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6月—2020年4月抽取广西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住院的1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家康复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的居家康复护理需求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心脏术后护理需求(4.51±0.78)分,心脏康复促进需求(4.48±0.79)分,社会支持途径需求(4.35±0.9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疾病诊断、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进入心脏术后护理需求和心脏康复促进需求的回归方程(P<0.05);居住地和家庭平均月收入进入社会支持途径需求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均处于较高水平,患儿年龄、疾病诊断、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心脏术后护理需求和心脏康复促进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居住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是社会支持途径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医护人员密切关注低龄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优先评估和满足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需求,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分层次等健康教育形式,注重居家康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多方面、多渠道满足主要照顾者居家康复护理需求,降低照护负担,促进患儿及主要照顾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量表对患儿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疾病临床分型、排便障碍、居住地是影响ARM患儿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针对疾病临床分型、排便障碍、居住地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提高患儿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延续护理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门诊部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8例,使用本院自制《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主要照顾者的延续护理需求情况。结果需求服务内容方面,诱发支气管哮喘危险因素、用药指导和饮食指导得分最高;需求服务方式方面,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手册和网络平台得分最高;需求服务提供者方面,得分最高的为专业团队,其次为主管医师与责任护士;需求服务时间方面,得分最高为出院1个月。结论为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照顾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是十分必要的,临床应依据患儿家长需求情况提供多种类、内容更为广泛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儿康复,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探讨影响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医护人员制定相关的家庭延续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8年5月—12月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山西省某儿童医院80例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父母进行调查,按照生活质量总分的均值将80例患儿父母分为高生活质量组和低生活质量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0.30±8.16)分,低于国内常模(55.06±2.0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儿肛门闭锁程度(OR=1.359)、患儿肛门功能(OR=0.003)、患儿目前所处的治疗阶段(OR=0.003)、父母的文化程度(OR=3.807)、父母职业(OR=2.558)、共同照护者人数(OR=11.375)。[结论]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低于国内常模,患儿肛门闭锁程度、肛门功能、患儿目前所处的治疗阶段、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共同照护人数为主要影响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针对性干预,以期改善肛门闭锁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居家照顾者照顾负荷及需求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改善照顾者照顾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照顾负荷量表和照顾者照顾知识需求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42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427人进行调查。[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总分为37.78分±15.56分,负荷最大的前5项依次是睡眠受影响、休闲活动减少、生活习惯被打乱、压力增大、处于紧张状态。患儿年龄越小、照顾者为女性以及照顾者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均会增加照顾者的照顾负荷。照顾者对患儿术后疼痛干预、疾病饮食及用药指导方面的需求最为强烈。[结论]护理管理者需结合照顾者需求制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方案,以提高其照顾水平,降低照顾负荷,从而加速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父母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血液科白血病患儿父母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恶性血液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中文版癌症患者照顾者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父母照顾能力总分为(49.53±15.08)分,疾病认知能力为(7.28±2.57)分,基础照护技能为(5.28±2.18)分,按需照护技能为(9.75±3.80)分,情感管理能力为(8.38±2.38)分,寻求利用支持的能力为(7.44±2.74)分,平衡照顾需求与个人需求能力为(11.41±4.72)分。父母照顾能力各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其自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共同照顾者数量、患儿年龄、父母日常生活需求、沟通人际需求、经济需求、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焦虑等(均P<0.05)。结论白血病患儿父母照顾能力有待提升,应基于照护能力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7.
姚文英  王新  杨巾夏 《全科护理》2021,19(14):1873-1878
目的:了解1岁内住院患儿父母参与照护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住院患儿父母参与照护问卷对105名1岁内住院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1岁内住院患儿父母参与照护问卷总分为(87.00±12.19)分,基础护理维度得分为(22.90±3.33)分,信息支持维度得分为(26.85±4.54)分,情感支持维度得分为(37.25±4.97)分;与患儿的关系及是否为主要照顾者是影响患儿父母参与照护的主要因素.结论:1岁内住院患儿父母在基础护理的参与照护能力上较高,但在信息支持的参与照护能力上较低,与患儿的关系、是否为患儿主要照护者是影响父母参与照护能力的主要因素.儿科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父母间的沟通,为父母与医护人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患儿的护理工作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8月该院出院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其家庭照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教育,实验组接受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家庭照顾者干预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居家康复自护知识、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庭照顾者,实验组患儿干预后的疾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护士主导型内行照顾者介入式延续教育项目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庭照顾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家庭照顾者疾病居家自护知识技能水平和患儿居家期疾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对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北京市某儿童医院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206例纳入研究,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达标理论干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照顾者照护能力、非计划再次入院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患儿照顾者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照顾者照护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非计划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可提高肠造口患儿及照顾者的出院准备度,提升照顾者照护能力,减少非计划的再次入院和并发症的发生,为做好出院准备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选取102名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得分为(98.26±9.74)分,与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值为0.748,0.23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是否在职、自我效能水平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为影响其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胆道闭锁患儿术后主要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自我护理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应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提高主要照顾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分析其在照顾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正性反应和医疗需求。