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头孢曲松及其类似物是否具有对抗吗啡耐受及依赖作用和头孢曲松对抗吗啡耐受的量效关系,本文采用小鼠热板舔足模型及纳洛酮戒断模型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替安等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观察,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100 mg.mL-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在吗啡形成耐受模型后第10天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PMAP)分别为74.95%和65.94%,与生理盐水组(22.99%)比较具有显著性。100和50 mg.kg-1头孢曲松对戒断实验小鼠30 m in内平均跳跃次数为3.8和3.6,与对照组(20.9)比较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100 mg.kg-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对吗啡诱导的耐受和躯体依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头孢曲松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吗啡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萌  董华进  宫泽辉 《药学学报》2008,43(11):1094-1098
为了研究头孢曲松及其类似物是否具有对抗吗啡耐受及依赖作用和头孢曲松对抗吗啡耐受的量效关系,本文采用小鼠热板舔足模型及纳洛酮戒断模型对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和头孢替安等6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进行观察,并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100 mg·mL-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在吗啡形成耐受模型后第10天可能最大镇痛百分率(PMAP)分别为74.95%和65.94%,与生理盐水组(22.99%)比较具有显著性。100和50 mg·kg-1头孢曲松对戒断实验小鼠30 min内平均跳跃次数为3.8和3.6,与对照组(20.9)比较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100 mg·kg-1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对吗啡诱导的耐受和躯体依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头孢曲松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吗啡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脊髓谷氨酸转运体1 (GLT-1) 的表达量和活性状态与吗啡耐受和神经源性痛的关系,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CCI) 模型,以机械性缩足痛阈值 (MWT) 为评估指标,谷氨酸转运体激动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为工具药,观察对大鼠机械痛敏和吗啡耐受的影响;以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考察脊髓GLT-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CCI大鼠在术后1周与对照组相比MWT值下降约80%;CCI大鼠单独使用吗啡产生快速耐受,给药第3天与CCI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MWT值已无明显差异,脊髓GLT-1表达也明显下调;单独使用头孢曲松钠对痛敏有改善作用,脊髓GLT-1表达明显上调;吗啡伴随头孢曲松钠给药组耐受速度明显减慢,给药6天后MWT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与CCI吗啡耐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LT-1表达明显上调。因此,脊髓GLT-1活性变化与神经源性痛及吗啡耐受的形成密切相关,促进GLT-1功能可显著延缓吗啡耐受与痛敏形成。  相似文献   

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芳  童明庆 《药品评价》2005,2(5):377-37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一直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增多,导致了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限制了此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DNA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和DNA测序等方法,对10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孢菌gyrA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地区耐喹诺酮类药物铜绿假单胞菌gyrA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等83位氨基酸密码子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10株中有8株),其突变方式为ACC→ATC。gyrA的PCR扩增产物SacII酶切片段与测序结果一致。SSCP的带谱与测序结果比较,除1株(PSA2)的SSCP带谱与标准株相同,但测序结果有点突变外,其余菌株与测序结果一致。因此,利用PCR-SSCP-RFLP系统,可快速、准确的检测耐喹诺酮类药物的铜绿假单胞菌gyrA中至少一个碱基的差异。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诺酮和β-内酰胺类药物对耐药突变株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突变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试验所用8株突变株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表现出高水平抗性;3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3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表现出耐药,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  相似文献   

6.
陈相潘  石萍 《中国药业》2013,(23):58-59
目的 促进临床科学实施β-内酰胺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简称皮试).方法 选择408次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阳性的结果,统计皮试阳性后换用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的结果,计算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皮试阳性率,分析交叉皮试阳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与侧链的关系.结果 83.15%的患者皮试阳性后换用其他β-内酰胺药物皮试呈阴性,皮试阳性率较高的药物是头孢曲松(1.40%)、头孢替安(1.22%)、氟氯西林(1.07%)、拉氧头孢(0.94%).交叉皮试阳性的β-内酰胺类药物多数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侧链.结论 一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阳性后可选用另一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皮试,但无法从侧链相同和相似性预测皮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强  王云  于军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4):299-300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癌痛患者吗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晚期癌痛患者30例,使用静脉镇痛泵治疗癌痛,流速2mL.h-1,追加量0.5mL.次-1,锁定时间15min,当VAS评分≤3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镇痛泵内吗啡300~500mg加生理盐水至200mL,观察组为吗啡300~500mg、氯胺酮5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患者VAS评分高于5分以上时,泵内吗啡浓度增加25%~35%,观察组氯胺酮浓度维持在0.05%。每日定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24h按压启动键与实际进药数(D1/D2)比率、吗啡总用量、镇静程度。并观察镇痛的不良反应:尿潴留、呼吸抑制、幻觉、皮肤瘙痒。结果观察组患者D1/D2比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吗啡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能抑制癌痛患者对吗啡耐受,并减少对吗啡的需要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绿脓杆菌(Ps.aeruginosa)医院内感染是目前各种医院内感染中最广泛、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据报道绿脓杆菌所致的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9~10%,个别可达18~20%。由于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绿脓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理主要和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吗啡疫苗接种小鼠对吗啡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吗啡及吗啡半酯在碳二亚胺催化下分别与B lue Carrier(BC)载体蛋白交联制备吗啡疫苗(M-BC、M-6-S-BC),用其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小鼠对吗啡戒断症状及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吗啡模型组比较,两种疫苗免疫接种可使吗啡戒断症状减轻,使跳跃潜伏期延长(P<0.05),跳跃次数显著减少(P<0.01);M-BC及M-6-S-BC组的平均扭体次数与吗啡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吗啡疫苗均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吗啡抗体,该抗体能够部分中和体内的吗啡,阻止吗啡吸收入脑,缓解吗啡产生的身体依赖性,对抗吗啡的戒断作用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但由于临床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逐步增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本身无抗菌作用,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可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下降,药物抗菌活性大大增强,并可恢复产酶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调查,国内近几年开发出不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  相似文献   

