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介绍了机床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的原理,并对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挡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弹性滑键失稳分析和振动系统的简化模型,推导出弹笥滑键顺利滑移的条件;失稳时临界压力Pscr计算公式Pscr及换挡时锲入齿轮键槽的时间T′。为合理设计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档机床弹性滑键齿轮变速换档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手自一体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液力变矩器加定轴式齿轮变速器组成的手自一体变速器,取消了行星齿轮变速机构,提高了传动效率.笔者根据定轴式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方案,提出了采用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作为换挡执行机构,设计了液压控制系统,实现了由数字阀控制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用比例电磁溢流阀控制系统压力以满足传递不同的转矩要求,两个电磁阀组合控制各挡离合器工作来自动换挡.简化了液压控制系统,降低了控制难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降低卷取机传动齿轮换挡装置的故障,提高相关备件的使用寿命,分析了齿轮换挡装置的机械原理,改进了传统换挡装置的结构形式,增加换挡摇杆机构的刚性,改善换挡轴承支撑轴的结构,调整换挡轴承的尺寸,改进换挡齿轮的结构形式。结果表明,换挡装置改进后大大提高了备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组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了机组的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卷取机传动齿轮换挡装置的故障,提高相关备件的使用寿命,分析了齿轮换挡装置的机械原理,改进了传统换挡装置的结构形式,增加换挡摇杆机构的刚性,改善换挡轴承支撑轴的结构,调整换挡轴承的尺寸,改进换挡齿轮的结构形式.结果表明,换挡装置改进后大大提高了备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机组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了机组的产能.  相似文献   

5.
与各种变速操纵机构相比,液压与电液变速操纵机构是今后现代化机床齿轮变速操纵机构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机构。本文对机床齿轮变速的全液压与电液操纵机构的设计作了系统介绍。可供机床设计与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变速箱速度的变换是通过改变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速度来实现的。传动速比的构成是由齿轮传动系统中那些可滑移的齿轮块的不同工作位置所决定的。应用液压变速操纵机械实现变速时,在每一种速度下,各变速滑移齿轮根据转速图应具有的工作位置,受变速分配阀的分配指挥而确定的。所以变速分配阀在液压变速操纵机构中,既是一个速度分配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一种大流量低压比例阀的电流压力关系特性、流量特性、泄漏特性等动态特性进行详细的试验研究,探索该阀应用于特种车辆换挡过程中变速机构油缸操纵的可行性,为大流量换挡比例阀能实现换挡瞬间快速响应、换挡过程精确控制以及控制策略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韩伟  金轲  刘春朝 《机床与液压》2021,49(7):160-164
为研究SD-5履带式液力推土机变速控制系统动态换挡特性,在分析变速阀和离合器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imulationX软件搭建变速控制系统的机液联合仿真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工况下变速控制系统动态换挡特性,以及弹簧刚度、节流孔和快回阀结构参数对换挡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速控制系统前进挡位具有较好的换挡性能,后退挡位存在较严重的压力冲击;离合器弹簧刚度越大,压力冲击程度越小;节流孔R1是影响调压时间的主要因素;设置节流孔R2能够有效改善后退换挡压力冲击;优化快回阀结构参数可以有效改善压力冲击现象。研究结果为推土机变速系统的性能优化和节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带传动的新型行星齿轮功率分流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液压控制系统,采用两个换挡电磁阀组合控制相关离合器、制动器工作以实现不同基本挡位,利用数字阀控制起步离合器的平稳起步和基本挡与无级变速挡的平稳换挡。该液压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装载机的工作特点,分析装载机自动变速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开发一种基于DSP的装载机自动换挡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微处理器TMS320LF2407A为核心,采用三参数节能换挡规律实现了装载机的自动变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兼顾装载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王全宝  张伟华  李佳  杨靖  杨林 《机床与液压》2021,49(12):108-111
为满足重型机床在大负载切削条件下的性能要求,设计一种用于重载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的滚滑复合导轨。阐述了该导轨的具体结构、选型计算和设计要点,解决了重载和精密相互制约的难题。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该导轨形式可提高工作台的精度及运动平稳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导轨部件通常是整个机床刚度链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导轨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机床整机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铁基多孔含油材料结合面的滑块型滑动导轨,分析了多孔含油材料结合面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设计了多孔含油材料滑块型滑动导轨的一种矩形截面导轨形式,并对其润滑与低速平稳性进行了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所设计滑动导轨的导向精度,提出了滑块型滑动导轨设计时滑块跨度的设计原则。