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泰安市岱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规律与营养状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泰安市岱岳区5 055名7~18岁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进行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身高上等率为25 14%,下等率为2 00%;体重上等率为25 97%,下等率为2 37%;营养不良率为20 22%;超重率为6 71%;肥胖率为4 89%。营养不良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下降,超重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上升;身高上等率高中生最高,身高下等率高中生最低,体重上等率高中生最高。[结论]岱岳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营养不良率高于泰安市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16年武汉市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学校卫生保健策略提供科学数据和评价标准。方法该次调研从武汉市14个街镇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共抽取28所学校,调研人数33 562人。检测项目包括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结果同一年龄组男女生身高、体重均值城区高于乡村,城区学生身高均值高于乡村学生2. 40 cm,体重均值高2. 20 kg,城乡差距正在逐步减小。与2010年武汉市中小学生统计数据相比,7~18岁学生的超重检出率由2010年的9. 2%上升到2016年的17. 13%。肥胖检出率由2010年的5. 1%增至2016年的11. 88%。结论 2016年武汉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但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建议教育部门予以重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作用,使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得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柳州市2004年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135所中小学校7~19岁学生80 036名进行健康检测,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不良人数高于发育上等人数,总营养不良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小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2004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2003年有较大提高,营养不良率也高于2003年。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和"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软件对2008-2010年全县232 994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4.49%,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2.74%和14.04%;营养不良率逐年下降,营养过剩率明显上升;身高与体重上等率和下等率,营养不良率和营养过剩率均是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结论建湖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及时纠正肥胖与超重是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密度较高的4个乡镇,每个乡镇各抽取3所学校,共12所学校,对所选学校的一~六年级全体学生共2163名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外来人口子弟学校学生身高、体重发育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身高、体重上等率分别为11.60%和19.97%,明显低于当地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8.26%,高于当地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28%和6.15%,低于当地学生。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子弟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低于当地学生。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对我区6928名城乡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甘井子区城乡6928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按照《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测量身高、体重,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现实营养状况。1.2方法所有样本资料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录入并统计处理。2结果2.1营养状况6928名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占2.19%,低体重占13.77%,营养正常占56.94%,超重占14.28%,肥  相似文献   

7.
宜昌市城区中小学生发育及营养状况五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及掌握宜昌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以《中国 7~ 2 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依据。结果 :宜昌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符合全国儿少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其发育特点为 :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以中等居多且增长迅速 ,肥胖发生率高。结论 :应加强全市学生营养干预措施 ,降低青春期肥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韦小琼 《中国校医》2008,22(4):400-402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百色城区内14所小学和9所中学7~19岁学生23838名进行健康检测,生长发育水平采用《1995年全国7~22岁城乡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进行评价,营养状况采用《1995年全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进行评价。结果百色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不良人数高于发育上等人数,总营养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肥胖(包括体质量超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明显低于小学生,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2006年学生生长发育状况比2004年有所提高,营养不良率比2004年低,体质量超标、肥胖率比2004年高。结论百色市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有所改善,但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不均衡,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注意合理饮食及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城乡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变化趋势,确定儿童保健重点,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白云区2000~2004年各医院上报的托幼园(所)儿童体检记录采用WHO推荐的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参考标准进行统计评价分析。结果:白云区1~6岁前后5年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发生变化,3~4岁组、5~6岁组,年龄别体重异常率分别由2.15%、3.05%下降到1.83%(P<0.05)、2.09%(P<0.01),年龄别身高异常率分别由2.60%、2.76%下降到2.06%(P<0.01)、2.32%(P<0.05)。身高别体重异常率分别由0.19%、0.17%上升到0.28%(P<0.01)、0.52%(P<0.01),各年龄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增加,1~2岁从3.47%上升到4.43%(P<0.05)。结论:白云区3~6岁组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发生率下降,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有肥胖发展的趋势,各年龄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检出率增加,加强营养管理及营养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南省农垦机关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分析2007~2010年海南省农垦机关幼儿园"六一"儿童健康体检资料,采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测量方法,测量儿童体重、身高,同时对龋齿、血红蛋白进行检查,以此来评价海南省农垦机关幼儿园2007~2010年1682名2~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结果海南省农垦机关幼儿园1682名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超均值分别由2007年的34.51%、22.28%上升到2010年的40.13%、34.76%;低体重率由2007年的13.59%上升到2010年的14.16%,发育迟缓率由2007年的15.22%下降到2010年的10.94%。肥胖检出率由2007年的6.25%下降到2010年的5.58%;贫血发病率由2007年的23.91%下降到2010年的4.72%。结论海南省农垦机关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良好,但不可忽视营养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小学生1853人,测定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体重指数(BMI),根据BMI判断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结果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进入青春期年龄晚于该省中小学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的比例为26.3%(男生为24.5%,女生为28.1%,男比女低),超重比例为3.2%(男生为3.6%,女生为2.7%,男比女高),肥胖比例为1.0%(男生为0.8%,女生为1.1%,男比女低),男生营养不良率低于女生(χ2=4.265,P=0.036),11岁年龄段学生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较高,要加强营养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疆农村中小学生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国家营养改善计划重点监测县新疆莎车县和阿合县农村共6所小学和6所中学,抽取一年级到初三年级的中小学生,每个年级抽取40人,男女生各半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体格测量、血红蛋白检测和问卷调查,并采末梢静脉血检测血红蛋血,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低血红蛋血的主要因素。