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分型特点及其疗效分析。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53例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免疫学分型。结果 53例患者中My+B-ALL 43例,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CD10表达量较高;My+T-ALL 6例,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CD7、CD5表达量较高;T系和B系抗原共同表达者3例,均共同表达cCD3和cCD79a;髓系、T系和B系抗原共同表达者1例。对CD34+患者,My+的B-ALL和T-ALL的完全缓解(CR)率均低于同期My-的患者。结论流式细胞术是诊断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极为特异的方法。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以My+B-ALL系抗原共同表达最为常见,其次是My+T-ALL。cCD3、cCD79a、cMPO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极为特异。低分化细胞临床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双表型急性白血病(biphenotypic acute leukemia,BA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疗效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四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技术与CD45/SSC设门分析技术检测45例疑似BAL患者,根据欧洲白血病免疫分类组(EGIL)积分标准进行分型。结果表明,45例疑似BAL患者中My/B-ALL的有23例,均共同表达cCD79a和cMPO,胞膜抗原CD19表达量最高,其次为CD10;My/T-ALL有18例,均共同表达cCD3和cMPO,胞膜中CD7表达最高,其次为CD5;T系和B系抗原共同表达的有4例,均共同表达cCD3和cCD79a。BAL患者中30例表达cTdT,25例表达CD34,31例表达CD117;My/B-ALL与My/T-ALL患者抗原表达中,CD33表达率高于CD13。CD34+的My/B-ALL的CR率低于CD34-My/B-ALL的CR率,CD34+My/T-ALL的CR率低于CD34-My/T-ALL的CR率。结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以My/B-ALL系抗原共同表达最常见,其次为My/T-ALL。cCD3、cCD79a、cMPO对诊断及鉴别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极为重要。流式细胞术是诊断双表型急性白血病最特异的方法。低分化细胞的BAL的临床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区分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与正常骨髓原始细胞免疫表型,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方法。方法选择正常骨髓标本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髓系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并将标记抗原用于分析初发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以寻找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异常免疫表型模式和确定用于微小残留病检测的抗体组合,更好地提示患者复发情况。并将流式细胞术结果、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和PCR融合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分析20例非恶性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患者的骨髓标本中髓系原始细胞的免疫表型,CD117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2.51%±0.84%,CD34阳性髓系原始细胞占1.21%±0.83%,均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检测346例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异常免疫表型有314例,占90.80%,其中跨系表达抗原主要包括CD7(31.21%)、CD56(23.70%)、CD19(13.87%),跨阶段共表达的抗原包括CD34/CD64(2.89%)、CD14/CD117(1.16%),抗原表达强度变化或抗原缺失主要包括原始粒细胞不表达HLA-DR(4.62%)、CD13(7.51%)或CD33(12.14%),以及单核细胞不表达CD14(5.20%)。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1例,有异常免疫表型的仅占16.7%,低于非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根据白血病异常免疫表型模式,与PCR结果符合度高,能很好地提示白血病进展。结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不同于正常来源原始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特征,适合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微小残留病检测,并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和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为血液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例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特点进行分析。结果9例MPAL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为77.78%,同期入院的急性髓系单一表型白血病与急性淋系单一表型白血病患者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4%、60.00%。免疫表型以cMPO、cCD79a、CD3为主。结论 MPAL特点极其复杂,应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与流式免疫表型检测结果加以分析,以提高MPAL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129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瘤细胞抗原表达特点,为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四色流式细胞学检验技术,以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测定12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瘤细胞的抗原表达.结果 129例急性白血病中,cMPO在AML高表达,在ALL无表达.cCD79a和cCD22在B-ALL高表达,在AML和T-ALL无表达.cCD3和cTCRαβ在T-ALL高表达,在AML和B-ALL无表达.CD34是急性白血病瘤细胞低分化阶段的判断指标.CD64和CD14是单核细胞系诊断的重要指标,在M4和M5高表达.CD41和CD61在M7高表达.流式免疫分型和形态学检查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总符合率96.1%.