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观察影响女性产后盆底结构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产后盆底器官脱垂(POP)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且均于产后诊断为POP的患者138例,应用三维盆底超声检测POP相关参数,包括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膀胱尿道后角度,以及Valsalva动作下膀胱颈位置、子宫颈位置、直肠壶腹部位置、尿道倾斜角度、膀胱尿道后角等,分析孕龄、产次、孕次、新生儿体质量及产妇体质量指数(BMI)与POP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孕次、孕龄及新生儿体质量对POP相关参数的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次对女性Valsalva动作下子宫颈位置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次的女性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产妇BMI对静息状态下尿道倾斜角,以及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位置、子宫颈位置、直肠壶腹部位置均有影响(均P0.05);BMI≥25 kg/m~2的产妇Valsalva动作下尿道倾斜角度、膀胱尿道后角度均明显高于BMI25 kg/m~2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产次、高BMI产妇是影响POP的因素;应用盆底三维超声可动态监测女性P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会阴盆底超声(TPFUS)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POP-Q)评估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62例接受TPFUS和POP-Q评估的POP患者,观察TPFUS前盆腔测值U、中盆腔测值Cx和后盆腔测值R与POP-Q的Ba、C和Bp测值的相关性,以Kappa值评估2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女性前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并与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估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超声量化评估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POP-Q评估诊断为前盆腔脏器脱垂的67例初产妇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为参考线,在最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尿道和膀胱后壁的运动变化情况,测量膀胱后壁脱垂最下缘距参考线的距离,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POP-Q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经会阴超声对前盆腔器官脱垂的评估与临床POP-Q评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70),经会阴超声对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的评估标准:Ⅰ度脱垂膀胱后壁脱垂最下缘位于参考线以上;Ⅱ度脱垂位于参考线以下2 cm以内.结论 经会阴超声能定量评估前盆腔器官脱垂的程度,与临床POP-Q评估相关性较好,可作为临床量化诊断前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盆底超声测量提肌板角度(LPA)评估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价值。方法87名产后女性接受盆底超声检查,根据存在POP与否将其分为POP组(n=49)和正常组(n=38),分别测量静息状态(LPA_(静息))、最大缩肛动作(LPA_(缩肛))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LPA_(瓦))的LPA,计算最大缩肛动作(△LPA_(缩肛))和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LPA变化值(△LPA_(瓦));比较2组LPA参数差异,并观察其与PO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LPA参数诊断POP的效能。结果POP组LPA_(瓦)小于正常组(U=330.00,P<0.001)、△LPA_(瓦)大于正常组(t=-4.357,P<0.001),而LPA_(静息)、LPA_(缩肛)及△LPA_(缩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OP严重程度与LPA_(瓦)呈中度负相关(r=-0.570,P<0.001),与△LPA_(瓦)呈低度正相关(r=0.475,P<0.001),而与LPA_(静息)(r=-0.130,P=0.231)、LPA_(缩肛)(r=-0.036,P=0.741)和△LPA_(缩肛)(r=-0.029,P=0.793)均无明显相关。以LPA_(瓦)=2.70°为截断值,其诊断POP的敏感度可达81.63%,特异度达83.67%;以△LPA_(瓦)=21.10°为截断值,其诊断POP的敏感度为67.35%,特异度为81.57%(Z=1.832,P=0.067)。结论采用盆底超声测量LPA可诊断产后POP,以LPA_(瓦)和△LPA_(瓦)的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盆底三维超声在产妇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自然分娩组,将同期接收100例剖宫产产妇作剖宫产组。两组产妇产后6~8周均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产妇康复治疗前后的二维超声检查参数(Valsalva状态膀胱颈距离、直肠壶腹部下降距离、膀胱脱垂距离、子宫脱垂距离、直肠膨出距离、膀胱尿道后角)和三维超声检查参数(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角度)。结果自然分娩组Valsalva状态膀胱颈距离、直肠壶腹部下降距离、膀胱脱垂距离、直肠膨出距离、膀胱尿道后角二维超声检查参数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脱垂距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然分娩组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Valsalva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裂孔面积、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角度等三维超声检查参数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可多切面、清晰显示产妇产后盆底支持结构,实时观察盆底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情况,根据超声参数有效检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情况。  相似文献   

6.
