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敏  郭亮 《河北医药》2010,32(15):2010-2011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大蒜素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与Bax的表达。结果 MTT显示大蒜素能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10μg/ml大蒜素可明显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可降低癌基因蛋白Bcl表达(P〈0.01),而促进Bax表达(P〈0.01)。结论大蒜素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THD(50μg/mL、100μg/mL与200μg/mL)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THD作用于人宫颈癌Hela细胞,能明显降低细胞活力,且体现出浓度依赖性(P <0.05);作用24 h后,Hela细胞G0/G1期细胞数目增加显著(P <0.05);S期细胞显著减少(P <0.05)。另外,THD持续处理Hela细胞24 h后,p-p53/p53比值显著增加(P <0.05)。结论 TH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形成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柴胡皂甙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2.5、5、7.5μg/ml)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MTT法检测处理24h、48h、72h后细胞抑制率;收集经不同浓度柴胡皂甙D处理48h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提取经不同浓度柴胡皂甙D处理48h的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柴胡皂甙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柴胡皂甙D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细胞活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方式;经柴胡皂甙D处理48h后,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也逐渐升高;Western blot表明柴胡皂甙D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survivin的表达。结论柴胡皂甙D可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发生凋亡,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依地福新对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地福新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依地福新(0.5、1.0、5.0、10.0μmol.L-1)处理96h,并设立未加依地福新的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依地福新处理Hela细胞24~96h后,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1.0、5.0、10.0μmol.L-1浓度依地福新处理72h后,Hela细胞G0/G1期细胞数量显著增加,S期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1);各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依地福新对Hela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拉米夫定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 G2.2.15)后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p53表达的变化,探讨拉米夫定对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100μg/ml、200μg/ml、300μg/ml)拉米夫定作用于Hep G2.2.15细胞不同时间(3 d及6 d)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及胞质中MMP-9及p53蛋白含量。结果经拉米夫定作用后的Hep G2.2.15细胞生长未受明显抑制;细胞中MMP-9及p53的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拉米夫定通过降低Hep G2.2.15细胞中MMP-9及p53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的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草药吉马酮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用0、40、80、120、160、200、240、280μmol/L吉马酮处理Hela细胞24 h、48 h、72 h,CCK-8检测并分析吉马酮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分析吉马酮对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吉马酮对Hela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吉马酮可以抑制Hela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24h IC50为182.09μmol/L;吉马酮以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1);吉马酮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经不同浓度吉马酮处理Hela细胞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表现G1、G2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比例显著增加(P<0.05)。吉马酮可浓度依赖性下调Hela细胞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P<0.05)。结论吉马酮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和下调Bcl-2/Bax蛋白比例。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浓度分别为0.5mg/ml、1.0mg/ml、1.5mg/ml、2.0mg/ml的苦参碱体外培养Hela细胞24h、48h、72h后,分别用MTT法观察苦参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exinV-PI双标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各浓度和时间之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FCM检测结果显示苦参碱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增加,呈现随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各浓度和时间之间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苦参碱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100、150μg/ml的黄芩苷分别与人肝癌Hep G2细胞共同培养24、48和72 h,MTT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黄芩苷处理72 h后Hep G2细胞JNK和p-JNK的表达变化并观察JNK抑制剂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黄芩苷浓度低于100μg/ml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超过100μg/ml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不再增强。