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基于SDH技术,同时实现 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的网管。它具有 SDH、ATM 以及以太网 /IP处理功能,其功能块模型如图 1 所示。一、MSTP 设备及系统测试如何维护这种同时包含数据接口(主要为以太网口)及传统的 PDH/SDH 端口的新型传输设备—— MSTP,正日益成为业界面临的新挑战。 图1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设备及系统的测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单个网络单元的入网及选型测试。网络新设备的选型在网络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购设备前对设备的各种功能测…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2006,(22):33-33
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键盘。它以超薄外观,舒适的触感和高昂的价格为主要特色,该键盘材质为黑色有机玻璃,使用激光切割出优美线条,铝制边框,加上表面光泽处理,  相似文献   

3.
MSTP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STP(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和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综合传送设备.MSTP设备是对传统SDH设备的继承和发展,是传送技术演进的重要阶段.MSTP的引入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的SDH网络资源,借鉴SDH传输系统多年的网络运维和管理经验,完全兼容目前大量应用的TDM业务,还可以实现以太网、ATM等多种业务的综合传送和接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文章主要介绍了MSTP技术的特点及新一代MSTP的产生背景,并在最后对其在几项业务中的应用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HS488简介     
范东华 《电子测试》1998,11(8):20-21
一、概述 HS488是作为IEEE488.1—1987标准的附件提议的。HS488规定了采用非互锁信息交换协议在二个或更多的设备间传送数据的手段。采有HS488协议后,设备可以用比IEEE488.1协议更高的速率传送数据。二、HS488的目标高速传送速率:HS488具有比IEEE488.1高得多的数据传送速率。在小型系统中,原始传送速率高达8MBytes/S。在设备经常发送长数据块的系统中,高速原始传送速率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电缆系统的物理极限限制了传送速率。与现有IEEE488.1设备的兼容性:HS488设备与488.1设备  相似文献   

5.
韩伟 《有线电视技术》2005,12(5):107-110
1 前 言 本章继第10章"FTTH的图像传送系统"之后,重点介绍有关光线路维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光传送线路的监测系统。 传统的CATV网络监测系统是利用设在前端及传送线路上的监测设备组成"状态监视器"来监测系统运行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视频处理和传送技术的发展,当今卫星地球站数字广播传输系统与经典的模拟微波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及电视发射机在视频信号处理和调制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若仍用模拟视频测量技术去测量卫星数字视频广播系统,用测量静止的模拟视频技术指标去衡量数字视频传输系统的性能是非常不恰当的。如何监测地球站数字传输系统设备,如何通过测量地球站数字视频的技术指标去衡量数字系统性能,是下文讨论的问题。1两种传送系统的本质区别卫星地球站数字视频传输系统与经典的模拟视频微波传送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1.1模拟系统从图1a可知:模拟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2011年环京自行车赛电视转播中,利用移动微波设备和直升机航拍微波中继系统实现赛段移动跟踪、实时传送自行车赛现场视音频信号的微波传送方案,并对设备使用及性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丫丫 《数字通信》2007,(11):83-85
作为全新的三星顶级超薄机型.u608在外观的设计风格上较以往的超薄手机有了很大改变。u608一改此前棱角分明的特征,更多地加入了圆润的线条.配以镜面设计.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管制(ATC)雷达的旋转关节主要用于在旋转的雷达天线和固定的信号处理设备之间传送所有的能量,另外还用于传送直流或交流电源,以实现天线控制和照明。旋转关节是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唯一的运动部件,可能受到机械故障的影响。飞机与地面控制设备之间所传送的所有微波能量及供电电源必须通过旋转关节。因此就全系统的可靠性而言,该部件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的光传输网络同步系统,在进行光传输网络同步处理时所造成的通用以太网延迟时间长,因此同步能力差,无法实现光传输网络同步。为此,对基于OTN的光传输网络同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选用型号APC1154854389OTN时钟传送设备,相较于传统时钟传送设备增加OTN交叉板,减少对通用以太网延迟时间的采集时间,从而优化硬件性能;将接收到的时间信号发送至骨干层;传送至BC边缘节点;通过OTN接入层对时间信号进行G. 798终端ITU-T建议;汇总至服务器。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同步系统光传输延迟时间在0.5 ms以下,远远低于实验对照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可实现对光传输网络同步。  相似文献   

