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作嫁”不得偷人“衣料”编辑这一行被人称之为“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个说法,虽然消极了一点儿,可它真实地反映了这一行的工作特点。难道不是么?在浩如烟海的古今书籍中,哪一本、哪一册,不曾留下编辑的劳作?在众多的古今著名作家中,哪一个、哪一位,不曾得到过编辑的帮助?可是,人们、包括后世的人们,他们记住了曾经对自己的成长起过作用的书名,记住了曾经在自己心目中产生过影响的作者,可有谁能知道这些书的编辑姓甚名谁? 但是,尽管如此,在我们的出版事业中,在我们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2.
赞“涂涂抹抹”在知识和知识分子被贬斥的那些岁月里,编辑工作——一项与知识、知识分子紧密相关的工作——也遭到了池鱼之殃。把这项工作说成是剪剪贴贴者有之,视之为咬文嚼字者有之,贬之为文字匠者亦有之。更有甚者,曾经有过这样的顺口溜,说编辑的劳作不过是——“一杯茶,一支烟,涂涂抹抹又一天。”说来也真够绝的。虽说编辑工作人员,并非个个喜爱饮茶,也未必人人嗜好吸烟,但是,成日伏案握笔涂涂抹抹,则是一点  相似文献   

3.
学习与创新——老话絮谈学习与创新,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学习是为了创新,这个,人人懂得,个个明白。笔者只是想从早些年在编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说点儿感想,发点儿议论,就教于出版界的同行。记得是六十年代初期,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以问答形式编辑出版了一  相似文献   

4.
如果有人问我……如果有人问我:“忙些什么呢”?我将这样作答:“打杂。”对方兴许不以为然。其实在我来说,并非戏言。对编辑工作稍有一点体会的人,恐怕都会以为我的回答是不无道理的。编辑人员有别于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之所在,我以为就是后面这些人员,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研究某个专题或某项工程(如有的人一生只研究古代货币史,有的人一生只研  相似文献   

5.
我看“家”与“商”读到鲁迅先生《集外集拾遗》中的一则广告——《三闲书屋校印书籍》: “本书屋以一千现洋,三个有闲,虚心绍介诚实译作,重金礼聘校对老手,宁可折本关门,决不偷工减料,所以对于读者,虽无什么奖金,但也决不欺骗的。”说得好!这种对革命、对文化出版工作、对读者的负责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出版家的气魄!  相似文献   

6.
从他人改稿中学改稿初做编辑工作,常苦于不得入门。不会改稿,便是其一。我就曾有过这样的苦恼。后来,在老编辑指导下,我一面阅读有关的书籍,一面琢磨别人修改过的稿子,觉得受益非浅。看别人修改过的稿子,旨在从别人的改稿中学习。既是学习,成效的大小,决定于是否用心,“学而不思则罔”。倘若在别  相似文献   

7.
取稿“不偏于憎爱”《文心雕龙》里有几句话,对做好编辑工作似有启发。兹抄录如下: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见《知音》第四十八) 刘勰在这里所说,系指文学评论而言。然而,“隔行不隔理”,对于编辑工作者,特别是对于文艺读物的编辑工作者,如何不以个人的艺术爱好来决定稿件的取舍,似很有借鉴意义。取舍稿件是编辑生活中的主要工作。它在诸编辑环节中,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占据重要的地位。稍有所失,不是错把珠玉当砾石,便是误把砾石当珠玉。那就失去了作为编辑工作者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咏“牛”我不懂诗,可偏偏爱读诗。而且兴致来了,还不时抄录几首,暇时吟诵。早些日子,我翻看到我四年以前抄录下的李纲的一首《病牛》,因有所感,夜不成眠,书此一文。诗系七言绝句,不长,特抄录于下: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这诗的意境,悲凉了些。那股子“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消极情绪和那股子孤芳自赏的清高劲,显现于字里行间。可是呢,倘若我们对它不是采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态度,而是科学地去发掘其积极方面的意义,我想,诗里所反映出的为国为民、任劳任怨,但  相似文献   

9.
别把事业当商业编辑在判断一部来稿是否采用的时候,应该有多方面的考虑。除了书稿本身写得好不好以外,常常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是这类题材风靡一时,内容虽则不大好,但出了可以赚大钱,要不要采用?一是这类题材很有意义或很有学术价值,但印量不会很大,出版了明摆着要赔钱,要不要采用?为着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看看老出版家邹韬奋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吧!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中“识货”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被人们称之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是广大读者熟悉的。这部作品临面世之前的“难产”,说来异常惊险。据说,这部文稿脱稿以后,凡尔纳曾先后把它投寄到十五家出版社,结果都没被编辑看中,连遭退稿。有一天,凡尔纳一气之下,抓起稿子就往火里扔。他的妻子一看,急了,赶忙把稿子从火里抢救出来。她鼓励凡尔纳再投一家出版社试试。凡尔纳接受了妻子的建议,第十六次把稿子投寄  相似文献   

