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一组带不同取代基的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对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如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寿命等)进行了测定指出:这类化合物在光的激发下除存在有分子内共轭条件下的电荷转移行为外,还存在着分子内非共轭条件下的电子转移,本工作还以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为猝灭剂对氧鎓盐的荧光猝灭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得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5位芘取代的三芳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化合物 1 ,3 二苯基 5 ( 1 芘基 ) 2 吡唑啉 (DPPP) .由于 5位大取代基的存在 ,使整个分子不在同一平面 ,导致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改变 .DPPP光物理行为的研究表明 :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 ( c=1 .0 8× 1 0 -5 mol·L-1) ,DPPP分子间也易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其荧光光谱表现出明显的溶剂极性效应、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发射芘单体的荧光、分子内电荷转移络合物的荧光及分子间电荷转移络合物的荧光 .  相似文献   

3.
姜永才  吴世康 《物理化学学报》1998,14(12):1068-1072
通过对一类吡唑啉衍生物(1-苯基-3-(N,N-二甲基氨基苯乙烯)-5-(4-N,N-二甲基氨基苯基)-2-吡唑啉)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行为,研究了该衍生物和溶剂分子间的一般相互作用和特殊相互作用.发现利用吡唑啉溶液的荧光猝灭现象能对其和溶剂分子间不同相互作用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对带有不同取代基的1,3,5-三芳基-2-吡唑啉类化合物的稳态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它们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以及荧光量子效率的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分子内共轭的及非共轭的光诱导电荷转移的趋向取决于上述两过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利用N-乙基咔唑和2-甲基蒽醌合成了一种A-π-D-π-A分子内电荷转移型化合物3,6-二(蒽醌-2-乙烯基)-N-乙基咔唑,并对该化合物的光化学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荧光光谱表明,该化合物的发光行为对溶剂的极性非常敏感,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荧光最大发射峰有明显红移,并在强极性溶剂乙腈中出现了双荧光现象。该化合物的激发态和基态的偶极矩差值△μ为3.014D,发生了从给体(咔唑基)的N原子到分子两端受体(蒽醌)的羰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6.
以1,8-萘酰亚胺和三聚氯氰为主要原料, 合成了两种由三嗪环桥连的双1,8-萘酰亚胺化合物3 和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考察了两种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 与参比化合物N-丁基-1,8-萘酰亚胺相比, 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甲醇等极性溶剂中, 化合物3和5除了在短波区(λ<400 nm)存在1,8-萘酰亚胺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外, 在长波区(>450 nm)均产生一个较强的新荧光发射峰, 表现出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与化合物5相比, 由于化合物3特殊的构象异构, 其荧光强度发生严重的猝灭. 在非极性溶剂甲基环己烷中, 化合物5 由于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作用而聚集, 受激后形成了较稳定的分子间激基缔合物, 但未观察到明显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在甲苯溶剂中, 化合物3和5与甲苯分子形成了激基复合物, 并未形成分子内激基缔合物. 进一步研究3和5的固态激发态性质, 发现化合物3和5的固体薄膜受激后分别在465和469 nm处出现激基缔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7.
三苯胺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醛基-三苯胺(kTA)和4,4′-二醛基-三苯胺(BTA)的光谱性质。由于这两种化合物的共轭体系中既有电子给体(胺基)又有电子受体(醛基),它们在激发态发生分子内扭曲的电荷转移(TICT)。通过对FTA和BTA的荧光发射的溶剂效应、温度效应、粘度效应以及低温77K荧光的研究,发现FTA和BTA在极性溶剂中的荧光发射谱带中包含了光诱导电荷转移(ICT)和TICT(A带)2个组分,而在非极性溶剂中只有ICT带(B带),并讨论环境对TICT态的影响。另外,荧光猝灭方法也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结构简单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传感分子1,3,4-噻二唑类衍生物(1), 实现了水-乙醇(体积比1∶9)混合溶剂中Hg2+的荧光猝灭型选择性灵敏传感, 荧光猝灭常数达5.5×105 mol-1·L, Hg2+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6~5.0×10-5mol/L. 基于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红外光谱和核磁滴定实验结果提出了传感分子1与Hg2+的1∶1型结合模式, 其中1-位S原子和2-位胺N原子为Hg2+配位原子; 结合光谱变化讨论了Hg2+结合显著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9.
受阻三芳基吡唑啉类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3,5-三芳基-2-吡唑啉化合物因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吡唑啉类化合物不仅是良好的荧光增白剂,而且在静电复印中,它还是良好的光导材料.该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荧光发射特性,因此许多研究都涉及其荧光光谱问题,在前人的报导中曾指出:芳基吡唑啉化合物所以具较强荧光,主要是由于其分子内存在着良好共平面性的“芳基—C=N—N—芳基”电荷转移发色团,而任何引起该发色团扭曲的效果都将对分子的发光能力带来影响.但对于这一看法,在对吡唑啉化合物发光行为的最近研究中已提出不  相似文献   

10.
利用Wittig反应合成了一个以萘为π-Center的对称型“D-π-D”有机绿色发光化合物1,4 双(4′-N,N-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萘(BDASN),并测试了其在不同环境中的光谱性质.在378nm激发波长的激发下,BDASN显示出很强的荧光发射峰,峰位在521nm(CH2Cl2).随着溶剂极性增大,最大发射波长红移且荧光强度降低,与“D-π-A”分子具有相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行为.在β-环糊精(β-CD)中BDASN的绿色发光带被猝灭,同时在450nm附近蓝发光带的荧光强度骤增.  相似文献   

