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热附聚法结合凝乳酶处理从牛乳中直接提取α-乳白蛋白的工艺,得到富含α-乳白蛋白的乳清和副产物——附聚β-乳清蛋白的凝乳酶干酪素。富含α-乳白蛋白的乳清中α-乳白蛋白与β-乳球蛋白的浓度比达到3.03,达到了商业化产品的水平。副产物——附聚β-乳清蛋白的凝乳酶干酪素与市售凝乳酶干酪素在溶解性、持水性和乳化性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小,将附聚β-乳清蛋白的凝乳酶干酪素作为原料应用于仿真干酪中,质构测定结果未显示出在质构方面与普通凝乳酶干酪素对照样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水牛乳为原料,离心分离脂肪,再采用等电点缓慢酸沉去除酪蛋白,结合铁盐沉淀法和钙盐沉淀法两种方法分别对乳清蛋白中α-乳白蛋白进行活性分离,在保证α-乳白蛋白分离纯度的同时,对其活性和得率分析检测.结果显示,铁盐沉淀法分离α-乳白蛋白时,在pH4.5~4.7的酸性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0.04%的铁盐分离α-乳白蛋白保证α-乳白蛋白纯度达到电泳纯的同时,其活性比例和得率分别达到44.68%和21.06%;而在pH7.0的中性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0.005%的铁盐分离α-乳白蛋白也可保证α-乳白蛋白的纯度达到电泳纯,此时,其活性比例和得率分别达到64.00%和13.23%.钙盐沉淀法可很好地保持α-乳白蛋白的活性,但分离纯度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热加工对牛乳中主要过敏原潜在致敏性的影响。方法将α-乳白蛋白与β-乳球蛋白经不同的加热条件处理后,用间接ELISA检测上述2种过敏原蛋白IgG的结合能力的变化。结果热处理后的α-乳白蛋白的IgG结合能力呈上升趋势;但经60~75℃热处理的α-乳白蛋白均比未加工的抗原性低,经60℃热处理的α-乳白蛋白的IgG结合能力下降幅度最大,下降比例为40%;经80℃热处理的α-乳白蛋白IgG结合能力大于未处理的α-乳白蛋白。热处理对β-乳球蛋白的IgG结合能力的影响与α-乳白蛋白相反:在60~80℃热加工条件下,β-乳球蛋白的抗原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抗原性逐渐减小,且经80℃加热处理的β-乳球蛋白的IgG结合能力最低,但仍然大于未加工的β-乳球蛋白的IgG结合能力。结论热加工能改变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IgG结合能力,进而改变致敏性。  相似文献   

4.
以牛乳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热加工工艺(72 ℃/15 s、75 ℃/15 s、80 ℃/15 s、85 ℃/15 s)对巴氏杀菌乳乳清蛋白中3 种活性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影响,以及测定并分析杀菌温度对各样品菌落总数和嗜冷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加工强度的提升,牛乳中的菌落总数随之减少,当杀菌温度在80 ℃以上时牛乳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 CFU/mL;当杀菌温度在72 ℃以上时样品中的嗜冷菌数均小于10 CFU/mL;72 ℃/15 s 和75 ℃/15 s对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影响较小,当杀菌温度达到80 ℃以上时,巴氏杀菌乳中的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热加工的时间和温度与乳清蛋白的关系密切,72~75 ℃/15 s 的热加工工艺能更好地保留乳清蛋白中的3 种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牧场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随季节变化规律,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别检测1~12月份牛乳样品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含量1月份最高(1.34 mg/mL),7月份含量最低(0.68 mg/mL);β-乳球蛋白含量2月份最高(3.46 mg/mL),8月份最低位(2.15 mg/mL).说明牛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与季节气候温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α-乳白蛋白的生物功能作用,使用不同浓度的,提取自纯牛奶的α-乳白蛋白喂养秀丽隐杆线虫并观察其寿命、繁殖力与活力等。