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SS)解剖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放射科180例肩胛冈(左右各90例)进行数据测量,包括肩胛冈的形状、肩胛冈长(肩胛冈内侧缘至肩峰端外侧边界的直线距离)、肩胛冈中部宽(中部最低点至上缘最小距离)、基底长度、冈中隆凸宽度和冈中隆凸厚度、以及相关解剖点等。 结果 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肩胛冈长(128.31±8.59)mm,基底长度为(80.35±6.70)mm,肩胛冈中部宽(9.69±2.48)mm,冈中隆凸厚度为(8.98±2.68)mm,冈中隆凸高度为(13.48±2.92)mm;左右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对肩胛冈解剖形态学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提供精准的解剖数据,为骨科医生在制定术前计划和内固定器械种类、尺寸、厚度、手术入路选择等提供参考,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损伤的解剖学原因。方法:观察人肩胛切迹的形态,肩胛上神经和肌肉的关系,同时测量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下孔处的转折角、肩胛上、下孔的横径、肩胛上、下横韧带的长度。结果:肩胛切迹U型58.82%,弧形17.65%,V型19.12%,半封闭型2.94%,全封闭型1.47%;肩胛上神经经过肩胛上孔进入冈上窝,之后经冈盂切迹进入冈下窝,此处有1个51.18°±6.93°的转折角,即肩胛上神经转折角;肩胛上孔由肩胛切迹和肩胛上横韧带围成,肩胛上孔横径(7.81±3.29)mm,韧带长(12.23±4.89)mm;肩胛下孔是由冈盂切迹和外侧的肩胛下横韧带(冈盂韧带)围成,其横径(8.79±3.96)mm,韧带长(21.26±5.45)mm。同时肩胛上神经主干主要在肌肉和肩胛骨面之间。结论:肩胛上神经自身走行的路径是其损伤的基础,肩关节反复活动对神经的牵拉是损伤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燥标本的冈盂切迹解剖形态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82例干燥肩胛骨标本,观测冈盂切迹宽度(关节盂内侧缘至肩胛冈直线距离)、冈盂切迹厚度(冈盂切迹最低点厚度)、冈盂切迹深度、冈盂切迹转折角(肩胛切迹,冈盂切迹最低点连线与肩胛冈基底部所成的夹角)等。结果冈盂切迹宽度、深度分别为(12.75±1.06)mm、(11.65±1.89)mm,且右侧更宽更深,双侧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冈盂切迹厚度(9.93±1.57)mm,肩胛上切迹至冈盂切迹距离为(18.73±3.18)mm,且双侧对比P0.05;冈盂切迹转折角为(40.24±8.69)°,双侧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冈盂切迹的厚度、深度、宽度和转折角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危险因素,且冈盂切迹越深,冈盂切迹转折角越小,发生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几率越大。本研究解剖数据可为临床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植入位置选择等提供参考,降低术中神经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 结果 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 。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 。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 结论 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锁骨肩峰端骨不连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在 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解剖观测肩胛上血管肩峰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 ;1侧标本上摹拟手术设计。结果 :肩峰支自肩胛上动脉发出后 ,向外走行于斜方肌、冈上肌之间 ,穿斜方肌在肩峰处的附着点达肩峰 ,并与胸肩峰动脉的肩峰支吻合构成肩峰动脉网。其长度为 (4 .6± 1.1)cm ,外径 (1.7± 0 .4)mm。其主要分支肩胛冈支外径 (0 .8± 0 .1)mm ,长度 (2 .0± 0 .5 )cm。结论 :可以肩峰支为蒂设计切取肩胛冈骨瓣移位修复锁骨肩峰端骨不连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7.
