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GIS)近年来在我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GIS的应用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定量化、数字化、科学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从现状绿地分类数据赋值与分析,到规划绿地图层处理与空间分析,以及建立绿地规划信息系统,GIS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昌市、攀枝花市和佛山市三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为实例具体介绍了各个过程的应用。最后分析了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王琛 《华中建筑》2020,(5):93-96
针对山地小城市绿地总量低且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基于社会公平理念研究绿地系统空间分布及规划方法尤为必要。在解读社会公平包含"使用公平性"和"空间集约性"两个层面的基础上,提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即建立绿地服务水平评价、基于GIS的绿地与居住空间耦合布局和制定绿地人均控制指标。现状服务水平评价显示绿地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失配",可借助GIS中的"最小化设施点数模型"建立人口分布与绿地配置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适宜的绿地"设施点",通过建立三元回归分析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绿地总量及人均指标实现量化测算,并成为控制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以包头市建成区为例,基于GIS网络分析,通过构建范围内现状公园、城市道路网络及以居住片区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得到不同出行成本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评价.针对公园绿地可达性不足的问题,提出GIS位置分配法中的最小化设施点数优化模型,对公园绿地布局进行优化,以利于当地居民日常休闲游憩及公园绿地系统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4.
基于Huff模型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方法和Huff模型,从供需角度出发,以分析、评估洛阳市现状绿地系统为基础,提出洛阳市绿地系统优化设计的措施和方案。具体做法是:依绿地的位置、大小、形状等要素判定其供应能力,结合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及城市内部的道路网络系统,计算绿地和居民点之间的吸引力数值,深入研究绿地系统的通达性、空间分布及其服务供应能力与居民需求的关系;依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对洛阳市绿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并运用Huff模型检验优化实施的效果,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洛阳市绿地系统的通达性、供应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研究表明GIS技术和Huff模型对规划实践中城市绿地系统的分析、优化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绿地空间的可达性对发挥校园绿地功能、满足校园师生的使用需求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以南华大学红湘校区为例,采用轴线分析法,通过计算集成度参数变量,量化分析校园空间形态结构,探讨校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校园绿地空间的建设与规划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崇明岛现有绿地系统结构破碎分散、两栖类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孤立分散和沿海防护林完备度低的现状,确立了"核·合·和"的规划主题,并以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及GIS技术为支撑,提出了崇明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多学科多领域理论与方法的支撑,有助于促进绿地系统规划方法由定性向定量方法转变,推动绿地景观规划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GIS技术在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基本空间分析方法、应用方向、应用过程及其技术流程。运用GIS技术处理跟绿地相关的有效信息,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分析和评价,大大提高了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为绿化部门的规划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0,(Z2)
昆山市绿地系统规划利用遥感调查和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对昆山市现状绿地进行调查与评价,综合考虑绿地布局的影响因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绘制各类影响因子分析图并进行叠加分析,为绿地空间布局提供科学合理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5,(5)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调研现状绿地资源、挖掘城镇特色、构建绿地系统结构、构建绿地系统指标体系以及指引各类绿地建设等方面。本文结合小城镇的特点对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在大同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中予以实践,探寻使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更加完善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网络分析的山地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华  高骆秋 《中国园林》2012,28(5):47-50
空间可达性是影响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以及服务效能评价的重要因素.基于网络分析法原理和GIS技术平台,将道路抽象为线,建立城市道路拓扑网络,以公园入口作为网络分析的源点.以山地城市——重庆市万州区为例,从城市空间形态、总体布局与行政分区方面研究了城市公园的空间可达性和服务状况,总结出城市公园空间可达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城市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都江堰市景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一  陈涛 《规划师》2006,22(2):82-86
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惟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传统的绿地系统是一种功能主义的实用系统,对绿地的生态作用和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重视不够.都江堰市景观绿地系统规划全面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及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指导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职能组织、空间控制及植物多样性规划.  相似文献   

12.