结果显示:α-乳白蛋白添加量为45 mg/L时,与对照组相比,线虫寿命延长到26.33±0.72 d(增幅59.40%,P<0.05);平均运动速率达到149±0.82次/min(增幅19.20%, P<0.05);平均弯曲度达到了17±1.63次/20s(增幅54.54%, P<0.05)。但当α-乳白蛋白添加量为30 mg/L时,平均产卵数相比对照组增加到236.33±12.23个(增幅53.25%,P<0.05),并且如果继续增加α-乳白蛋白含量差异也不再显著。结论证明了α-乳白蛋白喂养对线虫寿命延长、繁殖能力提升、运动能力保持(减缓衰退)等具有一定的作用。将会进一步为通过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开展α-乳白蛋白的功能及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乳清浓缩蛋白(WPC80)原料,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α-乳白蛋白.采用选择性沉淀法,通过搅拌沉淀、离心、NaCl清洗和复溶等过程分离纯化α-乳白蛋白,同时采用SDS-PAGE电泳和反相高校液相色谱分析各阶段蛋白溶液,以筛选出各阶段反应的最佳条件.最终获得的α-乳白蛋白制备品的纯度为73%,其回收率为85%左右,并除去了WPC中95%的β-乳球蛋白.采用此种方法分离纯化的α-乳白蛋白纯度高,可以应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体积排阻色谱法检测牛奶、乳粉、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含量的分析方法。使样品中的α-乳白蛋白经过盐酸胍变性以及2-巯基乙醇还原后,形成展开的α-乳白蛋白的单体结构,调节p H至6.5~7.5,串联使用两根体积排阻色谱柱MAb Pac SEC-1 300A(7.8mm×300 mm),盐酸胍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0 nm进行检测。本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牛奶、乳粉以及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分离分析。α-乳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10~50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α-乳白蛋白的检出浓度为3.00μg/m L (S/N=3),定量浓度为10.0 g/m L(S/N=10)。牛奶、乳粉-乳白蛋白含量的分析方法。样1品中的α-乳白蛋白经过盐酸胍变性以及2-巯基乙醇还原后,形成展开的α-乳白蛋白的单体结构,调节p H至6.5~7.5,串联使用两根体积排阻色谱柱MAb Pac SEC-1 300A(7.8 mm×300 mm),盐酸胍为流动相,等梯度洗脱,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0 nm进行检测。本方法可以同时适用于牛奶、乳粉以及乳清粉中α-乳白蛋白的分离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跨膜压力对连续式微滤膜分离技术工艺参数、分离效果及组分组成的影响。以脱脂乳为原料,使用0.1μm陶瓷微滤膜三级连续在线洗滤工艺分离乳清蛋白和酪蛋白。实验使用0.08、0.11、0.14 MPa 3个梯度,在50℃,3.5倍浓缩的条件下连续生产240 min。计算跨膜压力并且检测截留液和透过液中的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含量及钾、钙、钠、镁等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一级膜通量下降是导致整体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经过240 min实验通量下降约17.2%。研究了不同跨膜压力下的膜通量变化情况,膜通量与跨膜压力呈正相关关系,水洗恢复率与跨膜压力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膜表面形成不可逆的污堵层,乳清蛋白分离率下降,透过液中乳清蛋白含量下降,150 min后α-乳白蛋白浓度下降37%,β-乳球蛋白浓度下降36.5%。乳清蛋白中2种主要蛋白质比例会随着跨膜压力变化而变化,随着跨膜压力的升高β-乳球蛋白含量会逐渐升高。三级连续膜过滤后,乳清蛋白最高分离率90%左右(α-乳白蛋白为90.4%,β-乳球蛋白为92.7%)。乳中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受金属离子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对不同种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和总蛋白存在一定差异。羊乳中乳清蛋白平均值为0.385 mg/100 g,低于牛乳和牦牛乳;羊乳中乳铁蛋白含量最高,均值为4.43 mg/100 g,最大值9.90 mg/100 g,是优质的乳铁蛋白来源;牦牛乳总蛋白含量(均值3.61%),明显高于牛乳(均值3.22%)和羊乳(均值2.89%);牛奶中乳清蛋白量在三类乳中最高。  相似文献   

11.
