟醚5min和1h);4~6组为异氟醚麻醉苏醒组(W-1、W-2:吸入1.0MAC异氟醚5min后停药2min、30min;W-3:吸入1.0MAC异氟醚1h后停药30min)。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各时间点E-W核内pERK1/2阳性细胞并计数;用荧光双重标记法进一步明确pERK1/2阳性神经元的性质。结果显示:正常清醒小鼠E-W核内pERK1/2阳性细胞数量很少(2.2±1.5);异氟醚麻醉过程中pERK1/2表达显著增高(阳性细胞计数,Iso-1∶40.9±8.1;Iso-2∶40.2±9.6,与清醒对照相比,P<0.001);苏醒30min时pERK1/2表达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W-2∶2.1±2.2;W-3∶0.75±1.2)。pERK1/2阳性神经元部分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阳性,部分是乙酰胆碱(ChAT)阳性。上述结果提示,异氟醚麻醉过程中小鼠脑内E-W核神经元被激活,ERK1/2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兴奋CRF能和Ach能神经元对瞳孔反射及麻醉应激效应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iR-21和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8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21和ERK1/2的表达,Spearman相关统计方法分析miR-21和ERK1/2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miR-21和ERK1/2在E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量都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尤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ESCC组织中显著增高,但在ESCC不同性别、年龄、民族、病理类型、肿瘤侵及范围和肿瘤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与磷酸化的ERK1/2(p-ERK1/2)在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0。结论:miR-21和p-ERK1/2与ESC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协同通过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增加ESCC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ERK1/2与Bcl-2信号转导通路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半日龄到一日龄Wistar大鼠幼鼠心室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体外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组)、缺血再灌注组+吡格列酮处理组(P组)和P组+ERK1/2抑制剂PD98059处理组(P+Pd组)。采用Western-blo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Bcl-2蛋白的含量。结果 Western-bloting与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I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组(0.05),P组的Bcl-2蛋白表达高于I组,P+Pd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P组(0.05)。结论吡格列酮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可能与下调ERK1/2和Bcl-2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