张磊  刘洋  曾炎  余飞  任蔺  扶世杰 《解剖学报》2019,50(5):620-626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切迹解剖形态学分型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300例因肩部疾病就诊患者的肩胛骨,通过CT三维技术重建肩胛骨图像,并进行肩胛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几何数据测量。 结果 我们将收集的肩胛切迹分为5种类型,√-形称为Ⅰ型共138例,约占46%;U-形称为Ⅱ型共125例约占41.7%;Ⅴ-形称为Ⅲ型,共20例,约占6.7%;O-形称为Ⅳ型,共10例约占3.3%;Ω-形称为Ⅴ型,共7例约占2.3%(另外,发现W-形、双O-形各1例,因数量较少暂未纳入分型);左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5.58±1.42、10.22±3.24)mm,右侧肩胛切迹平均深度、宽度分别为(6.02±1.87、10.81±3.35)mm,左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Ⅱ型的切迹宽度较其他3种类型宽度更宽,分别为(12.46±3.20、9.95±2.68)mm,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不同类型中肩胛切迹最低点到肩胛冈基底部的垂直距离长度有所不同,其中Ⅰ型最短的为(12.52±2.56)mm,Ⅲ型最长的为(14.48±4.29)mm,Ⅰ型和Ⅲ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CT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切迹分为5型,分别为√-形、U-形、Ⅴ-形、O-形、Ω-形。其中Ⅴ-形和O-形发生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几率较大,而√-形及U-形的卡压几率则较小。  相似文献   

8.
许刚  史振满  郭树章 《解剖与临床》2009,14(4):F0003-F0003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喜欢打篮球。右肩胛部疼痛3月,理疗无效,右肩部肌肉萎缩、活动乏力而就诊。查体:右肩胛部冈下肌明显萎缩,肩胛冈中外1/3交界下方压痛,压痛范围1cm×1cm。皮肤感觉正常,右肩关节各向活动范围正常,外旋肌力减弱。肌电图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行手术治疗,沿肩胛冈中点向外侧切开至肩峰,切断部分斜方肌、三角肌在肩胛冈上的附着部,分别将冈上、下肌自肩胛冈两侧剥离并牵开,于外侧见肩胛上神经冈下支神经血管束穿行于冈盂切迹与肩胛下韧带构成的骨纤维孔道,肩胛上神经冈下支水肿及瘢痕增生。切除肩胛下韧带及冈盂切迹内侧部分骨质,骨蜡涂抹切骨处,神经外膜松解。术后肩胛部疼痛消失。术后半年两侧肩部肌肉对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的肩胛冈解剖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对患侧肩胛骨进行CT平扫的319名患者(左肩179例,右肩140例),进而对患侧肩胛骨三维重建形态并分型。假设肩胛冈内侧端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A点,冈盂切迹与肩胛冈上缘的交点为B点,冈盂切迹为C点,肩峰内侧缘为D点,肩峰外侧缘为E点,AB的内1/3点为F ,AC的内1/3点为G,AB的外1/3点为H,AC的外1/3点为I,FG的中点为J,HI的中点为K,BC的中点为L。研究参数:AB、AC、AD、AE、BC、HI、FG的距离;B、H、F、L、K、J、E、I、G的厚度。 结果 CT重建下肩胛冈形态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AE、BC、AC以及AD的长度大梭型、木棒型和粗杆型长于小梭型,S型和细杆型 (P<0.05)。AB的长度大梭型长于木棒型和细杆型 (P<0.05)。FG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小梭型 (P<0.05)。HI的高度大梭型高于其他所有类型 (P<0.05)。B、C、H、K、I、F、J以及G的厚度,大梭型以及粗杆型厚于细杆型以及小梭型 (P<0.05)。 结论 CT三维重建下肩胛冈分为6型:大梭型、小梭型、木棒型、粗杆型、S型和细杆型。不同的肩胛冈形态分型为临床医生选择内固定以及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量肩胛骨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上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为国人解剖学数据提供资料。方法选择国人成人肩胛骨标本72例,测量其肩胛切迹上横直径、最大深度,及其肩胛骨形态长度和形态宽度,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肩胛骨的形态长度为(13.110±2.191)cm,形态宽度为(10.081±1.430)cm;肩胛切迹上横直径为(1.172±0.763)cm,最大深度为(0.783±0.582)cm。回归分析显示,肩胛切迹上横直径与肩胛骨形态宽度成正相关,肩胛切迹最大深度与肩胛骨形态长度成正相关。结论肩胛骨的形态长度、宽度与肩胛切迹最大深度、上横直径存在线性关系,而肩胛切迹狭窄时易造成肩胛上神经卡压,因此为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肩胛下角的解剖形态学特点,从而探讨其解剖学意义。 方法 选取275例人体干燥肩胛骨标本,设肩胛下角为a点,盂下结节为b点,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为c点,肩胛上角为e点,冈盂切迹为f点,经a点做cf连线的垂线,与cf交于d点;用游标卡尺、量角器分别测量a点厚度(以肩胛下角最厚处为准),ab、ac、ad长度,∠bac、∠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矢状面投影)、∠ace′(肩胛骨解剖学意义上冠状面投影)角度。 