11.
嘌呤核苷酸对吗啡依赖大鼠痛阈及急性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嘌呤核苷酸对吗啡依赖大鼠痛阈及急性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将3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吗啡组和嘌呤核苷酸+吗啡组,于实验d1、3、5、7用电子压痛仪检测大鼠尾压痛阈值,d2、4、6、8进行热甩尾实验检测大鼠抗热痛觉过敏能力,于d8给药后4h观察纳洛酮急性戒断症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1起吗啡组及嘌呤核苷酸+吗啡组大鼠尾压痛阈值增高(P<0.01),d3起嘌呤核苷酸+吗啡组压痛阈值明显高于吗啡组(P<0.01);d2起吗啡组热甩尾潜伏期延长(P<0.05),d6起嘌呤核苷酸+吗啡组热甩尾潜伏期时间长于吗啡组(P<0.05);嘌呤核苷酸+吗啡组戒断症状评分与吗啡组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嘌呤核苷酸能够明显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并减轻吗啡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2.
对静脉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误解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使用中的三点误解予以分析。(一)不宜直接用输液溶解粉针类,应由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输入;(二)试图用加大剂量增加药物浓度以望达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危险性;(三)用一日一次大剂量冲击疗法的弊端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建议各级综合性医院为防止药物滥用,应建立各级监测系统,定期进行药物流行病学调查,针对不同时期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方法,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3.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并能预防吗啡所引起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使3种青霉素类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及两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的混合物得到分离测定.方法:选用硼酸钠-磷酸盐缓冲液(pH8.5);恒定电压20 kV,运行电流110 μA,检测波长214 nm.选择苯巴比妥为内标.结果:各组分在5~8 min之间得到完全分离,浓度与峰面积比间呈良好的线性,线性范围为0.05~3 g*L-1,RSD<2%(n=10),回收率为93.30%~101.1%,RSD<2%(n=10),结论:该法分离效率高,试剂用量少,准确,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CP-1中和抗体鞘内注射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脊髓OX-42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6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Walker256肿瘤细胞胫骨骨髓腔注射和鞘内注射吗啡建立大鼠骨癌痛吗啡耐受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ELISA检测方法观察MCP-1中和抗体鞘内注射对骨癌痛吗啡耐受大鼠脊髓OX-42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6表达的作用。结果 BM+Ab组大鼠MCP-1中和抗体鞘内注射后脊髓OX-42和炎症因子TNF-α、IL-1、IL-6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MCP-1可能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OX-42)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骨癌痛吗啡耐受。  相似文献   

16.
陆进  叶真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21(6):469-470,476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抗生素抗菌活性参数如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杀菌率都是用活菌计数法进行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的氨噻唑头孢菌素类、单环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参数较青霉素类、头霉素类、第一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多的优点并且在临床上的优点也很明显.然而,这些参数的定量方法可能还存在一些争论,尤其是细菌对不同的β_内酰胺类抗生素存在不同的形态学反应,会影响杀菌率和抗生素后效应(PAE)的测定,影响内毒素的释放及接种量效应.  相似文献   

18.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muscarinic acetylcholine)能神经在阿片依赖中的作用可以追溯到30年代,当时认为吗啡可以抑制迷走神经.到60年代认为吗啡镇痛耐受与毒蕈碱乙酰胆碱能神经的慢性适应有关;70年代有作者认为吗啡戒断时毒蕈碱能神经兴奋[1].本文系统地介绍M受体介导吗啡镇痛耐受、吗啡戒断反应和吗啡精神依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常见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选用该类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我院近三年抗生素药敏资料,将常见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见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率发生变化。结论:选择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应该根据本院细菌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并注意耐药性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张永信 《上海医药》2001,22(3):116-117
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为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武器,然而随之而来的细菌耐药性的日趋加重又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题。 耐药细菌中约80%呈现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破坏相应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机理中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类型。据我院对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菌的β-内酰胺酶测定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