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20):190-191
司法社会工作的专家责任的分析认定是司法社会工作者从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职业实现其专门化、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必须加以界定和规范。本文建议我国司法社会工作中"专家责任"之认定应从社会工作专家身份认定,行为认定,责任认定三个层面进行,并以机构为主要的责任承担主体和以经济赔偿为主要的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近年来上诉案件以及再审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并且这其中绝大多数案件都存在事实认定不清的问题。然而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事实认定的首要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广泛的承认,因此本文结合司法现状,分析事实调查的重要性,以提高司法实践中对事实调查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8)
故意伤害罪属于司法实践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犯罪类型,在每年的刑事案件中故意伤害案件占据着比较大的比例,同时也属于社会公众接触较多、关注较大的一种犯罪类型,此时对故意伤害罪的司法认定给予重视尤为关键。本文将会从一般殴打行为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三个方面来探究故意伤害罪的司法认定情况,以提高故意伤害罪的认定准确性,在保护人权的同时,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3)
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以基层检察机关受理的醉驾类危险驾驶案为研究对象,总结办案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醉酒驾驶案件的实体认定及影响量刑的情节把握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司法认定中的疑点和难点,进而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5)
刑事司法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刑事司法既要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也要考虑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因而司法机关在刑事司法过程中既要通过入罪认定来打击犯罪,也要敢于适用正当防卫等条款做出出罪认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人民的防卫权,也有利于鼓励全社会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1):161-162
目前因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于非法持有毒品罪中"情节严重"其他具体情形并没有详细规定,司法实践中检法两院对于"情节严重"认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笔者建议,应当综合考虑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涉毒前科劣迹以及其他犯罪情节来认定是否"情节严重";对于非法持有毒品罪和窝藏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认定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3)
司法实践对于正当防卫情形的认定极其罕见。究其根源,则为司法实践对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难以把握,导致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与一般的故意或过失犯罪之间的界限不明确。但究竟何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具体认定标准是什么,刑法并没有严格规定。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4)
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嫌疑人成立经济咨询公司,接受客户委托收取保证金,之后用于自己消费的行为的定性存在不同的意见。要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诈骗罪,需要考察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司法实践中,要区别不同的行为,对不同的犯罪嫌疑人认定相应的罪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3):125-126
试用期条款在劳动合同中出现的频率在不断的提升,法律法规的概括性规定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障碍。本文主要针对试用期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认定、试用期工资标准的认定,以及试用期延长条款效力的认定这三个在司法实践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讨论,重点在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解释,力求在实践中有更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6)
入户盗窃作为盗窃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主观恶性、客观危险性、危害性等方面都更加严重,但是关于入户的认定却在理论上和实务中存在争议,而实践中入户盗窃案件却屡见不鲜,伴随而来的入户盗窃都是理论界焦点话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入户盗窃罪的特点,对入户盗窃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入户盗窃罪理论研究提供有益支持,为入户盗窃司法认定提供科学指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6)
从2016年于欢辱母案,到2018年昆山反杀案,再到2019年赵宇案,"正当防卫"这个法律术语频频出现在民众的眼前。诚然,法治在不断的进步,但正当防卫到底应该如何认定仍是司法上未解的难题。发现并解决正当防卫在司法实务认定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将极大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35)
在司法实践中,寻衅滋事犯罪的过程中往往伴有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行为,在认定犯罪时不易区分,本文就以一起案例为例,分析聚众斗殴与寻衅滋事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  相似文献   

13.
行业发展     
《中国建材》2005,(7):83-83
中国建材协会提交取消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报告;玻璃行业第一例司法认定“洛玻”为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3)
近几年,我国涉烟非法经营罪的案件正在逐年上升,但是在烟草运营的司法认定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特别是在涉烟非法经营罪未遂的认定上。本文通过一个案例提出涉烟非法经营罪的问题所在,提出在该犯罪形态认定上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6):144-145
本文将从单位行贿罪在司法实践中突出的争议点着手,分四部分展开讨论:第一,关于本罪的客体认定;第二,关于本罪的行为认定;第三,关于本罪的主体认定;第四,关于本罪的刑罚配置的缺陷及完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6)
现行工伤认定法律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争议热点问题,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瑕疵争端,如工伤认定程序中关于因工负伤认定与法律救济衔接不当等。因此,本文以某单位罪犯B劳动期间左眼受伤的工伤认定案例为依据,阐述了我国现行工伤认定法律制度运行争端,并对完善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策略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2)
诈骗罪系属侵犯财产类犯罪,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司法实务中出现了"盗骗交织"的案例,导致诈骗罪的认定出现争议,继而损害司法权威。故本文试图对诈骗罪的处分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对司法实务中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4)
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存在着犯罪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恶意、行为对象等方面认定的困惑,本文对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物权法》第102条的理解及应用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笔者通过查询不同法院的判决认定,主要从司法实务角度提出自己对《物权法》第102条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消防行政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火灾原因认定是诉讼争议热点之一,提起诉讼多与民事诉讼相关联。对于火灾原因认定是否应纳入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与理论界均有争议。本文认为火灾原因认定的可诉性,应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