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治疗年轻恒牙窝沟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8岁恒牙窝沟龋201例,共441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220颗牙),采用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充填;对照组101例(221颗牙),采用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充填。结果随访3年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组充填后1、2、3年的涂膜保留率均比可见光固化窝沟封闭剂组高(<0.05)。结论Dyract flow流动复合体治疗年轻恒牙窝沟龋的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流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75例513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GIC)、Dyract AP复合体(DA)、Tetric Flow流动复合树脂(TF)充填修复,观察2年内的疗效。[结果] GIC组成功率81.76%,DA组成功率91.86%,TF组成功率94.74%。经统计学卡方检验DA组与TF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与GIC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动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451颗各牙位恒牙根尖孔开口处距根尖距离。方法:采用经固定液中固定好的各牙位的离体牙共451颗,由同一人用卡尺测量。结果:各牙位离体牙根尖孔与根尖的距离的平均值均在1mm以内,根据各牙位离体牙计算出的平均值明确了根管充填材料距根尖约1mm以内为最佳,为临床确定了根管治疗时根管预备的工作长度及根管充填的标准。结论:得到各牙位离体牙根尖孔距根尖距离,指导临床根管治疗恰填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因外伤脱落前牙再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7例患者因外伤致前牙脱落38颗的临床资料。其中前牙离体脱位30min内1例1颗,30min至2h10例14颗,前牙离体脱位超过2h16例23颗,离体牙经抗菌素液浸泡消毒、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后植回原位。结果:15颗离体脱位牙,2h以内再植成功率达100%,离体脱位超过2h再植成功率为95.65%。结论:牙再植与离体时间长短关系密切,离体脱位半小时行牙再植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352颗浅型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流动树脂充填,1.5年后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的成功率为80.87%,复合树脂组的成功率为83.33%,流动树脂修复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为94.17%,高于另外两组(P〈0.01)。流动树脂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和复合树脂组。结论 流动树脂是修复牙体浅型楔状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流动复合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75例513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GIC)、Dyract AP复合体(DA)、Tetric Flow流动复合树脂(TF)充填修复,观察2年内的疗效。【结果】GIC组成功率81.76%,DA组成功率91.86%,TF组成功率94.74%。经统计学卡方检验DA组与TF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与GIC组之间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动复合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7.
王凯  张疆弢  周莉  刘建国 《上海医学》2002,25(8):524-525
临床上常会遇到红色牙胶尖充填根管后牙体变红的病例 ,本研究采用红色牙胶尖对离体前磨牙进行根管充填 ,观察其对牙体变色情况的影响 ,旨在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一 .材料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的红色和白色牙胶尖 (批号 :980 3)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药材料厂生产的根管充填剂(批号 :980 80 8) ;北京古莎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固化粘合剂 (批号ch B 188)。标本选择近期内拔除的离体前磨牙 80颗 ,要求牙体完整 ,经彻底洁治后清洗干净。二 .方法(一 )分组 将 80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 4组 ,每组2 0颗。其中 1组为对照组 ,另 3组为…  相似文献   

8.
吴胜  周媛  胡飚 《广州医药》2011,42(2):25-26
目的观察比较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流动树脂Grandio Flow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fil Plus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患者共136颗楔状缺损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德国VOCO纳米树脂Grandio(A组)、流动树脂Grandio Flow(B组)和前牙充填玻璃离子Lono...  相似文献   

9.
赵然 《河北医学》2008,14(9):1026-1027
目的:通过用CHAR ISMA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探讨楔状缺损临床修复的材料和方法,以提高临床修复充填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用CHAR ISMA树脂修复充填楔状缺损的患牙362颗。结果:成功321颗,失败41颗。结论:用CHAR ISMA树脂修复充填楔状缺损的患牙失败的原因主要为充填树脂弹性变量与天然牙体组织有差异、操作过程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10.
姬永科 《吉林医学》2011,(10):1923-1924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三种方法修复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收集左右成对的完整离体颌前磨牙30对。每对牙分别接受不同处理。A组:10颗牙制备根管治疗后银汞合金充填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B组10颗牙制备根管治疗后镍铬合金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模型;C组10颗制备牙根管治疗后聚乙烯纤维树脂桩核加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模型;对照组30颗均为同名完整离体牙。采用横梁加载载荷测试破坏载荷,比较牙齿的抗折能力。结果:A组抗折能力低于完整离体牙水平(P<0.05),B,C组抗折能力高于完整离体牙及A组水平(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来讲,根管治疗后颌前磨牙的比较好的修复方法是桩冠修复,单纯充填加全冠修复抗折力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Er:YAG激光处理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在深龋治疗中的微渗漏情况。方法:本实验将40颗离体磨牙随机分为四组,A组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B组高速涡轮手机备洞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C组Er:YAG激光处理窝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D组Er:YAG激光处理窝洞后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通过对比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和Er:YAG激光备洞后是否联合使用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的离体牙深龋模型的构建,观察树脂充填后微渗漏的情况,从而分析Er:YAG激光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是否能提高窝洞充填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Er:YAG激光联合Ionosit-Baseliner光固化复合体垫底材料处理的离体牙的微渗漏程度与高速涡轮手机备洞后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的离体牙相比,微渗漏的深度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速涡轮手机和Er:YAG激光处理离体牙后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显微CT观察不同牙体修复材料用于Ⅱ类洞充填修复时材料与龈壁的适合性。方法:选择人离体前磨牙18颗,制备邻牙合面Ⅱ类洞,随机分为6组进行分层充填。使用6种材料作为龈壁层材料,包括4种注射式充填材料:Beautifil Flow Plus F00(F00)、Beautifil Flow F10(F10)、Filtek Z350 Flowable(Z350F)和FujiⅡ LC CAPSULE(Fuji),以及2种膏体状填压式充填材料:BeautifilⅡ(BF)和Filtek Z350(Z350)。将充填修复后离体牙进行显微CT扫描和三维重建,分析龈壁层充填体 牙齿界面孔隙体积和分布。孔隙体积采用Jonckheere-Terpstra非参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龈壁层充填体-牙齿界面孔隙体积(mm3)由小到大依次为:Z350F(0.000 15)、F10(0.000 39)、F00(0.012)、Fuji(0.070)、Z350(0.16)和BF(0.20),Z350F/F10组与Fuji/Z350/B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隙分布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孔隙位于窝洞的点线角。结论:龈壁层充填体 牙齿界面孔隙主要位于窝洞点线角,高流动注射式充填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界面孔隙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刘敏 《中外医疗》2013,(18):100-100,102
目的对比观察Poss等4种复合树脂材料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即刻拔除的无龋离体牙8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20颗,备牙制作标准V类洞,分别使用Poss、3MZ350、Durafill及Charisma4种复合树脂填充牙体,经品红染色后沿近远中径剖开牙体,使用显微镜观察充填体与牙体之间的边缘密合度。结果 4种树脂材料与牙体间的边缘密合度有明显差异,微渗漏程度从优到差(充填体边缘的间隙宽度从小到大)依次是Poss、3MZ350、Durafill、Charisma复合树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种复合树脂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Poss复合树脂作为新型材料,与牙体边缘的密合度优于其他Z350等以往常用的树脂材料。  相似文献   

