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索治療泪道阻塞的新器具、新藥液、新方法.方法實驗組99祗眼泪道阻塞(包括泪小管、泪總管、鼻泪管阻塞)病人采用硅膠管逆行置人插管,留管2~3個月,用復方一枝蒿泪道衝洗液定期衝洗.對照組36眼泪道阻塞用慶大霉素和地塞米鬆衝洗.結果觀察12個月以上,實驗組泪道通暢者達84眼(84.8%),對照組25眼(69.4%).結論泪道硅膠逆行插管及復方一枝蒿泪道衝洗治療泪道阻塞,爲該病種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途徑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泪道狹窄和阻塞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治療方法甚多,但療效理想者較少.1992年以來,我們采用泪道探通術加注素高捷療眼膏治療中老年泪道阻塞60例68眼,并經過遠期療效觀察,效果較滿意,現介紹如下.  相似文献   

3.
KTP激光泪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討KTP激光泪道成形術治療泪道阻塞的臨床效果。方法 用帶針芯的泪道探針探至泪道阻塞處,拔出針芯,將KTP激光導光纖維插至泪道阻塞處,激發激光至泪道阻塞處疏通為止。结果 采用此方法治療各種泪道阻塞116例(138眼),均為一次性疏通(100%),135眼治愈、3眼無效,治愈率為97.8%。結論 KTP激光泪道成形術是目前治療泪道阻塞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KTP泪道激光探通術加透明質酸鈉置留治療泪道阻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過KTP激光臨床應用,觀察KTP激光探通術加透明質酸鈉置留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泪道阻塞的治療效果.方法用帶針芯的泪道探針探查泪道至阻塞處,拔出針芯,再插入KTP激光導光纖維,發射激光,清除阻塞,疏通泪道.注入透明質酸鈉置留.結果各種原因泪道阻塞19眼,手術成功18眼,失敗1眼.結論 KTP激光探通術加透明質酸鈉置留能有效地治療各種泪道阻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形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远期疗效.方法對十年來經用激光治瘵的1242例1270衹眼,通過半年至7年時間随訪觀察556例581衹眼激光成形術遠期效果.對復發病例和泪囊鼻腔吻合術後復發病例又進行了激光治瘵,并在激光治瘵後應用絲裂霉素(MMC)0.2mg行泪道衝洗和觀察.結果經第一次激光治瘵的各種泪道阻塞532例557衹眼,治愈499例513衹眼,治愈率92.1%.復發33例44衹眼和泪囊鼻腔吻合術後21例21衹眼,陳舊性泪小管斷裂3例3衹眼又經激光治瘵和随訪觀察,治愈49例60衹眼,陳舊性泪小管斷裂3衹眼無效.結論泪道激光成形術具有操作簡便,治瘵安全,瘵效可靠,對激光後復發和因泪囊鼻腔吻合術後復發者經再次激光和用MMC衝洗後仍然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ND:YAG激光加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討YAG激光加泪道插管治療泪道阻塞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YAG激光光導纖維灼通阻塞之泪道,然后于泪道内置入特制硅膠管以支撑擴張泪道,1-2月后拔管。結果 本組169例216只眼,治愈者208只眼,治愈率達96.29%。結論 本方法是一種簡便易行且療效甚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Nd:YAG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415例(450只眼)泪道阻塞患者均采用Nd:YAC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单纯泪点闭锁10只眼,治愈10只眼,治愈率100%;单纯泪小管阻塞147只眼,治愈126只眼,好转12只眼,无效9只眼,有效率93.88%;单纯泪总管阻塞158只眼,治愈137只眼,好转10只眼,无效11只眼,有效率93.04%;鼻泪管阻塞42只眼,治愈32只眼,好转6只眼,无效4只眼,有效率90.48%;泪点和泪小管阻塞7只眼,治愈5只眼,好转2只眼,有效率100.00%;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86只眼,治愈72只眼,好转5只眼,无效9只眼,有效率89.53%.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泪道插管治疗泪道阻塞具有无痛苦、损伤小和疗效好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討泪小管斷裂修復術中的難點及對策,尋找術中術後用藥方法.方法應用直視法,注液法,試探法,透明質酸鈉等藥物注射法聯合硅膠管植入治療新鮮和陳舊性泪小管斷裂38例41祗眼.結果隨訪6個月~6年,平均28.6個月,38例41祗眼泪小管斷裂患者中,痊愈32例34祗眼(82.93%);好轉4例4祗眼(9.75%);無效2例3祗眼(7.32%),收到滿意療效.結論直視法,注液法等是一組適用于不同情况下尋找泪小管鼻側斷端和維持吻合口通暢的有效方法,值得采納;硅膠管作爲泪小管吻合處的支撑物,具有一定彈性、質軟、無毒性反應、患者能耐受的優點.應用適當的輔助劑可縮短尋找泪小管鼻側斷端的時間,减少創傷,明顯提高泪小管斷裂吻合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89例(95眼)泪道阻塞患者行Nd:YAG激光成形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留置3个月,拔管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流泪和流脓情况、泪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经此方法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的患者治愈72眼,占75.79%;有效15眼,占15.79%;无效8眼,占8.42%,总有效率91.58%.其中泪小管阻塞者有效率100.00%(23/23),泪总管阻塞者有效率100.00%(12/12),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94.44%(34/36),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者有效率85.71%(12/14),慢性泪囊炎者有效率60.00%(6/10).3眼术后2周左右有轻微眼部刺激症状,4眼出现泪小管周围组织红肿不适,1眼出现泪小点撕裂,因假道形成致眼睑肿胀1眼,无一例患者出现泪道插管滑脱,余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新型泪道引流管留置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泪道(?)管的臨床特征和形成原因。方法 對13例泪道(?)管進行回顧性臨床分析。结果 13例泪道(?)管中10例為泪囊瘼,3例為泪小管(?),前者主要由先天、炎症和手術處理不當所致,治療可酌情予保守或手術治療;后者多由外傷引起,治療多用手術。結論 泪道(?)管少見,多為泪囊(?),主要與先天、感染、外傷和手術有關;治療以手術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逆行泪道置管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0-08/2011-02我院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患者92例106眼,在局部麻醉下将泪道再通管逆行置入鼻泪管内,术后3~6mo拔管,拔管后随访12~18mo。

