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对献血员进行HBsAg筛选以后,输血后乙型肝炎明显减少,而输血后丙型肝炎则相对增多。为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规律,我们对1991年以来所收治的76例输血后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选自本院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住院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总计76例,男54例,女22例,男女比例为2.45:1,年龄最小4.5岁,最大77岁,平均39.5岁。诊断标准:(1)既往无肝炎病史,输血前肝功能正常。(2)发病前有输血或输血制品史。(3)输血或输血制品后半年内,出现肝功能异常,具有肝炎临床症…  相似文献   

2.
楼敏 《人民军医》1994,(2):39-40
自1989年Kuo等建立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以来[1],Katavama等观察了23例输血后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所有患者均阳性[2]。国内对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抗HCV检测也证明大部分患者系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对老年输血后肝炎的抗HCV检测报道尚无。我们自1991年12月以来对住院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1991年12月至1993年4月住院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210例。年龄60~81岁。根据1990年第6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标准,确诊急性肝炎58例,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  相似文献   

3.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但也可通过非输血途径感染[1,2]。我们以输血感染的丙型肝炎作为对照,对非输血感染的丙型肝炎临床特征,进行如下分析。1对象和方法1.l对象非输血组:非输血途径感染共22例,男19例,女3例;年龄24~62岁,平均47.4岁。输血组。输血途径感染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9~71岁,平均49.6岁,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观察指标(l)临床表现;(2)肝功能:包括血清总胆红素(TSB)、丙氨酸转氨酶(AL…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衰竭(CFR)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丢失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近年来随着许多新型细胞因子被发现,人类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调节造血和白细胞功能中有重要作用,为了解GM-CSF在CFR中的变化,作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9例患者进行了血清GM-CSF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1.l病例选择CFR患者59例,男38例,女ZI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75岁,原发病均为慢性尿毒症患者及终末期肾衰患者,所有病例均依赖于透析治疗(Cr<5ml/min),病例为透析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患者,依赖于输血…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182例子宫肌瘤接受TUAE治疗,患者年龄28-51岁,平均39.4.TUAE怀经导管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超化碘油-平阳毒素乳剂(LPE),然后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近端至血流变缓慢。栓塞后住院治疗3-10d,出院的后分别于栓塞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回院复查,期间观察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 TUAE的副反应包括不同和程度的栓后综合征(182例,100%),尿频,尿急,尿痛(24例,13.2%)和阴道少量流血(25例,13.7%)。TUA的并发症则包括阴道排泄坏死肌瘤组织(5例,2.8%,尿潴留(10例,5.5%),尿路感染(1例,0.5%),小阴唇溃疡(1例,0.5%),臂部淤血,溃烂(1例,0.5%)和卵巢囊肿继发感染(1例,0.5%)。以上TUAE的副作用经过症或特别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TUAE的副反应是可逆的TUAE的并发症均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6.
Graves病药物治疗后TSH增高伴摄99Tcm增强患者131I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增高伴摄99Tcm增强患者131I治疗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方法:27例经临床ATD治疗后TSH增高伴摄99Tcm增强患者分3组,治疗组15例,及时进行131I治疗;随访观察组12例,仅作随访观察,均随访年,结果:治疗组15例中9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TSH水平及甲状腺显像均恢复正常。有2例5-6个月复查甲亢复发,第2次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为早发甲低,甲低发生率为6.7%,随访观察组12例在1-4个月内均复发为典型甲亢,复发率100%,结论:甲亢ATD治疗后TSH增高伴摄99Tcm增强患者宜及时进行131I治疗。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经皮穿刺冰醋酸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总结经皮穿刺刺冰醋酸注射治疗(PAI)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搜集1997年1月至1999年6月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冰醋酸注射治疗(PAI)的肝脏转移性肿瘤患者35例(病灶40个),病灶直径2-4cm。经CT定位后穿刺,注入4-10ml的30%冰醋酸,且冰醋酸内中加入1ml对比剂,每个病灶1周注射2次,一般持续2-3周。结果 本组35例共40个病灶,其中肿瘤缩小者为23个,占57.5%;肿瘤大小无变化者12个,占30%;肿瘤增大者5个,占12.5%;决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及以上,1年生存22例,生存率达62.9%;2年14例,生存率为40.0%;3年及以上者8例,生存率为22.9%。