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5,(33)
为了最大程度的普及高等教育,给予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工作的考评机制和跟踪机制,以保证资助资源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从而使资助工作切实起到激励学生奋发进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6)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高校能够抓住落实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契机,深化教育领域资助育人工作改革,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资助和育人的有效结合效果显著。本文从资助工作宣传切入,着重探讨资助育人中的宣传效应对大学生所带来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8)
目前,我国高校在国家的支持下已经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助、减、免、贷"有机结合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大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获得与其困难程度相称的经济资助。但在贫困学生资助过程的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信息公开与保护学生隐私、教育公平与教育补偿、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等冲突,如何有效解决这些冲突,是我们今后做好做实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值得思考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1)
文章对菏泽市三所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展开问卷调查,发现75%以上的学生对这项工作表示比较满意。采用SPSS20.0单因素分析,发现满意度在不同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就读专业及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深入分析原因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资助需求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模式提升资助成效、完善大数据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提升困难学生认定的客观性和精准性、拓宽资助渠道提升资助育人能力等措施,探索改进地方高校精准资助育人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的特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随之增多。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状况,满足其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国家为此制定了"奖、助、减、免、补、勤、贷"多元化的资助政策,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但是,由于公平概念的模糊、认定体系的不完善、资助工作者专业性缺乏等问题,使高校资助工作实施与现实存在差距。从公平的视角,阐释高校资助工作公平的含义,分析高校现阶段资助工作实现公平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5)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对象的特定性与环境的复杂性需要高校辅导员在资助育人体系中正确定位角色。本文以目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助困和育人两个维度论述高校辅导员在资助育人体系中如何找准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角色作用,达成资助与教育并重,助学与育人并举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职能,当今教育往往注重教书而忽视了育人。高职院校家庭经济苦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也应该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来展开,离开了育人资助也失去了真正的意义。目前,资助育人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也顺利进行,但是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提出了一些具体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资助工作助困育人体系的创建,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帮扶问题,它需要从制度建设、强能、资源整合等方面去构建一个有效运行的体系。本文中,课题组针对前期调研所得广西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现状的基本情况,借鉴区外资助工作助困育人的先进经验、结合广西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际,提出广西高校应从规章制度建设、贫困生能力提升等多方面构建一个完整的助困育人体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国家助学政策体系的实施不断完善,高校物质资助力度不断加大,为的是给予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有书读,有学上,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和回报社会。单一的物质资助难以促成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借助励志育人,开展贫困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对于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养老机构数量偏少,且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养老建筑的设计者而言,应结合老年人心理及生理特征,设计出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建筑,为其提供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建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1)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大量的网络借贷平台兴起。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以在校大学生为借贷对象,通过虚假宣传、降低门槛、隐瞒费用、裸贷等方式诱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借贷,以获得高额利息、违约金、管理费为目的。大学生无力偿还高额贷款,网贷平台暴力催收,引发的问题比比皆是,甚至出现大学生因无力还贷而自杀的现象。本文就校园贷危机下大学生消费心理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健康教育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9)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新课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对其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也影响着其创业观念,从创业教育角度来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也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3)
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渐强烈。本文从"机制"角度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力求采用新颖的教育方法、完备的教育内容实现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升,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1):33-36
元代借白话演绎史书的叙事体"平话",至明代变迁为"评话",且二者混而不分;清代,"平话"与"评话"不仅继续混称,而且所指范围不断延展,既是对说书的泛称,又指通俗白话小说及其进一步敷衍。  相似文献   

16.
罗正浩 《城市建筑》2014,(21):26-2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为了解决老龄化趋势,就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养老生活环境。本文结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了养老建筑设计,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为了解决老龄化趋势,就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养老生活环境。本文结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分析了养老建筑设计,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促进社会与人才之间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由此引发的高等教育改革为全社会所瞩目,而培养创业型人才是改革的关键所在,深入探索、发展与践行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需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立足自身实际,大力发展创业教育,践行政校企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契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业型人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索出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行政体系为依托,方法单一,不易被学生接受。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家长式教育模式,以“助人自助”的理念为核心,建立起平等交流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绩效。本文以个案工作法、团体工作法为重点,进行实证研究,积极探究一条将社会工作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5)
当代许多大学生其心理、思想、举止行为还远没有达到社会成人所规约的标准和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三精"为要务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强化性心智教育是有必要的,并构建了以"三精"为要务的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强化性心智教育模式的构建。本文阐述了以"三精"为要务构建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强化性心智教育模式的理据,并指出利用这一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基于强化性的心智教育可使当代大学生可靠地或加速地成为真正的社会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