在黄芩苷处理后Hep G2细胞pJNK蛋白表达上调,使用JNK抑制剂后,能阻断JNK蛋白的磷酸化,并且降低黄芩苷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结论黄芩苷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诱导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对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淋巴瘤细胞系Raji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6.25~50μmol.L-1)的姜黄素作用于Raji细胞12~48h,二甲基四氮唑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p53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p53蛋白表达。结果:①姜黄素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Raji细胞的增殖,24h-IC50值为20.40μmol.L-1;②姜黄素(≥12.5μmol.L-1)能诱导Raji细胞发生凋亡,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③RT-PCR结果显示姜黄素25μmol.L-1和50μmol.L-1处理组能明显下调Raji细胞中p53mRNA的表达;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姜黄素25μmol.L-1和50μmol.L-1处理组可抑制Raji细胞中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此抑制作用也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Raji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其对bcl-2和p53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抑制可能是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肺癌NCI-H446细胞的体外放疗增敏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癌NCI-H446细胞,分为对照组、姜黄素处理组、X射线干预组以及联合干预组.对照组仅给予等体积培养基,姜黄素处理组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48 h,X射线组采用X射线照射(剂量率250 cGy/min),联合治疗组细胞先采用姜黄素处理,之后使用X射线照射.采用MTT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53、p21、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人肺癌NCI-H446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剂量为6~12 Gy的X线处理后,也可显著抑制NCI-H446细胞增殖;不同浓度姜黄素和8GyX线处理后,NCI-H446细胞增殖进一步降低,并与姜黄素浓度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姜黄素和X射线照射均可促进细胞凋亡;2者联合使用与单纯姜黄素或X射线照射相比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姜黄素与X射线均能诱导NCI-H446细胞中p53、p21和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P<0.05).X射线与姜黄素联合处理后,p53、p21和Bax以及Bcl-2蛋白含量比单独作用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人NCI-H446细胞具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上调p53、p21蛋白及下调Be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子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细胞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计数法测定生长曲线;用3H-脱氧胸苷掺入法测定对DNA合成的影响,以MTT比色法检测给药后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姜黄素作用HeLa细胞后,癌细胞生长延缓并萎缩,胞质粗糙,有大量颗粒状物堆积,而且药物浓度越大,形态学改变越明显;生长曲线测定、3H-脱氧胸苷掺入法及MTT比色法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对HeLa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明显的时间一剂量依赖关系,当姜黄素浓度为20μg/ml以上时,其对HeLa细胞的掺入抑制率高于5一Fu20μg/ml对该细胞的掺入抑制率。结论姜黄素对HeLa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干扰细胞代谢,改变细胞外暌的性质抑制肿瘤细胞增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黄素增强伊立替康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伊立替康和姜黄素单用或联合用药对SW62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伊立替康和姜黄素单用或联合用药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较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伊立替康和姜黄素单用或联合用药对SW620细胞内拓扑异构酶I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伊立替康和姜黄素单用均对SW62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相关性。5、50μg/mL伊立替康分别与0~30μg/mL姜黄素联合处理SW620细胞12、24、48 h均具有协同抑制细胞活性的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相关性。高质量浓度比低质量浓度的伊立替康与姜黄素联合用药抑制效果显著(P0.01)。0、20μg/mL姜黄素分别与0、5、50μg/mL伊立替康联合处理SW620细胞12、24、48 h,姜黄素可以增强伊立替康诱导的SW620细胞凋亡率。20μg/mL姜黄素联合5、50μg/mL伊立替康显著上调了SW620细胞内拓扑异构酶-Ⅰ蛋白的表达,协同诱导了SW620细胞内拓扑异构酶-Ⅰ蛋白的表达。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姜黄素可以协同增强对SW620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协同诱导SW620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伊立替康、姜黄素上调拓扑异构酶-Ⅰ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郑欣  邓凤祥 《中国药师》2014,(7):1079-108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后,CCK-8法观察姜黄素对SCL-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nn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早期凋亡,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酶标比色法检测Caspase-3 及-9的活性.结果:浓度大于10 μmol·L-1姜黄素能显著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上调细胞内Caspase-3及-9 mRNA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姜黄素能抑制SCL-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上调Caspase-3及-9的表达及活性是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高萌  蒋妮  徐红  张成鸿  关欣  李磊  李镇  田燕 《中国药房》2014,(7):605-608