结果:术后92例106眼均一次植管成功,常规3~6mo拔管。其中84例97眼患者拔管时泪道冲洗通畅,拔管后1a有效率91.5%。

结论:硅胶管逆行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操作安全、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探讨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术对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85眼)泪道阻塞行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手术,术后随访,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半年以上,经泪道冲洗,77眼泪道保持通畅(90.59%),7眼通而不畅(8.3%),1眼不通(1.18%)。结论泪道激光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泪道置管与环形泪道置管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08/2016-09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治疗的泪道阻塞患者74例9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泪道探通成功后,A组(46眼)行单泪道置管术,B组(46眼)行环形泪道置管术并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后治愈率61%,好转率22%,B组治愈率89%,好转率4%,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A组发生并发症8眼,B组发生并发症2眼,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泪道置管相比,环形泪道置管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硅胶支撑管环形置入在鼻泪管阻塞及泪小管断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鼻泪管阻塞48例(53眼)及泪小管断裂24例(24眼),共72例(77眼),施行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硅胶支撑管环形置管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月~1年,治愈58眼,好转15眼,无效4眼。结论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硅胶支撑管环形置入是治疗鼻泪管阻塞及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泪道重建联合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治疗儿童结膜炎后继发性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利用泪道重建联合Ritleng泪道插管治疗的结膜炎致继发性泪道阻塞连续病例43例(49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23眼),女23例(26眼),年龄8个月至11岁。所有病例采用全身麻醉下泪道重建联合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治疗,根据病情于术后2~6个月拔管,术后随访6~12个月。拔除泪道硅胶管后,泪道冲洗通畅为治愈,泪道冲洗通不畅并偶有流泪为好转,泪道不通为治疗无效。结果 术中探查按阻塞部位分为泪小管阻塞(9眼)、泪总管阻塞(12眼)、鼻泪管阻塞(4眼)、两处及以上部位阻塞(24眼)。拔管后治愈32眼(65%),好转10眼(20%),无效7眼(14%)。鼻腔出血及鼻翼肉芽肿为主要并发症,分别占28%、41%,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泪道重建联合Ritleng插管技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儿童结膜炎后继发性泪道阻塞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Ritleng 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结膜炎继发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结膜炎导致继发性泪道阻塞的患儿39例(42只眼)。所有患儿均行 Ritleng 泪道插管术,术后3-6个月拔管,并在拔管后1个月进行随访。以泪道冲洗和 DDT 检查结果最终确定其术后效果。结果患儿39例(42眼)成功置管,拔管后30眼治愈(71%):泪道冲洗通畅,无流泪症状,DDT 试验阴性;4眼(10%)好转:患儿偶有流泪症状,泪道冲洗存在阻力,DDT 可疑阳性;8眼(19%)无效:拔管后,冲洗泪道不通畅,仍有分泌物、有流泪症状。DDT 阳性。所有患儿42只眼中,共14眼单纯性阻塞,包括4眼为泪小点闭锁;泪小管阻塞为6眼;鼻泪管阻塞有4眼。单纯性阻塞中12眼治愈;1眼好转、1眼无效;共28眼复杂性阻塞,其中18眼治愈,3眼好转,7眼无效。结论对于结膜炎引起的儿童泪道阻塞,Ritleng 泪道插管术存在一定效果,通过该手术可以减少由于未及时手术治疗而出现的不利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囊囊肿的效果。方法泪囊囊肿16例(16眼)在局麻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同时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对泪小管泪总管进行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电钻治疗后,逆行植入环形泪小管内硅胶管。1周拔除引流管,拆除皮肤缝线。3~6个月拔除泪小管内硅胶管。术后随访6个月~2 a,观察术后囊肿治愈率,泪道冲洗通畅情况及泪溢症状是否改善。结果泪囊囊肿全部消失,有效率100%。泪道冲洗通畅14例占87.5%,2例有部分回流占12.5%。以上患者溢泪症状基本消失。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置管术治疗泪囊囊肿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沈降  王骥  文丰  吴国海  周宏健 《眼科》2011,20(3):189-191
目的 观察并比较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108眼).方法 48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激光联合环形置管术,42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8-05/2010-06对186 例238眼泪道阻塞患者行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逆行泪道置管治疗。通过泪液回收及荧光素排泄试验来判断泪管的通畅度。 结果:经随访186 例238眼治愈214眼( 89.9%) ,好转20眼( 8.4%),无效4眼( 1.7%),总有效率98.3%。 结论:鼻窥镜下联合泪道激光泪道置管治疗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是泪道阻塞性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顺行法泪道插管与单纯泪道冲洗治疗泪道阻塞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顺行式泪道插管与单纯泪道冲洗治疗的疗效,探讨治疗泪道阻塞的方法。方法:对泪道阻塞患者140例14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75眼行顺行式泪道插管,单纯泪道冲洗组65眼对照眼,术后随访6~12mo。结果:观察组治愈65眼,治愈率86.7%,复发1眼,对照组治愈45眼,治愈率69.2%,复发2眼,两组治愈、复发率比较均有显著性。结论:顺行法程氏泪道插管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经济实用等优点,该项治疗泪道阻塞方法的方法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