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报告 5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PRCA) ,并对临床特点 ,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997年 6月~ 1999年 5月 ,我院施行HLA相合的allo PBSCT 40例中 ,ABO血型相合 2 0例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2 4~ 45岁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9例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4例 ;ABO血型主要不合 12例 (含主次不合 )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3~ 46岁 ,AML 3例 ,CML 9例 ;ABO血型次要不合 8例 ,男 5例 ,女 3例 ,…  相似文献   

2.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初步探讨了采用X、Y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探针和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在异性间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为供体细胞植活证据和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 (MRD)的价值。病例和方法1 病例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及 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M2a型 )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36 ,33,33及 39岁。3例CML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 2例CML(例1、例 2 )经羟基脲治疗 3个月获完全缓解 (CR)。例 3采用羟基脲和干扰能联合治疗 2个月获CR。通过上海市中心血站HLA配型分析 ,例 1与胞妹 ,例 2、例 3与胞姐完全匹配 ,…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CD34抗原和P170表达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报道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D34抗原表达阳性是预后不良的因素[1]。在研究中还发现CD34抗原表达与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170表达有相关性,在AML如两者同时表达则完全缓解(CR)率下降更为明显[1]。但有些学者认为:CD34抗原表达不影响AML和ALL的CR率及生存期[2,3]。我们常规选用14种单抗,对9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进行了免疫学分型,同时观察了CD34抗原和P170的表达规律以及与CR率的相关性。病例和方法1 病例来源 AL患者90例中AML59例,其中初治47例,另外12例包括慢性粒细…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46岁 ,原发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M4 型 ,CR1持续 1年进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HLA位点完全相合 ,刺激指数 (SI)为 0 .90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 :R12 (患者刺激细胞与供者反应细胞 ) =0 .0 0 % ,R2 1(供者刺激细胞与患者反应细胞 ) =0 .78%。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用环孢菌素A(CsA) 10 0mg/d 短程甲氨蝶呤(MTX) ( 1天 15mg/m2 , 3天、 6天均给予 10mg/m2 )。移植后白细胞 >1.0× 10 9/L ,血小板 >5 0× 10 9/L的时间分别为 2 0天和 2 9天。 2 4天…  相似文献   

5.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对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复发率起重要作用。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比自体骨髓移植(ABMT)复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BMT缺乏GVL作用。外周血干细胞作为造血干细胞来源越来越多地用于临床并逐渐代替骨髓细胞,其原因之一为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能增强GVL作用,而不加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GVL最直接的证据为应用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移植后的复发,其缓解率达70%[2]。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致力于GVL的研究并应用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 M L) 造血干细胞移植( H S C T) 后bcr 基因重排。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 F I S H) 技术,从 C E P H 酵母人工染色体( Y A C) 文库的3 个bcr 相关候选克隆中筛选探针,并对7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 T P C R) 分析。结果 确定了定位于22q11 bcr 基因区域且可在 Ph 染色体阳性细胞中易位至9q34的 Y A C 克隆765 E3 ,应用该 Y A C D N A 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7 例病人中5 例存在bcr 易位阳性细胞(6 % ~98 % ) ,常规 G 显带检出3 例, P C R 检出6 例。结论  F I S H 可能成为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疗效观察和微小残留病定量监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急性白血病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5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并分析它与AL临床特征、化疗反应及mdr1基因间的关系。病例和方法1 病例与对照 50例AL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初发22例,复发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急变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NHL→ALL)4例。对照组8例,其白细胞系统均无异常。初发性AML采用DA、HA或MA方案化疗,其中M3型加用维甲酸;ALL用DOLP方案化疗;复发难治性AL用Vm26 …  相似文献   

8.
肝静脉阻塞病 (VOD)是骨髓移植 (BMT)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 ,是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继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之后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为评估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中VOD预防方案 ,我们对 17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联合应用低剂量肝素与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 (Lipo PGE1)预防VOD。病例和方法1 病例  17例患者为本院从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9月进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 ,男 11例 ,女 6例 ,中位年龄2 7岁 (12~ 44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3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3例 ,慢性…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供、受者情况例1男性,25岁,O型血,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首次缓解(AMLM3aCR1),供者为其大姐,42岁,已分娩1胎,O型血;例2男性,9岁,B型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首次缓解(AMLM5CR1),供者为其姐,15岁,A型血;例3男性,25岁,B型血,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首次缓解(AMLM2aCR1),供者为其兄,37岁,O型血。3例供、受者间HLAA,B,D…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30岁。因左上腹剧烈疼痛 3d于 1998年 5月15日第 1次入我院 ,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经常规化疗病情稳定在慢性期。 1999年 12月出现腹部及腰背部剧烈疼痛 ,伴发热 ,体重下降 ,血小板异常增多 [(10 83~ 15 73)×10 9/L],X线胸片提示白血病细胞肺部浸润 ,在山东医科大学确诊为CML加速期 (CML AP)。以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联合化疗 1个疗程 ,腰背部疼痛减轻 ,但骨髓未完全缓解。经患者及家属同意行HLA5 / 6位点不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为其胞兄 ,39岁 ,外周血及骨髓检查正常 ,…  相似文献   

