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诱导化疗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结合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143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Ⅲ期NSCLC随机分为2个组:72例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CHT/RT),连续2个疗程,然后同期放化疗,单纯放疗组(RT)71例。两个组均采用6MVX线放射治疗,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为65~70Gy。结果:CHT/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30.6%、23.6%。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15.4%、9.9%。2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照射野内肿瘤进展,CHT/RT与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9.4%、31.9%、48.6%和35.8%、57.7%、84.5%,2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6)。CHT/RT组Ⅲ、Ⅳ级骨髓抑制要远高于RT组(P=0.012)。结论:CHT/RT组治疗Ⅲ期的NSCLC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RT组。  相似文献   

2.
作者将90例未受治疗的、经组织学证实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大细胞、腺癌和鳞癌)的晚期肺癌病人,平分为3组,分别用VP-16加环磷酰胺(方案Ⅰ);VP-16加环磷酰胺加氨甲喋呤(方案Ⅱ);VP-16加环磷酰胺加阿霉素(方案Ⅲ)治疗.各方案中VP-16和环磷酰胺用药方法及剂量相同。用药剂量:VP-16按120mg/m~2/天,连服5天。环磷酰胺120mg/m~2/天,连续静注5天。氨甲喋呤25mg/m~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放疗同时口服卡莫氟(HCFU)治疗Ⅲ、Ⅳ期鼻咽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射增敏价值.方法 41例中晚期(Ⅲ、Ⅳ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放疗 卡莫氟(RT H)组21例,采用放疗并口服卡莫氟治疗;放疗(RT)组20例,行单纯放疗.结果 RT H组疗后4个月内鼻咽肿瘤全消率为90.5%(19/21),颈部转移淋巴结全消率为94.7%(18/19);RT组分别为80.0%(16/20)和66.7%(12/18).两组鼻咽肿瘤全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颈部转移淋巴结全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毒副作用相似.结论放疗同时口服卡莫氟有一定放射增敏作用,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0年6月至1991年6月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老年(65岁以上)胃癌7例,并出现远处转移,这7例患者伴有心脏疾病不能耐受EAP(VP-16、ADM、PDD)方案,我们试用改良EIF(VP-16、甲酰四氢叶酸钙、5-FU)方案治疗,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7例均为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而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腺癌,患者伴有程度不等的心脏疾病,能判断客观疗效;7例均为男性,年龄65岁~78岁,其中2例肝转移,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腹腔内转移。二、用药方法EIF方案:VP-16 100mg/m~2,甲酰四氢叶酸钙200mg/m~2,5-Fu 600mg/m~2,均为每日一次,连续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吉奥同期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80例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随机法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40例和替吉奥同期放疗组(CRT组)40例.CRT组放疗剂量50.4 Gy/28次,RT组63.0 Gy/35次.结果:CRT和RT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5.0%(34/40)和65.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CRT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1.0个月,RT组为1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CRT和RT组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32.5%和12.5%.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可采用替吉奥同期放疗的治疗方法,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及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6.
氨溴索在肺癌放疗时对放射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疗时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方法:139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常规放疗.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68例和放疗加氨溴索组(RT A)7l例.放疗方法:1次/d,1.8~2.0Gy/次,5次/W,平均总剂量为60Gy.氨溴索用法为2~3mg/kg/d,分3次口服,放疗第一天开始,连用3个月.放射性肺损伤的诊断根据RTOG标准分0~4级,以≥2级者和影像学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109例患者治疗后3个月,RT A组放射性肺炎≥2级者占23.3%,RT组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6、12和18个月时,肺纤维化的发生率RT A组分别为27.3%、25.8%、22.6%,RT组分别为54.1%、51.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氨溴索在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时能够减少急、慢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而不影响其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1983~1985年期间,作者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研究,用VIP方案,即VP-16(75mg)、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1.2g/m~2)、顺铂(75mg/m~2),每日静脉滴入1次,共5天。另外,用N-乙酰半胱氨酸2g口服。6小时1次,作为尿路保护剂。每例患者平均用该化疗方案2个疗程。结果:有25例患者可评价,其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分别为2例和7例,总有效率为36%。稳定15例(60%),进展1例(4%)。有效存活期为2~13个  相似文献   

8.
段萍 《四川肿瘤防治》2007,20(3):185-186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鬼臼乙叉甙(VP-16)、表阿霉素(EPI)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L-OHP联合VP-16、EPI治疗小细胞肺癌42例,L-OHP130mg/m2第1天、VP-16 80mg/m2第1天~5天、EPI 70mg/m2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至少4周期。结果:共完成203周期,治疗后5例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9.0%(29/42),主要毒副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脱发。结论:L-OHP联合VP-16、EPI治疗小细胞肺癌有较好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9.
