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面神经损伤动物模型中CD4+ T细胞与损伤的面运动神经元(facial motoneuron,FMN)之间的关系,为揭示面神经损伤后修复及再生中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磁珠分选法分离野生型BALB/c小鼠CD4+ T细胞,经尾静脉移植于相同遗传背景的裸小鼠,并以PBS为对照.1周后均制备成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模型,指定时间在面神经断端涂抹荧光金示踪剂.术后3 d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于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采用Image Pro Plus 5.1图像分析软件计数FMN,并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术后3 d CD4+ T细胞移植组FMN计数为3444.5±84.2(-x±s,下同),对照组FMN计数为3013.2±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P=0.0003);而CD4+ T细胞移植组与野生型小鼠神经元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6347).结论 CD4+ T细胞可以保护裸鼠受损伤的FMN,使其数量达到野生型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形态学技术分析免疫缺陷小鼠的面神经损伤特点,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面神经修复再生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制备周围性面神经外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d、2周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干切片,免疫组化分析模型小鼠面运动神经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塑形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面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面神经核内胶质塑形活动的变化。方法 大鼠面神经断伤吻合后1、7、21、60天时,观察面部运动情况,同时用神经逆行示踪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双重标记技术以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外周损伤后面神经核内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以及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塑形变化。结果 面神经再生修复后面部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但难以完全恢复正常,且常伴有联带后遗症。荧光金逆行示踪标记出面神经核内面运动神经元有严格的躯体定位分布特征。正常状态下面神经核内GFAP表达强度极弱,术后7天时患侧表达强度显著增强,至再生修复晚期减弱,但仍高于健侧水平。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术后50天时塑形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板层状突起包裹隔绝面运动神经元。结论 本研究观察了外周损伤后面运动神经元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塑形活动的一些规律性变化,其晚期塑形活动很可能与联带等后遗症的产生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63只,建立大鼠面神经横断伤后端端吻合模型,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地塞米松(Dex)2mg组和Dex5mg组,分别将浸泡于NS、2mg/ml及5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至饱和后的明胶海绵敷于各组动物的端端吻合口处。术后1、2、3、7天取远端近吻合口处神经行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及ED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髓鞘和巨噬细胞;术后2、4、8周光镜下(锇酸染色)观察远端相同部位神经再生情况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光镜下观察,术后第1天髓鞘形态变化不明显,术后第2天出现明显变性崩解,至第3天崩解加快,第7天已见不到完整的髓鞘,仅余部分髓鞘碎片。术后第1天巨噬细胞数量较少,第2天开始增多,第7天较前3天显著增多。三组间髓鞘残余及巨噬细胞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各组均出现新生髓鞘,三组间轴突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局部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髓鞘清除速度、巨噬细胞及轴突再生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CT扫描在颞骨骨折致面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有面神经损伤的颅脑外伤患者行颞骨薄层CT扫描,根据颞骨CT扫描及临床征象行手术。结果:基本恢复6例,部分恢复18例,无变化4例。结论:高分辨率CT可明确显示颞骨骨折的位置及走行,有助于手术前判断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及相关损伤,以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神经损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在面神经核团及外周淋巴组织的表达和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新西兰兔面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后24?h、48?h、72?h、 7?d、14?d取出面神经核团和颈部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受体α在面神经核团及外周淋巴细胞中均有表达;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增高在面神经核中出现在损伤48?h后,颈部淋巴结出现在损伤72?h后。结论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在面神经核团及外周淋巴细胞胞核及胞质中,在面神经受到损伤后其表达量增高,而且神经损伤较单纯外伤可以引起较长时间的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损伤后NT-4在面神经、触须肌以及面神经核团中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30只Wistar大鼠建立面神经骨管内挤压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3、7、14、21d取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组织并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时段NT-4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表达部位。结果正常的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中均有少量的NT-4表达;NT-4在面神经损伤后大鼠的面神经和面神经核团中表达逐渐增高,并且于第14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NT-4的表达变化趋势在mR-NA和蛋白水平一致。在触须肌中,NT-4的表达量逐渐减少,于第14天降至最低,并维持较低水平。结论面神经损伤后,NT-4在神经束和核团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趋势,而在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神经组织中NT-4的表达水平和面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是脑神经中最易受损的神经之一.