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储集层注水伤害模拟评价的渗透率损失率平均为41.6%.  相似文献   

2.
马王庙油田马36井区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油井低液低产、地层能量严重不足,水驱开发效果变差等问题,从储层敏感性、注水水质、注入水的配伍性等方面分析了马36井区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认为马36井区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为储层水敏、酸敏、注入水水质不达标及注入水与储层流体的不配伍,这为马王庙油田马36井区的开发调整、措施作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水敏性油藏注入水配伍工艺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注水配伍工艺在油油田的应用实例,说明注入水配伍对于低渗、中-强水敏油藏储层保护、高效注水尤为重要。注入水配伍工艺的研究方法是确注入水源、确定预处理工艺、确定地层受到伤害后的处理、确定三防、精细过滤等配套措施,尽量做到污水回注或清污混注;防膨应做为一项常规措施,普通实施;对低渗高强或极强水敏地层应采取酸化预处理工艺增大孔道半径,降低粘土的膨胀性性地层,减少颗粒运移。  相似文献   

4.
针对石南井区储层的水敏、碱敏、盐敏性研制了由高分子聚合物、粘土稳定剂、破乳助排剂、除氧剂组成的油气井防膨压井液LU-2。此防膨压井液具有防膨效果好、对地层伤害低等特点,并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从杏北油田三次加密调整试验区的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室内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注入水、压井液、洗井液和粘土防膨剂与储层的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三次加密试验区的注入水和压井液基本能够与储层相适应,可以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但仍需改善注入水的水质和压井液的性能;洗井液性能较好,可有效地清除近井地带储层污染,适合于该区块近井地带地层清洗、粘土防膨剂对储层没有伤害,可以在杏北油田三次加密试验区使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老君庙东部低产区开展注入水水质对绪层伤害的研究.分别开展了清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污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L层清污混合水对储层的伤害试验。将M油藏东部低产区注入的L层的污水和清水进行对比,清水水质相对污水要好,只要作好防膨和缩膨工作,杀灭铁细菌。并进行精细;过滤。基本上就达到了作为注入水水源的要求;但L层的污水一般都会对地层产生较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对于注水开发油田,特别是对低孔、低渗及非均质性较强的低渗透油田来说,一旦与储层及储层流体不配伍的水注入到储层后,将直接影响注水井的吸水能力,导致严重的储层伤害,因此研究注入水与储层岩石及流体的配伍性是低渗透油田"注好水"的重要前提。分别从注入水自身稳定性、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以及注入水与储层配伍性三方面着手,总结对比了研究低渗透油田注入水与地层水及储层配伍性的室内实验方法,并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遇到的注入水配伍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二下及沙三上储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地层堵塞的情况。通过对注入水等水样进行水质检测及地层配伍性方面的实验分析,寻找造成堵塞伤害的原因并进行解堵实验。先对注入水所含颗粒粒径、离子质量浓度和结垢趋势等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颗粒堵塞和结垢现象;再使用过滤后的注入水与区块岩心进行驱替实验,发现其存在水敏损害。针对损害类型进行储层岩心酸化及缩膨实验,其中,商三区沙二下岩心在注入12%盐酸+多氢酸+土酸酸体系后,渗透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耐冲刷、长效聚季铵型阳离子粘土稳定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原料,采用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引发体系,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5h,聚合合成聚季铵型阳离子黏土稳定剂。通过静态膨胀实验、岩屑回收率实验、膨润土防膨稳定性、配伍性评价了的性能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的粘土稳定剂溶液离心法测得防膨率大于88%,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具有耐冲刷、长效的优点。与KCl复配既可以达到较好的防膨效果又可以节约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0.
曲9-21块储层敏感性较强,具有中等偏强水敏,且泥质含量较高,目前区块注水量低,难以实现有效注水.为解决注水开发过程中黏土矿物遇水膨胀问题,通过室内实验,开展区块注入水水质现状分析、注入水结垢趋势预测以及地层水与注入水配伍性研究;利用钠基膨润土评价曲9-21区块前期应用防膨缩膨体系及配方优化,优选出缩膨率较高的体系;通...  相似文献   

