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素与血脂间的关系以及元素、血脂对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本测定了39名老年高血压病患和30名健康老年人的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锌(Zn)、铜(Cu)、铁(Fe)、钙(Ca)、镁(Mg)、钠(Na)、及血脂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并进行了均数t检验,简单相关性分析及胆固醇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所测定的老年高血压病组的血清HDL-C水平下降,同时血清Zn含量也低于对照组,且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脂与血清Zn、Cu、Mg均呈显正相关,本结果还显示HDL-C和TC与Cu,Cu/zn值及Mg都存在着一定相关关系。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血清中各元素之间,元索与血脂问都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高血压病特别是老年高血压病,在预防及治疗上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影响血清微量及宏量元素的总体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血清脂质含量,以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8种疾病血清透明质酸测定谭小颖陈远智吕汉文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为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测定在老年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我们检测了老年8种疾病患者血清HA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矿物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了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及61例健康对照的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Mg、Cd、Al显著升高,Ca、Zn、Co、Fe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血清Cu、Co、Zn、Ccd、Mg等水平异常有关。结论观察血清Cu/Zn、Cd/Zn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矿物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了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及61例健康对照的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Mg、Cd、Al显著升高,Ca、Zn、Co、Fe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血清Cu、Co、Zn、Ccd、Mg等水平异常有关。结论观察血清Cu/Zn、Cd/Zn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心脏病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血清中铜、锌、铁、钙、镁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24例老年HHD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HHD患者血清钙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铜、锌、铁、镁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HHD患者血清铜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病组(P<0.01),钙、锌、铁、镁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低铜可促进老年H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变化。选择 31例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 2 8例老年正常对照者 ,测定血浆vWF、α颗粒膜蛋白 - 140和血清C 反应蛋白含量。结果发现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为 12 3.3% ,与老年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 .0 5 ) ;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α颗粒膜蛋白 - 140含量为 15 .84μg/L也明显高于老年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C 反应蛋白含量较老年正常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浆vWF含量与收缩压呈正相关 (P <0 .0 5 )。提示Ⅰ、Ⅱ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面积,采集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NSE、ET和CGRP水平,与各60例同年龄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患者、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照,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NSE和ET含量较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P〈0.01及P〈0.05),且随时间延长,二者含量均逐渐降低,NSE水平2d时达高峰,14d时基本恢复,而ET水平则始终高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患者,且梗死面积越大,二者的水平越高,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高血压患者ET的水平亦明显高于老年脑动脉硬化症患者(P〈0.01);不同时间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及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及高血压病患者(P〈0.01),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且梗死面积越大CGRP的水平则越低。结论NSE、ET和CGRP与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SE的监测为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血清肌钙蛋白T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负荷中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负荷前后血清肌钙蛋白T(TnT)的变化,拟间接推断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脏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方法:对54例高血压病患者(ET)进行次极量运动平板试验,并与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对照,采用固相酶联免疫法进行运动前、后(6分钟及24小时)血清TnT的测定。对运动试验阳性及心电图有T波变化的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在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中,有T波改变的高血压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为92%,阳性为8%)血清TnT在运动后均高于运动前(P<0.05)。无T波变化患者仅于运动后6分钟时血清TnT增高,24小时血清TnT恢复正常。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阳性中(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为26%,阳性为74%)及冠心病、心绞痛组,运动负荷后血清TnT6分钟及24小时均有明显改变(P<0.01及P<0.05),并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运动后血清TnT值随之增高,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负荷后血清TnT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间接推断其心肌及冠状动脉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0例健康老年人和17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含量变化。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本文结果提示在高血压病患者中血脂增高并非少见。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Zn、Cu、Fe、Cr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与血清锌 (Zn)、铜 (Cu)、铁 (Fe)及铬 (C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日本岛津 AA176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对 8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 6 5例老年对照组测定了血清 Zn、Cu、Fe及 Cr的含量。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 Zn、 Fe水平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而老年冠心病组血清 Cu水平显著低于老年对照组。老年冠心病组血清 Cr和 Cu/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 Zn、Fe,低 Cu、Cr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从饮食结构上调整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可能对防治老年冠心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钙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50例健康老年人及86例中青年人(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病组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健康老年组较对照组为低(P<0.05),老年高血压病组较健康老年组为低(P<0.05)。老年高血压病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高,健康老年组也较对照组为高,而老年高血压病组较健康老年组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Ⅲ受体(sIL-2R)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我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5例不同病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其结果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sIL-2R可作为该病病情进展及转归的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高水平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方法:对1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血清Hcy的测定及动态血压的测定,高Hcy组59例,正常Hcy组61例,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果:高Hcy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正常Hcy组[(22±4)μg/min vs.(15±4)μg/min,P0.01]。结论:高Hcy组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升高,Hcy加重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14.
杨清  白晶  王冰  柳忠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488-1489
目的 探讨老年脂肪肝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108例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及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IA)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前胶原肽(IVC)及层黏连蛋白(LN)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老年脂肪肝患者血清IgA、IgG、IgM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纤维化指标HA、IVC、L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患者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有较为明显的肝纤维化倾向。检测其血清IgA、IgG、IgM与HA、IVC、LN含量,对于脂肪肝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唾液酸(S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N-乙酰神经氨酸苷酶法对115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104例非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及10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SA进行检测.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非恶性肿瘤组(P<0.01),非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SA含量升高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定期检测血清中SA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肺结核患者血清IL-6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解放军三0九医院100091康新具,金关甫,石炳毅白细胞介素-6(IL-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是机体内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Cytokinenetwork)中关键成分之一。在肿瘤、感染以及移植免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我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5例不同病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其结果示老年糖悄病患者血清sIL-2R可作为该病病情进展及转归的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测定及其临床意义海军411医院(200081)闫丽娟,吴玲,唐大海为了解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及载脂蛋白(Apo)的变化,我们做了有关几项指标调查。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老年肺心病患者82例,均为本...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老年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本文采用RIA和ELISA法分别测定老年肺癌病人血清中IL-2和SIL-2R含量,结果显示术前IL-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SIL-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肺癌术后IL-2高于术前而SIL-2R明显低于术前。提示此两项免疫指标对评价疗效和观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A)检测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5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健康者,计算标本的结合指数和阳性率。结果:高血压病Ⅱ期组患者ACLA的平均结合指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组的ACLA阳性40例(27.6%),有脑梗塞的高血压病组ACLA阳性率高于无脑梗塞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身免疫,测定ACLA对预测高血压病的程度和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