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间猝死11例法医病理学分析李坤雄(病理学教研室)猝死可以发生在白天,也可以发生于夜间清醒或睡眠状态[1]。对夜间猝死者行系统法医学检验,配合刑侦调查勘验,不但可以澄清死因,而且有利揭示夜间猝死发生的病理规律。作者现收集近年法医病理检验的夜间猝死11...  相似文献   

2.
3.
肺动脉栓塞猝死案例的法医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肺动脉栓塞(PTE)发生猝死的病因及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法医学教研室2006~2008年尸检证实PTE致死4例的临床及法医病理学资料。结果:4例均为肺动脉骑跨性血栓栓塞死亡,发生原因各异。结论:对PTE发生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测手段的了解与认识,有助于提高法医病理学鉴定水平,减少漏鉴、误鉴。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畸形的法医病理学研究(附3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脑血管畸形(intracraninal vascular malfor-mation)又称脑血管瘤(angioma),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并非真性肿瘤,是胚胎期脑血管胚芽演化而来的一团异常血管丛.主要分为动静脉畸形(Arterio Venousmalformation),Galen 静脉瘤(Galen venous an-gioma),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毛细血管钙化病(Sturge—we-ber病)及脑底动脉环闭塞症.因其发生自发性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猝死,并在法医病理鉴定中需与外伤性或自发性其它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区别,而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的148例猝死尸体解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30~59岁;(2)猝死的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以肺动脉栓塞多见,其次为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其它疾病(如过敏、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等);(3)引起医疗纠纷猝死的诱因主要有因轻微感冒、疼痛等症状入院治疗或各种手术治疗后。结论: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猝死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医方未能对致死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或未及时察觉严重的并发症并延误了抢救时机。尸体解剖对于明确死亡原因及鉴定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猝死尸体的死因、诱因、年龄及其性别差异等特点. 方法:以我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2009年~2013年5年内受理的54例猝死尸体为研究对象,对其猝死原因、猝死诱因、猝死年龄及性别分布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系统疾病(34例,占62.96%)、呼吸系统疾病(6例,占11.11%)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例,占9.26%)是导致本组病例猝死的主要原因. 本组54例猝死案例中有7例<18岁,其中1岁以下为高发年龄段,共4例,占7.41%;成人猝死高发年龄段为30~59岁,其中30~39岁9例,40~49岁10例,50~59岁11例;50~59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8例,占心血管系统疾病总数的23.52%;1岁以下儿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群体,共3例,占该系统疾病总数的50%;30~49岁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共3例,占该系统疾病总数的60%. 生殖系统疾病猝死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其他系统疾病猝死病例中男性均多于女性. 医疗纠纷(14例,占25.93%)、纠纷和(或)轻外伤(12例,占22.22%)、感冒或疼痛症状(7例,占12.96%)是导致本组病例猝死的主要诱因.结论:应根据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和变化规律开展法医学鉴定工作,以获得准确、客观、全面的鉴定结论;尸体解剖对于明确猝死原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分析脑血管畸形导致猝死的法医病理特征。方法对临床已经经过法医鉴定脑血管畸形所导致猝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脑血管畸形导致猝死的法医病理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在32例鉴定脑血管畸形所导致猝死患者中,从性别方面来看,男性死亡人数多于女性;根据脑血管畸形类型来看,静脉性畸形3例,占比9.38%、动静脉性畸形9例,占比28.13%、脑面血管瘤2例,占比6.25%、海绵状血管畸形5例,占比15.63%、毛细血管扩张畸形13例,占比40.63%。结论通过了解脑血管畸形导致猝死的法医病理特征,加强疾病诊断可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脑血管畸形致猝死,对鉴定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119例猝死尸体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差异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法医学教研室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法医病理检案中的119例猝死尸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20~59岁;(2)导致猝死的疾病由高到低依次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3)猝死诱因以死前有纠纷、轻微外伤和夜间睡眠中死亡为多。结论猝死事件的法医学鉴定要根据其发生特征和变化规律,作出客观、全面、准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死周术芝,男性,40岁,衡山县人,务农。于1998年1月23日下午,被他人用刀砍伤上肢,即送当地医院抢救,住院21天后,突然死亡,认为死因不明,要求法医解剖尸体。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猝死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塞舌尔人急性胰腺炎猝死的原因及特点。方法 收集32例急性胰腺炎猝死病例的尸检资料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2例中,男27例,女5例。23例胰腺质量轻度增加,切面可见散在的出血坏死灶;9例胰腺缩小并广泛出血坏死及周围脂肪坏死。