结果 共调查中小学生2 129名,其中男生1 024名,女生1 105名,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为3.1%。单因素结果显示:中小学男生、小学低年级学生、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近一周摄入豆类食物较多、营养知识得分高以及学校提供食物摄入情况好等学生贫血检出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学生(OR=2.164)是高危人群;位于县城学校(OR=0.078)、由学校食堂供餐(OR=0.338)、学校性质为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学校(OR=0.505)是降低中小学生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 应着重加强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有效实施及宣传教育,针对当地较为落后的乡镇学校,积极推进学校食堂建设和配餐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倡合理营养,开展食育教育,树立平衡膳食的理念,是降低农村学生缺铁性贫血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王荣  刘海燕  詹键  唐帅  陈朝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1):1005-1006
目的了解贵阳市青春期女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生长发育状况,为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贵阳市627名青春期女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2.82分,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营养知识得分高组的生长发育状况有优于低组的趋势;大部分女生在饮食态度及行为上存在较多问题,仅18.3%的女生在选择食物时考虑食物的营养,20.4%的女生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是学校教育。结论加强营养教育,给予学生系统的正确的营养知识和观念,是改善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评价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地区营养宣教干预效果,为在"计划"地区大规模开展营养宣教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湖北省恩施市"计划"地区4所中小学分别设立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对所有选择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干预组营养宣教干预5个月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第2次调查。采用GEE分析结果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干预组233人,对照组209人。控制其他协变量,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知识、日常健康饮食行为相对于基线分别提高了0.82分(χ~2=24.31,P0.001)、3.29分(χ~2=14.07,P0.001);干预组干预后日常不良饮食行为(χ~2=0.12,P=0.773)、"计划"营养餐满意度及依从性(χ~2=2.44,P=0.118)得分改变相对于基线均无显著性。结论营养宣教能显著性提高"计划"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并促进日常健康饮食行为水平,但未能有效改善其日常不良饮食行为、"计划"营养餐满意度和依从性水平。GEE方法处理营养干预纵向资料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严志玲  黎明强  王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686-2687
[目的]了解和掌握柳州市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004年柳州市80036名中小学生进行现时营养状况评价。[结果]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5.09%,营养良好率为52.77%,营养过剩率为12.14%。女生营养不良率(40.72%)高于男生(29.49%);中学生营养不良率(38.60%)高于小学生(30.88%)。[结论]柳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与广西平均水平仍有一定距离,提示要进一步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知识宣传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在凉山艾滋病高发区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4所中学的全体学生10 749名为调查对象.自制调查问卷,对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凉山州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4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低年级、彝族、自评成绩差、共同生活的父母人数、居住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好(自评)、来自于彝族为主社区的学生均与艾滋病知晓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学校教育、广播电视、卫生宣传是学生艾滋病知识获取主要途径(88.82%,80.83%,73.54%).少数民族学生、疫情严重地区学生接受学校艾滋病生活技能培训比例较小、开展较晚、学生需求不强.结论 凉山州艾滋病高发区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水平偏低,需引起重视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加强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合肥市庐阳区居民的饮食习惯、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饮食与疾病知识、营养知识的来源与需求,研究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居民和前来庐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卫生知识培训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731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文化程度、地区人群中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新闻媒体是被调查者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的最主要来源。结论庐阳区居民食品卫生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不高。有针对地开展食品营养与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及策略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分别于2010、2013两年在本市城区中学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比分析其艾滋病知识知晓及歧视态度情况。结果:2010、2013年共调查中学生910人,初中学校的知识知晓率高于职业高中及普通高中;高年级学生知识知晓率高于低年级;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学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8.904,P0.001;χ2=7.706,P0.05);日常生活接触知识与性传播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态度改变。结论:攀枝花市开展的学校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总体有效促进了学生减少歧视,但正确态度持有率仍低于80%,需加强学生专题健康教育,注重艾滋病日常生活防治知识及性知识教育;打破年级界限,全面均衡教育。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减肥行为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学生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的822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自己体重偏重和太重的学生中只有19.4%是真正超重和肥胖的,有73.8%的人在调查前的1个月中曾经通过锻炼的方式来减肥或防止增重。有23.4%的男生和31.5%的女生报告近一月内有不良减肥行为(节食、长时间绝食、无指导服减肥药、催吐或腹泻行为),其中以通过节食、减少热卡或脂肪的摄入来减肥或防止增重为主,占26.1%,女生的发生率(31.5%)明显高于男生(23.4%)(P<0.01);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超重与肥胖、性别、学生类别(初中生)、消极和焦虑情绪和学习成绩与青少年不良减肥行为显著相关,其OR值分别为4.135、1.853、1.157、1.386、1.138和1.093。结论 中小学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来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评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3所中学840名中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随后通过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展板、宣传小册子等学生们最愿意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可疑症状、预防措施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60.20%、59.40%、65.20%、16.10%和46.00%提高到95.40%、81.00%、84.50%、39.20%和73.40%,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9.40%上升到74.70%;对结核病的患病可能性大、结核病可防可治、不歧视结核病人以及愿意获取健康知识的合理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44.10%、44.90%、42.00%和79.90%提高到63.70%、81.30%、69.50%和96.30%;及时就医和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49.90%、27.70%提高到79.20%、64.20%。干预前后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以及图文并茂的宣传材料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除以学校为载体外,今后还要积极利用网络、电视和同伴教育等中学生喜好的途径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