方法 :对10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反应的5个主题,即负性心理体验(难以接受疾病、对患儿愧疚、照顾者角色紧张、感知病耻感及隐瞒疾病);感受照顾负担(经济负荷加重、自身健康受影响、日常活动安排受打扰、缺乏家庭支持、社会关系受影响);担心患儿预后和成长(对预后的不确定感、担心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疾病获益感(正向心理暗示、积极适应和接受、获取医疗信息主动性增强、感知社会支持、获得自我成长);希望得到医务人员更多支持(专业支持的需求、心理支持的需求、期待多元化的交流方式)。结论 :医护人员应开展多学科合作,拓展医患交流方式,降低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照顾者的负性体验,促进照顾者对疾病获益感的感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照顾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70例,另按1∶1选取患儿直系照顾者70例进行调查。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和观察组(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机App和微信等形式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家庭照顾负担[采用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BIS)]、照护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患儿服药依从性、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照护者疾病知识评分、APGAR各维度评分、患儿居家期间服药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可提高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患儿家庭功能及照护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家庭照顾负担,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最重要的家庭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来源, 识别并满足父母在患儿治疗不同阶段的需求对提升父母身心健康与照顾能力, 促进患儿康复, 提升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因此, 本文以CHD患儿疾病治疗阶段为脉络, 阐述了CHD患儿父母的阶段性需求与干预策略, 强调专科护士需结合患儿不同治疗阶段其父母的需求特点, 强化护士主导的专业支持, 探索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实践并不断加强系统化、信息化的延续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需求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106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延续护理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RA患者的延续护理需求整体较高,得分为(4.02±0.67)分,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疾病病程是RA患者延续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延续护理需求迫切,需求内容较广泛,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疾病病程影响延续护理需求水平。以RA患者的护理需求为导向,积极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并实施,是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评估2岁以内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经我院治疗的2岁以内ARM术后患儿,采用中文版Peds QLTM家庭信息表格(Peds QLTMFamily Information Form)和Peds QLTM婴儿生活质量量表(Peds QLTMInfant Scale)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ARM术后患儿与健康儿童生活质量的差异,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ARM术后患儿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问卷128份,纳入调查ARM术后患儿68例,健康儿60例。ARM组生活质量总分为(89.15±4.60)分,健康儿组生活质量总分为(86.08±13.52)分。其中两组情感功能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直肠畸形类型是影响ARM患儿生理健康得分的主要因素。结论 2岁以内的ARM术后患儿生活质量总体与同龄健康儿相似,针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儿治疗护理侧重点应区别对待,实施个体化的方案,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患儿家庭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旨在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并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4位哮喘儿童父母进行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哮喘儿童的照护现状及护理需求主要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即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依从性较差,忽视哮喘对患儿心理的影响,家庭应对失败,家庭承受着心理和经济压力。结论医护人员应经常对患儿照顾者进行哮喘知识宣传教育,鼓励他们参与患儿的治疗、护理方案的制定,并有针对性地对患儿照顾者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7.
家庭赋权方案对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病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名,对照组31名。试验组接受家庭赋权方案干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应用脑卒中照顾者综合照顾能力评估问卷和照顾者准备度量表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主要照顾者综合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和照顾者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综合照顾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照顾者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赋权方案能有效提高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综合照顾能力及照顾准备度,使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在促进患者疾病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尿道下裂手术患儿出院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本院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103例尿道下裂术后需居家留置尿管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儿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68.11±18.33)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得分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性支持(8.34±0.89)分、应对能力(8.02±0.87)分、疾病知识(7.97±0.80)分、个人状态(6.72±0.8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主要照顾者、出院指导质量是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ERAS模式管理的尿道下裂术后患儿出院准备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较高,但还需充实患儿出院指导内容,且针对主要照顾者、居住地较远患儿及家属应强化出院指导,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的出院准备度。  相似文献   

19.
张照明  林茜 《护理与康复》2019,18(12):17-20
目的调查慢性肾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20名慢性肾脏病患儿的主要照顾者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照顾准备度评估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慢性肾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总分为(15.89±2.75)分,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4.59±10.2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照顾准备度呈负相关(r=-0.43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辅助照顾者人数以及疾病不确定感是影响主要照顾者照顾准备度的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相关干预策略,帮助其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照顾准备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父母照顾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各种减轻患儿父母照顾负担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父母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候诊的170例哮喘患儿父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76.5%的哮喘患儿父母存在轻到中度以上负担,患儿哮喘控制水平、患儿父母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父母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积极感受均为照顾负担的直接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通过积极感受间接对照顾负担进行负向调节,社会支持对照顾负担总效应为-0.37。结论 照顾负担普遍存在于哮喘患儿父母中,其影响因素颇多,应基于照顾负担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哮喘患儿父母的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