马啊琴  车国瑜  杨澜  王苓  李春 《护理研究》2023,(6):1114-1116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复查的9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结果:986例产妇中有686例产妇发生POP,POP发生率为69.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娩孕周≥37周、腹直肌分离是产后女性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产后女性易发生POP,应重视会阴保护,产后尽早开始盆底功能筛查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对盆腔器官脱垂(POP)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52例女性患者,其中POP患者32例为观察组,普通妇科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得在静息状态下、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屏气)、肛提肌收缩状态下的三维声像图,通过这3种状态下图像清楚显示出两组患者的盆底肛提肌裂孔面积和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不同变化,以及肛提肌出现变薄和缺损现象。 结果 在3种状态下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盆底结构比对照组患者松弛,观察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和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可较好显示盆底解剖结构,能有效提高诊断盆腔器官脱垂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蒋吉鹏  唐缨 《新医学》2012,43(9):683-686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超声对人体软组织具有良好的分辨力,可清晰显示盆腔及盆底组织结构,并从形态及功能的角度对PO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在POP的诊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就POP的分类、发病机制及近年来超声在POP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疗效的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153例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腹腔镜改良阴道旁修补术组(A组,n=28)、单纯改良前盆底重建术组(B组,n=49)、改良前盆底重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组(C组,n=76),对3组受检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量并比较手术前后膀胱颈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BSD)、肛提肌裂孔面积(ALH)、尿道旋转角(URA)和膀胱颈移动度(BND),比较3组间术后复发率。结果 A、B、C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BSD、ALH、URA和BND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A、B、C组中,术后各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术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A组4个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B组URA、B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C组仅BN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6个月,C组复发率均低于A、B组(P=0.001、0.034)。结论 改良前盆底重建术+骶棘韧带悬吊术是稳定性好、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实时三维超声能够定量评估前盆底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分析评价经阴道单侧骶棘韧带悬吊术、双侧骶棘韧带悬吊术及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重度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中盆腔脱垂Ⅲ度及以上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经阴道单侧骶棘韧带悬吊术组(A组,n=23)、双侧骶棘韧带悬吊术组(B组,n=34)和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组(C组,n=39)。于术后1、3、6个月以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外口最低点距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CVD)和肛提肌裂孔面积(ALH),计算并比较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A组术后3、6个月CVD较术后1个月减低(P=0.005、0.012);术后6个月ALH较术后3个月增加(P=0.002)。B组术后6个月CVD、ALH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7)。C组术后6个月ALH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后6个月,A、B、C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04%(3/23)、8.82%(3/34)和2.56%(1/39),C组低于A和B组(P均<0.017)。结论 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脱垂术后稳定性好、复发率低;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观、准确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方法POP组33例,普通妇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29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取在静息及盆底肌收缩状态下的图像,观察肛提肌形态变化和肛提肌裂孔大小。结果三维横切面可清晰显示位于耻骨联合和肛门直肠连结间的肛提肌,以及穿过肛提肌裂孔的尿道、阴道、直肠。POP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松弛,肛提肌回声欠均匀;POP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较好地显示盆底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动态观察和评估产后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及肛提肌裂孔面积。方法 选取年龄、体质量指数匹配的60名产妇(产后组)和35名未育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及瓦氏动作下测量膀胱、子宫颈、直肠壶腹部的最低点与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的水平线)之间的距离,采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膀胱及子宫颈的最低点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直肠壶腹部位置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5,P=0.398),在瓦氏动作下产后组低于对照组(t=17.378,P<0.001)。