以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有效发挥为目标,在分析比较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探索了一套能够应对综合要求的,多方法集成、以"交互校正"为基本手段的绿地系统规划模式。该模式由5阶段构成一个网络,形成一套规划模式,它们是:对区域生态要素、灾害、景观及分布进行辩设,将高生态价值区域、高景观价值区域、发展高风险区域,组成绿地系统的宏观"线、块"体系;为绿地综合功能的发挥以及满足城市各类人群的各种生活状态对绿地的要求,空间系统化与等级系统化校正;为协调城市发展空间与绿地空间,使各类用地尽最大可能发挥综合效应,"田园城市"模式与"形态主义"模式参与校正空间安排,形成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空间关系;根据与人口或者面积相关的绿地类型、数量、服务范围、接近性、可达性、多样性等数量—空间相关指标,核定已经形成的绿化构架;考虑各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差异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整体效益问题、返回去进行多模式的协调校正,最后形成发挥综合功能的绿地系统。该模式是在安康绿地系统规划中形成,也以此为例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绿地分类是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工作,对于中国方兴未艾的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实践来说,推动适合我国村镇发展实情的村镇绿地分类研究可谓迫在眉睫。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作为一项强调土地最优化利用和追求功能效益最大化的规划理论,可以对我国村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给予有益的指导。尝试跳开城市绿地分类的传统体系,提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空间转译"的村镇绿地三级分类体系。既融合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连接性、尺度协调性和功能复合性等先进理念,又能与我国村镇实际有较为紧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绿地系统的空间格局、驱动力分析和评价及其与相关政策的关联性研究能够为绿地系统的未来规划进行指导。伦敦是推动世界建设城市环城绿带的成功典范,本文基于ENVI5.3、GIS平台,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从时间维度、绿地空间格局类型及其与相关政策的关系三个角度,对1975年来伦敦绿地系统进行深入探究。笔者发现绿地系统自1975年以来经历了"分—合—分"的发展轨迹,其发展可分为1975—1985年的破碎化趋向、1985—2010年的带状绿地整合化和2010—2018年间"点—线—面"状绿地网络化三个阶段。整体而言,英国绿地系统空间格局形态的变化情况与相关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尤其21世纪初来,核心、孤岛、边缘、桥连接、分支、环、孔隙等7类绿地格局形态均在政策影响下得以大幅度优化。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动态系统,绿地系统的发展受建设用地、裸地等驱动因子的影响,会出现某一时段内"自组织"的发展现象;此外,日后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应尤其重视保护和建设起过渡作用的"孔隙"和"边缘"两种绿地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与建库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州市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与建库实践,阐述了基于GIS、RS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采集、处理绿化覆盖要素、绿地要素和古树名木的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信息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园林绿化现状专题GIS数据、绿地系统规划数据组织管理和建库技术在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等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艳  金云峰 《规划师》2021,37(4):36-43
绿地系统规划是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涉及绿地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是空间布局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抓手,需要提升其战略高度.文章以上海奉贤区为例,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视角分析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效用和现状问题,指出县域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落地长期缺位和城区绿地系统存量规划控制力度不足是造成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福州市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与建库实践,阐述了基于GIS、RS技术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采集、处理绿化覆盖要素、绿地要素和古树名木的空间数据和相关属性信息的技术与方法,并探讨园林绿化现状专题GIS数据、绿地系统规划数据组织管理和建库技术在园林绿化现状调查中的应用等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合理性以及绿地空间与人居活动关联度的重要评价手段。该文选用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作为表征通化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的重要依据,在GIS空间中实现对通化市公园绿地信息的提取、整合、分析,进而对通化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服务效能进行评价。为使得分析结果更为直观,采用2009年和2015年两年的公园绿地数据作为基础数据进行景观可达性的对比分析,总结之前公园绿地的建设状况,发现问题并对今后的公园绿地建设提供意见。  相似文献   

19.
绿地系统规划是影响城市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是城市景观的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指导城市开敞空间中各类绿地进行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但由于城市中区域与行政管理划分的不同,依据不同区域与行政管理划分所制定的绿地系统规划呈现"各自为政"的状态,不能在大区域上发挥绿地系统规划对区域发展的指导作用。不同划分下的绿地系统规划急需整合与修正为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一张图"模式。绿地系统结构作为区域生态网络构架的承载,反映了区域生态格局与山、水、林、田自组织要素空间系统的内部联系,更应在整合规划中得到重视。该文通过解析重庆市两江新区直管区绿地整合规划中,绿地系统结构的整合与修正,探究绿地整合规划下绿地系统结构整合修正的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20.
裴杰 《建筑与文化》2016,(1):128-129
对我国传统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概念与功能、发展演进和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当前新兴的绿地规划理论内涵,即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为GI),以期将二者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最后,探讨基于GI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构建方法、绿地分类和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