11.
SONET复用器     
Fujitsu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带宽管理和数据传送性能 ,结合自行开发SONET插分复用器 ,将OC 3( 1 50Mb /s)运行和OC 1 2 ( 62 2Mb /s)运行结合起来 ,以便在会聚的光纤网上提供多种业务。Fujitsu公司称 ,由于其FLASH1 50ADX系统具有增强型SONET传送特性、集成化数据接口及TDM /ATM结构 ,因而降低了网络成本。该系统可用于传统的SONET传送应用或作为内置的接入设备。该公司的任一端到端的连通性能更有效地使用光纤 ,并减少大多数应用中要求的网络单元数量。光组网设备光偏振处理和…  相似文献   

12.
王文杰 《电信技术》2007,(11):56-61
首先介绍了SDH设备的定时功能原理.然后分析了利用SDH线型系统和环型系统传送同步链路的基本形式及发生故障时的定时状态变化。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利用SDH系统传送同步链路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光传送网面向IP业务、适配IP业务的传送需求已经成为光通信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光传送网从多种角度和多个方面提供了解决方案,在兼容现有技术的前提下,由于SDH设备大量应用,为了解决数据业务的处理和传送,在SDH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MSTP设备,并已经在网络中大量应用,很好地兼容了现有技术,同时也满足了数据业务的传送功能.但是随着数据业务颗粒的增大和对处理能力更细化的要求,业务对传送网提出了两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传送网要提供大的管道,这时广义的OTN技术(在电域为OTH,在光域为ROADM)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解决了SDH基于VC-12/VC4的交叉颗粒偏小、调度较复杂、不适应大颗粒业务传送需求的问题,也部分克服了WDM系统故障定位困难,以点到点连接为主的组网方式,组网能力较弱,能够提供的网络生存性手段和能力较弱等缺点;另一方面业务对光传送网提出了更加细致的处理要求,业界也提出了分组传送网的解决方案,目前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T-MPLS和PBB-TE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下一代SDH的以太网传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基于下一代SDH的以太网传送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给出了传送系统的网络结构和组网方式,并根据业务需求给出传送系统的功能要求.同时分析了业界典型城域网设备的以太网传送能力作为参考,最后对传送系统的设计要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精细线条印制板的制造过程中,光成像法已愈来愈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尽管光化学本身的精度并不影响细线的制造,但目前的设备、工艺及抗蚀剂本身的的形态却是细线条制造的几大主要障碍。本文介绍了几种比干膜法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更高精度的抗蚀剂成型法,并探讨了避免UV光辐射到非曝光区的各种技术,最后又针对高精度图形的特点讨论了水溶性显影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新潮电子》2009,(7):134-134
1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艾酷(ACCO)的Mini Simply GPS的确足够小巧,放在驾驶台前显得极为精致。它的机身采用了圆滑处理的线条,力口上金属条的装饰,显得动感十足,它的超轻超薄的机身设计使得便携性极佳.真正实现了口袋导航。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现城域传送网的总体架构、带宽需求、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城域传送网建设要素,介绍了光子集成器件(PID)技术,论述了20、12、6波系统汇聚点PID设备配置及核心节点PID设备配置,分析了PID组网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SDH的智能光网通(ASON)设备和系统在我国已实现了产业化,正逐步应用于城域网和本地传送网中,而OTN结合了光域和电域处理的优势,能够提供巨大的传送容量、完全透明的端到端波长/子波长连接以及电信级的保护,也逐渐受到业界青睐.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大客飞机航电系统局域网通信仿真系统设计方法,探讨了CAN总线在航电总线中应用的优点及可能性。仿真系统硬件通过CAN总线通信卡及工控机实现,软件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通信仿真系统实现了各子系统相关数据的传送、处理,以及相关信息的实时显示。应用表明,局域网通信系统工作正常、性能良好,能实现测试设备之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与转换,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铁列车牵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不用驾驶模式的管理、牵引和制动指令的产生、传送以及牵引和制动指令的执行、牵引允许的条件、禁止牵引的条件、牵引使能、高速断路器的控制、气电混合制动的控制、牵引设备的通风方式、牵引设备的监视和故障报警及处理方法等的详细定义。本文中主要介绍了列车牵引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对各个组成部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