结果 根据形态学特点发现肩胛下角分为3型:副角型(145,52.73%)、U型(87,31.64%)、V型(43,15.64%)。其中,副角型与V型在a点厚度、ab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副角型与V型在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V型,U型与V型在ad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副角型与U型在∠ace′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左右两侧肩胛下角在∠bac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本次实验中,发现肩胛下角存在三种形态学变异,以副角型为主,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成人肩胛背动脉的解剖学观察及测量,研究从体表标志确定肩胛背动脉走行路线。 方法 解剖尸体26具(共52侧),显露肩胛背动脉,测量肩胛背动脉直径及其与肩胛骨内侧缘距离,所得数据经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 结果 肩胛背动脉与肩胛骨上角距离为(0.34±0.25) cm,与肩胛冈内侧端为(1.58±0.41) cm,与肩胛骨下角为(3.45±0.28) cm,得出肩胛背动脉走行于肩胛骨内侧缘内侧,在距离肩胛骨上角0.34 cm、肩胛冈内侧端1.58 cm、肩胛骨下角3.45 cm三点处做一连线,该连线即为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结论 肩胛背动脉的体表投影为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可避免操作过程中的动脉损伤,并可为确定肩胛背动脉皮瓣的中轴核心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fluoroscopic assessment of the scapulohumeral rhyth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bnormal rotation of the scapula is associated with shoulder pathology. Among the methods which have been proposed, planar x-ray measurements are probably the only methods, which enable clinicians to assess accurately and objectively the scapulohumeral function in vivo.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 method for the assessment of scapulohumeral kinematics using digital fluoroscopy. Anteroposterior images of the right glenohumeral joint were taken, in thirty-four healthy males, with the arm at rest, 30°, 60°, 90°, 120°, 150° and maximum abduction, in the scapular plane. High inter- and intra-examiner reliability was observed regarding the arm and scapular angle measurements (ICC = 0.92–0.99). The positioning of the arm at the proposed angles was also highly accurate (< 2.3° misplacement) and reproducible (CV% < 5.3%). The mean radiation dose was 0.075 mSv (± 0.027 mSv). At the resting position the scapula was in slight downward rotation (−2.4° ± 4.3°) and the arm in slight abduction (1.5° ± 6.6°). The mean maximum scapular rotation and the mean maximum arm abduction was 61.4° (± 5.2°) and 162.4°(± 6.6°) respectively.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arm angle (AA) and the scapular angle (SA) (p < 0.0001). The AASA ratio for the entire range of abduction was 2.51.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of the scapula (1.71) achieved at 30°-60° of arm. The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our method and the low radiation recordings suggests that digital fluoroscopy may be considered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scapulohumeral kinematics in both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shoulders.  相似文献   

14.