结论 乙醇摄入是塞舌尔人急性胰腺炎猝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病理学改变及连接蛋白Cx40、Cx4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对14例心源性猝死者的窦房结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行Cx40、Cx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交通事故损伤致死8例、心脏破裂4例、肝破裂3例、脾破裂2例(共1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窦房结组织病理改变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Cx40和Cx4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Z=3.548、2.757,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551、0.562,P<0.05)。结论心脏传导系统病理改变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Cx40和Cx45表达的改变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收集77例成人急死尸检病(案)例,观察心肌收缩带的形成。77例中46例有心肌收缩带。根据有无疾病和有无外界影响分为4组,其中以有外界影响的有疾组和无病组出现率最高,分别为88.8%和75%。表明外界影响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高有关,而有病组一般外界影响较轻,无病组外界影响较强才能形成心肌收缩带。在有病组中以心脏疾病和颅内出血心肌收缩带的出现率较高。作者认为尸检心肌收缩带可作为儿茶酚胺增高引起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指标,提出对具体病(案)例的死因应结合有无疾病和疾病的情况、有无外界影响和其轻重程度进行具体分析,作出判断。对心肌收缩带的形成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wo cases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re reported. One is a case of secondary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with sudden death, in which no causes of death were found in the brain or heart except 2 small hemorrhages iri the posterior hypothalamus and severe fragmentation of car- diac muscle fibers. So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e fatality could be due to cardiac arrhythmia ini- tiated by a neural mechanism originating from the lesions in the posterior hypothalamus. The other is a case of recurrent attacks of spontane- 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each attack being associated with impairment of memory and pro- longation of the Q-T interval, but with no cardiac arrhythmia or clinical syncope. Torsade de pointe is discussed as the cause of some sudden cardiac deaths and neural mechanisms ca.using cardiac arrhythm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SCD)病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和原癌基因蛋白(C-JUN)的表达及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SCD尸检病理标本43例,其中冠心病猝死23例,肺动脉栓塞猝死12例,病毒性心肌炎猝死5例,扩张型心肌病猝死3例;选择因交通事故、外伤等所致死亡者标本10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蛋白的表达。结果 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和C-JU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F=11.94、56.68,q=4.815~20.669,P<0.01)。SCD组心肌细胞中SOCS-1与C-JUN表达呈正相关(r=0.316,P<0.01)。结论 SCD病人心肌细胞内SOCS-1和C-JUN基因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SCD的发病,可作为法医鉴定SC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15例冠心病猝死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发生机理、诱因、预防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院前猝死3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院前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1月—2010年7月院前猝死32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1例病人中254例有明确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多发,夜间多发。院前急救仅5例复苏成功。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组织SCN5A和ANK2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方法收集尸检心脏标本26例,其中心源性猝死者12例(猝死组),排除心脏原因相关的异常死亡者14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标本窦房结组织中SCN5A和ANK2编码的心肌钠离子通道(Nav1.5通道)和锚定蛋白B(ankyrin-B)的表达。结果猝死组窦房结组织中Nav1.5通道和ankyrin-B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6、-2.505,P〈0.05),但在猝死组中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r=-0.337,P〉0.05)。结论窦房结组织SCN5A和ANK2表达的改变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86例心脏性猝死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诱因在心脏性猝死中有着重要的始动作用,其死因可分为心脏骤停、急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对西宁地区先天畸形发生情况,了解本市人口素质现状,探索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诱因以及规划先天畸形的防治措施,本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西宁市4所医院1986.10—1988.9出生的149例先天畸形儿作了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母亲怀孕前后三个月患病、化学暴露和畸形家族史与先天畸形的发生关系密切;而且暴露危险因素数目增加时,畸形发生的危险性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