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忠士 《中国钼业》2007,31(3):27-27
本发明涉及钛合金的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钛合金制备的铝钼钒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合金组成为:Mo 9%-13%,V 9%-13%,Al为余量;制备过程为:采用炉外点火冶炼法,按常规步骤操作,原料烘干温度为70—80℃,烘干时间不少于24h;配料重量组成以Al为1kg计,V2O5 0.142—0.197kg,MoO3 0.159—0.258kg,CaF2 0.117—0.142kg,KClO3 0.151—0.183kg;  相似文献   

2.
冶专 《中国钼业》2005,29(6):32-32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的高速钢物件,优选用于高速切削特别是轻金属及轻金属合金的切削工具。为提高热稳定性和韧性以及降低磨损,特别是切削工具的上述性能,按本发明规定,PM物件具有与按DIN50602测试的值K0最高为3相应的高纯度以及以重量%计的下列化学组成:C1.51至2.5;Si至0.8;Mn至1.5;Cr3.5至4.5;W13.3至15.3;Mo2.0至3.0;V4.5至6.9;Co10.05至12.0;S至0.52;N至0.2;O最多100mg/kg。  相似文献   

3.
张忠世 《中国钼业》2006,30(2):50-50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铝钨系中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计,其成分为:10—75钨、0~75铌、0~75钼、0~20钛、铝余晕。制备可以采用炉外点火冶炼法:原料烘干温度70~80%,配料时加人配料渣子,加入量为原料总重量的5~15%;亦可采用中频炉熔化法:按所述配比配料时加入防氧化剂和助熔剂。本发明铝钨系中间合金熔点远低于金属单质的熔点,使钛合金的制备熔炼过程稳定,避免了由于金属单质熔点不一致,所施加的熔炼电流忽高忽低不容易控制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粉末冶金法及密封氮化的方法,对添加不同钐含量的Sm2Fe17型合金及其氮化物的组织形貌、物相组成与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多补偿添加25%钐可以使Sm2Fe17型合金退火态的α—Fe含量小于2%。Sm-Fe合金冶炼后的主相均表现为菱方Th2zn17型结构,但快冷时优先沿{300}和{220}面长大。氮化后Sm2Fe17晶格膨胀形成Sm2Fe17N,主相,而α—Fe的X射线特征峰未见明显移动。Sm14.2FeB58合金晶胞膨胀相对较小,而Sm12.8Fe87.2晶胞膨胀较大,在氮化20h时有最大△V/V=8.36%:氮化增加合金中的α—Fe含量。Sm14.2Fes5.8N,的剩磁最高为59.5Am^2/kg,S1l0.5Fe89.5Nx磁化强度最高值为193.6Am^2/kg,Sm12.8Fe87.2Nx合金的所有磁性能值基本分布在Sm14.2Fe85.8Nx和Sm10.5Fe89.5Nx的值之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钼业》2005,29(3):5-5
用于核燃料包复层的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的含铌锆合金。包括如下重量组成:铌0.8%~1.2%、选自铁,钼,铜,和锰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含量各是0.1%~0.3%;或铌1.3%~1.8%、锡0.2%~0.5%、一种选自铁,钼,铜,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1.3%~1.8%、锡0.2%~0.5%、铁0.1%~0.3%、一种选自铬,钼,铜和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0.3%~1.2%、锡0.4%~1.2%、铁0.1%~0.5%、一种选自钼,铜和锰的元素,为0.1%~0.3%;其余成分为氧600~1400mg/kg;硅80~120mg/kg和其余量的锆。  相似文献   

6.
《中国钼业》2013,(2):60-60
本发明涉及磁性物体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种磁导率μ=60的铁镍钼合金软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磁导率μ=60的铁镍钼合金软磁材料,该铁镍钼合金软磁材料由以下的组分压制成型:铁镍钼粉末,其中镍的含量为75%-85%,钼的含量为1%~4%,余量为Fe;对铁镍铝粉末表面处理的磷酸,为铁镍钼合金粉末重量的1.2%-1.8%;酚醛树脂,为铁镍钼合金粉末重量的0.2%-0.6%。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工艺简单,使用设备简单;(2)采用价低的铁镍钼粉末,生产成本大大降低;(3)采用此种方法制作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电感量,较高的品质因数,较低的功率损耗值;(4)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铁镍钼合金仍能保持优异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钼业》2012,(1):37-37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是一种用于冶炼专用电动粉控阀阀芯的复合合金,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W82.5%~85.5%,TaC1.5%~2.2%,Co10.5%~13.5%,C1.2%-3.5%,Si≤0.030%,P≤O.035%,S≤0.030%,Mn≤0.40%。  相似文献   

