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自控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等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单胎、足月、头位、无自然分娩禁忌症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所用药物:Ⅰ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625%,芬太尼1μg/ml;Ⅱ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09%,芬太尼1μg/ml;Ⅲ组腰麻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硬膜外罗比卡因0.125%,芬太尼1μg/ml。于产程进行至宫口开2~3 cm时进行腰麻-硬膜外穿刺,见到脑脊液后经腰穿针注入罗比卡因3 mg,芬太尼25μg。然后退出腰穿针,置入硬膜外导管。30 min后连接PCA泵,自控剂量为4~6 ml,锁定时间为30 min,维持剂量设为6~8 ml,至宫口开全时停药。所有产妇采用视觉么模拟评分(VAS)法和改良Bromage评分法估计镇痛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改变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Ⅱ、Ⅲ组和Ⅰ组相比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Ⅱ组和Ⅲ组相比较镇痛效果相当,产程、分娩方式改变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Bromage评分都无明显差异。结论: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PCEA)对产程影响小,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是无痛分娩的理想药物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组(观察组)100例,宫缩规律且宫口开至2~3 cm时选择L2~3间隙作腰硬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入2.5 mg布比卡因加25μg芬太尼共1.5 mL,然后向硬膜外腔头侧置管4 cm,接PCA装置,泵内配0.15%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合剂。对照组100例,自然分娩,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产程分娩方式、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器械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程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确切,起效快,神经阻滞完善可持续给药,对母婴无影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胎儿有利,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简便的无痛分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 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实施腰麻用于剖宫产术,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选用硬膜外联合腰麻,采用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实施腰麻行剖宫产手术,硬膜外只在手术加时需要时使用。对照组(B组)选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观察术中血压变化、腹肌松弛、麻醉平面、麻醉效果、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例血压均有轻度下降。麻醉至手术开始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A组也短于B组。胎儿娩出过程中,A组产妇麻醉效果满意,腹肌松弛,无1例牵拉不适;B组产妇80%有牵拉不适。两组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轻比重、小剂量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效果确切,腹肌松弛、血压平稳,无呼吸困难,术后并发症少,产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戴国鹏 《右江医学》2006,34(3):264-265
目的观察硬膜外低浓度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42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在第一产程宫口开至1~3 cm开始行硬膜外(L1~2)穿刺向头端置管3~4 cm,注药方式采用首量+持续背景量模式,镇痛药为0.12%布比卡因(每毫升含芬太尼1.6μg),至胎儿娩出停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结果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无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意义,疼痛感比对照组显著良好,运动不受影响,无感觉缺失,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0.12%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既不影响产程又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也是可行走式分娩镇痛理想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二次剖宫产术480例,随机分为改良腰硬联合组、传统腰硬联合组两组.改良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0.75~1 ml,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立即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5 ml,5 min没有全脊麻等不良反应后,根据麻醉平面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7~12 ml;传统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腰麻针见脑脊液,根据患者体重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1.5~2 ml,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记录两组产妇阻滞最高平面固定时间、范围及效果、术中疼痛强度、辅助用药情况、手术医生满意程度、生命体征变化及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改良腰硬联合组比传统组最高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更长,各项生命体征更加平稳,升压药使用次数更少,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更高(P<0.05);麻醉阻滞范围、麻醉效果、术中疼痛、辅助用药、手术医生满意度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和传统式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一样好,但却更安全,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慧  印春铭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46-347,35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人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人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骠  刘嵘 《海南医学》2005,16(11):101-102
目的观察低浓度布比卡因硬膜外与腰麻联合硬膜外缓解分娩疼痛效果的比较。方法根据随机分组原则,60例足月产妇接受0.125%布比卡因硬膜外阻滞组(EPI组),60例足月产妇接受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CSE组),在官口开至2-3厘米时,二组经L3-4硬膜外穿刺成功,硬膜外组头端置管,5毫升1.5%的利多卡因试验后,一次性注射10毫升相应局麻药,30分钟后接局麻药以5毫升/小时持续输入,腰麻联合硬膜外组取27G腰麻穿刺针,通过硬腰外针刺蛛网膜下腔,于宫缩期间注入腰麻药1.5毫升拔出腰麻针,迅速置入硬膜外导管,翻身后调整麻醉平面,待腰麻作用消退后,用微量注射泵向硬膜外持续泵入0.125%的布比卡因5毫升/小时,观察并记录:镇痛效果、下肢阻滞程度、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量、机械助产、产后出血量及胎心官缩图和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完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操作简便、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结论0.125%布比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均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并促进活跃期.无明昂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与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4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先在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罗哌卡因(Rop)2.5mg,加芬太尼20μg或布比卡因(Bup)2.5mg加芬太尼20μg后均留置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采用0.1%罗哌卡因或0.1%布比卡因,均与1.6μg·ml-1芬太尼混合液持续硬膜外输注5ml·h-1,自控镇痛3ml,锁定时间10min。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镇痛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对产程、胎儿Apgar评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及催产素的使用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布比卡因组对运动神经的阻滞程度显著增高。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CSE+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完善,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CSE+PCEA运动阻滞更轻微。  相似文献   

10.
