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反映了相应局部心肌的激动和复楹过程,Q-T间期离散度(QTd)反映局部心肌的激动和复楹离散情况。本测定分析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的心电图QTd,旨在探讨QTd与AMI的预后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Q -T间期离散度亦称Q -T离散度 (Q -Td) ,指Q -T间期在体表心电图各导联之间的差异程度 ,它反映了心室电活动复极过程在各个部位的不均一性。大量资料表明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及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Q -Td明显增大[1] 。大多数学者认为 ,Q -Td可用来预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评价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和致心律失常的作用等[2 ] 。本文选择 90例心肌梗死病例 ,观察分析心肌梗死不同阶段Q -Td异同 ,并对其意义作一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1995年~ 19…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和AMI死亡组的Q-Td、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AMI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AMI死亡组的Q-Td、Q-Tcd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其差异性对判定AMI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Q T离散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现有三组 ,第 1组AMI 136例 ,第 2组心绞痛病人 6 4岁 ,第 3组 5 0例为对照组。同步采样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ECG)。心绞痛组取发病 2 4h内首次心电图。同时所有Q T间期的测量均以TP段为等线电位线。测 8个以上导联 ,其中胸导联不少于 3个 ,每一导联不少于 3个间期 ,取平均值 ,以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 T间期 (Q Tmax)减去最短的Q T(QTmin)为Q T离散度 (Q Td)。数据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三组 (Q Td)检测 ,1组 136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与 2组 6 4例心绞痛患者的Q T离散度 (Q Td)与 3组 5 0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1)。死亡 2 8例 ,生存 10 8例 ,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t=2 2 2 6 ,P<0 0 0 1)。结论 :所测AMI患者 ,梗死或缺血区导联的Q T期间最长 ,非梗死区最短 ,Q Td显著增加 ,在心肌内发生折返的机会多 ,心律失常率发生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昼夜变异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做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5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对照组,测量每小时的Q-Td,将8:00~20:00定义为日间,0:00~次日5:00为夜间,按心率校正公式计算出日间和夜间的Q-Tcd。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患者Q-Tcd呈日间(昼)高,夜间(夜)低,昼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昼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昼Q-Tcd观察组亦大于对照组(P<0.05),夜Q-Tcd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存在昼夜变异性,日间Q-Td高于夜间,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50例AMI患者住院期间Q-Td动态变化揭示了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密切关系,38例急性心肌梗死Q-Td及Q-Tcd入院时较出院有非常明显延长(P<0.05)。结论Q-Td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蒙秋云 《广西医学》2006,28(11):1718-17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离散度(Q-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AMI病人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心电图Q-Td、Q-Tcd的变化及差异。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与Q-Td、Q-Tcd无明显关系(P〉0.05);②猝死组Q-Td、Q-Tcd显著高于非猝死组(P〈0.01);③再发组在亚急性期、陈旧期Q-Td、Q-Tcd显著高于首发组(P〈0.05)。结论Q-Td、Q-Tcd可作为预测AMI后猝死发生和再发梗死的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45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QTd,并对比观察心肌梗死患者1周内发生或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QTd.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为(73±18)ms,对照组为(28±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与无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分别为(93±13)、(52±1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QTd的增大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时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对93例AMI病人进行了入院时及第4周的QTD测定,并与8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1)AMI患者入院时及第4周的QTD均大于对照组(P<0.001)。(2)单部位MI患者入院时的QTD无明显差异,但第4周时多部位MI患者的QTD明显大于单部位MI患者(P<0.005)。(3)AMI合并心衰、室速或室颤者QTD均明显大于无合并症者(P<0.05或P<0.01)。结论:AMI患者QTD明显延长,提示心肌复极存在明显不均匀性和心电不稳定性,对预测心脏病发作和猝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AMI早期QT间期离散度、JT间期离散度与严重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 46例AMI患者心梗发生后第 3d的QT间期离散度 (QTd)和JT间期离度 (JTd)。并与30例正常人的对照组比较。结果 :AMI组QTd、JTd、QTc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 (P <0 0 1 )。住院期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组 (1 8例 )的QTd、JTd、QTcd较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 (2 8例 )明显增大 (P <0 0 1 ) ,且发生室颤的 9例患者QTd、JTd、QTcd比无室颤的明显增大 (P <0 0 1 )。