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为此,我们选择了23例原发性高血压,19例冠心病患以及26例正常对照.对其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等诸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探讨高胰岛素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以及血清胰岛素升高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对40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发现冠心病患者血糖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面积、空腹C肽水平及C肽面积均高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正常。提示冠心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进一步研究,临床医师现已充分认识以IR和高胰岛素血症(HIS)与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冠心病发病相关。本文旨在讨论IR和HIS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关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实...  相似文献   

4.
1988年Reaven提出“X综合征”,其含义是对胰岛素诱导葡萄糖摄取的抵抗、葡萄糖耐量下降、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甘油三脂(TG)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下降、高血压等一组以胰岛素抵抗(IR)为基本特征的综合征。我们对27例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从而探讨血浆胰岛素与老年高血压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李光伟,潘孝仁关于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联系国外20多年前已有报道,国内近几年才引起广泛的注意。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在调整公认的影响血压的因素之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仍与血压水平显著正相关。但是也有些研究未能发现这种相关。高胰岛素血症是否...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和高胰岛素血症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体重指数(BMI)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1例体重指数正常、血压正常的老年对照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红细胞膜钠钾泵活性。结果表明,体重指数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高胰岛素血症(餐后120分钟胰岛素分别为:74.3±2.3μU/ml及30.0±2.μU/ml,P<0.05)、高脂血症。多元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去除年龄、体重的影响,收缩压(SBP)和餐后120分钟胰岛素仍呈正相关(r=0.5099,P<0.05),说明胰岛素是致高血压的一个因素。本实验还发现SBP、舒张压(DBP)和钠钾泵呈负相关,且钠钾泵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nUnderCurve,AUC)呈负相关(r=-0.4505,P<0.05)。这证实胰岛素致高血压作用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影响钠钾泵活性所致。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例正常人和39例高血压病患者对比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糖、血脂异常与高胰岛素血症同时存在,而且高胰岛素血症与胰腺分泌胰岛素增加及肝胰岛素清除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对 14 0例高血压 (HT )病人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IRT )。每个病人进行心、脑、肾检查 ,包括超声心动图、2 4h动态心电图、脑 SPECT、CT检查、2 4h尿白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β2 -微球蛋白。分为 3组 :1组 ,H T并正常 OGTT和 IRT(n=2 7,19.3% ) ;2组 ,H T并正常OGTT和高胰岛素血症 (H IS) (n=88,6 2 .8% ) ;3组 ,HT并糖耐量低下和 HIS(n=2 5 ,17.9% )。另外 5 2例 H T并 型糖尿病为 4组。发现肾病和脑血管病 (出血、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从 1组至 4组逐渐增加 ,3组和 4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组间左室重量指数无差异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 ,频发室早和房早的发生率从 1组至 4组递增。说明 H T并 H IS病人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是介于 H T不并 HIS和 H T并 型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类型。依器官损害观点 ,高血压并 H IS可能是单纯高血压 -高血压并 型糖尿病的一种过渡症侯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抑抗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胰岛素抵抗致冠心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和血脂测定结果与12例正常血压者进行比较分析。因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血清IS以高血压组明显增高。胰岛素释放指数亦以高血压组为高。高血压组HDL.LDL,ApoA/ApoB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前者血清IS水平与ApoA/ApoB比值呈显著负相关,血清胰岛素放指数与ApoA/ApoB比值也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及胰岛素抵抗致冠心病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抵抗而非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相关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872例受试者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各分成6组.SBP1<120mmHg(1mmHg=0.133kPa);SBP2120~129mmHg;SBP3130~139mmHg;SBP4140~159mmHg;SBP5160~179mmHg;SBP6≥180mmHg.DBP1<80mmHg;DBP280~84mmHg;DBP385~89mmHg;DBP490~99mmHg;DBP5100~109mmHg;DBP6≥110mmHg.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血压水平的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不同血压水平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差异无显著性.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BMI对血压有明显影响,但FINS和PINS对血压无明显影响.(2)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SBP、DBP与BMI、WHR、PINS、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和年龄等多变量正相关.但控制BMI的影响后,偏相关分析表明,SBP、DBP与PINS无相关性.(3)以平均血压(MBP)与HOMA-IR、IAI、BMI、WHR、FINS、PINS、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年龄作回归分析,能进入该方程的变量为年龄和BMI.回归方程为MBP=49.062+0.475×年龄+0.947×BMI.结论(1)影响血压的因素众多,主要取决于年龄和BMI.(2)IR较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更加密切,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不是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糖(BG)、血清胰岛素S)、C-肽(CP)和血脂测定结果与12例正常血压者进行比较分析。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血糖均在正常范围。血清IS以高血压组明显增高(P<0.01)。胰岛素释放指数亦以高血压组为高(P<0.05)。高血压组HDL/LDL、ApoA/ApoB均明显低于正常血压组(P<0.01);前者血清IS水平与ApoA/ApoB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0.409,P<0.01),血清胰岛素释放指数(IS/BG)与ApoA/ApoB比值也呈明显负相关(r=-0.298.P<0.05)。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自2007年以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84例与随机选择的7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作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空腹及餐后2h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减少其血管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的血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方法对无糖尿病病史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32例、老年对照组30例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C肽值,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空腹胰岛素,高血压组为(13.1±5.4)mU/L,冠心病组为(11.1±0.3)mU/L,对照组为(10.3±1.9)mU/L;餐后2小时胰岛素,3组分别为(62.3±16.8)、(44.3±6.4)及(10.8±3.1)mU/L。均为高血压组高于冠心病组,二者又高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及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对照组大于冠心病组,二者又大于高血压组(分别为P<0.01及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均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降低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测定6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健康者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并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对照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无明显差异,而血清胰岛素、胰岛素释放指数对照组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抑抗,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胰岛素和抗胰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并简介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高血压病低、中、高危险组患者口服缬沙坦8周前、后及正常人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P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以评价缬沙坦的作用。结果:高血压病低、中、高危险组患者FPI高于正常对照组,IAI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缬沙坦治疗可以降低低、中危险组高血压病患者的FPI,增加其IAI(P均<0.05),但对高危险组FPI和IAI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在低、中危险组对FPI、IAI的影响无明显差别。结论:缬沙坦可以减轻高血压病低、中危险组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对其高危险组患者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胰岛素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0倒健康人及37例冠心病病人进行血糖、胰岛紊及胰岛索抗体捡测,结果冠心病人餐后血糖、胰岛素及抗体均高于健康人,经统计学娃理,相差显著,提示高胰岛紊血症可能参与了冠心痛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