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自《Trans.ISIJ》,1988,Vol.28,No.6 至1980年9月用切分轧制方法(Split rolling method)生产H梁的工艺才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是在具有五个孔型的(4个不同的轧边孔型和一个精轧孔型)粗轧机上,250 mm厚的板坯在前4个孔型进行8道次的轧边,在最后一个精轧孔型压缩梁辐的厚度。其轧制特点是在轧边的过程中轧材不形成狗骨形。具体轧制过程是,用第一个轧边孔型中的锋利楔块从坯料横端侧面中心处将坯料切分,切分  相似文献   

2.
摘自《Trans.ISIJ》,1988,Vol.28,No.6 至1980年9月用切分轧制方法(Split rolling method)生产H梁的工艺才被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是在具有五个孔型的(4个不同的轧边孔型和一个精轧孔型)粗轧机上,250 mm厚的板坯在前4个孔型进行8道次的轧边,在最后一个精轧孔型压缩梁辐的厚度。其轧制特点是在轧边的过程中轧材不形成狗骨形。具体轧制过程是,用第一个轧边孔型中的锋利楔块从坯料横端侧面中心处将坯料切分,切分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了轧制外型精度要求较高的深冲扁钢及带槽扁钢,选用了新的孔型系统,孔型结构也作了某些改进。经过实践证明,新孔型系统有不少优点,但也应该指出,只有在它适用的范围内应用才是有效的。一、轧制扁钢的孔型系统(一)轧制??常用的孔型系统轧制扁钢最常用的孔型系统有两类:第一类孔型系统是带立轧孔及自由展宽平轧孔(以下简称为平轧孔)组成的孔型系统。一般立轧孔的数量为2~3个,采用更多的立轧孔对圆角及侧边加工固然有良好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会带来频繁的翻钢操作及使翻钢时轧件的宽厚比增大,因此除造成操作上的困难外,还延长了  相似文献   

4.
唐丽娟 《包钢科技》2013,39(4):9-12
介绍了国内四切分轧制技术的应用概况和轧机配置,四切分轧制孔型系统的选择,并对Φ12 mm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精轧孔型系统进行分析,提出孔型及导卫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宣钢三高线的品种开发情况,由于开发产品规格多、孔型系统共用性差,给生产组织带来极大不便。通过对原有孔型系统进行优化,实现了精轧前孔型系统统一,简化了个别规格轧制道次,统一了精轧工艺布置,方便了生产准备和组织,实现了急需产品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6.
就切分轧制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切分轧制精轧孔型系统研究和优化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谢权 《河北冶金》2001,(3):15-18
邯钢发明专利“轧制槽钢的蝶式孔型系统”中平轧弧形切深孔和弯腿蝶式槽形孔型侧壁斜度大、切槽浅、轧件好脱槽、使顶上卫板、缠辊事故大大减少,显著延长了轧槽使用寿命和换辊周期,提高了轧机作业率与机时产量,降低了辊耗与能耗,并可减少断辊事故,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项技术应用于轻型槽钢的轧制时,技术上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8.
无孔型轧制是指在无轧槽(孔型)的轧辊上轧制高宽比较大的轧件,即将常规有轧槽(孔型)的轧辊改为平辊,也称为平辊轧制。 在棒材和线材生产中,孔型轧制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轧辊辊身长度的利用率低,在轧辊辊面上仅能加工成数量有限的孔型;其次,为了精确对正上下辊的槽孔,需要轴向调正轧辊;第三,孔型和导卫装置存在不均匀磨损,影响产品及中间半成品质量;第四,轧制不同规格产品要采用不同的孔型和导卫装置,频繁换孔  相似文献   

9.
高速线材厂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充分利用孔型共用原理,设计了Φ11.0mm规格光面盘条的精轧孔型系统及轧制工艺参数,试制产品尺寸稳定、力学性能合格。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钛合金棒材轧制用椭圆-圆孔型,并在φ250横列式轧机进行了椭圆-圆孔型系统和椭圆-方孔型系统轧制钛合金棒材的对比试验.其结果表明,两种孔型系统轧制的棒材力学性能基本一致,组织均为两相区加工组织,无原始β晶界,但椭圆-圆孔型系统轧出的棒材晶粒较细小,等轴晶较多,外表面质量好,可提高钛合金棒材的成品率.轧后检查辊槽表面,发现椭圆-圆孔型系统的辊槽无明显变化,可减少换辊、修辊的次数,降低轧辊消耗.  相似文献   