11.
毋庸置疑 ,近十年来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最显著的成就之一是证明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可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因此建立新型过继免疫疗法治疗造血系统恶性病已成为这一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前 ,供体淋巴细胞输入(DLI)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CML复发的最有效方法 ,可使大多数患者再次进入缓解期。我们对CML复发后DLI治疗的机制、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防治策略以及白血病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DLI治疗CML复发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allo HSCT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定量检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bcr基因重排。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从CEPH酵母人工染色体(YAC)文库的3个bcr相关候选克隆中筛选探针,并对7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胞遗传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 )方案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治疗 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例 1患者 ,男 ,42岁 ,B型血。 1995年 11月确诊为CML慢性期 (CP) ,Ph染色体阳性 ,bcr/ab1融合基因阳性。曾用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 1个月获完全缓解 ,以后采用羟基脲维持。供者 ,女性 ,38岁。为其胞妹 ,已婚未孕 ,无输血史 ,O型血 ,供、受者间HLA A、B、C、DR、DW均完全相合 ,ABO血型次要不合。  例 2患者 ,女性 ,37岁 ,AB型血。 1996年…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 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6 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 例(CR1 4 例,CR2 1 例) ,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 例(CR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8 例(CP5 例,AP3 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1 例(PR) 。中位年龄33(18 ~49) 岁。预处理方案:TBI9 ~10 Gy( 分2 次照射) + CTX 120 m g/kg 或TBI10Gy +CTX120 mg/kg + Vp16 500 mg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 方案:CsA+ 短程MTX。供者年龄中位数32(14 ~52) 岁, 用GCSF5μg ·kg - 1 ·d - 1 ×5 ~6 天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 分离单个核细胞中位数9 ×108/kg[5 .79 ~13 .70) ×108/kg] ,CD34 + 细胞中位数13 .9 ×106/kg[5 .69 ~49 .00) ×106/ kg] 。结果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仅1 例(ABO 血型不合) 红系延迟重建。粒细胞> 0 .5 ×109/ L 中位数12(10 ~15) 天,血小板> 30 ×109/L 中位数13(8 ~24) 天  相似文献   

15.
MAC预处理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一例乔振华高秀华马燕萍张晓辉吕家瀛马丽辉李蓉萍咎文娟李梅马秀琴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o-PBSCT)具有造血恢复快、无麻醉和无采集骨髓的痛苦等优点,但这种移植是否会建立持久的造血和免疫...  相似文献   

16.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的体外净化王立生综述裴雪涛吴祖泽审校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起源的恶性血液疾病。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虽可根治CML,但由于供者来源困难及移植后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产生等原因使其应用受到一...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二十多年来由于在急性白血病的治疗中采用了诱导分化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改进了诱导缓解方案、缓解后治疗采用了大剂量的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疗法得到加强 ,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 (CR)率、无病生存率 (DFS)及总生存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无论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还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仍有部分患者不能达到CR ,在CR的病例中仍有不少患者复发 ,复发与难治的病例即使获得再缓解 ,缓解期也不长 ,甚至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也有复发危险。这些都向我们揭示进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8.
染色体t(8;21)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之一,主要见于M2亚型。通常认为这些患者对化疗反应好,中位生存期较长。现将35例M2型t(8;21)病例,与同期24例无t(8;21)的M2型病例进行比较,观察其血液学及临床特征。材料和方法1 病例 病例来源均为1990年10月至1998年5月在我院根据FAB分型诊断为AMLM2型的初发病例,共59例。染色体检查采用R显带加热法,通过Cytonsion染色体分析仪分析,核型分析根据国际命名法(ISCN)。将59例患者分为A、B两组,伴有t(8;21)染色体的AMLM2归为A组;无t(8;21)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DCC基因在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CC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 1 8q2 1 .3 ,在 88%结肠癌、直肠癌患者中 ,DCC基因的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失。为了评价DCC基因在白血病发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转化为白血病的作用 ,我们检测了 3 1例白血病患者和 8例MDS患者的DCC基因表达情况。病例和方法1 病例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儿科、血液内科。白血病患者 3 1例 ,年龄为 6个月至 73岁 ,其中 6个月~ 1 4岁 1 0例 ,1 5~ 73岁 2 1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1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 0例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 7例。MDS 8例 ,均按FAB诊断…  相似文献   

20.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无PML/RARα融合基因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反式维甲酸 (ATRA)敏感性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和PML RARα融合基因高度相关。ATRA对无RARα重排的APL及其他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疗效差[1] 。我们对无PML RARα融合基因的APL患者采用ATRA治疗 ,具有一定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5例AML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其中 1例在外院进行ATRA治疗 ,余 4例在本院接受ATRA治疗 ;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18~ 71岁。经骨髓及血涂片过氧化物酶 (POX)染色等细胞化学检查确诊 ,诊断和疗效标准参照文献 [2 ]。2 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