11.
锦45断块蒸汽冷凝水与储层配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锦45断块注水压力高、油井出砂严重、酸化短期效应等现状。通过对该区块四个油层组的地质资料分析,利用室内配伍性评价手段,评价该区块储层自身的敏感性及蒸汽冷凝水对储层的损害类型和损害程度,认为该储层是一个弱速敏、水敏中等、弱碱敏的储层;通过岩心损害率实验发现,蒸汽冷凝水对该储层的损害较大。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北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的作业区块存在注水压力升高、渗透率降低和采收率降低等问题。分析该区块延安组的储层物性特征、粘土矿物含量、注入水和地层水组成性质,并进行了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储层具有弱速敏和强水敏性,注入水的矿化度明显低于地层水的矿化度,与地层配伍性较差。较低的注水矿化度是造成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而强水敏又会导致注水压力迅速升高和渗透率大幅降低。因此,建议在注入淡水时加入粘土稳定剂或者对地层采出水处理后回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民屯凹陷特种岩性油气藏的储层特征,从储层地质特征和岩石特性入手,利用室内配伍性评价手段,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微观、多功能研究用显微镜等现代实验分析手段,分析其潜在的损害因素,充分认识其损害机理、类型和程度.通过实验得出该区块水敏、酸敏均不是很强.指出了在油层改造过程中可能引起油层损害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大牛地气田污水回注井回注压力过高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山  林安邦  刘宇程  钟水清 《钻采工艺》2012,35(3):78-81,12,13
针对大牛地气田W-4污水回注井回注压力急剧升高的问题,通过岩心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储层岩心敏感性评价实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岩心内部含有绿泥石、绿/蒙混层和其他一些易引起储层岩心敏感性的黏土矿物;储层岩心具有弱速敏、强水敏,而且随着回注水累积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大,岩心渗透率不断下降。为此,提出在现场回注作业中,优化回注水水质,特别是水中悬浮固体含量小于1.0mg/L,防止回注水中悬浮固体含量过高,堵塞地层岩心微小裂缝孔隙和喉道,损害储层。要控制污水回注速度在临界流量之下。若是回注速度过大,岩心内部的黏土矿物或非黏土矿物在较大速度的回注流体冲刷之下,会发生松散、运移,最后堵塞储层岩心微小孔隙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回注压力升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长庆油田Y19区块注水井普遍存在的长期高压欠注和措施有效期短的问题,通过开展岩石矿物成分、储层敏感性、地层流体与注入水的配伍性等分析实验,找出了引起注水井高压欠注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储层敏感性、注入水引起的润湿反转及化学结垢堵塞。对此,室内研发出一套由低伤害酸液、硫酸盐垢解除剂、纳米疏水材料段塞组成的疏水降压增注液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解除化学结垢堵塞,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降低水驱毛管阻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引起注水井高压欠注的主要矛盾。已完成的2口现场试验井均达到配注要求,且注入压力下降均超过2 MPa,累计增注8 077m~3,较常规措施有效期延长4个月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也为低渗透油田降压增注作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樊151块为低渗透滩坝砂油藏,储层整体物性差,注水过程中水井注入压力越来越高。针对这一问题,室内评价了储层的敏感性、润湿性、水质配伍性,系统分析了注水井吸水能力变差的原因,然后优化了转注工艺及注水体系,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实现了樊151块稳定注水,从而提高了储量动用率及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7.
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注防膨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王庄油田郑408块强水敏稠油油藏常规注水效果差的问题,在储层敏感性评价和油层保护研究的基础上,优选出了适合强水敏油藏的防膨剂,成功实现了注防膨水开发。现场应用后区块开发效果得到改善,有效地补充了地层能量,提高了油井产能,区块产油量由25t/d上升到59t/d。该试验的成功对水敏油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银山  陈浩军 《石油仪器》2011,25(4):49-51,9
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开展南八仙油田N22、N12、N1主要层段试注水效果评价,通过对主力区块试注水井影响注水因素分析,揭示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油藏合理的经济方案指标计算,结合油藏潜力评价,提出了改善油田开发效果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9.
288断块油藏为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压力升高快、吸水量下降的现象。综合利用储层岩矿分析、岩石物性测定、敏感性实验评价方法,分析了288断块吸水层储层损害机理。研究表明,288断块油藏储层的水敏性、速敏性和低渗透性是储层受损的内在因素,回注污水中硫酸还原茵严重超标、回注污水矿化度太低以及工作制度不合理是外在因素。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注水井储层损害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注水井的吸水能力,保证油田正常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