结论 急性白血病瘤细胞免疫表型具有规律性,异常的抗原表达是瘤细胞诊断的依据,残存的正常抗原表达是急性白血病分类诊断的依据.瘤细胞绝对数量上的多寡不影响疾病的诊断,却是疾病疗效和复发的判断指标.流式白血病免疫分型在形态不典型白血病、跨系表达白血病及混合型白血病的诊断中具有独到优点.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对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D45/SSC设门的四色荧光FCM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表面标记。结果分别以cCD3c、CD79a、cMPO作为T-ALL、B-ALL、AML的系列特异性标记。30例AML中cMPO阳性率为90.0%;12例B-ALL中cCD79a阳性率为91.7%.42例患者中有交叉免疫标记的占40.5%,其中髓系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淋系抗原CD56、CD7、CD19、CD10;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等。M2出现交叉表达现象最多见,阳性率为76.9%,常见表达CD56。伴CD56、CD7交叉表达的AML预后差。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6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选择6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流式细胞术进行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测,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抗原表达规律。结果①FAB分型与免疫分型相符率为92.5%(62/67)。②B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CDl9敏感性最高,HLA-DR、cCD79a特异性强。T细胞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cCD3、CD7敏感性最高,cCD3特异性强。③急性髓细胞自血病(AML)中CD117、CDl3、CD33敏感性高,CDll7、cMPO的髓系特异性强。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伴髓系抗原表达(My^+-ALL)占50.0%,主要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33、CDl3。AML中伴淋系抗原表达(Ly^+-AML)占35.0%,主要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7。结论①免疫学分型弥补了FAB分型的不足,更能反映白血病细胞的异质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②儿童降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是CDl9、HLA-DR、cCD79a,T-AL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是cCD3、CD7。My^+-ALL主要表达的髓系抗原为CD33、CDl3。③儿童AML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抗原为CDll7、CDl3、CD33,而CDll7的髓系特异性优于CDl3、CD33,是鉴别ALL、AML的重要标志,Ly^+-AML主要表达的淋系抗原为CD7。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对65例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患者,应用多色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短期培养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治疗方案分为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或二者兼顾的方案,bcr-abl阳性和(或)Ph阳性者部分加用伊马替尼.结果 ①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占急性白血病的6.7%,男性多见,WBC≥130×109/L者占52.3%,WBC≥100×109/L者占16.9%.②以同时表达髓系和B系抗原者最常见,占81.5%,髓系和T系抗原共表达者占10.8%,髓系、B系、T系抗原共表达者占4.6%,B系和T系抗原共表达者占3.1%.③53例患者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核型者22例,占41.5%,其中3例为bcr.abl(+);异常核型者高达58.5%,涉及9、22、4、11、8、14、12号等染色体,Ph阳性或bcr-abl阳性者占32.1%.④65例患者完全缓解31例(56.4%).17例Ph阳性或bcr-abl阳性者完全缓解6例(35.3%).结论 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高白细胞者多见,以髓系和B系抗原共表达最常见,异常核型发生率高,Ph染色体阳性者多见,治疗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常规染色体分析和多重巢式RT-PCR检测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本例以皮肤损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首发表现,诊断时骨髓原始细胞超过30%,合并脑膜浸润;肿瘤细胞体积大,同时表达髓系标记(cMPO、CD33和CD117)和T淋系标记(cCD3、CD5、CD7、CD4和CD8双表达),并强烈表达最早期造血祖细胞标记CD43和CD99,染色体核型正常,检测到MLL基因的部分串联重复。最后诊断为双表型急性白血病。结论:双表型白血病的前期可表现为骨髓病态造血,其临床和生物学行为具有高度侵袭性,应用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特征分析有助于这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MPO/cCD79α/cCD3/CIM5抗体组合在胞膜交叉系列抗原表达急性白血病(AL)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69例成人初发AL患者中胞膜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的60例患者加做胞质抗体组合cMPO/cCD79α/cCD3/CD45。结果269例AL患者中有54例(20.1%)加做胞质抗原组合后仅出现一种胞质抗原表达而诊断为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白血病,交叉系列抗原表达白血病在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B—ALL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比例分别为28.6%、43.6%及13.4%。CD7、CD19、CD5和CD20在交叉系列抗原表达AML中的出现频率依次为65.4%、15.4%、11.5%和7.7%;CD13、CD33、CDl5在交叉系列抗原表达ALL中的出现频率依次为89.3%、21.4%、3.6%;6例(2.3%)患者出现二系胞质抗原表达,诊断为急性双表型细胞白血病,其中T/B型2例、B/M(B/髓系)型4例。结论胞质抗体具有系列特异性,四色组合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技术能提供快速多参数的分析数据。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异常细胞免疫分型时应以CD45/SSC设门和正常细胞作内部参照。  相似文献   

11.
