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行业相比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更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是由教师劳动的任务、对象及其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 ,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陶冶和锻炼。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在社会、经济和教育不同发展时期 ,有不同的要求。当前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研究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支持,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应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重视教师需要,凸显教师的主体性,应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伦理内涵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思想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那么,中等教育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通过怎样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这是我们加强中等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等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教师不仅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保证教…  相似文献   

4.
浅议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兰州三中苏美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根本任务。而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显...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建设最重要的是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起新形势下教师的新形象,对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笔者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6.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强的教师队伍的根本。我校教师自觉遵守《沈阳电大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努力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电大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首先在于建立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教师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其次是培养教师全面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业务素质和综合,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言行,能够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健康的发展,促进精神明的建设和社会公德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职高专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预备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高职高专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使他们较好较快地向教师角色转化的关键环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是促进师范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刘长祥,王士成在高等学校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一)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因此,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十分重要。第一,加强大学教师的职业道...  相似文献   

9.
弘扬良好师德不仅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的基础,也为教师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鉴于此,本文针对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滑坡的现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和特点、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举措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论新时期师德内涵和师德监督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既要继承传统教师职业道德的精华,又需要具备时代特点.新的师德机制的建设需要人们的自觉行为,更需要制度的强化.在分析新时期师德的特点和内涵的基础上,推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时应主动引入情感教育,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情感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德育工作效率。文章对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引入情感教育的阻碍因素、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引入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moral authorship as an el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in the Netherlands. Moral authorship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observe, identify, verbalize and reflect on the moral aspects of their work in a proactive and dialogical manner. We elaborate on moral authorship by theoretically exploring six interdependent tasks of moral meaning making: moral commitment, awareness, orientation and positioning, moral performance and evaluation. Narratives of 19 novice teachers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moral authorship in teachers’ talk. The results show the opportunities of moral authorship to support, navigate, and reinforc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novice teachers. This study suggests professional self-dialogs for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authorship.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南省16所样本高校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很低。表现为在岗德育教师受过本专业训练的人数少,队伍不稳定,社会声誉不高,准入制度不健全,研究能力不强。因此普通高校德育教师的专用性差,德育效果不理想。原因是高校重视德育工作,但不够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过于偏重课堂教学而不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4.
师德建设中一些重要因素应当受到重视,如教师群体利益的实现、师德的特殊要求、师德言行规范和教师工作规范、多数教师对师德要求的认可度、治学对师德修养的根本作用等。忽视这些因素,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5.
高校自主办学体制向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如淡化了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压缩政工干部队伍,降低“两课”的地位和分量等。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严格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和考核,设置国家课程等,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ports belief survey data from 92 preservice teachers responding to questions about the moral work of teaching. Those data reveal that participants commonly express the belief that modeling is a primary means by which moral education occurs. The survey responses are analyzed to show a number of themes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preservice teachers' beliefs about how modeling works. Recommend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to prepare preservice teachers for the moral work of teaching, by addressing their beliefs about such work,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ongoing research needs to support effective and responsible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s.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德育目标"、"人际关系"、"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维度对西方德育实效思想进行梳理,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提供借鉴。中职德育课不仅要帮助中职生形成适应公共生活的行为习惯,更要激发中职生道德发展的内在需求,培养中职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我负责的道德主体意识"。教师应尝试变革现有德育课程模式,为师生的平等交流创造条件;教师应接受学生的缺点,不仅要管教他们,更要信任和关心他们;对中职生的偏差行为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与班主任联合,针对该学生的特点采取德育措施。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eachers are disempowered and demoralised moral agents. Specifically, it use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teachers to show that teachers’ agency in the pursuit of the moral goal of education is socially disempowered. The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teachers are committed to the moral goal of education, the obstacles to attaining this goal result in demoralisation. The difficulties consist of technical disempowerment (deprivation of power over one’s labour) and cognitive disempowerment (deprivation of power to identify the instructional value of teachers’ work), which are induced by managerialist educational reforms and school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见实效,必须做到学校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扩大德育范围,充实德育内容,开拓德育新路子;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给学生以母亲般的师爱,在师生中间建立起情感道通;实行科学的德育方法,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遵循德育规律,用科学理论指导德育工作,提高实效性;在德育工作中,强化行为培养,提供价值选择、参与机会和表现舞台。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恣态投入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去摸索,去体会,教师起引导和参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学频繁发生大学生"弑师案"以及大学生自杀案件,从根源上来看与我国大学道德教育不足的现象紧密相关。依据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德育理论,并在这一视角下对大学德育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更新德育理论知识、重构师生和谐关系、提升教师道德水准以及推行学生自我教育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