结论 :早期测定AMI患者QTd、JTd、QTcd对患者近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Q-Td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对40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Q-Td与健康人(老年组、非老年组)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Q-Td与健康人(老年组、非老年组)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Q-Td与冠状动对心肌灌注程度有关,对冠心病患者用以初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指导治疗、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陆春雷 《安徽医学》2008,29(5):587-58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量其早期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间期离散度,对入选患者预后随访2周,并比较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QTd和QTcd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结论QTd、QTcd对AMI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观察6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显示QTd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94.10±29.84ms;在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为70.21±21.75ms;在无室性心律失常组为50.08±22.74ms,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QTd≥100ms者全部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认为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QTd增加有关,揭示QTd对判断AMI病情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②方法对73例AMI溶栓治疗患者在溶栓前、溶栓后4小时、溶栓后1周及出院前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下壁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47.8±24.5)ms和(42.9±22.3)ms(P<0.001);以心率校正的QTd(CQTd)也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53.8±28.7)ms和(48.8±26.5)ms(P<0.05)。溶栓成功组QTd和CQTd明显缩短;而未成功组QTd和CQTd无明显下降,甚至在出院前反而仍高于溶栓前(P<0.05)。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4小时QTd及CQTd增加,与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④结论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d及CQTd有明显影响,溶栓成功者Q-T离散度明显下降;Q-T离散度增加与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溶栓治疗的AMI患者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与AMI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可能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婷婷 《大家健康》2016,(12):63-64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出现相应变化的研究。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60例,对照组60例,均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统计QT间期离散度。结果:急性心梗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57.90±29.80);与正常人组的QT间期离散度(38.9±24.1)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加。QTd作为一项无创性预测心肌梗死的预后指标,具有简单快捷有效的特点,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朔 《吉林医学》2015,(9):1798
目的:分析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110例Q-T间期延长的患者,按照其原发疾病的不同分类,进一步测算其Q-T间期离散度(Q-Tcd),并根据心律失常和不同类别时的Q-Tcd进行分析。结果:110例Q-T间期延长的患者中,高血压18例,占16.4%(其中伴左室大8例,不伴左室大10例);心肌梗死16例,占14.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例,陈旧心肌梗死7例);糖尿病15例,占13.6%;风心病14例,占12.7%;心肌病12例,占10.9%;低血钾11例,占10%;心肌炎10例,占9.1%;药物引起8例,占7.3%;脑出血6例,占5.5%。其中急性心肌梗死、风心病和心肌病患者的Q-Tcd较其他患者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间期延长患者进一步计算Q-Tcd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Q-T间期在心电图各导联中存在着差异,其临床价值已在1990年由Day等发现,并提出Q-T离散度(QTd)的概念。本文通过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8例猝死与其他30例非心律失常病人心电图QTd的比较,探讨QTd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预测中的临床价值。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者与存活者之间的Q-T间期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猝死者与存活者Q-Td Q-Tcd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Q-Td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后 Q- 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 1 1 6例分成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预适应组 )和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无预适应组 ) ,测定 Q- T离散度值 ,结合临床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Q- Tcd值 5 5 .1 3ms± 1 2 .71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 69.2 2 ms± 1 0 .41小 ,两组比较 ,P<0 .0 1 ,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心肌缺血预适应组较无心肌缺血预适应组低 ,P<0 .0 1。结论 :心肌缺血预适应使 Q- Tcd值变小 ,是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率降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病人分为3组,第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第2组心绞痛病人84例,第3组78例为对照组。同步采样记录12导联心电图。心绞痛组取发病24h内首次心电图。同时所有Q—T间期的测量均以TP段为等线电位线。测8个以上导联,其中胸导联不少于3个,每一导联不少于3个间期,取平均值,以不同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Q—Tmax)减去最短的Q—T(QTrain)为Q—T离散度(Q—Td)。数据以孑±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3组(QTd)检测,1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2组84例心绞痛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3组78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25例,生存103例,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6,P〈0.05)。结论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或缺血区导联的Q-T间期最长,非梗死区最短,Q—Td显著增加,在心肌内发生折返的机会多,心律失常率发生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