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首钢2号高炉操作炉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首钢2号高炉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强化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冷却参数、炉内煤气分布合理、完善炉前出铁操作、炉内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等管理是高炉操作炉型合理、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徐飞 《炼铁》2021,40(4):25-29
宝钢3号高炉第二代在操作炉型发生变化以后,存在炉缸工况不佳、渣皮稳定性差等问题.借鉴3号高炉第一代的成功经验,通过采取稳定渣铁流动性,控制好炉温和碱度;维持良好铁口孔道状态,出尽渣铁;保持足够的炉缸储热量;安装微型铜冷却器,稳定渣皮;控制合适的鼓风动能;优化布料模式等措施,炉缸工况得到改善,炉缸侧壁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操...  相似文献   

3.
邵强  林松  张福 《炼铁》2021,40(1):44-48
简要分析了影响高炉操作炉型的因素,重点总结了本钢6号高炉操作炉型的管理经验.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上部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热负荷及炉前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摸索出一套的炉型管理制度,确保高炉壁体温度稳定,确保炉墙渣皮稳定处于可控状态,水温差在合理范围内波动,使高炉从设计炉型顺利转变到合理的操作炉型,保证了炉...  相似文献   

4.
高炉-代炉役期存在由设计炉型向操作炉型的转变过程,太钢5号高炉操作人员针对5号高炉的设计、运行特点,总结出符合其炉型演变、维护要求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原燃料管理、布料矩阵调整、冷却制度调整、炉体温度分析与控制以及硬质耐火料压入维护炉衬的方法。运用这些管理方法,5号高炉能够长期保持合理操作内型,取得了利用系数2.5t/(m^-3·d^-1),煤比180kg/t以上的先进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5.
陆隆文  叶勇  张庆喜 《炼铁》2011,30(2):36-39
对武钢1号高炉炉役后期护炉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优化操作制度、合理的出铁制度及出铁口的维护、合理控制冶炼强度、强化炉役后期护炉管理、炉皮打水冷却、安装冷却器和灌浆造衬、加强外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首钢长钢9号高炉护炉实践进行了总结。护炉操作实践表明,通过采取优化装料制度、合理控制冶炼强度、增加含钛球团用量等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炉措施,稳定了冷却壁水温差,并很好地处理了高炉生产与炉缸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韩建臻 《炼铁》2008,27(3):37-39
对酒钢2号高炉炉缸维护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处于炉役中期的2号高炉炉缸2段29号冷却壁水温差反复异常升高的状况,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护炉措施,稳定了该冷却壁水温差,并较好地处理了高炉强化生产与炉缸安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武钢第二代薄壁型高炉设计,在高热负荷区采用铜冷却壁,克服了第一代薄壁型高炉全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缺陷,提高了炉腹、炉腰、炉身中下部的冷却强度,但同时也给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第二代薄壁型高炉操作炉型维护技术集成,主要包含4个模块,即原料管理技术、适应铜冷却壁的操作经验、操作...  相似文献   

9.
孙荣克  宋润平 《炼铁》2005,24(4):30-32
对唐钢1号高炉开炉以来的基本制度选择进行了总结。认为高炉基本制度的选择,应根据原燃料变化、冷却形式变化及炉型的演变进行适当调整,才能达到稳定顺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车玉满  孙鹏  李连成  孙波  郭天永 《炼铁》2007,26(5):18-21
对鞍钢铜冷却壁高炉操作管理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在2号高炉上的实践进行了总结.根据经验知识和实验室热态模拟实验结果,利用传热模型反推计算,建立铜冷却壁高炉操作炉型管理模型,可对铜冷却壁热面渣皮厚度进行实时计算,实现操作炉型管理.鞍钢2号高炉应用结果表明,铜冷却壁操作管理模型可对渣皮脱落部位、炉腰和炉身下部铜冷却壁热面温度和渣皮厚度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提示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渣皮厚度适宜并保持稳定,减少铜冷却壁区域热损失,并保证高炉操作炉型合理.  相似文献   

