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病因及抗体检测。方法:对GBS患儿及其家庭成员和家禽家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培养大便中的空肠弯曲菌(CJ)和质粒分析及抗体测定。结果:10例GBS患儿中发现4例与CJ感染有关的人畜共患的周围神经病,分别在家禽家畜肢体瘫痪后1~3w出现GBS表现,大便培养CJ均为阴性,CJ抗体全部阳性;患者家禽家畜6份粪便CJ培养有5例阳性,血清抗体均阳性。结论:空肠弯曲菌感染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防止CJ感染是降低GBS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核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急性腹泻病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感染率,建立了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PCR检测方法。引物设计在结肠弯曲菌鞭毛A基因高度保守区,的主增产物为450bp。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急性腹泻患儿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1865例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试验。结果1865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共栓出127株空肠弯曲菌,分离率为6.8%,以0~3岁检出率最高,共检出109株,占总数的85.8%;小儿急性腹泻全年均可检出空肠弯曲菌,以夏、秋季检出率较高,冬、春季较少。该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和阿奇霉素敏感(敏感率超过90%),对氨苄西林、克林霉素较耐药(敏感率在20%~60%),而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红霉素中度敏感(敏感率60%~90%),对青霉素G、头孢唑啉、头孢克罗和头孢哌酮耐药(敏感率小于10%)。结论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对空肠弯曲茵感染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空肠弯曲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空肠弯曲菌检验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以建立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结果 该方法对空肠弯曲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非空肠弯曲菌菌属无响应,其检测敏感性可达10cfu/mL.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实时荧光PCR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空肠弯曲菌耐药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茂俊  张建中 《疾病监测》2007,22(12):793-796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是革兰阴性的,微需氧弯曲菌,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主要食源性病原菌,也是旅行者腹泻的主要致病菌[1]。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导致空肠弯曲菌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性肠炎,此外研究证明空肠弯曲菌的感染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密切相关,是空肠弯曲菌感染造成主要疾病负担之一[2]。在自然界中,空肠弯曲菌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空肠弯曲菌检验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以建立基于TaqM an探针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该方法对空肠弯曲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非空肠弯曲菌菌属无响应,其检测敏感性可达10 cfu/mL。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实时荧光PCR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弯曲菌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人兽共患性、细菌性肠道病原菌之一,对人致病的弯曲菌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特定血清型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是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重要前驱因子。本文对空肠弯曲菌引起GBS的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等研究情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分析我国弯曲菌遗传特征,本研究根据已发表多株弯曲菌的全基因组测序特征及比对结果自行设计基因芯片,利用芯片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菌株进行遗传特异性分析。方法 根据前期基因组水平比对分析的结果,利用Combimatrix tilingCustomArrayTM 90K芯片,设计DNA芯片。芯片包含已测序菌株 ICDCCJ07001、269.97、NCTC11168、81-176、81-116和RM1221共3384个CDS的探针序列,以及空肠弯曲菌耐药及致病性相关2个质粒共80个CDS的探针序列,与脂寡糖的合成相关基因簇16种共219个CDS的探针序列、荚膜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簇7种共160个CDS的所有序列。对我国不同宿主来源27株分离菌株提取DNA,利用芯片进行杂交,获得杂交信息并分析不同菌株CDS分布特征分析及聚类特点。结果 中国菌株的主要变异区域主要存在于与脂寡糖、荚膜多糖合成相关的基因簇、鞭毛修饰相关的基因簇、DNA限制/修饰相关的基因簇以及空肠弯曲菌Mu样噬菌体基因簇。基因组水平不同来源菌株CDS分布的聚类结果没有发现显著的宿主归因特点,但GBS相关菌株脂寡糖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具有共性特征。结论 通过验证以及与过去研究的比较,本次研究中的基因芯片技术结果准确可信,本研究所用基因芯片在分析空肠弯曲菌基因多态性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势,可用于弯曲菌遗传特征和重要毒力因子的分析和检测。  相似文献   

10.
我院儿科1987年6~9月,从260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空肠结肠弯曲菌18株。 1.一般资料 年龄5个月~5岁,小于3岁有15例(83.3%),小于1岁者5例。男11例,女7例。病程1天~2个多月。13例腹泻时间在5天以内,1例腹泻持续20余天,4例为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均为长沙市居民。  相似文献   

