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百色市龙景区红色旅游休闲示范区规划策划探讨了城市更新改造与旅游开发建设的契合,并进一步在红色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策划了红色旅游休闲示范区,在旅游开发建设的同时更新改造了城市的不和谐片区,完善了城市功能,这是红色旅游城市拆迁改造项目的 次探索,也是协调老区风貌和新城形象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圣华  陈俞静 《建筑经济》2023,(S1):258-261
在全民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休闲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对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全民休闲时代居民休闲需求变化的新特征,剖析新时代城市更新中需要破解的城市休闲问题,分析城市功能休闲化的趋势,据此提出全民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思路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27个城市更新案例研究,提出城市更新应关注绿色,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侧重;聚焦空间,更新在单元片区基础上兼顾线性空间;追求精细,关注并整体策划微小空间的微改造;推动产业,更新融合新时代创新产业发展;寻找契机,更新借机城市大事件系统推动;推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驱动的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开发已由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面向精细化运营的城市更新行动正成为城市战略转型升级的全新命题。以西安市幸福林带PPP项目工程建设与运营为例,总结了西安幸福路片区综合改造开发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筑企业在城市更新前期策划上做“城市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后期运营上做“城市管理运营商”的城市更新改造对策,为城市片区开发和大体量城市更新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5.
李璟兮 《建筑知识》2013,(10):33-33
城市更新是城市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城市更新理论侧重于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拆迁重建,忽视城市文脉传承的重要性,而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要素,强调知识产权并且具有高价值增值的产业,能够缓解传统城市更新方式中城市文脉断裂和城市产业空心化的问题,符合城市更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胥刚 《石材》2023,(9):97-99
<正>1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理念的变化1.1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首先任务仍是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但是对于我国这种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城市和区域间差异较大,应建立城市协调发展体系并因城施策。这些年较为突出的就是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完全可以依托城市更新完成产业重新布局和升级,完成城市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避免城市失去支柱产业出现城市空心化、人口空心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8,(Z1)
农旅融合是农业生产带动旅游发展,旅游产业强力助推农村品质提升的大势所趋,更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现代农业示范区依托农业产业基础和生态资源,培育生态观光、休闲游憩和农业科普等农旅融合产业,有利于促进农业升级,提升农业发展价值链。文章以合肥市长丰县龙门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为例,从区域城乡统筹、产业联动发展、分区空间引导、生态环境保护和项目策划引领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少斌 《华中建筑》2010,28(12):32-34
文化艺术建设是现代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不仅为城市带来经济上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丰富了现代城市的文化形象。当今文艺创意产园区的规划大都利用废旧厂房厂区进行布局规划,但由于其建筑形式结构及设备过于陈旧落后,在某种意义上不能适应高端群体的使用。因此,通过成都市"城市方舟"的策划与设计,提出"创意产业"、"总部基地"的概念,是对现有创意产业园区的布局状态作必要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164-165
在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利用城市更新来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可为我国城市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茂栋 《建筑知识》2013,(10):22-22,24
概述 近年,我国资源能源行业处于低谷期.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疲软与国家生态控制双层压力下举步维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兴,资源型城市更新二者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资源型城市发展到枯竭期出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有现象。“城市生态的修复与培育、城市空间结构的凋整与优化、新型低炭产业体系的建立、城市工业文化像生态文明的转化与复兴”是其面临的四大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城市是拥有独特旅游资源,以旅游业为重要产业的城市。旅游从本质上说是人们追求美的享受的活动旅游城市空间环境对旅游业有重要意义。能否塑造出优美城市环境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塑造优美城市空间环境离不开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恰当的标志性建筑、高品位的城市雕塑。厦门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旅游城市,本文试以厦门为例就这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万敏  刘丽丽  赵军 《华中建筑》2011,29(7):124-128
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在全国城市中至少占51.3%。通过分析旅游活动中城市所具有的游客集散与信息中心、旅游接待与服务基地、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中心、旅游形象传播重要窗口等4方面功能作用,提出城市旅游集聚区对旅游资源缺失型城市发展城市旅游所具有的强化城市在旅游中的核心地位、利于产业密切交互、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利于行业管理、体现空间创新等5方面的优势。最后结合西峡城市旅游集聚区案例,探讨了其解决城市旅游资源缺失的规划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河北省红色旅游区的发展规划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建构了对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研究的战略框架,探讨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发展模式上采取“红+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后,从弘扬红色文化区域特色的角度,提出了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滨谊  丁恬 《规划师》2003,19(7):27-31
以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实例,分析了邻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产业对风景名胜区的蚕食和环境破坏严重,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非自然化,以及城市发展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指出生态环境规划作为协调自然生态环境与人为活动的一种手段,对于维护城市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开放连续的城市绿地系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巢耀明 《规划师》2004,20(4):59-63
南护城河沿岸是苏州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其保护规划的要点是:设置旅游商业服务区、地段性商贸闹市区、生活居住区和环城旅游观光绿带,对城市功能进行整合;规划河道、南门路两条水陆交通带和横向为主、纵向为辅的步行绿带,构建道路体系,整合空间景观系统,强化“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古城风貌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何芳  江东  秦振芝  秦军  范琪 《规划师》2011,(1):72-79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串联着古城历史街区、文保单位、主题商住及绿化水系等特色地段.规划从用地、文化、生态和交通四个方面研究荆州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性,合理安排古城旅游、居住及市政设施,形成"一环、五线、十区"的"一环串珠"式的功能区划与总体结构形态.通过整合荆州历史脉络肌理,发展古城旅游服务事业,将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建设成...  相似文献   

17.
姜莘 《安徽建筑》2009,16(3):148-151
近年来,经济型酒店建设发展迅猛,为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带来全新理念,旅游住宿市场亦得以进一步细分,满足了更多层次客户群体需求;与此同时。也给城市(专项)规划及旅游业规划带来一个全新课题: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型酒店具有怎样的建设量,才能与城市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匹配?文章从旅游住宿设施建设发展状况的整体入手,通过对住宿设施的内涵界定、类型、等级划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以住宿设施需求总量预测为基础,提出经济型酒店需求量测算的方法和途径,旨在经济型酒店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与保护的矛盾日益激烈,亟需控规对其开发建设进行规范和引导。论文在述评当前旅游景区控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旅游景区控规特色,从资源、活动、环境、设施等四方面构建旅游景区控规系统,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出包含景物保护、用地使用、环境质量、建筑建造、设施配套等五大主题、十二个层次、30项控制指标的控制体系,并对主要指标的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对旅游景区控规编制以及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形成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洪晖 《华中建筑》2005,23(3):98-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技术经济的提高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西安作为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旅游城币,迫切需要继承与弘扬历史,利用历史赋予她的历史地位,将其建成为个现代化的文化名城,针对环城西路南段护城河外沿目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市政府“经营城市”思想为主导,按照“城市生态化”,“体现历史文脉”等要求,提出了自己改造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吴人韦  李夏 《规划师》2004,20(11):21-24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包括如下内容: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形象设计、旅游分区与结构规划等。常熟处于江浙平原众多的景点包围之中,由于地貌的相似、地域的邻近及地方风俗的相似,常熟旅游业不具备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必须挖掘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才能促进常熟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