三维重建模型模拟拉力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经坐骨小切迹置入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后柱骨折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 方法 用60例正常成人骨盆CT数据(男30例,女30例),导入Mimics14.1行三维重建,观测骨盆三维模型髋臼后柱的纵轴走向,模拟置钉并确立螺钉穿出点。测量髋臼后柱纵轴的长度、后柱纵轴与冠状面夹角α和矢状面的夹角β,测量进针点及后柱盆腔侧、髋臼侧骨皮质厚度。 结果 髋臼后柱轴线向下穿出点位于坐骨小切迹中点,向上穿出点位于弓状线后端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髋臼后柱纵轴的长度男性(105.04± 4.29)mm、女性(101.80±3.20)mm,α角男(33.41±2.18)°、女(31.56±2.71)°,β角男(21.74±1.19)°、女(19.15± 1.24)°。进钉点骨皮质厚度为(5.54±0.46)mm,盆腔侧和髋臼侧分别为(1.45±0.13)mm、(1.04±0.10)mm。 结论 三维重建模拟经坐骨小切迹中点行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可快捷、准确测量钉道参数并进行术前评估,用该方法置入拉力螺钉固定后柱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下的肩胛下角形态学分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集290个肩胛骨三维重建影像资料,g是肩胛下角,n是盂下结节,m是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k是肩胛上角,r是肩胛冈盂切迹,h是g点到mr垂线的交点,观察肩胛下角形态学特点,并测量相关数据。测量g点最厚部分,gn、gm、gh的长度,∠ngm、∠gmk(肩胛骨在冠状面上的投影)、∠gmk’(肩胛骨在矢状面上的投影)的度数。 结果 CT 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肩胛下角大体有3种类型:副角型 (175,60.34%)、U型(81,27.93%)和V型(34,11.73%),此外,副角型的g点最厚部分及gn与V型差异有显著性 (P<0.05);在gm上,副角型比U型和V型长(P<0.05);在gh上,V型比副角型和U型短(P<0.05);在∠gmk’上,副角型比U型大(P<0.05)。双侧肩胛下角在∠ngm上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基于 CT 三维重建结果,将肩胛下角分为3种类型,以副角型为主,V型少见。  相似文献   

16.
肩胛骨关节盂的位置数据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利用肩胛骨上较为明显的3个点获得关节盂的位置数据,从而分析出肱骨头和关节盂之间的力传递关系,为肩部运动障碍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干燥的标本68例,经过测量,计算出肩胛骨上3个可触及的点所决定的平面与关节盂中心和前两个点所决定的平面所形成的角(临界角θ),这个临界角θ可以让我们从肩胛骨上3个明显的点获得关节盂的位置数据。 结果 经过测量,计算得到θ值的范围为(31.36±4.65)°。结论 可利用已知的θ和肩胛骨上3个较为明显的点来计算跨肩关节的力,从而为肩部运动障碍的患者优化加强锻炼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面神经脑池段与其周围血管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提供形态学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采用MRI 3D-FIESTA和3D-TOF序列扫描的检查正常者140例和单侧面肌痉挛患者70例,在MPR重建影像上观测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及其与面肌痉挛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 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和面肌痉挛患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夹角分别为(0.48±0.03)mm、(0.49±0.04)mm、(0.71±0.06)mm和(8.69±0.62)mm、(8.66±0.75)mm、(5.93±0.47)mm,(74.39±2.33)°、(72.66±2.54)°、(48.57±3.28)°和(85.60±3.07)°、(86.75±2.73)°、(88.41±3.76)°,面肌痉挛患侧组与正常组、面肌痉挛健侧组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血管自身角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夹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I-CSFN-SV与脑干距离的增加则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血管直径的增加和血管自身角度的减小则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夹角变化与发病率之间无显著性变化趋势。 结论 I-CSFN-SV的血管直径、与脑干距离和血管自身角度是诊断是否存在压迫或接触的重要诊断指标,血管自身角度越小、血管直径越粗和相交处与脑干距离越近,则越容易出现面肌痉挛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