11.
改良蛋黄培养基分离空肠弯曲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乔博  张茂俊 《疾病监测》2010,25(7):572-576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快速、特异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该病原菌感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定量PCR方法作为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肠弯曲菌的检测及鉴定。本文从荧光定量PCR方法在空肠弯曲菌病原检测中的建立、发展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应用本室研制的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以Dot-ELISA 对空肠弯曲菌进行快速鉴定.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选,确定了Dot-ELISA 的工作程序.对两种参考菌株(Pcnner.Loir)、人及10种动物来源的476株空肠弯曲菌进行了鉴定,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可在3h 内报告结果.与11种其它细菌的试验结果表明,除与幽门弯曲茵发生弱阳性反应外,与另外其它10种细菌均为阴性反应.为空肠弯曲菌的鉴定提供了一种特异、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88年我科使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研制的WCG 无血培养基作空肠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使用该培养基(不含抗菌液)作药敏试验时发现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为  相似文献   

15.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尤其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作者[1]在调查本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空肠弯曲菌感染情况的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借以对流行病学追溯空肠弯曲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作一探讨,部分菌株还做了药物敏感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从济南地区急性腹泻病人及动物粪便分离菌株,其中人源31株,动物45株(鸡36株,猪7株,狗1株和猫1株).全部菌株采取肛拭和新鲜粪便按王焕妞[2]方法鉴定.二、血清学分型被检菌经血平板分离纯化菌落传2~3代.挑取菌落,经鉴定具有触酶、氧化酶、醋酸铅纸条硫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十几年间我国空肠弯曲菌临床分离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谱特征,了解我国空肠弯曲菌耐药的变迁趋势。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食源性病原菌感染网络(GFN)推荐的弯曲菌琼脂稀释法,测定1995年至今分离的116株空肠弯曲菌对6类10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结果 经对实验结果整体分析,甲硝唑的总体耐药率最高为97.4%(113/116),四环素为82.8%(96/116),环丙沙星为80.2%(93/116),萘啶酸为79.3%(92/116),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耐药率相同,为40.5%(47/116),氯霉素为18.1%(21/116),庆大霉素为8.6%(10/116),链霉素为4.3%(5/116),最低为红霉素0(0/116)。随着时间的推进,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氨苄西林的MIC有明显增高趋势;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甲硝唑的MIC值变化不明显;链霉素的MIC值变化有下降的趋势。6.1%的菌株出现了8种抗生素多重耐药的结果,且菌株均出现在2010年后。经统计学分析,萘啶酸、环丙沙星、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和氨苄西林6种抗生素在2001年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和2010年后4个时间段中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空肠弯曲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以及链霉素3种抗生素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敏感性,对萘啶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甲硝唑以及氨苄西林6种抗生素产生了较大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7.
18.
<正>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一类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幽门弯曲菌(Camprlobacter Pyloridis,简称CP)研究报告日趋增多,并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重视。1983年澳大利亚Marshall首次从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CP获得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空肠弯曲菌TaqMan实时荧光-PCR方法,用于粪便标本的直接检测。方法根据空肠弯曲菌特异性基因hipO和mapA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在对2组引物和探针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评价的基础上,对45例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提取DNA之后,荧光PCR检测,同时进行分离培养。 结果两组引物和探针能准确检测空肠弯曲菌菌株2株,检测限可达到10~20 cfu/ml,并与其他肠道致病菌无交叉反应。检测45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该方法检测到3份为阳性,同时进行的传统培养方法仅从该3份标本中的两份中分离到空肠弯曲菌。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PCR检测粪便标本中所携带的空肠弯曲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够提高粪便中空肠弯曲菌的阳性检出率和缩短检测时限。  相似文献   

20.
用甘氨酸制备空肠弯曲菌酸提取物,能和52种空肠弯曲菌分型血清发生交叉反应,提示空肠弯曲菌各型间存在共同抗原。SDS-PAGE分析,显示该菌共同抗原分子量为31000。用其包被建立ELISA法检测203例腹泻病人血清抗体,与培养法比较,总符合率达9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