11.
万能孔型是现代轧钢界轧制优质圆钢的最好孔型,它是苏联轧钢工作者会议决定推广的,我国目前也正在推行。万能孔型是由五个孔型构成,即成品圆孔、成前椭圆孔、前前立轧孔、平轧孔、方形孔,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棒线型材厂轧制Φ12 mm四切分螺纹钢筋实施的优化孔型和料型系统、改进精轧导卫和轧制通道、推行标准化作业等措施及其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60kg/m重轨的轧制质量要求,将其轧制孔型系统由原采用5个轧形孔型系统改为6个轨形孔型系统,提高了60kg/m重轨的轧制质量,减少了断辊。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轧制过程中,轧件表面产生褶皱的原因。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轧制过程,研究了各架次轧槽不同部位的磨损情况。通过优化各轧槽的孔型,彻底解决了轧件的表面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静棣 《山东冶金》2007,29(3):36-38
为轧制料形尺寸准确的圆料、稳定生产,采用变通孔型设计方法对共轭孔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共轭孔型槽底、侧壁、压力差的变形设计,实现了共轭圆孔型在三辊粗轧机上的应用,轧槽咬钢顺利,成品圆料容易控制,完全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同时减小了轧线的轧制事故,单套轧辊的轧制量可提高6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钢铁》1965,(11)
二辊周期式热轧薄板轧机的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开坯和精轧在同一台轧机上完成,叫单机轧制。另一种是一台荒轧机专为板坯开坯,另一台精轧机用来精轧成品,叫双机轧制。荒轧机的形式可以是二辊式或三辊式的,可以用热辊轧制,也可以用冷辊轧制。国外一般都采用双机轧制,不久前西德为某亚洲国家设计的一个薄板车间就是一个荒轧机配一个精轧机。在国内,对采用双机轧制还是采用单机轧制,也有过长时间的争论。通常认为,单机轧制时虽然开坯与精轧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分析、有限元分析、实验室试验等方法研究了高速线材精轧变形宽展影响因素及宽展模型、模块化精轧机耦合刚度及刚度模型、高速轧制时咬钢速降控制策略。针对某不锈钢高速线材生产线精轧机组长期存在的稳定性差、收放料型不准确导致的产品尺寸精度波动大的问题进行升级改造,通过高适应性孔型系统、高刚度模块化高速轧机、高速轧制速降控制技术实现了模块化精轧技术在不锈钢高线中的应用。针对爬坡段易划伤问题,将滑动摩擦式爬坡导槽优化为滚动摩擦式三辊导槽,并将精轧前侧活套调整为立活套。改造后生产结果表明,模块精轧机运行稳定,锥箱振动值小于2.8 mm/s,精轧机组出口料型尺寸精度较改造前提高20%以上,最终产品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张钢在现有棒材生产线工艺设备条件下,通过改变精轧区减速比的方法,改变电机转速;预切分孔型和切分孔型采用不同等效圆设计,控制4线差;定性扭转导卫改为定量扭转导卫,统一4线扭转角度;加宽U型槽等方案,实现了φ12mm热轧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四切分轧制的成功使钢筋的日产量达到3400t以上,产品合格率达99.86%。  相似文献   

19.
山东鲍德翼板有限公司翼板钢粗轧系统采用箱形孔7道次,其中1道为立轧孔,由于轧槽深度大,极易发生断辊事故.为此,改进孔型设计,全部采用箱形孔型系统,由7道次改为5道次,并增强了孔型系统及其附属工装导卫的通用性,缩短了换辊时间.改进后,提高了轧制速度,日产量由1 200t提高到1 600t.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小规格热轧带肋钢筋产量,对小型棒材线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在开坯机组上实施大压下大延伸共轭孔型工艺,中轧机组采取固定转速比连轧技术,精轧视品种情况,实施二切分或三切分轧制方法,工艺改进后单槽轧制量由15 000 t提高到23 000 t,实现了轧辊轧槽的共用,产量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