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广西72座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工艺、运行情况统计表明,广西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一般小于2万m3/d,主要采用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A2/O工艺。污水处理厂单位规模总投资(含管网)、单位规模污水厂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随处理规模增大而降低,〈1万、1~2万、2~5万m3/d规模污水处理厂单位规模总投资分别为17 300~4 700、4 700~3 500和3 500元/m3,单位规模建设投资分别为7 250~2 750、2 750~1 900和1 900元/m3,管网实际投资明显低于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2万、2~5万m3/d规模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均值分别为0.48、0.36元/m3。2010年污水处理厂平均负荷率为60.8%,明显低于全国在线污水处理厂的平均水平;污水处理达标率平均值为96%,其中COD、BOD全部达标,但少数污水处理厂因工艺技术、碳源不足而出现氨氮超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C2R模型和BC2模型对贵州省21座市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显示,贵州省市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有效性不高,只有14%的污水处理厂属DEA有效,67%的污水处理厂的综合效率小于0.700;76%的污水处理厂投入与产出间不相匹配,属规模效益递减状态;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负荷率和工艺类型成为污水处理厂综合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技术升级改造的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微孔曝气氧化沟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工艺特征,以及在实际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8年的运行监测数据分析了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的效益,总结了微孔曝气氧化沟的工艺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熵权指数的模糊物元模型方法,对华北某市8座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运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该方法能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参数,通过客观运算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避免主观干扰和经验限制,评价结果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状况.结果表明:A/A/O工艺在脱氮除磷方面优势明显,采用该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普遍较好;TN去除率和泥饼量是影响污水厂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氧化沟工艺、A/O工艺、SBR及其变种工艺是广西乃至全国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对比研究3种处理工艺能耗,利于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经对这3种工艺的3个污水处理厂(A、B、C)能耗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污水处理厂各环节能耗处于较合理水平,主要耗能均发生在污水提升、曝气供氧和污泥处理3个环节;A、B、C3个厂比能耗分别为0.16、0.17、0.21kWh/m3;污水处理厂能耗受进水水质、运行负荷率、规模、季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
设计进水水质水量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选择、工程设计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数据,其计算不当会给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调查了贵州省已建9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2012年运行情况,结果表明:基于规划面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及其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设施污水量所占比例计算的设计进水污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往往偏差较大,设计进水水量和水质普遍较实际进水偏高,设计进水BOD/COD、BOD5/TN与实际情况脱节,并给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7.
利用反应器生态系统的ASM2号数学模型及状态点分析法分析银川一污水处理厂的工艺。ASM2号模型将氧化沟分段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水厂运行数据拟合良好;状态点分析法用于分析二沉池的运行工况;通过改变MLSS和活性污泥回流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为水厂的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污水水质、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确定、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污泥处理、污水处理厂占地、运行费用以及工程投资等评审参考标准进行了探讨,污水处理厂规模的确定非常重要,污水处理工艺的确定是污水处理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关键,建议采用高效低耗污水处理工艺,例如,氧化沟工艺(OD)、SBR工艺等,其主要经济指标为:吨水投资600-900元,吨水占地0.4-0.6m^2,吨水运行费用0.2-0.5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适合宁夏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根据实际排水量情况确定处理厂规模,通过百乐克、SBR、一体化氧化沟和MBBR等4种工艺进行工艺设计、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主要进行经济指标对比,最终得出SBR和一体化氧化沟工艺适宜于规模在500~3 000 m3/d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某低负荷长污泥龄氧化沟工艺的污泥膨胀工况,通过对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和运行参数的分析,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发生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氧化沟曝气转刷损坏导致氧化沟内总体溶解氧(DO) 质量浓度过低.针对污泥膨胀原因及相关的膨胀机理,采用降低污泥质量浓度,提高系统DO质量浓度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解决了污泥膨胀问题.另外根据污水处理厂现有设备情况和小试试验结果,确定了该污水处理厂的最佳运行条件为:DO质量浓度约为1.0-1.5 mg/L;污泥指数在120-150 mL/g;污泥质量浓度为5.0 g/L.  相似文献   

11.
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所应用的三沟式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并着重论述了其自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在泥布湾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所应用的三沟式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并着重论述了其自控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3.
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综合评价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提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基本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特点,并在实际的工程评价中得到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活性污泥1号模型在焦作市污水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运行控制.为优化焦作市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的运行条件,基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以缺氧区体积、混合液回流比、溶解氧等参数构成不同工况,进行了稳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缺氧区与好氧区体积比为1:2,内循环回流比200%,好氧区溶解氧质量浓度维持在3.0mg/L,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选定工艺条件下,污水厂运行能耗低,系统对水量和水质负荷变化的耐冲击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5.
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接触氧化 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小区污水的试验研究。组合工艺的试验运行分两个阶段:前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池连续运行,后阶段生物接触氧化池间歇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间歇运行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与人工湿地组合,其运行效果优与连续运行的工艺组合。组合工艺的最佳运行工况为曝气强度为4.0 m3/(m2.h),进水0.25 h,曝气2 h,沉淀1 h,排水0.25 h,此时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经过消毒后可以回用。同时针对不同浓度的小区污水,还可以通过调整组合工艺的运行方式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氮去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及总氮去除方法的比较,明确提出了氧化沟法污水处理厂对总氮去除的可行性工艺及技术.  相似文献   

17.
跌水曝气系统在污水处理工艺上的运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重庆市某污水工程BT项目设计实例展开分析,结合国内外跌水曝气系统在实际工程上的运用,探讨在目前国情下,引入跌水曝气系统的可行性,并从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厂修建投资的经济性两个方面介绍跌水曝气系统特点,以及在氧化沟和其他污水处理工艺上的运用等。最后得出,跌水曝气系统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曝气方式设计使用,是适合中国中小型城镇水环境控制的污水处理改进技术;采用跌水曝气系统,可以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得到降低,减少运行成本;可以很好的适应丘陵、山区的地形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减少工程造价和人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8.
某市D污水处理厂设计时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无法达到现行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对脱氮除磷的要求,且进水具有明显的低C/N特征,为此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生物选择池、厌氧池和缺氧池,结合原有的卡罗塞尔氧化沟组成A-A2O工艺,生物选择池可以消除硝化液对厌氧除磷的不利影响,提高后续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该工程可以为老厂脱氮除磷工艺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LCA技术是科学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一种有效手段。运用LCA技术,以污水处理工艺设施为主线,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全过程生命周期分为3个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报废拆除阶段,并结合LCA的基本框架对污水处理厂的全过程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该生命周期评价模式不仅考虑了环境因素,而且考虑了技术和经济因素。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对所提评价模式进行论证,评价出两种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优劣。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银川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工艺中溶解氧仪(DO)测量值偏低而导致自动充氧控制系统不能按设计要求工作的问题,在2003—2005年的卡鲁赛尔氧化沟(Carrousel)污水处理系统中,分2步调整了氧化沟系统中溶解氧仪的测量方位,使溶解氧测量值增大了2~3倍,逐步达到了系统的设计要求,使自动控制运行模式趋于完整.调整后,表曝机的充氧工作更符合系统运行的需要,且电能消耗降低了30%~40%,更好地发挥原设计应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