周萍  唐吉斌  章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331-2332,2334
目的 探讨形态学结合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基于染色技术的形态学和基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分型结果.结果 形态学与免疫分型符合率为89.74%(70/78);分化程度较低、形态不典型及抗原系列交叉表达的AL形态学相对不易分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MPO(96.72%)、CD13 (78.68%)、CD117(70.49%)、CD33(67.21%);急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D19(82.35%)、cCD79a(70.58%)、CD7(17.64%)、cCD3(17.64%).结论 AL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二者不相符时,应进行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免疫分型有助于B、T细胞系及形态学难以分型的特殊类型A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莫扬  李智山 《检验医学》2012,27(6):431-43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征。方法以CD45/侧向角散射(SSC)设门,对89例A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系列分化抗原总表达率及阳性表达患者的阳性细胞比例为CD13(96.7%,68.6%±22.7%)、CD33(95.0%,72.6%±23.5%)、髓过氧化物酶(cMPO)(90.0%,57.5%±26.9%)、CD117(73.3%,33.7%±14.4%);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系列分化抗原总表达率及阳性表达患者的阳性细胞比例为cCD79a(96.2%,69.8%±22.1%)、CD19(96.2%,67.4%±23.2%)、CD10(53.8%,66.7%±15.4%);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系列分化抗原总表达率及阳性表达患者的阳性细胞比例为cCD3(100.0%,53.6%±18.9%)、CD7(66.7%,92.0%±0.5%)。结论 AL各亚型间系列分化抗原总表达率及阳性表达患者的阳性细胞比例存在差异,可作为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抗原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儿童AL的免疫表型。结果 46例AL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杂合型6例。30例ALL中,T系ALL 4例(13.3%),B系ALL 26例(86.7%)。ALL中3例(10%)有髓系抗原表达,以CD33阳性最常见;AML中4例(40%)有淋系抗原表达,以CD7阳性率最高。儿童AML淋系抗原表达阳性率高于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χ^2=4.32,P〈0.05)。B系ALL中CD34阳性率为56.5%。AML中CD34的表达频率为40.0%,其中M2的CD34阳性率为66.6%,高于其他AML病儿的CD34阳性率(χ^2=5.42,P〈0.05)。结论 应用免疫分型可以较好地分析每例白血病病儿,尤其是对于混合型白血病及抗原交叉表达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CD45/SSC 设门的四色荧光FCM检测339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表面标记.结果 339例白血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50例,占44.2%,髓系抗原表达率以CD33(86.7%)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CD117、CD3、cMPO、CD15.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3例,占54.0%,其中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110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ALL-T)27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46例.ALL-B淋巴系抗原表达率以CD19最高,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cCD79a、CD10、CD22、CD20,ALL-T淋巴系抗原表达率以CD7最高,其余由高到低依次为CD2、CD5、CD3.髓系白血病中常见交叉表达淋巴系抗原CD56、CD7、CD9.ALL中常见交叉表达髓系抗原CD13、CD33,CD14的表达与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结论 应用多参数FCM能对白血病进行分型,对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