产后组在静息状态和瓦氏动作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对照组(t=11.253、9.625,P均<0.001)。结论 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动态观察女性盆底三腔室器官的位置、运动情况及肛提肌裂孔面积,从而评价妊娠和分娩对盆底支持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会阴超声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对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诊断的68例前盆腔脏器脱垂(膀胱尿道膨出28例,孤立性膀胱膨出40例)产妇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经耻骨联合下缘的水平线为参考,在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val动作时观察膀胱后壁和尿道的活动情况,测量膀胱尿道后角以及尿道倾斜角,并对经会阴超声结果与临床POP-Q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Kappa值。结果 经会阴超声诊断膀胱尿道膨出29例,孤立性膀胱膨出39例,与临床POP-Q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5,P<0.001)。结论 经会阴超声能够诊断前盆腔脏器脱垂类型,可作为临床判断前盆腔脏器的脱垂的影像学方法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评价晚孕期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为妊娠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PFD)的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科定期产检的单胎妊娠、孕周为30~40周的初次妊娠女性40人(晚孕组);选择同期20例因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就诊的未育妇女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观察在静息期、缩肛期、张力期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测量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晚孕组盆膈裂孔的面积、前后径和左右径在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均<0.05)。与静息期相比,两组盆膈裂孔的三个参数在缩肛期均减小而在张力期均增大(P均<0.05)。晚孕组超声异常表现包括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为"类椭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 结论 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妊娠期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晚孕期女性的盆膈裂孔较未育妇女明显增大,部分存在形态或位置异常。  相似文献   

15.
超声断层显像技术观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结构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采用超声断层显像(TUI)技术评估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与肛提肌-尿道间隙(LUG)的关系,探讨POP患者肛提肌形态学的特征。方法三维超声扫查54例POP患者(POP组)及58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分别在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获取容积影像数据;运用QLab处理软件以2.5mm层间距获取三层轴位图像,分别测量LUG值,并观察肛提肌的形态。结果静息状态下及Valsalva状态下POP组的双侧LUG均值均大于对照组[(2.76±0.56)cm vs(2.08±0.37)cm,P<0.001;(3.04±0.86)cm vs(2.24±0.54)cm,P<0.001]。POP组双侧LUG均值在Valsalva状态下大于静息状态下[(3.04±0.86)cm vs(2.76±0.56)cm,P<0.05];而对照组双侧LUG均值在静息状态下与Valsalva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8±0.37)cm vs(2.24±0.54)cm,P>0.05]。POP组21例耻骨直肠肌存在双侧损伤,26例存在单侧损伤(右侧16例,左侧10例),7例无损伤。结论利用TUI技术能够较好地观察POP患者的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探讨三维超声技术评估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盆底器官脱垂女性;同期选择30例未孕、未产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组成及大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盆膈裂孔明显增大,形态由正常的菱形变为类圆形,盆膈裂孔中轴线偏移,裂孔内器官排列有异常,裂孔内结缔组织有缺损表现。结论 三维超声能够有效地对女性盆底结构进行观察,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存在盆膈裂孔形态和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经会阴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的应用属于新兴领域,因其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在女性盆底疾病的辅助诊断和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方面已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经会阴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三维超声对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28例二维超声疑间质部或宫角妊娠患者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结果 三维超声诊断间质部妊娠和宫角妊娠的准确率分别为90.9%和100%,间质部妊娠三维重建图像具有以下特点;宫腔完整,一侧宫底呈“瘤样”突起,内见孕囊,结论 三维超声对间质部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会阴超声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收缩功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利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肛提肌的收缩功能及经会阴二维超声平面观察在三种不同状态下(在静息、肛提肌最大收缩及Valsalva动作)的盆腔脏器运动变化。方法 选择盆腔器官脱(POP)垂患者64例作为POP组及30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在三种状态(静息、肛提肌最大收缩及Valsalva动作)下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静息状态下两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Valsalva动作下两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患者肛提肌收缩前后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提肌收缩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会阴三维断层超声技术可用于评价肛提肌收缩功能;经会阴二维超声技术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