同滚动导轨相比,结果表明:该类型导轨具有高刚度、大阻尼和自润滑的特点,适合应用在中、较重负荷精密机床。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主变速箱换挡结构,该换挡结构以三位油缸作执行元件实现3个挡位的变换。详细阐述三位油缸的结构特点,计算了关键参数;根据三位液压油缸的工作情况,设计出液压控制原理图。试验和实际使用结果验证了该换挡结构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三轴数控机床存在精度低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而机床精度和可靠性可通过合理的静态精度设计方法得以保证.机床静态精度设计方法包括加工精度稳健设计方法和静态几何精度设计方法,针对两种精度设计方法的衔接合理性和工程应用实用性低的问题,在深入调研机床静态精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机床空间误差建模、平动轴几何误差元素辨识、关键几何误差元素溯源和加工精度稳健设计以及静态几何精度设计这5个关键问题着手,分别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并形成一套完整的三轴数控机床静态精度设计系统实施方案,为完善机床几何精度设计和静态几何精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车铣中心空间误差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控机床的误差建模是进行机床运动设计、精度分析和误差补偿的关键技术,也是保证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环节.本文利用多体系统理论来构建超精密数控机床的几何误差模型,该模型简便、明确,不受机床结构和运动复杂程度的限制,为计算机床误差、实现误差补偿和修正控制指令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机床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由精密机床误差建模所推导出的几何位置误差来修正理想加工指令,控制机床的实际运动,从而实现几何误差补偿,提高机床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机床数据是数控系统与机床以及伺服驱动之间匹配的媒介,是数控机床能否发挥其工作性能的关键。维修人员了解机床数据的作用和保护方法是保证数控机床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针对西门子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法进行总结,系统介绍了SINUMERIK 802D数控系统内部存储器结构、数据的内部备份和外部备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快速选配机床挂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绿  包海涛  严桃平 《机床与液压》2002,(6):280-280,163
通过计算器简单、快速的计算,可快速选配机床挂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钻具关键易损零部件在海洋钻探实际应用中的耐腐蚀和磨损性能。方法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HVOF)制备Al 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和35CrMo钢基体(常用的钻具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电化学测试包括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在模拟海水钻井液中不同载荷和不同滑动速度下的磨损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磨痕表面微观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利用三维白光干涉形貌仪测量涂层的磨痕三维形貌及磨损体积。结果 HVOF喷涂Al Co Cr Fe Ni高熵合金涂层在模拟海水钻井液中的耐腐蚀性优于35CrMo钢基体,可以起到有效的腐蚀防护作用。相同条件下,Al 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耐磨性优于35CrMo钢基体。在滑动摩擦磨损过程中,随着载荷及滑动速度的增大,涂层的平均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增大,且涂层的磨粒磨损程度加重。当载荷为6 N时,涂层发生疲劳磨损;当滑动速度为0.15 m/s时,涂层出现粘着磨损。模拟海水钻井液对涂层磨损性能的影响可以分为2个方面。一方面可以起到润滑作用,模拟海水钻井液显著改...  相似文献   

19.
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电火花加工机床整机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Workbench软件进行机床整机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电火花加工机床整机的固有频率高于工作频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由机床整机振型图可看出,床身、立柱、工作台和滑板的变形较小,而滑枕、Z轴底座和Z轴的变形较大。提高滑枕和Z轴及其底座的刚度值.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数控机床的准闭环控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针对以步进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的数控机床开环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伺服精度低、失步误差不能补偿等,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技术--准闭环控制.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可以获得类似闭环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开环系统的稳定性.文章选用MCS-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直线光栅测量位移,在普通车床上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准闭环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的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它适合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