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内现有的±500 kV换流站设计、实施和运行经验,以二重阀高端阀厅为例讨论±800 kV阀厅、防火墙和主控楼的结构选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建议阀厅及防火墙采用钢结构优化方案,主控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
±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设计是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换流站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和试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特高压换流站绝缘配合方法,对溪洛渡—浙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逆变侧浙西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进行研究,提出了浙西换流站避雷器配置方案和相应避雷器参数及保护水平,并根据推荐的绝缘裕度最终确定了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这些结果将为该特高压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特高压直流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混合结构阀厅利用防火墙作为阀厅竖向承重及抗侧力结构的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刚度大、结构耗钢量小的优点,但其抗侧力构件平面布置不规则,地震作用下结构扭转效应明显。本文依托±500 kV金官换流站阀厅设计,开展了高烈度地震区±500 kV换流站阀厅结构选型分析工作。通过对混合结构、全钢结构进行静力、动力分析,着重研究对比了其结构刚度、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反应明显,结构位移比超限,属于特别不规则结构,抗震性能较差。建议高烈度地震区±500 kV换流站阀厅采用全钢结构。  相似文献   

4.
详细对比了已有的调相机及汽轮发电机的不同冷却方式,并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对300 MVar大型调相机的特定需求进行分析,从而筛选出适宜的冷却系统选型方案,为大型调相机组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参考,为特高压直流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由于输送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电气设计在电气主接线、过电压保护与绝缘配合、外绝缘特性、设备选型以及平面布置等方面,同常规超高压换流站相比均有显著变化.针对这些方面,并基于中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阶段性设计研究成果,归纳分析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电气设计应注意把握的主要技术特点,对后续工程设计工作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换流区域为±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核心区域,是换流站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哈密南±800 kV换流站工程技术条件,论述了换流区域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设计特点.结合国内已投运的±800 kV换流站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原则,总结了±800 kV换流站换流区域包括阀厅、控制楼内电缆夹层、空冷器保温室、换流变压器基础及搬运轨道、换流变压器进线构架等建构筑物结构选型及实施方案,以期对后续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换流站阀厅及主控楼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厂商对阀厅的设计往往采用钢结构典型设计。在对国外的设计进行优化后,考虑结构的防火及承重功能, 换流站阀厅和主控楼主体承重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阀厅屋盖采用轻型有檩屋盖结构体系、主控楼楼( 屋) 面采用以临时模板为支撑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板、围护结构采用普通粘土砖墙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结构设计方案, 此结构功能合理, 适合我国国情, 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支柱绝缘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外绝缘设计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主要讨论特高压换流站支柱绝缘子的选型和设计。首先统计了 我国±500 kV换流站外绝缘的运行情况,总结了±500 kV换流站加强外绝缘和防污闪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室温硫化硅橡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和长效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的性能特点。然后根据积污站测试结果对特高压换流站站址的污秽水平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污秽水平和实验室污耐压试验结果推导出其所需的爬电比距。最后,分析了不同型式支柱绝缘子的经济技术特点,以及国内外厂家的制造能力,推荐瓷涂RTV方案作为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外绝缘的首选方案,并对瓷涂RTV绝缘子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然  孙毅  金铭  吕力 《电气技术》2021,22(5):68-72
站用电系统在特高压换流站中属于极其重要的辅助系统,其供电可靠性直接影响换流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以特高压淮安换流站为例,详细介绍了换流站站用电系统的主体结构及备自投的动作逻辑,在此基础上对一起特高压换流站站用电备自投越级动作的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故障原因为10kV开关信号回路设计错误.针对该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锦屏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型式选择与大件运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数量多、运输尺寸和质量巨大,是制约换流站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锦屏特高压换流站为同期建设的容量最大的特高压换流站,且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既不在沿海也不靠通航大江,大件运输尤为困难。换流变压器的运输方案与设备选型、设备制造以及现场安装工艺等密切相关,运输方案需对变压器设计和运输条件进行综合优化后确定。文章提出了可供比较的2种运输方案,即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方案,并结合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技术现状得出了锦屏特高压换流站换流变压器应首选铁路(至西昌)+公路(至站址)运输方案,而水路运输方案作为后备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张玉明  应捷  常伟  张咪  汪伟 《中国电力》2014,47(10):7-8