11.
1,5-二苯基-3-萘基-2-吡唑啉化合物光物理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工作对1,5-二苯基-3-萘基-2-吡唑啉化合物(TPP)的稳态,瞬态光物理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TPP具有强的荧光发射特性和溶致变色效应;其荧光可以被电子给体或受体猝灭剂所猝灭;TPP/CCI~4体系以及TPP/N,N-二甲基-p- 甲基苯胺体系均是良好的光敏引发聚合体系.  相似文献   

12.
新型pH敏感吡喃腈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6-二甲基-4H-吡喃-4-酮、丙二腈和4-(4-甲酰苯基)吗啉为原料,合成了2种含吡喃腈(DCM)结构的化合物:2-甲基-6-(4-吗啡啉苯乙烯基)-4-二氰甲烯基吡喃(MDCM)和2,6-二(4-吗啡啉苯乙烯基)-4-二氰甲烯基吡喃(BDCM)。通过1H NMR、元素分析等确定了其结构,并探讨了所得化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了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荧光强度的变化、溶剂效应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以及酸性条件下荧光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MDCM和BDCM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均在红光区域,2种化合物溶液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和溶液酸性的增强而发生红移,由于浓度猝灭效应,MDCM和BDCM的DMF溶液浓度分别为1×10-4和1×10-5mol/L时,荧光发射峰为最强。又因为BDCM分子的共轭度比MDCM大得多,所以其固体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向长波长移了37nm。  相似文献   

13.
对两种带有不同取代基吡唑啉化合物的光谱和光物理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吡唑啉环3-位处所联基团推一拉电子能力的改变对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猝灭等有巨大影响.这是由吡唑啉化合物本身的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N,N′-双-β-萘甲基哌嗪(DMNP)在苯与乙腈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在乙腈含量<5(mol·dm-3)时,乙腈猝灭DMNP苯溶液的荧光符合Stern-Volmer方程,表明极性溶剂分子乙腈与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存在着相互作用。随着乙腈含量的增加,DMNP分子内激基复合物(exci-plex)荧光的猝灭与红移以及分子内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逐步形成则仅与体系的极性有关。文中还讨论了DMNP激发态复合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在(5)位上联有含氮的2-吡唑啉化合物,研究了该化合物分子所呈现的光敏顺-反异构化现象,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具电子转移性质的该化合物顺-反异构化反应速率强烈的依赖于溶剂的极性。同时,光敏异构化还导致了该吡唑啉化合物荧光发射强度随光照时间而增大的有趣结果。  相似文献   

16.
联有含氮艹/氐的2-吡唑啉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种在(5)位上联有含氮的2-吡唑啉化合物,研究了该化合物分子所呈现的光敏顺-反异构化现象,并对其机理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具电子转移性质的该化合物顺-反异构化反应速率强烈的依赖于溶剂的极性。同时,光敏异构化还导致了该吡唑啉化合物荧光发射强度随光照时间而增大的有趣结果。  相似文献   

17.
李俊芬  李晋增  张彩红  韩玉英  秦曦  董川 《应用化学》2013,30(10):1139-1143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拉电子能力基团的新化合物:9-乙基-3.-咔唑亚甲基-(2,4-二硝基)苯腙,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和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化合物在溶液中,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发生了分子内电子转移,激发态和基态的偶极矩差值(μE-μG)为4.530 D,并在强极性溶剂中出现了有趣的双荧光发射.随着其浓度增大,会形成二聚或多聚体,荧光发射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18.
用稳态光谱以及皮秒瞬态荧光光谱研究了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分子胆甾醇修饰羟基喹啉锌(Zn(ChQ)2)的聚集诱导荧光蓝移性质. 在Zn(ChQ)2的极性溶剂溶液中, 分子激发后会发生从胆甾醇基团向喹啉环的光致电子转移, 转移后形成了“扭转的分子内电荷转移态”作为新的荧光发射态. 而在薄膜态中, 分子由于聚集产生空间位阻, 不能形成新的荧光发射态, 相对于极性溶剂中, 产生聚集荧光增强效应, 荧光发射峰会蓝移, 发射强度会增强. 在薄膜态中, 全波长上的超快荧光衰减说明存在分子间光致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9.
荧光光谱法研究4-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动物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4-硝基苯胺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4-硝基苯胺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和双对数方程分别处理实验数据发现BSA与4-硝基苯胺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猝灭机理以静态碎灭为主.根据双对数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典型的共轭的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D-A)化合物:2-三氰基乙烯基蒽(2-TCVA)与9-三氰基乙烯基蒽(9-TCVA),通过极性效应,温度效应对它们基态与激发态的光谱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均表现出显著的电荷转移(CT)吸收峰,分子受光激发后,9-TCVA只能在非极性溶剂中产生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荧光,而2-TCVA在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中都能从ICT态发光。另外,温度效应显示冻结态下,2-TCVA只发射ICT态荧光,而9-TCVA既发射类蒽(anthracene-like)荧光又发射ICT态荧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2-TCVA与9-TCVA分子平面性上的差异而引起分子内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不同所致。文中还利用了Bilot-Kawski公式估算了化合物2-TCVA在激发态与基态时偶极矩的差值为18.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