11.
不该批评王安石不知道是不是从北宋时代开始的,人们就一直流传着一个王安石错改他人诗稿的故事。说是王安石有一回,路过一个小地方。当地一位诗人拿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求教于王安石。诗中有两句是这样的: 明月当空叫, 黄犬卧花心。王安石觉得此两句文理不通:“明月”怎么能“叫”?偌大的“黄犬”  相似文献   

12.
还是提倡两个“家”在当今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新的语词应时而生。“T型”编辑这个词汇的出现,便是一例。所谓“T型”编辑,系指编辑知识面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的结合而言。只具有专业知识深度的“|型”编辑和只具有知识面的广度的“—型”编辑,都不是太适应今天编辑工作的要求。唯有既有各科基础知识的广度,又有专业知识的深度的“T型”编辑,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我非常赞同对编辑工作者知识结构的这种认识。以往,人们对编辑的学业要求,说法莫衷一是。有的说编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性——出好普及读物的一个“法宝”记得有一年,一家出版社为初中学生出了一本普及读物,向全国发行。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十分专门,是研究一个特定地区的某种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的。征订中,需者寥寥。一了解,人们说:“这样的书,专家不必看(浅了),初中学生看不懂(深了),一般读者不用看(用不上)。”此话可谓一针见血了! 出现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自然同选题和书的内容有关。这种读者对象不明、内容不适合任何读者层的读物,在编辑生活中,并非绝无仅有。人们称之为出书缺少针对性。针对性,我理解,它有多方面的含意。择其要者,可否认为不外乎指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出这本书,二是为谁出这本书。  相似文献   

14.
欲识“千里马”,需为“千里牛”华罗庚先生逝世的噩耗传来那天,我在痛惜祖国失去了一位大科学家之余,想起了他最初迈步学者之路的一段历程。 1930年的一天,在上海《科学》杂志编辑部堆放的投稿中,有一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的来稿。它的作者,就是如今蜚声中外的华罗庚先生。其时,论职位,他不过是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小店员;论年龄,不过二十来岁。可是文章的锋芒所向,竟是鼎鼎大名的教授。这在世俗者看  相似文献   

15.
组稿以前……选题确定以后,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组稿。我初做编辑工作的时候,把组稿看得十分简单,心想:不就是找个作者写本书么?后来,从成败当中,才慢慢体会到组稿之不易。做好组稿工作,关键在于组稿以前作好充分准备。组稿前的准备,广而言之,平日读书看报、提高学识、增长才干、熟悉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文化学术界的动态、以及具有一些起码的写作知识等等,都可视为组稿前的基本准备。这里探讨的,是就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不动笔墨不看稿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时,有一回,学生们向他求教看书的经验,他回答了七个字:“不动笔墨不看书”。举一反三,我想到,看书与看稿,似有许多相近处。借用徐老看书的七字诀,编辑看稿,能否将“书”字更为“稿”字? 如果说,“不动笔墨不看稿”是被编辑生活的实践证明了的一  相似文献   

17.
自编袖珍《改稿须知手册》破题:自编,自己编辑;袖珍,小巧;《改稿须知手册》,关于修改稿件必须知道的事项、规则的手册。哈哈!这岂不纯属废话么! 真的吗?可它是我多年来编辑生活的一点切身体会呢!不怕见笑,权且忝为经验,奉献给有志于做好编辑工作的青年诸君。事情是这样子的——五十年代初期,我开始学做编辑工作的时候,在修改稿件中,对一些用词用语,既不懂得,也不在意。比如,碰到稿子里有“满清”、“洋灰”、“老革命根据地”、“公尺”、“公升”这一类词语,我都不予改动。后来,党和政府陆续发了一些文件,对一些  相似文献   

18.
我少年时候,跟人切磋学业,争执不下时,常拿出一张“王牌”:“书上说的。”对方一听是书上说的,也就无言以对了,于是我便“得胜回朝”。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见识慢慢儿多起来,特别是自己也编起书来的时候,我才开始醒悟到,书,也是人编出来的,书上说的也未必都对。你看,书上还兴出现错别字呢! 我以为,自己认识到这一点,从而做到遇事不唯书,不迷信本本,对书上说的取分析态度,这自然是一个进步。可是作为一  相似文献   

19.
“涂红”——不可缺少的工序编辑啊!你默默地为一本书稿的面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劳动!大至政治内容的“把关”、学术(艺术)质量的审查、材料的核实,小至引文的查对、文字的润饰、错别字的改正,等等等等,统统都在编辑岗位责任制的“管辖”之内。这里,我还要说一桩在编辑工作中更加细小、更加麻烦、更加简单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这便是“涂红”。“涂红”,也算是编辑这一行的“行话”吧。它指的是把删除的  相似文献   

20.
不可厚厚薄薄我发现,小学高年级的有些同学,他们看课外书,有一个怪现象:看薄本子的少,读大部头的多。究其根由,据说是认为:薄本儿,没劲,似乎只有读论斤重的书,才能显现共有文化。这种心理,对于小孩子来说,可说是可爱的天真,令人喜爱的幼稚。真正懂得书的价值的人都知道,书的好坏,不以重量计;所读书的厚薄,与文化高低也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