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复合液硬膜外连续泵注应用于无痛分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混合液应用于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 布比卡因125mg和芬太尼0.2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经硬膜外泵注(6ml/h)至胎儿顺利娩出停药。结果硬膜外连续泵注对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镇痛效果优良,对下肢运动功能影响轻微,总产程稍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177;0.8)分。结论硬膜外连续泵注布比卡因和芬太尼复合液是较安全理想的无痛分娩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低剂量布比卡因加芬太尼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用 0 .12 5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 (1.5 μg/ml)硬膜外腔阻滞镇痛的 10 0例初产妇为研究组 ,未行镇痛术的 5 0例同等条件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及用药前后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对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分娩镇痛的有效率达 10 0 % ;研究组产妇用药期间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器械助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0 .12 5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1.5 μg/ml)用于硬膜外腔阻滞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在行无痛分娩后对产程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初产妇100例,50例采用腰硬联合法行无痛分娩(实验组),50例未行无痛分娩(对照组)。监测血压、脉搏、氧分压,观察产痛程度,产程进展。结果 用药后两组产程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实验组8.6小时,对照组10.3小时);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镇痛效果好,能明显缩短产程,对母儿均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采用0.2%罗哌卡因+芬太尼,并与同期5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稳定,镇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但是第一产程延长、第三产程延长(P〈0.05);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一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对产科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8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观察对总产程、催产素的应用率、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8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并与对照组(不要求镇痛)的9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相比较,记录总产程、催产素的应用率、剖宫产率、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新生儿Apgar氏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之间平均年龄、体重、胎儿体重及新生儿体重无差异性,Apgar评分正常,催产索使用率增加。宫口开全时间及总产程有显著性差异,自然分娩改为剖宫产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宫口大小不同的产程阶段分娩镇痛对剖宫产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罗哌卡因、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无运动阻滞,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硬膜外腔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止痛效果及其对产妇、胎儿的影响。方法 在第1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至3cm时,于L2-3行硬膜外腔穿刺,注入0.25%布比卡因溶液6mL,视疼痛程度及产程长短适时追加给药。结果 46例均于给药后2 ̄5min达到Ⅰ ̄Ⅱ级。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布比止痼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缩短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对产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剖宫产患者分成两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每组60例.CSEA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5mL,注入蛛网膜下腔,术中必要时硬膜外腔追加2%利多卡因.EA组用2%例多卡因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血液动力学指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产妇不良反应.结果:麻醉起效时间、注射局麻药至胎儿娩出时间CSEA组均明显短于EA组(P<0.01);麻醉效果CSEA组明显好于EA组(P<0.01).血液动力学指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不良反应,两组间相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意义.结论:CSEA比EA更适合于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郭唯行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06-607
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方法进行无痛分娩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本研究将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注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持续注入,注药后孕妇采取不同的体位,旨在探讨无痛分娩术中行走对产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过程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55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采用罗哌卡因加芬太尼,并与同期55例未实施麻醉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下肢运动评分,分娩方式,胎儿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及并发症等。结果: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稳定,镇痛痛组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显降低(P<0.05)。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并发症两且差异无显性。活跃期与第一产程延长,产后2h出血量增多(P<0.05),但所有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效果好,罗哌卡因浓度,剂量,给药时机与停药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姜建利  刘秀芳  鲁耀华  李洲强 《医学综述》2009,15(22):3503-3505
目的观察低浓度盐酸左布比卡因硬-脊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评分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正常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Ⅰ组为观察组,在宫口开至2~3cm开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腰麻药物为0.75%盐酸左布比卡因1mL+20μg芬太尼1mL,共2mL。Ⅱ组为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当胎儿娩出后,取脐动脉血2mL行pH、PCO2和PO2分析,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Ⅰ组麻醉镇痛效果良好,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盐酸左布比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分娩,对新生儿血气和新生儿的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无高危妊娠因素、无椎管内穿刺禁忌的初产妇28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产妇宫口开2~3cm时经L2-3间隙常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见脑脊液同流通畅后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cm,,30min后接PCA泵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背景剂量6 mL/h,锁定时间15min,产妇在VAS评分≥2分时,自控追加药物.宫口开全时停止泵药,分娩结束拔除导管.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问、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是目前分娩的理想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