换流区域为±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核心区域,是换流站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哈密南 ±800 kV换流站工程技术条件,论述了换流区域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设计特点。结合国内已投运的±800 kV换流站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原则,总结了±800 kV换流站换流区域包括阀厅、控制楼内电缆夹层、空冷器保温室、换流变压器基础及搬运轨道、换流变压器进线构架等建构筑物结构选型及实施方案,以期对后续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结构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松换流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抗震设防要求最高的特高压换流站,直流场设备抗震设计与考核是整个换流站抗震设计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直流场设备抗震解耦设计的基本思路,分析了直流场主要设备的结构特征和抗震薄弱环节,对直流场极线设备分成了若干较为独立的耦联回路;其次,提出了换流站直流场设备的抗震设防水平及主要的地震动参数。通过采取选用复合材料、优化支架及设备结构、创新设备连接导体及金具、采用隔震减震等抗震新技术,可有效改善换流站直流场主要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通过开展特高压单体电气设备的抗震计算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考核结果表明,新松换流站主要特高压电气设备具备承受峰值为400 Gal确定性场地波强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相关研究及应用对今后类似地震高烈度地区换流站抗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换流站工程具有建设效率快、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装配式建构筑物具有绿色环保、节约工期、节能降效、提高质量等优点,同时也是顺应电网发展潮流及节能减排的时代要求.结合特高压换流站工程实例,论述了装配式建构筑物在特高压换流站的应用现状、建设工期及造价,对装配式建构筑物的结构体系、结构连接节点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提...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过电压水平对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和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基于溪洛渡-浙西±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对两端换流站的高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低压端Y/Y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接地、交流侧相间操作冲击、全电压起动和直流极线接地等典型故障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溪洛渡换流站和浙西站的相应避雷器承受的最大过电压和能量。计算结果可为该特高压工程换流站设备的绝缘配合设计及相关设备的选型、制造和试验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某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外冷防冻棚结构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防冻棚总体设计及外形设计方案,通过对防冻棚载荷及钢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换流站防冻棚设计优化措施;通过对空冷器外部空气流动传热特性进行CFD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风速及防冻棚高度下的热风回流率,并通过进行成本分析和热设计校核分析,发现安装防冻棚后可有效防止热风回流,使低端阀组空冷器进风温度降低3℃,并最终确定防冻棚最优设计高度为6 m。  相似文献   

16.
依托已完成的中俄跨国直流输电工程前期设计成果,对±800 kV特高压换流站可采用的几种阀组接线从送电可靠性、线损、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接线的优点、缺点及适用情况,为设计人员进行特高压换流站阀组接线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800 kV向家坝-上海直流工程换流站绝缘配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800 kV向家坝-上海直流输电工程中换流站绝缘配合是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分析了换流站的避雷器保护配置方案、绝缘配合的原则和换流站过电压防护的策略,并计算了避雷器的参数与特性,分析了设备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水平,初步给出了换流站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这些绝缘配合的数据对换流站设备的选型和制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荆门—上海直流工程±500 kV团林换流站的设计原则,分析总结了团林换流站的设计特点,为高压、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荆门—上海直流工程±500kV团林换流站的设计原则,分析总结了团林换流站的设计特点,为高压、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的降噪措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有效抑制换流站可听噪声水平,在总结现有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设备噪声源的基础上,采用SOUNDPLAN软件模拟换流站噪声源,计算分析声场,提出了针对换流站从设备本体设计、抑制噪声传播等方面降噪的方法。同时针对特高压换流站噪声水平进行计算预测,比较特高压换流站采用不同降噪措施后的降噪水平,提出了特高压换流站的换流变压器等设备应采用屏蔽或box-in等措施以抑制噪声水平抑制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