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磷矿石回收率再增10% 随着开磷集团矿山充填采矿方法在马路坪矿段进一步推广应用,开磷矿区磷矿石回收率再增10%。开磷集团与中南大学共同研究开发出利用磷矿山地下开采废矸和磷化工生产固体废弃物混合充填矿山采空区,实现矿山生态环保型无废害开采。该项目自2006年实施充填试验以来,完成了注浆站工程建设和磷石膏作为充填料试验的监测工作,对20个矿房进行充填试验。  相似文献   

2.
任超  倪文  王勇华 《硅酸盐通报》2021,40(9):3022-3028
钢渣尾泥是转炉钢渣经过湿磨磁选后排出的二次废渣,堆存量大且难以实现大规模资源化利用。以钢渣尾泥为主要原料,协同其他工业固废制备胶凝材料可用于矿山充填。本文开展了钢渣尾泥基充填胶凝材料配合比正交试验、充填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微观测试手段对钢渣尾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渣尾泥掺量为55%(质量分数,下同),矿渣掺量为30%,脱硫石膏掺量为15%,胶砂质量比为1:4,料浆浓度为72%时,所制备的充填材料28 d抗压强度可达4.78 MPa,满足矿山充填材料性能的要求。钢渣尾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和钙矾石,以及少量的Ca(OH)2,体系内水化产物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的数量随着水化龄期的增加而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矿山充填材料消耗大、充填成本高的问题,利用磷化工产生的磷石膏及尾矿渣制备矿山充填材料可解决其堆存问题.介绍了以半水磷石膏、尾矿及改性剂为原料制备矿山充填材料的试验,使用MATLAB建立可视化3D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条件下,用磷化工固体废弃物制备的矿山充填材料可满足矿山充填采矿3d强度的要求,且料浆流动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里伍铜矿基本地质情况及目前的生产现状,对所面临的井下地压增大、采矿难度加大、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等问题,从利用矿山固体废弃物充填井下采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空区处理与固废充填相结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妥善处理和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占用大量土地,破坏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严重威胁周边居民财产及生命安全,提高矿山固废综合利用率是建设绿色矿山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目前废石、尾砂的综合利用现状,综合利用率低,环保意识差,缺乏科技投入与激励、优惠政策是国内非煤矿山固废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提高国内非煤矿山固废综合利用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利用甘肃瓮福化工公司磷石膏废弃物,开展了磷石膏、电石渣、水淬矿渣、铁选尾渣全固废充填胶凝材料开发及废石粗骨料充填体强度试验。基于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充填体强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胶结充填体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铁选尾渣掺量,其次是矿渣微粉、磷石膏。采用Levenberg-Marquardt训练函数,以正交试验4因素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因素,胶结体7d与28d强度作为输出因素,建立了正交-充填体强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磷石膏基胶凝材料废石粗骨料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正交-BP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预测得到胶结体7d与28d强度最大误差仅为3.8%,满足矿山充填工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废采矿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矿山在生产中尽量少出废石的低废采矿技术。综合利用顺采出的废石,确实无用的废渣返回充填到井下,修复利用废弃巷道和采空区,储存矿山自身产生的废渣和工业废渣,缓解废石场与耕地争地的矛盾。建立无生态危害的低废采矿系统,使我国矿业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空场法开采中,利用井下废石、废砂加水泥进行局部胶结充填,改变矿房和矿柱的回采顺序,提高回收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提出了低碳运行生态矿山建设理念,论述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成果,并对充填采煤条件下控制矿压显现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设计方法及采煤矿压监测的方法,达到了在采煤过程中控制地表下沉的目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及煤矿安全保障程度,为煤炭生态矿山建设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先期建立的废石不出坑充填系统工程,使每年有80%的废石充填井下.在此基础上,矿山进行了第三期工程改造,将原废石充填系统的覆盖范围从-707 m中段以上部分扩展到所有深部采矿区域,实现了废石充填系统各作业区域的全覆盖,同时对充填法采场进行了废石充填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铜尾矿是铜矿经过选矿作业后产生的粉状或砂砾状固体废弃物,由于铜尾矿的大量排放以及缺乏有效的处理,致使铜尾矿被大量堆积在尾矿库中,给尾矿库以及周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归纳了铜尾矿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总结了国内外铜尾矿综合利用现状和应用途径,对铜尾矿综合利用方式如有用组分的提取、制备建筑材料、制备充填材料、用于土地复垦以及制备陶瓷、玻璃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铜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铜尾矿的综合利用应以土地复垦为主,如此不仅可以使尾矿库废弃地的生态系统得以重建,还可以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施麟芸  匡敬忠  刘松柏  鲁亚  严峻 《硅酸盐通报》2022,41(10):3511-3524