8.
《铝加工》2006,(2):8-8
(本刊讯)日本古河-天空铝业公司(Furukawa—Sky Aluminium Corp,)、本田汽车公司(Honda Giken Com.)共同发明一种有良好的成形性能的汽车薄板铝合金,合金成分(%):Si3.95-5.0,Mg0.2—0.8,Zn0.2—1.5,Cu0.2-1.5,Fe0.2~1.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Fe-17.5TCr-0.5%C及Fe-17.5%Cr-0.5%C-Z%Ni(Z=1-2.4)合金的组织和磁性。在低于A3温度退火后Fe-17.5%Cr.0.5%C合金由铁磁性的α相和M23C6相组成,合金具有高的比磁导率,好的软磁性。另-方面,当合金固溶处理后,导致有低的比磁导率的顺磁性的叮相组成。合金的比磁导率随温度降低而增加,这是由于γ相转变成磁性的α′相。在Fe-17.5Cr-0.5C合金中添加Ni降低了转变温度Ms,使顺磁性的γ相稳定化。退火Fe-17.5%Cr-0.5C%-Z%Ni合金也会导致形成铁磁性α相和M23C6相,具有软磁性,但这种软磁性稍低于Fe-17.5Cr-0.5C合金,主要是因为Fe—17.5Cr-0.5C—ZNi合金的晶粒尺寸较小。业已发现Fe-17.5Cr-0.5C—ZNi合金的软磁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金的残余应力。对该合金进行适合退火后,其软磁性能优于商业用Fe-18%Cr-8%Ni合金。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钼业》2005,29(2):7-7
用于核燃料包复层的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的含铌锆合金。包括如下组成:铌0.8%-1.2%(质量分数,下同)、选自铁,钼,铜,和锰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含量各是0.1%-0.3%;或铌1.3%-1.8%、锡0.2%-0.5%、一种选自铁,钼,铜,锰的元素,为0.1%-0.3%;或铌1.3%-1.8%、锡0.2%。0.5%、铁0.1%-0.3%、一种选自铬,钼,铜和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专利     
耐蚀钨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蚀钨基烧结合金,由于改善了高温和高湿下的耐蚀性,它不需防护(如镀Ni)而使用。该耐蚀钨基烧结合金由80%~97%(重量)W和余量Ni、Co、Fe以及不可避免杂质组成。Ni-Co或Ni-Co-Fe粘结相的组成由Ni、Co和Fe比例为10%~98%(重量)Ni、2%~90%(重量)Co和0-70%(重量)Fe所构成。通过在还原气氛下于比粘结相熔化温度高10~80℃温度液相烧结上述组成的混合粉而制得耐蚀钨基烧结合金体。(专利申请号:94118650.4;发明人:河村利大;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地址:…  相似文献   

12.
《铝加工》2006,(1):20-20
一种Al-Mg-Li-Zr-Er合金涉及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Mg6.9-5.5wt%,Li1.8-2.1wt%,Zr0.08~0.15wt%,Er0.05-0.70wt%,Al为余晟。本发明的关键在往Al-Mg-Li-Zr-Er合金中添加0.50-0.70wt%的稀土元素Er;制备这种合金的方法是在1420合金熔炼过程中加入经真空熔炼的Al-Er中间合金。与1420合金相比较,Al-Mg-Li-Zr-Er合金具有细小的铸态晶粒组织以及较高的强度性能,大幅度提高合金强度,然而塑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喷射成形Al—8.5Fe—1.1V—1.9Si耐热铝合金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测试了挤压态合金在室温及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与铸态组织特征相比较,喷射成形工艺有效地消除了铸态合金中粗大的富Fe析出相,获得了细小均匀的组织结构。利用OM,SEM,TEM,XRD等材料分析测试手段,探索了材料中可能的组织演变过程及规律,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制备的Al—Fe—V—Si耐热铝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的弥散分布的球状相,有效的保证了合金在室温及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室温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45MPa,屈服强度也达到了398MPa,延伸率为16%;在315℃,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229和209MPa。  相似文献   

