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松峰  乔峻  木拉提  霍强 《心脏杂志》2007,19(4):494-494
临床上冠心病常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表现缺乏特异性。我院自2004年4月~2005年12月有9例冠心病并发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一期手术治疗,占我院同期冠脉搭桥手术的5%。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61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脉搭桥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共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及CABG 61例,其中二尖瓣成形7例、二尖瓣置换33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双瓣置换9例、Bentall术3例、Wheat术1例,同期移植血管112支,平均1.90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3.3%,2/61),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其余并发症包括出血、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经相应处理痊愈.随访1~93个月,随访54例,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远期死亡1例(急性肺栓塞).结论 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经过精心术前准备,术中充分再血管化,恰当的处理瓣膜,良好的心肌保护,外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应用乳内动脉部分重建前降支治疗前降支弥漫性病变的冠心病的方法 ,以探讨该术式的治疗价值。方法 :2 6例病人中男 17例 ,女 19例 ;年龄 5 8~ 75岁 ,平均 6 3 2岁。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者 8例 ,3例有近期心肌梗死史 ,9例有不稳定心绞痛 ,均为三支血管病变 ,其中前降支为弥漫性病变。手术均在全身浅中度低温 ,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施行。冷血心脏停跳液顺灌诱导、间断逆灌及终末温血灌注。前降支以左乳内动脉重建。前降支占重建后血管的 2 5 % ,而左乳内动脉占 75 %。结果 :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 1例 ,占 1 2 6 (3 8% )。随访 1~ 6个月 ,1例术后心绞痛 ,再次造影示手术后降支吻合口血栓 ,其余病人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应用乳内动脉行弥漫性病变的前降支重建术是治疗前降支弥漫性病变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左心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左心室室壁瘤定义为左心室部分室壁出现运动减低、不运动或反常运动,这不仅包括狭义经典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有颈薄壁的囊袋性室壁瘤,而且还包括了无收缩功能的、薄壁含有存活心肌的瘢痕区。95%以上的室壁瘤是由于穿壁性心肌梗死引起的,94%以上位于心室前壁,但是尸检中发现大部分位于下后壁[1],极少数的原因是创伤、Chagas病或肉瘤样病。尽管现代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总结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外科治疗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外科治疗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效果良好,19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围术期死亡1例。术前甲减确诊者均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剂量为12.5~200μg/d,平均(85±11.9)μg/d,(1.15±0.14)μg/kg,术后3d内服用剂量为25~200μg/d,平均(113±11.3)μg/d,(1.56±0.13)μg/kg;术前漏诊6例,术后确诊后立即行激素替代治疗,左旋甲状腺素片最大剂量为250μg/d,最小剂量为75μg/d,平均179.17μg/d,(2.38±0.66)μg/kg;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4~146 h,平均(38±21)h,ICU停留时间16~67 h,平均(35±14.5)h;术后使用2~5μg.kg-1.min-1多巴胺改善心功能,其中使用肾上腺素维持心功能者4例,剂量在0.02~0.08μg.kg-1.min-1,行IABP辅助治疗者1例,5 d后顺利撤除。结论: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外科治疗增加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恢复较甲状腺功能正常者慢,积极有效的围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术期病死率并无明显增高,可安全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合并畸形冠状动脉的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有关技术的改进。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完成该类手术18例,其中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7例,改变右室切口4例,主肺动脉移位法2例,双流出道法2例,游离牵开左前降支(LAD)疏通加宽右室流出道(RVOT)2例,1个半心室矫治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随访8~82个月,无晚期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根据右室流出道狭窄程度和畸形冠状动脉走行争取个性化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瓣膜性心脏病伴缺血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以期提高疗效。方法 :11例患者中 ,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4例 ,二尖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1例 ,主动脉带瓣管道置换 2例 ,二尖瓣成形术 1例和三尖瓣成形术 1例 ;搭 1支桥 4例 ,搭 2支桥 1例 ,3支桥 3例 ,4支桥 3例 ,平均 (2 .5±1.3)支。结果 :11例无手术早期死亡 ,痊愈出院 ;随访 2~ 16 (平均 6 .3)个月 ,心绞痛症状消失 ,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对年龄 >5 0岁瓣膜病患者或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患者 ,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彻底纠正心脏病变 ,加强心肌保护 ;妥善处理术后并发症 ,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迷宫术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结合,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热凝及无水酒精注射方式,对33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于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实施改良迷宫术.结果 33例全部存活,术后心房颤动全部消失;随访6~27个月,其中28例维持窦性心律,心房颤动复发5例.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出血及血栓复发.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的改良迷宫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涛 《山东医药》2008,48(41):114-116