我国铜尾矿排放及储量巨大,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铜尾矿矿物成分复杂、颗粒粒度较细等问题限制了铜尾矿的高效高附加值利用。本文综述了铜尾矿的矿物属性、物理化学性能特征及其在建材化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控制要求,从铜尾矿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水泥基材料、水泥熟料、砖、微晶玻璃、多孔材料、充填材料等多个途径,总结了铜尾矿的主要应用方式、作用特征和主要成分的影响作用规律。为铜尾矿等固废生产型企业协同建材行业系统解决尾矿资源化问题提供参考,协同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产品要求,提出了未来尾矿资源建材化处置的关键性问题,为真正实现尾矿的产品资源化利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固废资源大宗利用及“以废治废”的目的,将磷石膏与铜尾矿砂拌和制备成混合料,外掺水泥用于公路路基填筑。通过对混合料进行土工性能试验,探索磷石膏与铜尾矿砂的质量比对混合料土工性能的影响,结合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混合料的硬化机理及微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液限较高而铜尾矿砂强度特性较低,两者都无法单独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使用,当磷石膏与铜尾矿砂按质量比4∶6混合使用时,混合料的土工性能较佳;混合料硬化是水泥水化导致的,水化产物中的钙矾石、C-S-H凝胶等能够填补混合料颗粒间隙,形成紧密集合体,致使混合料硬化。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采空区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FPA模拟软件分析房间矿柱在大范围岩层移动和应力集中控制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隔离矿柱控制采空区连锁式破坏的设想,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以较低强度条带充填体代替隔离矿柱,同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场稳定性及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鸡笼山金矿设计的盘区机械化分层充填采矿法以及工程地质与环境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矿区大面积开采和盘区开采时的地面、采空区、采场的稳定性状态,在确保地面工业设施有效保护和采场安全开采的条件下,根据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实现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配比的选择以及采场矿房矿柱尺寸的优化确定.  相似文献   

16.
尾矿制备混凝土研究进展与利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尾矿制备混凝土已成为实现尾矿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一条较佳途径。首先分析尾矿渣排放与综合利用现状,探究尾矿作为混凝土制备骨料的资源利用状况,然后具体明确不同类型尾矿渣用于混凝土凝胶材料、粗细集料以及改性掺合料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尾矿替代天然建筑材料的后期发展方向。现阶段研究表明:尾矿部分代替混凝土材料时,其微粉二次水化作用发挥的“火山灰效应”与“微集料效应”是尾矿混凝土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的主要原因;尾矿因颗粒小,作为混凝土细集料应用范围有限,而作为微粉充填材料或替代凝胶材料潜力巨大;尾矿混凝土可发挥细粒尾矿的棱角性及亲水性特征,用于增加混凝土粘性,便于制备合成骨料或隧道喷射混凝土。尾矿制备混凝土可极大缓解建材短缺并解决尾矿堆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对未来绿色建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瓮福磷矿磨坊矿段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后所产生较大沉降的问题,提出采用点柱式充填开采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通过对充填与未充填两种情况的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发现,点柱式充填开采方法能有效控制上覆岩层沉降,同时也合理地处理了采空区,保证了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分类的综合评判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针对性地治理采空区,有必要对石膏矿山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合理地分类,为此提出了采空区稳定性分类的综合评判法.该评判法将采空区的存在时间、采空区的面积、矿柱面积比率、矿柱宽高比、采空区是否有水、当前来压情况及采空区周边情况作为主要分类标志,依据综合得分情况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合理划分.研究成果对石膏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及借鉴,可在石膏矿山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