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结奉贤区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5年5月开展的居家舒缓疗护工作。针对工作开展背景及32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社区医护患比例及居家舒缓疗护方式,并提出目前针对基层社区居家舒缓的一些建议。首先,可以建议舒缓疗护患者事先立好“预嘱”;其次,针对社区居家舒缓疗护的相关工作迫切需要完整的政策、法律以及经济支持。再者,最重要的是加强整个舒缓疗护团队的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生命价值以提高从事此项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2.
舒缓疗护近年来在各医疗机构内广泛开展,但对于在中医思想与理论引导下,整合相关中医医疗资源,将系统的中医药特色服务理论与实践方法应用于舒缓疗护的探索性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笔者通过论述中医药特色舒缓疗护的理论基础以及体系构建的各项具体措施,探讨构建中医药特色舒缓疗护体系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舒缓疗护通过给予治愈性治疗无反应的晚期患者积极和全面的照顾,从而提高和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国、内外舒缓疗护事业相继发展,而我国舒缓疗护工作起步较晚,面临较多的困境与问题。笔者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强调中医、中药对于实现“以人为本”的舒缓疗护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舒缓疗护是对那些患无法治愈疾病的患者提供积极的、功能整体性的护理服务,本文对近年来舒缓疗护的理论研究、实践进展和评估标准等进行综述、并结合实际对上海舒缓疗护工作的开展提出设想和建议,供社区医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舒缓疗护服务可利用的资源。本研究通过对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医务人员和社区居民舒缓疗护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复习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舒缓疗护工作的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及外部条件的机会、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舒缓疗护的4种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社区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舒缓疗护(即临终关怀)的认知度和态度,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查阅中的量表修改而成《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舒缓疗护认知度调查表》对我社区范围内300名肿瘤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对于舒缓疗护态度的影响。结果 1本组研究中,社区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舒缓疗护的认知度平均得分为(64.14±11.73)分,认知程度普遍较低;其中文化程度高组认知度平均得分要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组,41~70岁年龄组的认知度明显高于≤40岁组和≥71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及家属对临终关怀态度调查中,总平均分(79.82±13.77)分。结论社区肿瘤患者及家属对舒缓疗护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其中文化程度与年龄是影响舒缓疗护认知度的重要因素;肿瘤患者及家属普遍能够接受舒缓疗护,在今后的工作是要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舒缓疗护的普及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析本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晚期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的情况,为阿片类镇痛药合理使用,确保"舒缓疗护"这一人文关怀提供信息平台。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吗啡制剂数据表明吗啡注射液的使用频度更大。  相似文献   

8.
朱海虹 《上海医药》2017,(16):39-42
目的:观察和分析全科团队家庭病床服务对本社区晚期肿瘤患者舒缓疗护的需求和知识的影响,为社区更好地开展居家舒缓疗护提供依据.方法:筛查本社区KPS评分≤70分;具有家庭照护力量的晚期肿瘤患者40例,建立家庭病床服务.对建立家庭病床的居家舒缓疗护患者如病情稳定的建床周期为6个月,如病情恶化住院治疗或死亡的建床周期按实际计算.结果: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需求,通过家庭病床的方式提供服务,居民对全科团队的满意度为97%.服务过程中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舒缓疗护知识的宣传,舒缓疗护知识知晓度有所提高.结论:社区中居民对舒缓疗护知识的知晓度低,需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宣传;晚期肿瘤患者需要居家舒缓疗护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全科团队家庭病床服务-家庭参与"这一居家舒缓疗护服务模式,但还存在团队人员对舒缓疗护服务技能及技巧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机构舒缓疗护对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120例晚期肿瘤患者接受舒缓疗护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机构舒缓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疼痛、恶心呕吐、便秘、睡眠、整体生活质量较前改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疲乏、食欲丧失较前加重。结论:通过开展机构舒缓疗护,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临终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华泾镇社区居民对舒缓疗护(即临终关怀)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用自编的舒缓疗护认知调查表对华泾镇250名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平均得分为((3.92±2.05)分.学历高组好于学历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1~70岁年龄组的认知好于≤40岁组和≥71岁组.社区居民普遍能够接受生命末期的舒缓疗护,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舒缓疗护服务持赞成态度.结论:社区居民对于舒缓疗护的认知水平较低,但对舒缓疗护普遍接受.今后要加强居民的宣传教育,使舒缓疗护为居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对中药房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作为一种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手段,中药房可以从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严把中药饮片质量、调剂关;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物信息;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等方面逐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结论中药房在中药临床药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加以重视,积极开展。优质有效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冷海燕  吴玉华 《上海医药》2014,(8):59-60,6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舒缓疗护病房100例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增加音乐疗法干预,每次30 min,1次/d。结果:两组患者心率、疼痛指标和远期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和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能缓解舒缓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合理使用与用药监护。方法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中药为研究对象,根据药品说明书、中药的药性理论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通过详细阅读诊疗指南中医诊疗方案,发现方案中缺少中药在实际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且其中涉及的中药可能会对特殊人群或实施联合用药时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鉴于中药使用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广大药学工作者应积极投入到中药的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工作中,为临床医生在治疗“新冠”时及时提供安全用药信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文书奎 《北方药学》2011,8(1):45-4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查阅中药相关书籍及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总结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结论:医护工作者应该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推动我国中药制剂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药物制剂新技术与传统中药制剂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中药治疗的质量与临床药用价值,为中药现代化发展不断开拓空间。本文主要详细分析几种药物制剂新技术及其在中药制剂领域的实际应用,希望为中药制剂现代化提供一些参考经验,为中医药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摘 要回顾性分析中药临床药师开展1例心内科黑苔患者的药学服务。中药临床药师根据患者病情建议医师调整中成药,并积极开展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出院带药用药教育,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说明药师和医师协作参与治疗方案的调整,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体现了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毒性中药饮片在我院肿瘤科门诊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毒性中药饮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抽取2022年肿瘤科门诊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838张,对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毒性中药品种、毒性中药使用频次、超剂量频次及毒性中药联合使用等问题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838张含毒性中药饮片处方中,共涉及22味毒性中药饮片,占医院毒性中药81.48%,50~60岁使用毒性中药饮片的处方居多(217 例,占25.89%),且每张处方药味多集中在11-15味,临床主要用于各类肿瘤疾病、慢性胃炎、结节病等。除了土荆皮、白果、蜈蚣3种以外,其他毒性中药均存在超剂量现象。毒性中药联用≥2味处方231张,以2味联用190张最多(占比22.67%)。配伍禁忌处方78张,以炮附片与半夏配伍居多,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失眠、郁病等。结论 毒性中药饮片在肿瘤科使用普遍,超剂量现象多,需警惕毒性中药超剂量使用及毒性中药联用配伍导致的潜在风险,加强药物管理,促进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临床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药物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及各地COVID-19诊疗方案中收集并归纳出可能有效的西药和中药,分析其在疾病各阶段的使用。结果与结论治疗COVID-19可能有效的西药是靶向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药物,以及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药物等,可能有效的中药是抗病毒中药构成的中成药和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9.
钱智磊  陆磊  张亮  周秋云  丁红梓  王洁 《中国药师》2015,(11):1901-1903
摘 要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与体会。方法: 结合临床药师在医院工作的情况,详细叙述了在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以及进一步提高的探讨。结果: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可以提高药物的安全合理应用。结论:药师应加强药学及中药学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中药临床药学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