19世纪70年代Favaloro[1]应用大隐静脉以及乳内动脉进行旁路移植,真正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全世界广泛开展.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外科取得了迅猛发展,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并仍然有宽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心房室管畸形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心房室管畸形患者63例。其中部分性房室管畸形56例,完全性房室管畸形7例。部分性房室管畸形瓣裂修补采用间断褥式缝合并连续缝合加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24例采用Kirklin的方法修补将冠状静脉窦开口隔入左心房,32例采用McGoon法冠状静脉窦开口保留在右心房。完全性房室管畸形7例。按Rastalli分型属A型4例,C型3例,分别采用自体心包加涤纶片的双片法(4例)或自体心包单片法(3例)修复。合并畸形均予以同期处理。结果:无早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8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7d后恢复窦性心律。术后随访46例,随访时间2个月~4年,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完善修复二尖瓣关闭不全和避免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管畸形除注重房室瓣修补完善外,强调将二尖瓣和三尖瓣环纠正至正常解剖位置,以恢复室间隔的面积和增宽左心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181例重危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心脏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1例瓣膜外科病例中合并巨大心脏临床资料,男性76例,女性105例,年龄15~57岁,平均(45.7±15.2)岁。分为2组:巨大左心房(GLA)组84例,左心房内径(LAD)70~150mm,平均(80.3±17.5)mm;巨大左心室(GLV)组97例,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70~112mm,平均(79.4±12.7)mm。患者全部行瓣膜置换术,其中GLA组行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72例,同期行三尖瓣环缩成形术42例,左心房血栓清出13例;84例均作左心房折叠术。GLV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8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27例,二尖瓣置换术32例,二尖瓣置换术均保留全部或部分瓣膜和瓣下结构,同期行三尖瓣环缩成形术18例,左心房血栓清出4例,左心房折叠术21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率GLV组和GLA组分别为9.3%和6.0%,GLV组明显高于GLA组(P<0.05);死亡原因GLV组以室性心律紊乱为主(55.6%),明显高于GLA组(P<0.05);GLA组以呼吸衰竭为主。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显示,GLA组LAD平均(60.1±12.1)mm,GLV组LVEDD平均(56.6±16.1)mm,较术前明显缩小(P<0.01)。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瓣膜置换同期左心房折叠术有利于改善合并巨大左心房的术后恢复;保留二尖瓣瓣膜及瓣下结构有利于合并巨大左心室病例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瘘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全部采用外科治疗,统计其疗效。结果 单纯冠状动脉瘘20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8例;右冠状动脉瘘18例,左冠状动脉瘘8例,双冠状动脉瘘2例。瘘入右心室13例,瘘入右心房12例,瘘入左心室1例,瘘入肺动脉2例。心腔内双瘘口及三个瘘口各有1例,余26例为单一瘘口。所有病例行手术治疗,8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同期矫治。全组无死亡及残余瘘,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效果肯定,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应同期矫治。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和(或)瘘人心腔的位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心脏直视手术59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介绍老年人心脏病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的59例老年人心脏直视手术,其中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6例,均为多支病变,5例同时行室壁瘤切除术;单纯瓣膜手术18例;瓣膜置换同时CABG3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及左心室腔内异物取出术各1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例,Ⅲ级38例,Ⅳ级18例。结果术后住院死亡2例,存活57例,随访3个月至4年,死亡1例,其余56例生活质量提高,心功能改善,Ⅰ级24例,Ⅱ级30例,Ⅲ级2例。结论年龄并非心脏直视手术的禁忌证,经过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Ebstein心脏畸形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1996年1月至2006年4月,42例Ebstein心脏畸形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轻型3例,仅行三尖瓣De vega成形;中间型34例行房化心室折叠及三尖瓣成形术,3例同时作双向腔-肺分流术;重型5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合并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均同期修补.结果 手术死亡1例(2.4%),41例顺利恢复(97.6%).39例得到随访,其中成形术后35例,瓣膜置换术后4例,随访时间2个月至10年,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晚期死亡.成形组中,32例(91.4%)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超声检查示三尖瓣无反流6例(18.8%),轻度反流19例(59.4%),中度反流7例(21.9%);3例(8.6%)心功能Ⅲ级,超声检查示三尖瓣重度反流.4例瓣膜置换术后心功能Ⅱ级.结论 Ebstein心脏畸形应首选房化心室折叠及三尖瓣成形术,部分右心室功能极差者同时行双向腔-肺分流,即11/2心室修复,对预防术后低心排,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重症病例瓣膜畸形严重,应做三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二尖瓣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83年6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9例二尖瓣肿瘤的临床病例。其中良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2例。9例中行二尖瓣替换术8例,二尖瓣成形1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患者全部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20年,死亡2例,均为恶性肿瘤,其余7例心功能I级5例,Ⅱ级2例。结论二尖瓣肿瘤的临床表现多为劳累后心慌气短。外科治疗应当根据肿瘤的性质、累及二尖瓣的部位等采取二尖瓣替换术或二尖瓣成形术。良性肿瘤外科治疗的远其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SOCC)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917例瓣膜手术,其中SOCC患者90例。结果SOCC组90例病例,死亡6例,死亡率6.7%,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呼吸衰竭、恶性心律失常、DIC、多脏器功能衰竭。非SOCC组827例,死亡率4.8%。结论瓣膜病合并心脏恶液质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三尖瓣的处理,术后低心排的处理,围术期营养支持和多脏器功能的维护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22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目的:总结我院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E-CABG)病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的22例E-CABG术病例,3例仅有前降支病变的患者采用off-pump CABG术,其余19例采用on-pump CABG术,心肌保护方式采用顺灌结合经冠状静脉逆灌心肌保护方式,统计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择期手术组对照。结果:急诊手术组1例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患者术后2d死于顽固性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严重并发症6例,择期手术组仅有2例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可以有效提高危重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