恶性脑胶质瘤TMZ联合同步放疗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国产替莫唑胺(TMZ)联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胶质瘤51例(Ⅲ级28例;Ⅳ级23例),采用国产TMZ联合同步放疗(RT-TMZ组)与同期单纯放疗(RT组)患者对照研究分析.RT-TMZ组:28例(Ⅲ级15例;Ⅳ级13例).采取局部放疗同时每天持续口服TMZ化疗(75mg/m2)以及TMZ化疗(150~200mg/m2)4~6个周期的辅助治疗.RT组:23例(Ⅲ级13例:Ⅳ级10例),采取单纯放射治疗60~75Gy.结果:1)RT-TMZ组与RT组相比死亡率分别为46.4%和82.6%;生存率分别为53.6%和17.4%(P<0.05).2)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38.5%、38.5%和43.6%、23.9%、23.9%.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2.57和18个月±2.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3)RT-TMZ组疗效好于RT组,而不良反应轻微,仅限于Ⅰ、Ⅱ级.结论:国产TMZ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疗效优于局部单纯放疗,有明显提高患者2、3年生存率的趋势,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依从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鬼臼乙叉甙(VP-16)、表阿霉素(EPI)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采用L-OHP联合VP-16、EPI治疗小细胞肺癌42例,L-OHP130mg/m2第1天、VP-16 80mg/m2第1天~5天、EPI 70mg/m2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至少4周期.结果:共完成203周期,治疗后5例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9.0%(29/42),主要毒副反应是外周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脱发.结论:L-OHP联合VP-16、EPI治疗小细胞肺癌有较好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可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疗配合常规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共搜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41例,对其中18例在常规放疗后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进行缩野治疗(RT SRT组),而将另外23例单纯采用常规放疗的作为对照(RT组)。结果 RT SRT组l、2、3年局部无复发率分别为92.3%、83.1%、83.1%,RT组为80.2%、60.2%、39.5%;RT S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58.5%、41.2%,RT组为68.7%、45.8%、22.9%。RT SRT组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RT组,而2个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作为常规放疗后局部增量的有效手段,它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持续静滴顺铂与口服依托泊甙(VP-1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方法 61例晚期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常规EP方案。治疗组予顺铂20mg/m2/日持续静滴4天及VP-16胶囊50mg Bid×10天。结果 有效率(CR+PR)治疗组(57.6%)高于对照组(32.1%,P<0.05);治疗组消化道反应及肾毒性小,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 持续静滴顺铂与口服VP-16胶囊为晚期NSCLC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羟基喜树碱和鬼臼乙叉甙联合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ang YJ  Fu LW  Ding Y  Xiong HY  Chen LM  Yang XP  Pan QC 《癌症》2003,22(4):368-371
背景与目的:许多研究表明,拓扑异构酶Ⅰ和Ⅱ抑制剂具有互补作用,两者合用有协同作用。本研究探讨拓扑异构酶Ⅰ和Ⅱ抑制剂犤羟基喜树碱(HCPT)和鬼臼乙叉甙(VP-16)犦联合治疗鼻咽癌实验研究。方法:MTT法测定HCPT和VP-16单独及联合应用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细胞毒作用。建立CNE2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HCPT和VP-16联合应用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HCPT和VP-16单独应用对CNE2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IC50分别为(13.5±1.2)μmol/L及(13.5±1.0)μmol/L。在体外实验中,在HCPT与VP-16相同剂量条件下,高浓度合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CI<1)。体内实验也表明,1.5mg/kg每2天1次,HCPT抑瘤率为13.6%;10mg/kg每2天1次,VP-16抑瘤率为27.3%;VP-16与HCPT合用,其抑瘤率为50%。结论:HCPT+VP-16在体内、外可协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放疗加热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 12 8例Ⅱ期以上食管癌放疗合并热疗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将 12 8例Ⅱ期以上食管癌随机分为两组。外照射放疗合并热疗为热放疗组 (R +H组 ) ,单纯外照射为放疗组 (RT组 )。放疗采用常规放疗 ,热疗每周采用 2次 ,共 4~ 6次 ,全部病例均随访 5年以上。结果为 :1)近期疗效 :R +H组有效率分别为CR 5 4 7% ( 3 5 64 )、PR 2 9 7% ( 19 64 ) ;RT组有效率分别为CR 3 2 8% ( 2 1 64 )、PR 18 7% ( 12 64 ) ,两者比较前者明显升高 ,P <0 0 5。 2 )R +H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 1% ( 5 0 64 )、42 2 % ( 2 7 64 )和 3 1 2 % ( 2 0 64 ) ,RT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9 4% ( 3 8 64 )、2 5 % ( 16 64 )和 15 6%( 10 64 ) ,两组比较热放组明显升高 ,P <0 0 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食管癌放疗同时联合热疗有放射疗效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放射合并西咪替丁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胺 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 (CMD)在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 5例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放射治疗组 ,放疗 DT:70~ 76 Gy/7~ 8周。