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哈萨克斯坦KUMKOL SOUTH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阶段,部分油井因产水率过高而关停,评价油层的水淹及动用程度、寻找高剩余油饱和度层,是油田开发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大庆测井公司于2003年研制成功的过油管碳氧比能谱测井仪,是一种可以实现过油管测量,在套管井中确定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脉冲中子测井仪器。2007年4月-7月应用该测井方法在KUMKOL SOUTH油田推广了13口井,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
同位素示踪测井技术是研究地下水运动的有效手段。注入测井的同位素示踪剂会随着测井内水流运动,因此不同流态测井内示踪剂的分布亦不同。由放射性强度随深度变化关系可确定示踪剂在测井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了解测井内水流的运动状态。结合工程实际测量数据,分别分析了层流、紊流及单孔中既有层流又有紊流情况下测井内放射性强度分布特点,给出了流速的计算公式;同时介绍了在混合流时区分层流段和紊流段的方法。对比分析了误判地下水流态带来的流速计算误差,指出正确把握地下水流态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总结了利用同位素测井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合适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先进的小直径高性能储层监测仪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储层监测仪器(RMT)是由美国哈里伯顿公司生产的一种小直径高性能的脉冲中子能谱测井仪器,仪器的外径为54 mm,测井时可通过73 mm的油管.其外径略大于传统的43 mm的过油管仪器,是因为它采用了两个较大的BGO探头,大大提高了谱线的分辨率.BGO探头放在杜瓦瓶中,仪器在150 ℃的环境中可连续工作8 h.RMT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工作方式为C/O比工作方式,第二种工作方式为TMDL方式.RMT的主要功能有①在中或高孔隙度的地层中提供地层流体评价,即在孔隙水的矿化度低,不稳定或未知条件下,在套管井中测定地层的含油饱和度,特别是测定注水开发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②测量地层的孔隙度;③确定岩性类型;④评价套管内的产液流体.  相似文献   

4.
竖直圆管内泡状流空泡份额径向分布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温常压下,采用光学探针测量方法,对圆管(内径50 mm)内空气 水两相竖直向上泡状流空泡份额的径向分布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竖直圆管内泡状流空泡份额的径向分布随气液两相表观流速不同而变化。液相流速较高时空泡份额分布呈“壁峰型”,即中心区域变化平缓,近壁区出现峰值后迅速降低;液相静止时,随气相流速增加,空泡份额增加速度沿径向向外逐渐减小,气相流速较大时分布呈“核峰型”,即空泡份额随径向位置向外呈减小趋势;液相流速较低时分布呈现出过渡型。探针测量面积加权平均空泡份额与通过重位压降得到的空泡份额的相对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5.
在用γ能谱法测定铀、钍含量时,在整个测定误差中,统计误差占很大比重。对小体积晶体来说,其测量条件更为不利。因此,在用18×30毫米碘化钠晶体测量时,要使铀、钍测定误差不超过10%(对含量为0.03%的矿石而言),测量时间必须接近10分钟。在根据γ能谱测量数据计算铀、钍含量时,如果不采用脉冲计数率,而采用自动记录器记录的γ能谱测井曲线,或采用根据最佳能谱区中的点测结果绘制的测井曲线,那么确定曲线面积的误差将是不大的,甚至脉  相似文献   

6.
FD-121型和FD-121G_1型能谱测井仪是对放射性钻孔中铀、钍含量进行相对测量的一种野外使用的仪器。整机包括探测部分和分析部分。探测部分由φ30×25碘化钠(铊)晶体、GDB-35型(改进型)光电倍增管和放大电路组成。这一部分安装在密封性能很好的探管内。它的输出脉冲信号经500米测井电缆传输到能谱分析部分。能谱分析部分由放大电路、两个单道分析器(即铀道和钍道)、两个五倍十进制定标器和自动定时电路组成。  相似文献   

