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曾对正常人及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液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本文又分析了20例滴虫性阴道炎及其治疗后的阴道液。结果表明,滴虫性阴道炎色谱图象反映出乳酸含量极度降低,琥珀酸亦降低。并出现了异常的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乙酸亦有增高趋势。其气相色谱图象与正常人完全不同。本文观察了灭滴灵栓剂低治疗量的疗效,同时也测试了治疗后临床上恢复正常的病人阴道液气相色谱分析,发现所有治愈的病人,其阴道液色谱图均恢复正常图象。通过对各种有机酸的分析,可间接了解阴道菌群状态,从生态平衡观点出发,调节阴道乳酸杆菌属的滋生,在治疗阴道炎上可能是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者利用离子色谱仪对12名青少年的龈上集合菌斑细胞外液有机酸在漱糖前后的种类和含量以及非刺激性唾液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休息状态时,菌斑细胞外液中有机酸含量明显地高于非刺激性唾液中的含量;无论漱糖前后,菌斑细胞外液中高pKa酸(乙、丙酸)的浓度都高于低pKa酸(乳、甲酸)的浓度;漱糖后,菌斑细胞外液中高、低pKa酸的时间依赖性变化与其pH的变化存在相互关系。漱糖后30~35分钟时,龋活跃组与无龋组间,乳酸浓度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任何时候,菌斑细胞外液中的乙酸浓度都高。提示乙酸与龋损过程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牙本质龋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探讨牙本质龋形成原因。方法32名病人(17~72岁)的40颗牙本质龋患牙标本以2.5%偏磷酸溶解,低温离心,上清液作气相色谱分析。 结果所有牙本质龋患牙中均检测到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各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乳酸(32.78土2.72)g/L,甲酸(23.65±1.53)g/L,乙酸(5.37土1.26)g/L,丙酸(3.05土0.79)g/L,丁酸(0.71土0.66)g/L。结论牙本质龋中的有机酸以乳酸含量最高,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占所有有机酸的98%以上。  相似文献   

4.
几种酸性胶液与蛋白水解酶在人工龋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自然牙菌斑内存在的几种有机酸制成胶液,观察它们在形成人牙釉质人工龋中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甲酸胶液的破坏作用大于乙酸、乳酸或混合酸胶液;木瓜酶、胶原酶和胰蛋白酶对这个破坏过程未显示明显的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于阴道炎患者药物治疗后阴道正常菌群恢复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临沂市人民院门诊确诊的693例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92例、滴虫性阴道炎167例、细菌性阴道病153例、萎缩性阴道炎181例)患者(年龄21~52岁)在使用药物治疗病原体转阴后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1~3疗程补充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阴道分泌物乳酸杆菌进行计数、培养及半定量。结果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实验组阴道炎妇女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70.29%)及产H202杆菌比例(70.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阴道炎复发率较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阴道炎后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巩固治疗,可有效提升阴道内乳酸杆菌含量及活性,恢复阴道正常菌群,减少阴道炎复发。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阴道病(BV)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系由多种病原体(主要为厌氧菌)引起的无阴道粘膜炎症表现的综合征。过去曾称本病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及加特纳氏阴道炎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鱼腥臭味的白带增多,阴道PH>4.7、线索细胞及胺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加德纳细菌与某些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曾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等,是妇女中常见的感染之一.本病系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所致,除阴道加德纳氏菌外,还有其他厌氧菌,且临床上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局部无明显炎症反应,分泌物中自细胞少为特点,故称为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有恶臭味或鱼腥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状,有时可有泡沫.窥器检查可见白带增多,分泌物容易从阴道壁擦掉,阴道粘膜无充血、斑点等炎症改变.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简称BV),最早人们把BV称之“非特异性阴道炎”,后来将BV归为“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并指出患有BV妇女的阴道中存在一种鳞状扁平上皮细胞,此细胞胞浆中含有许多小杆菌,称为线索细胞,可据此诊断BV。BV实际上是一种以加德纳菌(Gardner菌)、各种厌氧菌、Mobiluncus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据文献因本病与一般淋菌、滴虫、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临床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对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进行,研究其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诊断预后等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 以细菌性阴道病Amsel法作为参照,对正常人、非细菌性阴道病和细菌性阴道病不同病情及病期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敏感性为97.1%、准确性为98.4%、特异性为98.9%、阳性预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98.8%,同Amsel法的符合率为96.3%.结论 用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测定,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对研究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搪塞细菌性阴道炎和非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人型支原体(Mh)与阴道菌丛改变的关系。方法:123(12.3%)例妇女Mh培养阳性阴道炎和非873例Mh培养阴性为对照组。阴道炎Mh2阳性组中50例有细菌性阴道炎,对照组中81例妇女检出细菌性阴道炎。用Logistic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1.