目的:研究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体外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体内对移植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CA-F细胞株,MTT法测定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氟尿嘧啶、姜黄素混悬液对HCA-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抽取腹水型肝癌模型小鼠腹水接种于小鼠腋下以复制小鼠移植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空白温敏凝胶(ETH,0.05 ml/cm3))组、无水乙醇(0.05 ml/cm3)组、姜黄素混悬液(0.05 ml/cm3)组、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0.05 ml/cm3)组,瘤内注射给药,每隔5 d1次,连续2次。测定小鼠瘤体增长体积、瘤质量、抑瘤率,HE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培养细胞48 h时,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培养细胞72 h时,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瘤体体积增长程度明显减小,瘤质量明显减轻,抑瘤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在体外对HCA-F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体内效果与无水乙醇相当,但小鼠的顺应性较无水乙醇好。  相似文献   

15.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 common inherited disease affecting about 1/1000 and 1/400 live births, is characterized by massive enlargement of fluid-filled cysts and eventually causes renal fail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urcumin on renal cyst developmen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mechanism. 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MDCK) cyst model and murine embryonic kidney cyst model were used to evaluate inhibitory activity. Cell viability,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CFTR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MDCK cells were determine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yst inhibition. Curcumin was found to significantly inhibit MDCK cyst development. At maximum dose curcumin caused 62% inhibition of the cyst formation (IC50 was 0.12 μM). Curcumin slowed cyst enlargement in both MDCK cyst model and embryonic kidney cyst model with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Curcumin neither induced cytotoxicity nor apoptosis in MDCK cells at < 100 μM. Curcumin failed to affect the chloride transporter CFTR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Interestingly, curcumin inhibited forskolin-promoted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ed the tubule formation in MDCK cells, which indicates curcumin promotes MDCK cell differentiation. Furthermore, curcumin reduced the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proteins Ras, B-raf, p-MEK, p-ERK, c-fos, Egr-1, but increased Raf-1 and NAB2 in MDCK cells exposed to forskolin. These results define that curcumin inhibits renal cyst formation and enlargement and suggest that curcumin might be developed as a candidate drug for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晁旭  赵英永  魏敏慧  党琳  马晓军  王文娟 《江苏医药》2012,38(15):1740-1742,1732,1736
目的探讨土贝母皂苷-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应。方法用不同浓度土贝母皂苷-Ⅱ0、2、4、6、8、10、12μg/ml处理HepG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率,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同时,以H22肝癌小鼠模型初步探讨土贝母皂苷-Ⅱ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土贝母皂苷-Ⅱ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生长,24-h半数抑制剂量(IC50)为4.05μg/ml。HepG2细胞经土贝母皂苷-Ⅱ处理后,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G2/M期细胞数量增加,而G0/G1期细胞数明显减少。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证明,土贝母皂苷-Ⅱ对肿瘤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土贝母皂苷-Ⅱ可能是通过使肿瘤细胞滞留于G2/M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和Bel-740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姜黄素(2.5,10.0,25.0,50.0,100.0μg/mL),0.2%二甲基亚砜的RPMI 1640培养基加细胞为空白对照,2μg/mL顺铂为阳性对照。MTT法检测肝癌HepG2和Bel-7404细胞的增殖。结果姜黄素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的增殖抑制有量效关系,并呈时间依赖性。在相同作用时间下,姜黄素组、顺铂组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5,10.0μg/mL姜黄素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25.0,50.0,100.0μg/mL姜黄素以及顺铂组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的抑制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4的生长,且存在剂量-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胃癌MGC823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人胃癌MGC823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MGC82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凋亡;荧光显微镜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姜黄素对细胞诱发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姜黄素可明显抑制细胞的生长,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成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分析仪结果表明,姜黄素能使MGC823细胞在加药后48h出现凋亡峰。电镜观察可见姜黄素能使细胞发生凋亡,出现核边集及染色质浓缩成块状。结论:姜黄素可抑制Ec-9706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