放疗 CMD组 ,放疗同上 ,CMD:16 0 0~ 2 0 0 0 mg,d1,分 4次口服 ,疗程为 4~ 6个月。结果 :5年生存率 ,放射治疗组为 5 9.38% (19/32 ) ,放射 CMD组为 6 6 .6 7% (2 2 /33) ,P>0 .0 5。 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43.75 % (14/32 )和 6 3.6 4% (2 1/33) ,P>0 .0 5。 5年内复发和转移发生率 ,放射治疗组为 5 0 % (16 /32 ) ,放射 CMD组为 2 4.2 4% (8/33) ,P<0 .0 5。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放射合并西咪替丁治疗可减少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结论 :西咪替丁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免疫调节剂 ,可能具有肿瘤治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中晚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独放疗组(RT)20例,F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组(RT C)20例。两组放疗方法相同,RT C组在放疗开始、中、后分别给予FP方案化疗一周期DDP20mg/m^2静滴,每日一次,连用5天,5-Fu300mg/m^2静滴,每日一次,连用5天,同时给予适当水化及止吐药物。比较两组病例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临床疗效:RT C组CR12例(60.0%),PR8例(40.0%),有效率(CR PR)100%;RT组CR7例(35.5%),PR5例(25.0%),SD8例(40.0%)。有效率(CR PR)60.0%。RT C组的CR及有效率均高于RT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有所增加,但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 :脑胶质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脑部疾病,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本文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有效治疗胶质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对胶质瘤化疗的7种常用药物体外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总体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CBP﹥VP-16﹥VCR;低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Ⅰ、Ⅱ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TMZ﹥VM-26、DDP﹥CBP、VCR﹥VP-16;高级别胶质瘤(WHO分级Ⅲ、Ⅳ级)化疗药物敏感性BCNU、VM-26﹥TMZ、DDP﹥VP-16﹥CBP﹥VCR。结论:体外药敏试验对排除无效药物、筛选敏感药物对脑胶质瘤进行个体化的化疗,提高临床化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期化疗 (FSRT EP)及常规放射治疗同期化疗 (RT EP)治疗ⅢA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 对 40例ⅢA期肺鳞癌患者进行60 Co常规照射 ,1.8~ 2 .0Gy/次 ,总剂量为 5 6~ 64Gy。对 3 9例ⅢA期肺鳞癌患者采用立体定向分次放疗 ,4.0~ 5 .0Gy/次 ,隔天 1次 ,总剂量为 40~ 5 0Gy。化疗方案 :顺铂每天 15~ 2 0mg/m2 、VP -16每天 5 0~ 60mg/m2 ,于常规放疗的第 1~ 5天、第 2 9~ 3 3天、立体定向放疗的前 3周及治疗开始的第 1~ 5天静脉滴注。结果 FS RT EP组及RT EP组的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 77.5 %、76.9%和 75 .0 %、72 .5 %。Ⅰ~Ⅲ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 5 .9%、70 .0 %。Ⅰ~Ⅲ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17.9%、45 .0 %。Ⅰ~Ⅲ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 12 .8%、3 0 .0 %。结论  2种治疗方法对ⅢA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FSRT EP组毒副作用小于RT EP组 ,逐步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总剂量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期化疗将有可能继续提高ⅢA肺鳞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鼻腔非何杰金淋巴瘤(NHL)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1975年6月~1993年3月收治30例鼻腔NHL。 单纯放疗16例, 综合治疗(放疗+化疗)14例。 照射剂量:<45Gy15例, ≥45Gy15例。 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70.8%(17/24)。 病变局F民于鼻腔和超出鼻腔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0.0%。 单纯放疗组和放疗+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和90.0%。 照射剂量<45Gy和≥45Gy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80.0%。 建议:病变局限于鼻腔者不必做颈部预防性照射。 对病变超出鼻腔或有区域淋巴结受侵者, 应采用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6例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14例患者口服舒尼替尼50 mg/d,服用4周休息2周,6周重复;2例患者口服37.5 mg/d,持续服用.结果:1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性.PR 5例,SD 9例,PD 2例;ORR为31.3%(5/16),DCR为87.5%(14/16).中位PFS和OS分别为10.5(95%CI:1.5~19.5)和17.5个月(95%CI:1.6~33.4).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12/16,75.0%)、乏力(11/16,68.8%)、口腔炎(8/16,50.0%)、高血压(8/16,50.0%)、纳差(9/16,56.3%)以及蛋白尿(6/16,37.5%);血液学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10/16,62.5%)、血小板下降(9/16,56.3%).3~4级不良反应主要有口腔炎(3/16,18.8%)、高血压(2/16,l2.5%)、手足综合征(2/16,12.5%)、白细胞减少(2/16,12.5%)和血小板减少(2/16,12.5%).结论:舒尼替尼对未经治疗的中国人晚期肾细胞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预见、可控制和可逆转,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