对83例血液病患者骨髓液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ST),天门冬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羟丁酸脱氢酶(HBD)含量,同时测定19例正常人骨髓液作对比。发现慢性粒细胞的白血病患者骨髓液AST,HBD,LDH,CPK明显升高,分别是正常的3~5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AST是正常的3倍。经化疗完全缓解后,水平均下降至接近正常。测定9例各种白血病患者骨髓CPK的同功酶,以CPK-MB为主,而非白血病者则以CPK-MM或CPK-BB为主。上述改变,可作为白血病病情及疗数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0例阴道内放置NuvaRing避孕环后微环境的变化。方法 对20例使用过避孕环的妇女(自身对照), 利用阴道炎五联检法和显微镜观察法处理带环前后不同周期的阴道分泌物, 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阴道灌洗液中炎性因子IL-2和IL-8在带环前后不同浓度的变化。结果 与放置阴道避孕环前比较, 炎性因子IL-2和IL-8带环1个周期后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带环3、6个周期后IL-2、IL-8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P>0.05)。经阴道五联检及显微镜下检测, 阴道分泌物的pH值、白细胞、乳酸杆菌、细菌性阴道病(BV)、霉菌性阴道炎(VVC)、滴虫性阴道炎(TV)各项与带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阴道放置避孕环后对炎性因子IL-2、IL-8初期有所影响, 但随着阴道对环的适应及机体自身的调节会使IL-2、IL-8逐渐趋于正常;同时阴道环对阴道分泌物中的乳酸环境无明显影响, 不会导致其他杂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炎和非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人型支原体(Mh) 与阴道菌丛改变的关系。方法123(12.3% )例妇女Mh 培养阳性,873 例Mh 培养阴性为对照组。阴道炎Mh 培养阳性组中50 例有细菌性阴道炎,对照组中81 例妇女检出细菌性阴道炎。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Mh 阳性组较对照组阴道有明显鱼腥臭味,氨试验阳性,阴道pH> 4.7,并出现线索细胞;Mh 阳性组阴道菌丛改变较大。结论 表明Mh 感染与生殖器症状与及阴道菌丛改变有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IL-2、IL-8、IL-10和TNF-α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留取血清及阴道灌洗液,-20℃冻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2、IL-8、IL-10及TNF-α并与80例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中IL-8、IL-10和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细胞因子IL-2、IL-8、IL-10和TNF-α参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其中TNF-α可能直接参与并介导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5.
叶青丽 《当代医学》2009,15(21):90-91
目的 比较联合乳酸杆菌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0~50岁妇女.排除内外科精神疾病及妊娠哺乳者。分组比较采用双唑泰栓联合乳酸杆菌治疗与单用双唑泰栓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用药后治愈率有效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阴道用药联合抗生素治疗非特异性阴道炎.较单用抗生素的疗效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对细菌性阴道病阴道分泌物进行测定,研究其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诊断预后等的作用及应用价值。方法:以细菌性阴道病Amsel法作为参照,对正常人、非细菌性阴道病和细菌性阴道病不同病情及病期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细菌性阴道炎快速检测卡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敏感性为97.1%、准确性为98.4%、特异性为98.9%、阳性预测值为97.2%、阴性预测值为98.8%,同Amsel法的符合率为96.3%。结论:用细菌性阴道交快速检测卡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测定,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对研究治疗该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特纳氏菌性阴道炎是指传统的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以往在阴道炎的检查中,凡未发现特异性病原(如滴虫、霉菌等)的均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炎,其实,在这类非特异性阴道炎中,90%有阴道嗜血杆菌,故而,现在命名为加特纳氏菌性阴道炎。  相似文献   

18.
自制蛋黄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阴道炎亦称萎缩性阴道炎 (atrophicvaginitis)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约占门诊妇科病人 10 %。现代医学认为是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 ,阴道粘膜变薄、萎缩 ,细胞糖原含量减少、产生乳酸能力下降 ,若宫颈炎症排液增多 ,pH值上升到 6~ 8,抵抗力下降。老年妇女常伴有尿道机能不全、尿液经常刺激外阴 ,引起接触性皮炎 ,此外 ,老年妇女常患有糖尿病、关节炎、瘫痪等 ,不能经常保持会阴清洁 ,则病原菌可趁机而入 ,易受到各种病菌感染。1 临床资料1.1 治疗对象 门诊或普查病人临床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38例。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尿液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正常健康儿童132例为正常对照组,另选经广东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确诊及分型137例HPA患儿为研究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患儿尿液有机酸分析,根据各型HPA尿液有机酸浓度水平,运用统计学进行差异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HPA患儿尿液有机酸中,苯乙酸、苯乳酸、苯丙酮酸、3-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乙酸、4-羟基苯乳酸、4-羟基苯丙酮酸、高香草酸、香草扁桃酸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1.3%、83.3%。生物标志物之间存在相关性,尿苯丙酮酸与尿苯乙酸、尿苯乳酸及尿4-羟基苯丙酮酸呈显著正相关(r=0.56、0.80、0.67,P0.05);尿苯乳酸与尿4-羟基苯乳酸呈显著正相关(r=0.89,P0.05)。结论 HPA患儿尿液苯丙酮酸、尿苯乳酸、尿苯乙酸具有较高的特异度,联合多项生物标志物可有效提高HPA确诊率,为疾病确诊、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测定阴道液hCG含量对胎膜早破(PROM)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技术(MAIA),测定正常孕妇和胎膜早破孕妇阴道液hCG浓度,并对二者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孕妇与胎膜早破孕妇阴道液hCG(±SD)分别为286±14.4IU/L.450.6±135.3IU/L;二者的实测范围分别为1~140.6IU/L,225.4~921.8IU/L,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测定阴道液hCG水平,对胎膜早破的诊断价值:以hCG>50IU/L为诊断阈值,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2.5%,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应用磁分离酶联免疫测定技术,测定阴道液hCG水平,对胎膜早破有非常高的辅助诊断价值,而且该法操作简便易行,对人体及环境无害,在中、基层医院都可开展,可作为诊断胎膜早破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