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经静脉留置针输入对血管的刺激及最佳留置时间,为留置针在临床化疗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大耳家兔32只,随机分成氟尿嘧啶组(实验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又分成3d组和7d组,共4组,各8只.留置足够时间后活体取材,标本行常规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管的变化.结果 32只家兔共取到30个有效活体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示对照组3d者未见炎症反应,仅见周围组织疏松水肿,7d者有1例发生轻度炎症反应,未见中度、重度炎症反应.实验组中3d者静脉血管无炎症反应和有轻度炎症者分别占50%,未见中度、重度炎性反应,7d者无炎症、轻、中度炎性发生率分别为0,57.1%,42.6%,未见重度炎症反应.输液7d后生理盐水和5-FU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滴注刺激性化疗药物会使静脉血管发生炎性改变,影响留置时间,静脉针留置时间可以为3d或以上,但不超过7d.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各个留置部位的最佳留置时间.方法 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2010年7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个时间段,分别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皮肤消毒后、拔针时)和留置针导管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对实验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①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②3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细菌培养,41例有菌生长;3组患者T1(48h≤t<72 h)、T2(72 h≤t≤96 h)均未检出细菌,4个时间段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③3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样本细菌培养,10例有茵生长;手背组、前臂组两组患者4个时间段均未检出细菌,足背组患者T1(48h≤t<72 h)、T2(72 h≤t≤96 h)未检出细菌,T3(96 h<t≤120 h)检出4例、T4(120 h<t≤168 h)检出6例,4个时间段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心内科患者留置在手背和足背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96 h,留置在前臂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20 h.  相似文献   

3.
孙桂娟  王娅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85-158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表柔比星(EPI)化疗中非留置针的应用对降低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EPI化疗患者200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每日穿刺,输液后不予保留;对照组采取静脉留置针保留至72 h,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的发生率。结果:2组静脉炎和继发性血管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在EPI化疗中不留置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及继发性血管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静脉留置针注射不同性质药物对血管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输入不同性质药物时留置时间与血管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大耳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只,取其双耳外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针穿刺置管?A组注射多柔比星,B组注射20%甘露醇,C组注射生理盐水,1次/天,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各组于用药第2?4?6?8?10天分别取4只腹腔麻醉切取活体标本做切片,观察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3组留置相同时间炎症反应比较:第2天 P > 0.05;第4?6天P < 0.05;第8?10天P > 0.05?血栓形成比较:第2?4天P > 0.05;第6?8?10天P < 0.05?同一组不同部位的炎症反应?血栓形成情况比较:P < 0.05?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注射不同药物时留置时间不应相同,强刺激性药物留置时间一般以2天为宜,最多不超过3天,弱刺激性药物时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但以不超过7天为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心血管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感染的菌群特点,并从细菌学的角度探讨心血管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方法:本实验随机抽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0例住院患者,根据留置针留置部位和留置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即手背组、前臂组、脚组,每组又分四个时间段(T1:48 h≤t< 72 h,T2:72 h≤t≤96 h,T3:96h<t≤120 h,T4:120 h<t≤168 h),每组每个时间段20例患者,分别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皮肤消毒后、拔针时和留置针导管采样后)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结果:1)皮肤消毒后,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均为无菌生长;2)三组患者拔针时穿刺部位皮肤样本的细菌培养中,41例有菌生长;三组患者T1和T2均未检出细菌,T3和T4两个时间段三组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样本细菌培养,10例有菌生长;手背组、前臂组患者T1,T2,T3,T4四个时间段均未检出细菌;脚组患者T1和T2未检出细菌,T3检出4例、T4检出6例,三组患者拔针时留置针导管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患者留置针的最佳留置部位是前臂.  相似文献   

6.
随着护理学的不断发展,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静脉留置针(外周静脉短导管)又称套管针,针芯的外套可以在患者的血管内留置72-96h天,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减少婴幼儿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肢体活动,利于抢救工作;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中,若护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现将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成功留置时长与拔管原因情况。方法 对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3~12月收治的1 565例次患儿留置针成功留置时长与拔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脱管和堵管随留置时间延长,72 h以内和72以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留置时间在72 h以上渗出发生率为39.4%,较72 h以内渗出发生率的4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79.23%患儿留置时间在72 h以内;留置时间在72 h以内和72 h以上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6.3%和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留置时间以72 h内为主,导致拔管原因以输液渗出和静脉炎为主,堵管和脱管及其他次之。  相似文献   

8.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瑞华  韩蔷  王丽平 《四川医学》2008,29(3):279-280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效果,为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中如何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提供线索和途径.方法 对2007年3月1~30日在我院普外一科住院的胆管疾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采用康惠尔透明贴固定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则采用普通透明敷贴固定静脉留置针.然后使用同一观察表格进行静脉炎发生情况的观察,并对观察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实验组24h静脉炎发生率0.00%,36h 2.00%,48h 10.00%,60h 16.00%,72h 22.00%,>72h 34.00%,平均留置时间为70.73h;对照组24h静脉炎发生率5.88%,36h 13.73%,48h 35.24%,60h 54.90%,72h 66.67%,>72h 70.59%,平均留置时间为56.62h.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长.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有较好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的临床资料。结果:留置部位:头皮静脉150例,上肢静脉80例,下肢静脉50例;保留时间:24~120h,其中保留时间48~60h 56例,72h 138例,患儿自己拔管2例,胶带过敏3例,3M贴膜过敏3例,经及时处理均痊愈,其余均在规定留置时间内拔针。结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患儿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轻家长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及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静脉留置针注射甘露醇时留置不同时间致兔耳缘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分析留置时间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大耳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取其双耳外缘静脉作为实验血管,留置针穿刺置管。实验组注射20%甘露醇,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 d1次,用药后肝素盐水封管。2组于用药2、4、6、8、10 d后分别取4只腹腔麻醉切取活体标本做切片,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结果:2组留置相同时间血栓形成比较:6 d后血栓形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留置针注射甘露醇留置时间以3~4 d为宜,最多不超过5 d。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收集包括一般情况、术前伴随疾病情况、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对患者术前CT或MRI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分析R.E.N.A.L.系统评分与手术方式、肾脏缺血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的相互关系。结果: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手术方式有显著相关性(P<0.001),但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P<0.611)。该评分系统与肾缺血时间(P<0.023)和围手术期血肌酐变化(P<0.025)都显著相关。R.E.N.A.L.系统各变量kappa值为0.52~0.89不等,均为P<0.001。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是描述肾肿瘤解剖特征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协助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能对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评价其预测手术相关结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