α-乳白蛋白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识别α-乳白蛋白作用表位及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对于揭示α-乳白蛋白致敏机理及低致敏乳制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固相合成技术合成α-乳白蛋白系列多肽,以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探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识别α-乳白蛋白的作用表位和关键氨基酸。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E作用表位的氨基酸序列定位为aa1-15、aa6-20、aa46-60、aa71-85和aa101-115。α-乳白蛋白IgE作用表位关键氨基酸为第8位的缬氨酸、第9位的苯丙氨酸、第10位的精氨酸、第103位的酪氨酸、第105位的亮氨酸和第107位组氨酸。本研究可以为过敏原c DNA克隆以激活T细胞、降低IgE结合能力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α-乳白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α-乳白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碳二亚胺法,并通过工艺优化,将单抗与量子点高效偶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斑点印迹技术定性检测乳制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好,与牛奶中其他蛋白无交叉反应;当量子点、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单抗摩尔比为1∶10∶6∶4时,量子点与单抗有较好的偶联效果;以量子点标记单抗建立的斑点印迹方法可直观、快速的定性分析乳制品中过敏原α-乳白蛋白。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RP-HPLC方法快速准确测定不同热处理方式的市售液态牛乳中主要活性蛋白包括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质量浓度,建立了测定活性乳蛋白所使用的RP-HPLC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SD<8%)和较高的回收率(>95%)。测定结果表明,与原料乳相比,经过高温处理(常温存放)的液态乳中的活性α-La和β-Lg显著偏低(<0.16 g/L);而经巴氏杀菌后低温存放(2~6℃)的液态乳样品中活性乳蛋白可得到很好地保持,部分灭菌后低温存放的样品中活性蛋白损失较大。本研究旨为优化液态乳热处理工艺和规范乳企业对于液态乳的工业生产提供借鉴,为消费者对液态乳制品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基于多肽标准品体系的母乳α-乳白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从母乳α-乳白蛋白筛选出特异性多肽,并建立对应的检测方法;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同位素标记特异性多肽和内标;通过方法学验证对该方法进行考察。结果 本方法所选择的多肽具有高度特异性,α-乳白蛋白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0 mg/100 g,精密度均<5.22 %,回收率均在97.21 – 102.45 %之间。结论 本方法建立了利用特异性多肽检测人α-乳白蛋白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通过对447份母乳样品进行检测,初步探索了母乳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范围,为母乳化配方奶粉的华人配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基于多肽标准品体系的人乳α-乳白蛋白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从人乳α-乳白蛋白筛选出特异性多肽,并建立对应的检测方法;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同位素标记特异性多肽和内标。结果本方法所选择的多肽具有高度特异性,α-乳白蛋白的检测灵敏度为8.0 mg/100 g,精密度均小于5.22%,回收率均在97.21%~102.45%之间。结论本方法建立了利用特异性多肽检测人α-乳白蛋白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通过对447份人乳样品进行检测,初步探索了人乳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范围,为人乳化配方奶粉的华人配方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牛乳中的乳清蛋白主要包括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牛乳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使乳中乳清蛋白发生变性,影响了乳清蛋白的结构和活性,进而降低了牛乳的营养价值。本文对乳业发达国家液态乳的主要加工方式以及热处理过程对4种乳清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壳聚糖对浓缩乳清蛋白溶液进行处理以除去牛乳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β-Lg).在室温条件下,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以β-乳球蛋白的减少量来评价反应的程度,得到的最适条件:pH值为6.69,壳聚糖添加量为2.04 g/L;此条件下可去除94.89%的β-乳球蛋白,剩余78.68%的α-乳白蛋白(α-La和35.41%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此外,对β-乳球蛋白和壳聚糖的回收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pH、醋酸钠溶液浓度和添加比例β-乳球蛋白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9.0,醋酸钠溶液浓度0.2 mol/L,添加比例1:15,此条件下可回收87.23%的β-乳球蛋白,纯度为84.1%.  相似文献   

18.
以溴化1-乙基-3-甲基咪唑(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bromide,[C2mim]Br)为原料,采用中和法合成氨基酸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2-氨基-1,3-戊二酸盐(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1-aminopropane-1,3-dicarboxylic acid salt,[C2mim][Glu])。分别采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法和荧光猝灭法考察α-乳白蛋白与[C2mim][Glu]、α-乳白蛋白与[C2mim]Br的相互作用。结果得到二者结合常数均在10~6 L/mol量级,且α-乳白蛋白-[C2mim][Glu]的结合常数大于α-乳白蛋白-[C2mim]Br,结合比约为1∶1。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α-乳白蛋白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机理、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α-乳白蛋白萃取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用了几种商业蛋白酶对乳清蛋白浓缩物(WPC)进行酶解,通过比较各酶解产物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存余率的高低,筛选出Protease A具有优先降解β-Lg的能力;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Protease A优先降解β-Lg的工艺。最佳工艺为温度40℃,pH值为7.3,E/S为800U/g蛋白,酶解时间为3h,此时水解物的水解率(DH)为8.40%,α-La和β-Lg的存余率分别为5.3%和1.4%,水解产物的溶解性得到了明显地改善(P〈0.05)。  相似文献   

20.
乳不仅能够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和人们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成分.乳中的酪蛋白糖巨肽、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骨桥蛋白和乳脂肪球膜等,不仅提供营养,还具有抗氧化、改善肠道健康、促进骨骼健康、免疫调节、促矿物质吸收、抗菌等生物学功能特性.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乳铁蛋白、骨桥蛋白、α-乳白蛋白和乳脂肪球膜能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