结论 经皮穿刺冰醋酸注射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是1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剂量碘油治疗大肝癌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在大肝癌治疗中,碘油的最大安全用量、不良反应以及疗效。方法:选择搜集大肝癌300例(第1组病灶直径8-12cm的肝癌240例,第2组13-18cm的肝癌60例),男267例,女33例;年龄24-73岁。均行多次的经肝动脉插管化疗碘油栓塞(Lp-TACE)治疗。随访12个月以上。对于12cm以下的肿瘤,灌注碘油量20-30ml左右,对于13cm以上的肿瘤为25-60ml。结果:两组病例,94.3%(283例)的患者在术后3-5d内有总胆红素轻度至中度的升高,升高4.0-36.4μmol/L,5.7%(17例)的患者(20ml碘油)无明显总胆红素增高,90.5%(256例)的胆红素升高患者在1-2周内恢复正常,9.5%(27例)的患者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体温升高在37.5-39.2℃间波动,多维持4-6d。89.0%(267例)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升高4-164U/L不等。11.0%(33例)持续性升高,尽管在第2次Lp-TACE时可有降低,但始终维持在异常增高水平。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肿瘤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受到控制。6、12个月生存率为89%和76%。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肝癌,只要术前严格选择患者,术中不必严格固定碘油剂量,透视下密切监视碘油的流速和方向,防止其返流或流向正常肝组织,当碘油充满肿瘤并有返流时停止灌注。大剂量碘油治疗是较安全的,不良反应较强,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989~1994年我们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肺结核405例,发生药物性肝损害63例(15.6%)。经加服保肝药,收到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49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48.6岁。63例中,初治菌阳性肺结核16例(25.4%),菌阴性肺结核38例(60.3%)。复治菌阳性肺结核2例(3.2%),菌阴性肺结核7例(11.l%)。复治病例均经过应用2~4种抗结核药物治疗,用药卫~6个月,眼药期间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史。全部病例子治疗前已除外肝结核,既往无肝炎史,肝功正常。1.2方法405例均采用异烟讲0.…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不典型夹层的电子束CT诊断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EBCT)在主动脉不典型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994年5月至2000年4月15000例EBCT检查中诊断主动脉夹层263例,其中25例为不典型夹层。男21例,女4例。全部患者均以主诉急性胸痛入院检查。采用Imatron 150-XP型EBCT扫描机,连续容积增强扫描,层厚3mm,扫描时间为0.1s。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水平至左右髂动脉分叉处,共140层。结果 不典型夹层EBCT血管造影(EBCTA):直接征象为:(1)25例主动脉壁均呈半月状或环状增厚,达5-23mm,平均15.3mm,无内膜破裂形成的双腔主动脉征象,CT值50-87HU,累及长度为2.5-49.0cm,平均16.3cm;(2)内膜钙化移位5例;(3)6例治疗后EBCT随访,管壁厚度呈动态变化。间接征象为:(1)主动脉壁增厚溃疡形成7例;(2)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12例。上述征象结合临床急性胸痛病史,诊断可以成立。病变累及升主动脉(StanfordA型)6例;仅累及降主动脉(StanfordB型)19例。全部病例临床均采取保守治疗,其中6例EBCT复查,3个月至1年血肿吸收。结论 急诊胸痛鉴别诊断中EBCT对主动脉不典型夹层诊断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且便于治疗后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1.
自1974年至1986年我们采用局部骨钻孔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28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本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5个月至28岁,随访时间1.5~5年。发病部位:股骨16例,胫骨8例,肱骨3例,桡骨1例。血液或脓汁培养:血培养阳性6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白色葡萄球菌和副大肠杆菌各1例。脓汁培养阳性8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肺炎双球菌1例,变形杆菌2例。 治疗方法 (1)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即进行血培养,同时用大剂量抗生素。如患者一般情况差,贫血较重,可多次少量输血或血浆,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下肢可行皮牵引,上肢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78年12月~1995年3月对主动脉窦瘤破裂10例行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男7例,女3例,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5岁。入院前有突发性心慌、气短7例,头晕2例。出现症状至住院时间为10d~4个月(平均2.1个月)。自主动脉右窦破人右室6例,自右冠状窦破人右心房4例。其中伴有室间隔缺损2例(室缺直径1.0~2.0cm)。窦瘤颈口直径0.5~3.0cm(平均1.3cm);窦瘤破口直径0.3~1.0cm(平均0.95cm),最多一例有3处破口。查体:心前区可触及范围较广的连续性震四;胸骨左线3~5肋间可闻及连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8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2~7l岁,平均59岁。其中自行跌伤4例,交通伤l例。原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原发病:3例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施行全髋关节置换4例(5髋),股骨头置换1例。外伤致髋关节骨折距原髋关节置换时间为1个月~17年。按Vancouver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标准,B型3例,C型2例。2例(B型l例,C型1例)采用牵引行保守治疗,2例(B型)应用加长柄关节翻修术及形状记忆合金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或钢缆捆扎治疗,l例(C型)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 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伤致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比较困难,由于骨折部位、原置换假体有无松动、患者骨质量、身体状况的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案也不同。