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2001型野战X线车的数字化改造方案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S2001型野战X线车适用于野战医院进行野外常规X线透视和摄影检查。但其传统的屏一片摄影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其进行数字时代战场X线检查。针对数字化X射线摄影的特点,通过比较3种不同的数字平板X线探测器,提出了一种使用Canon CXDI X线平板探测器对S2001型野战X线车进行数字化改造对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线平板探测器技术在实现基层医院放射科数字X线(DR)的应用价值、优势、发展以及普及前景。方法:利用柯达公司的无线平板探测器及相关技术对基层医院现有传统X线摄影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并在图像质量、技术操作、图像质量控制与后处理技术、工作效率及医院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线平板探测器技术能更有效的实现基层医院放射科的DR,提高了图像质量,缩短了检查时间,加快了工作效率。结论:利用无线平板探测器技术在实现基层医院传统X线摄影数字化改造中更具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高频X线机DR升级方案的选择原则和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平板探测器参数的调研分析,选择了适合某院自身特点的升级方案,达到了数字化升级的目的。高频X线机升级成DR后,满足了不同部位的摄片要求,理顺了原有的工作流程,延长了旧的大型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了医院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py,DR)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依照X线的照片评分标准利用双盲法对X线照片进行质量分类,并统计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2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中,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93.1%,乙级片率为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81.1%,乙级片率为15.4%,丙级片率为3.5%,无废片。结论:DR无线平板探测器所采集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床旁检查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友通公司的方案,对PhilipsX线机进行了数字化改造,改造后的系统增加了数字化X线平板探测器、控制盒和DR影像工作站,使摄片更加方便快捷,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型平板探测器价格居高不下、大多数中小型医疗机构无力购置的现实情况,设计一种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型平板探测器。方法:采用双面读出方式、二维扫描技术,从量子探测效率、平板集成结构、自动控制方法、较低制造成本4个方面进行研究开发。结果:该探测器量子效率高、检查速度快、便携性能好,可部分取代DR型平板探测器,可化解中小型医疗机构设备需求与购买能力不足的矛盾。结论:该探测器技术可行、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升卫勤保障能力,对第二代野战X线诊断车直接数字化成像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第二代野战X线车机动性好、空间大和X线设备配置高的优势,采用美国锐柯公司RX-1无线平板,实现第二代野战X线诊断车的直接数字化成像。结果:无线平板直接数字化成像升级后,可完全代替原有胶片成像模式,简化了工作流程,成像速度为胶片成像方式的20多倍,缩短了成像时间。结论:无线自由移动式平板直接数字化成像大大地提升了野战X线车在野战和应急条件下的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中型X线机进行数字化改造,提高X线机医疗诊视能力.方法:配置数字图像工作站进行数字化摄影与减影等.使普通X线机具有数字化X线机的功能。结果:数字化改造提升了X线机的临床应用的性能。结论:部分普通X线机可以通过配置数字图像工作站实现数字化,方案通过实践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X线机升级成DR系统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CANON公司的CX-DI-50G平板探测器,东芝高频X线机,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升级后的图像质量比传统图像清晰度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与医院PACS、RIS系统联网。结论:基于普通X线机升级成DR升级系统,提高了影像质量,降低了医院购置设备成本,避免造成不必要地浪费,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近3年来数字X线摄影技术得以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数字X线摄影的各种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类型探测器结构之差异,并给出了描述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隐匿性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检查。比较数字X线摄影与X线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阳性率,以及对不同部位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数字X线摄影诊断隐匿性骨折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片(P<0.05);数字X线摄影对肋骨骨折、脊椎骨折、前臂骨折、肘关节骨折、胫腓骨骨折、跟骨骨折及髋关节骨折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片(P<0.05)。结论数字X线摄影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能够获得质量较佳的图像,确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在救灾应急状态下较好地完成影像技术工作。方法:从车载X线机的维护使用、技术人员的要求、患者心理的应激障碍(PTSD)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车载式X光机在近2个月的高强度使用中,各个组成部分保持良好工作状态;620例灾区病例X光图像质量分析,优于日常工作中急诊摄片质量。结论:设备的日常维护,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心理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是应急状态下影像技术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抗震救灾野战医院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与传统屏-片摄影模式的对比优缺点。方法:四肢病变465例,躯干部病变58例。所有患者均在透视下成像并经S2001-WZ6.0影像信息处理系统打印图文报告,并同时进行传统屏-片摄影模式摄片。结果:四肢病变,上述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98%;躯干部病变,两者符合率73%。结论:野战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因其快速方便、损耗小、对空间条件要求低、诊断率高等优点,在野战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将Medio CP—H自动胸片机改造成CR兼容机其硬件加工制作及安装方法。临床使用表明,该兼容机克服了传统拍片机功能受到限制的缺点,实现了数字化摄影和传统拍片兼容。  相似文献   

15.
郭震 《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2):69-69
目的:研究抗震救灾野战医院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与传统屏-片摄影模式的对比优缺点。方法:四肢病变465例,躯干部病变58例。所有患者均在透视下成像并经S2001-WZ6.0影像信息处理系统打印图文报告,并同时进行传统屏-片摄影模式摄片。结果:四肢病变,上述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98%;躯干部病变,两者符合率73%。结论:野战X线诊断车影像信息处理系统因其快速方便、损耗小、对空间条件要求低、诊断率高等优点。在野战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R在胸部X线摄影中的剂量防护价值。方法:以胸部正位片摄影为测试体位,与传统X线机相同,均选择125kVp,自动化mAs,焦片距离180cm为前提进行曝光量对比。以22~25cm胸厚的患者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设立传统与DR曝光量对照组。结果:DR曝光量降低了44.2%。结论: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改进了胸部摄影质量,使工作流程更具先进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对被检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数字化床边摄影X线辐射情况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选择外科病房X线检查650例患者,曝光2850次,测算X线辐射剂量。结果:平均每个患者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为3.12~7.68mGR。结论:加强床边摄影技师责任心,提高摄片质量,增强防护意识并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对人体不必要的辐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平板探测器的数字断层融合新技术在骨骼系统,尤其是小关节病变或打石膏患者影像学检查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大量骨骼系统病变患者进行数字断层融合X线摄影,利用管球和平板探测器同步进行反向运动,在运动中曝光采集数据,采集到被照体各层面的原始数据后计算并重建。结果:通过该技术可得到任意层面的清晰图像。结论:数字断层融合技术较传统的X线断层摄影提高了影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DR原始图像光野外的影像成因,减少患者辐射剂量,实现放射防护最优化。方法:分析原始图像光野外影像成因及射线来源,比较指示野与实际射线光野是否一致,外加遮线器以增加遮线器厚度减少漏线,使用自制可调手动遮线器对身体附近射线进行遮挡实验。结果:DR原始图像光野外影像是直射线方向产生的散射线照射到患者后在探测器形成的影像。结论:DR原始图像实际光野外影像是原发射线方向上的散射线照射到患者后,由于探测器(FD)比较灵敏,使患者肢体在探测器实际射线光野外形成的污渍影像,符合散射线"污渍效应"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