面神经断伤将引起一定数量的面神经元死亡或萎缩;而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功能的降低必然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面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CD4+T细胞可以维持受损面神经元存活,并再次激活萎缩的神经元.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是脑神经中最易受损的神经之一.面神经断伤将引起一定数量的面神经元死亡或萎缩;而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功能的降低必然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面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CD4+T细胞可以维持受损面神经元存活,并再次激活萎缩的神经元.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是脑神经中最易受损的神经之一.面神经断伤将引起一定数量的面神经元死亡或萎缩;而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功能的降低必然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在面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机制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CD4+T细胞可以维持受损面神经元存活,并再次激活萎缩的神经元.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兔面神经上颊支切除5mm,在断端间置入硅胶再生室,实验组室内注入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术后4周和8周进行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术后4周,两组电刺激面神经很少能引发面肌兴奋,有髓轴索计数,轴索直径和面积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8周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实验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有髓轴索计数,轴索直径和面积实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应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尝试建立T细胞免疫缺陷小鼠面瘫模型,并运用形态学技术分析免疫缺陷小鼠的面神经损伤特点,深入探讨面神经修复再生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切断裸鼠面神经出茎乳孔主干,于术后2周灌注固定动物,收集脑干切片,荧光金逆行示踪技术标记面运动神经元损伤情况,并结合面神经周围主干锇酸染色情况分析裸鼠面神经损伤特点。结果 术后观察免疫缺陷小鼠面瘫出现情况,如瞬目反射、触须拂动、鼻尖方向、耳廓运动等均出现典型的完全周围性面瘫,术后14d裸鼠右侧面神经损伤远端锇酸染色显示面神经重度变性。面瘫小鼠面神经核团可见“健康”、“受损”、“死亡”的各型面运动神经元。T细胞免疫缺陷小鼠与野生型小鼠面神经核团计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T细胞免疫缺陷的小鼠创伤性面瘫模型稳定、可行,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外伤性面瘫发生与演进过程中以T细胞行为研究为中心的神经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兔化学去细胞神经桥接大鼠面神经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化学去细胞神经异种移植桥接面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用TritonX-100和脱氧胆酸钠制备兔化学去细胞神经,桥接大鼠面神经6 mm缺损.术后5个月行神经电生理、面神经运动神经元逆行示踪、再生神经形态学等检测.以大鼠自体神经移植和兔新鲜神经移植为对照.结果 化学去细胞异种神经未被宿主排斥和吸收,正常侧/实验侧潜伏期比值为0.663±0.142,实验侧/正常侧波幅比值为0.334±0.032,实验侧/正常侧标记面神经运动神经元比值为0.293±0.023,神经移植段及移植远段有大量再生神经纤维且超微结构正常.与大鼠自体神经移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鲜神经异种移植被宿主排斥和吸收.结论 化学去细胞神经异种移植可能是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在面神经损伤后对再生神经纤维的作用。方法:选用豚鼠40只。制造面神经离断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和再生室给一氧化氮合酶竞争性抑制L-N^ω-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和生理盐水。光境下对经Sevier-Munger改良法轴突染色和SolochromeCyanine髓鞘染色的再生神经纤维的近端及远端的轴突根数、有髓轴突根数,髓鞘量级数进行定量观察。结果:术后8周再生室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Bell麻痹的面神经减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面神经减压术对Bell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PubMed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总库(简称CHKD总库)检索面神经减压治疗完全性Bell面瘫的中、英文文献,收集文中报道的病例,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对入选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参考激素治疗Bell面瘫的效果,评价不同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检索共有5篇文献所报道病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手术治疗例数147例,总治愈率57.10%;激素治疗例数105例,总治愈率为48.90%.发病14天以内全程减压的手术治愈率高达90.70%,而15~30 天之间为25.00%;发病15~30 天之间面神经乳突段减压的治愈率为45.70%,全程减压治愈率为25.00%.结论 面神经减压应在发病后14天以内进行,14天以后手术治疗不能增加疗效;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面神经全程减压效果优于乳突段及鼓室段面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膈神经移位与面神经干吻合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11具22侧成年尸体头颈部,观察并测量:①膈神经根与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之间的距离;②膈神经干在颈部可利用长度;③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游离至水平半规管下缘可利用长度,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游离至水平半规管下缘较游离至茎乳孔处增加的面神经干可利用长度;④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至水平半规管下方切断处膈神经干及面神经干神经移位后并列放置重合长度。结果:①膈神经根与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之间的距离为(7.2±0.9)cm。②膈神经起点至锁骨下静脉上缘平面为(7.2±1.6)cm。③面神经总干腮腺区分叉处至水平半规管下方切断处的长度2.7~3.5 cm,较面神经干自茎乳孔下方切断增加1.0~1.5 cm。④神经移位后重合长度为0.4~1.8 cm。结论:在锁骨下静脉上缘平面切断20侧标本膈神经可与自乳突内切取的面神经干无张力吻合,两侧膈神经不能与自乳突内切取的面神经干无张力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面神经乳突段的分叉现象进行分析,为中耳乳突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观察在我科接受面神经减压术的112例患者的乳突段面神经,统计面神经乳突段分叉的发生率.与术前颞骨的高分辨率螺旋CT对比,分析CT的诊断价值.结果 5例患者的面神经乳突段有分叉现象,占手术患者的4.5%.其中4例患者术前CT确诊乳突段分叉,诊断阳性率为80%.结论 面神经乳突段的分叉现象并不罕见,耳科医师对此应有警觉,避免在手术中误伤面神经的分支,颞骨高分辨率螺旋CT对发现此畸形有帮助,应列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