11.
摘要:高炉富氧鼓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冶炼,提高产量及煤气利用率等。但是,富氧率过高或与炉况不相适合,可能会导致高炉热平衡失常。为了确定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不同炉况时合适的富氧率,通过分析统计近2年的生产数据,明确了富氧率与焦炭负荷及其他操作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低迷炉况(焦炭负荷较轻)匹配的富氧率范围在2%~4%,炉况好转(负荷稍重)时相匹配的富氧率范围在4%~5%,稳定炉况(焦炭负荷较重时)匹配的富氧率范围在5%~6%。因此不能单纯地通过提高富氧率促进高炉炉况的好转,而要根据炉况选择高炉能够接受的富氧率。  相似文献   

12.
庄辉  刘长江 《中国冶金》2017,27(10):49-53
为了降低京唐高炉燃料消耗,通过对Rist操作线的意义进行阐述,以京唐1号高炉生产参数为依据,计算并绘制了Rist操作线,据此分析了煤气利用率、风温、生铁含碳、金属化率等高炉操作参数改变对燃料比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京唐1号高炉对降低燃料比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工作,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提高原燃料质量,为降低燃料消耗创造条件。优化高炉操作,降低热风炉拱顶温度,对热风管系进行改造,提高送风系统的安全性,尽可能提高风温水平;优化装料制度,获得较高的煤气利用率;高风温、富氧,稳定均匀喷吹以提高煤粉置换比。通过对生产攻关实践,首钢京唐1号高炉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达到490kg/t。  相似文献   

13.
芜湖新兴铸管1号1280m3高炉首次采用砖壁合一的薄壁内衬结构。针对薄壁内衬高炉的技术特点,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重视上下部调剂、优化布料矩阵、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完善冷却体系管理、控制合理操作炉型、狠抓设备点检等措施,高炉各项技术指标明显改善,通过不断地摸索,在薄壁炉衬高炉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李红卫  唐顺兵 《钢铁研究》2014,(1):47-49,52
太钢5号高炉投产以来,在稳定高炉操作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通过总结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细化原燃料质量管理,实施4.50%以上高富氧率和190~200kg/t高煤比操作,同时,采用硬质压入修复炉型和稳定使用小粒度烧结矿相配合来规整炉内煤气流,实现了煤比长期190kg/t以上和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到67.1~69.2t/(m2·d)的长期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武钢5号高炉炉身较易发生粘结。通过采取控制冷却壁的水温差、调整风口布局和加强操作管理等几项改进措施,对高炉炉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改进后,5号高炉保持了合理的操作炉型,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6.
曹锋 《中国冶金》2013,23(1):36-38
高炉炉芯温度是炉缸活跃程度的重要表征。炉芯传热可作为一维稳态传热来处理,通过建立首钢京唐1号高炉炉芯传热的计算方程,计算绘出了炉芯温度-炉缸温度、炉芯温度-陶瓷垫厚度的关系线,确定了现阶段首钢京唐1#高炉合适的炉芯温度为310~380℃,分析得出炉芯温度低时,炉缸工况差,炉芯温度和铁水温度的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7.
对宝钢高炉炉前作业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宝钢高炉自投产以来,通过对铁口状态的维护、炮泥质量的提高和一次开口的成功开发及应用,炉前作业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随着首钢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原用的送风制度经验公式已不适应于目前的冶炼条件。结合首钢高炉冶炼现状,对送风制度方面的高炉入炉风量、实际风速、鼓风动能及炉缸煤气量、理论燃烧温度、理论实际煤气流速、透气阻力系数等计算公式进行了重新量化,提出了简化算式,由此也深化了目前冶炼条件下对高炉送风制度现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梁利生 《中国冶金》2016,26(9):71-75
宝钢湛江钢铁1号高炉于2013年5月17日开工建设,经过紧张的工程建设和事先充分合理有序的开工前准备,于2015年9月25日顺利点火投产。投产后不久主码头遭受台风“彩虹”袭击,主原料进厂受阻,1号高炉一度被迫处于低利用系数生产阶段。2015年12月主原料码头修复后,高炉开始逐步提产,多项操作指标稳步提升,喷煤比达到170kg/t,利用系数达到2.3t/(d·m3),实现达产达标。针对两个不同的操作阶段,通过调整操作制度、优化操作参数,炉况始终保持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0.
莱钢1^#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莱钢大修改造后的1#750m3高炉上料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控制功能,对控制功能的软件实现方法也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