14.
楔状缺损充填物脱落后再充填调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临床上多采用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我们对49例131颗充填物脱落的患牙再进行光固化树脂充填,同时进行调,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诊治的49例131颗充填体脱落后的患牙再次给予光固化树脂充填,同时进行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乳牙根管充填程度和牙体修复材料与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处于乳牙牙根稳定期、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乳牙255颗,其中前牙178颗,后牙77颗.常规开髓拔髓根管预备;以Vitapex糊剂作根管充填材料,摄X线片观察根管充填程度;分别以银汞合金、复合体(登士柏)或氧化锌黏固粉作为牙体充填材料.跟踪观察,每次复诊结果以临床检查及X线片为准.结果 根管充填程度与成功率的关系:适填的平均成功率最高(98.7%),超填次之(93.4%),欠填最低(86.4%),三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牙体修复材料与成功率的关系:银汞合金成功率最高(97.3%),复合体次之(85.4%),氧化锌黏固粉最低(26.7%),三者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根管充填程度及牙体修复材料与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密切关系,根管充填以适填、牙体修复以溶解性小的材料的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嵌体修复对第一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20颗第一磨牙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树脂嵌体、聚合瓷嵌体、金合金嵌体修复以及树脂直接充填治疗,随访观察2年,采用USPHS评价标准对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树脂充填组4颗患牙充填体表面光洁度降为B级,充填体边缘着色,出现继发龋,6颗存在充填体颜色改变(P<0.05);金合金嵌体组4颗患牙出现食物嵌塞(P<0.05),1颗患牙修复体脱落;全瓷嵌组出现1颗修复体脱落,1颗出现牙髓炎症状;树脂充填组、树脂嵌体组、全瓷嵌体组在食物嵌塞优于金合金嵌体组(P<0.05)。结论:3种嵌体修复对大面积牙体缺损的第一磨牙均有良好的修复效果,能有效恢复年轻恒牙牙体外形和邻接关系,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Beautiful Flow PlusF00流动树脂、FilterTMZ350 XT流动树脂与FUji IX玻璃离子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选择合适的修复充填材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6例(282颗患牙)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  相似文献   

18.
在牙体缺损的修复中 ,充填物与牙体洞壁之间的密合度是修复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评价修复方法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于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2月通过对光固化复合树脂嵌体、钴铬合金铸造嵌体和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 ,观察不同材料的嵌体与洞壁间的密合度 ,以及同种材料不同修复方法与洞壁间的密合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离体牙 选用拔除的新鲜磨牙 2 4颗 ,分成 3组 ,每组 8颗。1.2 材料 Starfil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 (德国产 ) ,钴铬合金(广东产 )。1.3 仪器 光固化机 (上海古莎 ) ,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以G-I型玻璃离子、GeFajiⅡ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以及89-1型为后牙充填材料,通过离体牙充填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及临床疗效观察表明,89-Ⅰ型为后牙充填材料,通过离体牙充填的扫描电镜(SEM)观察及临床疗效观察表明,89-1型后牙充填材料有良好的边缘密合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很有前途的后牙充填材料,而GI-Ⅱ型玻璃离子作为牙充填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粘接剂对降低银汞合金充填体微渗漏的作用 ,以评价其在充填治疗中的意义 ,探讨减少银汞合金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无龋的离体牙 30颗 ,制备相同的洞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牙洞各壁先涂上Super Band粘接剂后再用银汞合金充填 ,对照组不涂粘接剂而直接用银汞合金充填。用染色渗入法比较两组间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实验组银汞合金充填体的边缘微渗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结论 :Super-Band粘接剂能够明显降低银汞合金充填体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