Vancouver假体周围骨折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案是较好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第2代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 Flex)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应用PED Flex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围手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 结果131例患者共应用144枚PED Flex治疗159个动脉瘤,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107个动脉瘤采用单纯支架置入,52个动脉瘤结合弹簧圈填塞。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31),其中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31),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8%(1/131),无死亡病例,出院mRS 0分101例,1分25例,2分4例,4分1例,致残率为0.8%(1/131)。61例患者共80个动脉瘤获影像学随访,末次中位随访时间6.0(3~9)个月,动脉瘤完全闭塞(OKM分级D级)57个,完全闭塞率为71.3%(57/80);支架内狭窄4(6.6%,4/61)例,均无神经系统症状。87例患者获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9.0(2~21)个月,mRS 0分78例,1分5例,2分3例,4分1例。 结论PED Flex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较好;术后6个月随访完全闭塞率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93年3月~6月经胃镜激光治疗中、晚期食管癌15例,近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60.l岁。鳞癌13例,腺癌2例。病变部位:上段2例,中段4例,下段9例。病变范围;3~10cm。15例均经X线摄片检查。二、临床表现咽下梗噎感11例,食物滞留感3例;胸骨后疼痛3例,咽部干燥感5例。能进普食5例,进半流质饮食(半流食)8例,进流质饮食(流食1例),不能进食1例。恶病质2例。发病到确诊时间l~4个月,平均1.5个月。三、治疗方法胃镜检查前常规准备,经胃镜活检孔送入Nd:YAG激光光纤,…  相似文献   

16.
石秀明 《人民军医》1997,40(5):284-285
1994年4月~1995年6月,我们采用干扰素联合阿首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回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2~8岁;入院前病程平均3.5d。1.2临床表现均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意识障碍、抽搐、头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呕吐、脑膜刺激征、肌张力增高各7例。大、小便失禁5例。失语4例。1.3实验室检查脑脊液pZ一微球蛋白升高8例,蛋白阳性6例,细胞数tol0X106/L3例,糖及氯化物异常2例;血清巨细胞病毒IgM阳性3例,呼吸道台胞病毒IgM阳性2例。1.4诊断标准(1)有明显前驱症状;(2)多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已知可经输血传播的病毒有:肝炎病毒B、C,艾滋病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巨细胞病毒,细小病毒等。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约为10%。国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普遍,筛选供血HBsAg的方法不够灵敏.并且复检周期长(1年),故漏检率较高。输血后肝炎中,乙型肝炎占2/3.丙型肝炎占1/3。国外输血后肝炎多为丙型肝炎。艾滋病与肝炎有着某些类似的传播逮径,尽管有的国家已将艾滋病病毒Ⅰ抗体检测作为供血的常规检查,但自感染至抗体产生尚有3~6个月或更长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轰运教‐7通信员,飞行时间3000 h。2016年7月健康疗养入院,无不适主诉。血液检查:谷丙转氨酶58 U/L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正常。肝脏B超未见明显异常。1周后复查谷丙转氨酶52 U/L ,甲型肝炎抗体阴性,乙型肝炎病毒5项抗原及抗体全阴性,丙型肝炎抗体阳性。送至外院就诊,查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RNA 4.56×10^7 U/ml(参考范围:0~1×10^3 U/ml),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追问病史,10余年前因飞行事故曾给予输血治疗。年度大体检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健康等级:丙,送体系医院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丙型肝炎在我区流行情况,我们对门诊住院的80例病毒性肝炎病及本院献血员进行了一次血清抗-HCV检测,并对抗-HCV阳性患者与输血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检查对象是本院献血员281名,91.12-92.3本院门诊及住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人80名。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结果表明:281名献名员抗-HCV阳性9人,(3.2%),80名肝炎患者抗-HCV阳性11人(13.75%),其中有一次以上输血史者9人,(81.82%0,有3例曾输过抗-HCV阳性献血员的血(33.33%)。本调查提示,在我院献血员中,HCV感染率较高。HCV是我地区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因此,在筛选献血员时.除检测HBV感染标志物外,还必须检测抗-HCV。  相似文献   

20.
一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对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DEDH)不常见,我们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至一般情况男6例,女2例;年龄15~65岁,平均32.4岁。交通事故伤5例,坠落伤3例。伤后1~5h入院,平均3.4h。入院时格拉斯哥(GCS)评分:3~5分5例,6~8分1例,9~12分2例。一侧瞳孔散大,Babinski征阳性4例。CT扫描结果:均为一侧硬脑膜下血肿,血肿量15~80ml,其中合并脑实质内血肿1例,脑挫伤3例,颅骨骨折2例。确诊为硬脑膜下血肿后立即开颅清除血肿,去除骨瓣。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3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