14.
钛合金之所以价格较高不仅是因为钛本身的价值较高 ,而且还由于使用了一些稀贵的 β稳定剂作合金元素。最便宜的 β稳定剂是 Fe,俄罗斯的一些传统钛合金中加入了少量的 Fe,如 AT类合金、BT3-、BT2 3、BT2 2等。其它国家的钛合金以前很少用 Fe作合金元素 ,因为钛与铁可能形成共晶而降低合金的塑性和耐热性。但还是有一些 α+ β的钛合金添加了 Fe,如 Ti- 6 Al- 6 V- 2 Sn- 1 .7Cu-1 .7Fe,Ti- 5Al- 1 .2 5Fe- 2 .75Cr,Ti- 5Al-2 .5Fe等。一些含 Fe的近 β合金 ,如 Ti-1 0 V- 2 Fe- 3Al,Ti- 8Mo- 8V- 2 Fe- 3Al,Ti-6 .8Mo- 4.7…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0—1.5%Nb对25kg真空感应炉冶炼的W3M02Cr4V钢(%:0.8~1.1C、3.8~4.1Cr、2.9-3.2W、1.8-2.1Mo、1.0-1.3V)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提高,铸态组织中铌碳化物增多;淬火奥氏体晶粒变细;1180℃淬火时,1.2%-1.5%Nb钢比≤0.1%Nb钢HRC值提高了6.0;二次硬化能力和红硬性也得到了提高;使钢在较高淬火温度下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合金法制备系列烧结Nd—Fe—B磁体(保持其主合金成分不变:Ndl4.1Dy0.5Fe79.0B6.4(原子分数),所添加的晶界合金中的B含量从0.95%(原子分数)逐步增加到6.95%(原子分数)),研究了微量添加晶界合金对烧结Nd—Fe—B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量添加晶界合金所制备的磁体,其抗弯强度值普遍高于单合金法制得的磁体;前者的抗弯强度最高可达397MPa,高于铸造,热压磁体的抗弯值,而后者的抗弯强度仅为309MPa。由相结构分析可知,当添加的晶界合金中的B含量为O.95(原子分数),主相晶格的四方度减小,这时磁体具有最高的抗弯强度。另外,微量添加晶界合金,可使磁体中晶界相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基本上消除了主相晶粒直接接触的现象,使晶粒的不规则长大得到抑制。这也是微量添加晶界合金后磁体具有较高抗弯强度的原因之一。对磁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量添加晶界合金几乎不影响烧结Nd—Fe—B磁体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钇对Ti-43Al-9V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OM,XRD,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稀土元素(Y)对Ti—43Al—9V合金显微组织以及力学形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43Al—9V—0.3Y合金由γ相、α2相、B2相和YAl2相组成;添加稀土可以细化Ti—43Al—9V合金的晶粒尺寸,并促进细小的α2/γ层片形成以及细化粗大的α2/γ/B2层片。对TiAl合金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适量添加稀土Y(0.3%,原子分数)可明显改善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但过量添加将会造成材料性能降低;断口分析表明过量添加稀土导致沿晶断裂比例增加将损害TiAl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钼业》2013,(2):31-31
本发明涉及磁性物体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铁镍钼合金软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铁镍钼合金软磁材料,该铁镍钼合金磁材料由以下的组分压制成型:铁镍钼粉末,其中镍的含量为75%-85%,钼的含量为1%-4%,余量为Fe;对铁镍钼粉末表面处理的磷酸,为铁镍钼合金粉末重量的0.6%~3.2%;酚醛树脂,为铁镍钼合金粉末重量的0.2%~1.1%。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工艺简单,使用设备简单;(2)采用价低的铁镍钼粉末,生产成本大大降低;(3)采用此种方法制作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电感量,较高的品质因数,较低的功率损耗值;(4)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铁镍钼合金仍能保持优异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Fe—Ni—Ti—Al因瓦合金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冷加工工艺对合金力学和膨胀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Al的加入使合金膨胀系数增大,同时随着Ti,Al的加入,应适当增加Ni含量,以保证合金具有较低的膨胀系数;冷加工降低Fe—Ni—Ti—Al合金的膨胀系数,时效热处理则增大合金的膨胀系数。含Ti2.5%(wt),AI0.6%(wt)的Fe—Ni—Ti—A1因瓦合金经时效热处理和变形强化,抗拉强度可达1500MPa。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钼业》2008,32(3):32-32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钼合金丝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丝材的合金中含有La2O3和Y2O3两种稀土氧化物,两种稀土氧化物占合金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4%~1.0%,且La2O3:Y2O3的重量比例为4: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生产工艺不同,在二氧化钼阶段进行双锥真空干燥液-固掺杂,而后进行二次还原制取二元稀土掺杂钼粉,再经压制、烧结、压力加工等工序制备出规格为Ф0.5~0.8mm Mo—La—Y稀土掺杂钼丝。和纯钼相比较,产品的高温性能好,再结晶温度高,比纯钼提高了300~500℃,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低塑性、使用寿命长等优良性能,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