7.
地层元素测井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锋  刘军涛  冀秀文  袁超 《同位素》2011,24(Z1):21-28
地层元素测井是一种通过测量中子与地层元素原子核作用放出的伽马射线,得到元素含量进而确定矿物含量的中子伽马能谱测井技术,在复杂储层岩性识别、非常规储层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元素能谱测井的核物理和地质基础,并对元素俘获能谱测井(ECS)、地球化学测井(GEM)和地层岩性能谱测井(FLS)等几种仪器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系统讨论了确定元素含量的谱分析技术及矿物含量的氧化物闭合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了元素能谱测井在地层评价中的应用。最后提出采用可控中子源和多探测器系统、多参数测量是地层元素测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同位素示踪测井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柏青  王成荣  刘哲 《同位素》2002,15(3):175-181
针对同位素示踪法测井应用现状,进行了5个方面研究,即:沾污的控制与消除、强度与替注水量的掌握、粒径大小的选择、温度异常的认识、耐压范围的确定等,解决了沾污及幅度异常等问题,完善了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效率,提高了资料的认识及解释精度,对同位素示踪测井乃至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根据地层中铀、钍、钾等天然放射性矿物发出的自然伽马射线的能谱确定相应元素含量的测井方法,在油田广泛用于评估地层粘土和泥质含量,谱数据处理是该测井方法的关键.本文结合作者在数控测井系统配接能谱仪器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剥谱法、逆矩阵法和最小二乘法的解谱原理,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五能窗解谱测井原理及具体实现方法,并与三能窗进行了测井效果对比,在矿化度较低和重晶石含量较高的地层中能够有效地计算钾、铀、钍的含量,符合现场地质解释.目前这一方法已经在多种地面系统得到验证,在四川、青海等油田取得良好的测井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丰度85Rb和87Rb是原子钟的核心工作物质,而电磁分离方法是获得高丰度铷同位素唯一可行的方法。接收器是电磁分离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分离不同的同位素,接收器的设计参数不同。为保证铷同位素的丰度达到使用要求,通过对接收器口袋参数的计算,确定了铷同位素接收器口袋的尺寸与位置,对口袋的材料与冷却温度进行理论计算,完成了口袋的优化,确定了口袋的冷却温度低于25 ℃,改善了接收器溅射和蒸发对同位素丰度影响的问题。目前,接收器已安装在同位素电磁分离器上,开展了铷同位素的分离实验,确定了理想的分离参数,接收到的铷同位素的丰度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1.
张巽  陈江峰  马林  贺剑锋  王昌燧  邱平 《核技术》2004,27(3):201-206
探讨了古陶器产地多元同位素示踪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前人工作已证明在适当条件下铅同位素组成是古陶产地示踪的有力工具。数据表明钕同位素组成指示意义不大,但锶同位素组成有重要示踪作用。陕西西安秦俑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古陶器的铅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但前者的^87Sr/^86Sr比值(0.717—0.718)显著高于后者(0.715左右)。显然,铅—锶同位素联合示踪增强了判别不同产地古陶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脉冲中子全能谱测井数据处理方法及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能谱测井是确定含油饱和度的主要测井方法,模拟水平井条件下的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研究C/O值与含水饱和度、孔隙度及泥浆侵入深度的关系。而探测器的类型、尺寸、探测效率、能量分辨率、稳谱、能谱的处理方法以及中子对探测器晶体的作用都会对测井结果产生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源距分别为30cm和58cm处,且井眼和地层流体分别为油和水砂岩地层的中子能量分布,通过研究中子对NaI、BGO、GSO和LSO四种探测器的作用及响应关系得到:中子对探测器的作用将使地层流体分辨能力降低。模拟改变NaI和BGO晶体探测器的直径和长度时的探测器响应能谱,采用不同的能窗处理方法对地层流体的分辨能力不同,选取光电峰和第一、第二逃逸峰对应的能量窗时BGO晶体探测器测量的C/O差值要比NaI晶体探测器的大,但受尺寸的影响不大;但采用光电峰对应的能量窗时,BGO晶体探测器测量的C/O差值要比NaI大得多,且随着尺寸的增加差值也增加。能量道的飘移对C/O值影响较大,而能量分辨率对差值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HFETR)中主要的七种同位素活性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考虑了堆芯中子注量率场中放入一靶件后,靶件对中子注量率的扰动,给出了目前使用的七种同位素靶件在HFETR中的扰动因子。考虑靶件扰动后的同位素靶件活性计算结果较改进前精度提高了10%以上。该工作结束了HFETR堆芯同位素生产除~(60)Co外的活度  相似文献   

14.
吴文圣  肖立志 《核技术》2007,30(3):185-188
为了在套管井用岩性密度测井中估算套管厚度,本文利用Monte Carlo计算程序MCNP,对不同矿物成分的地层,计算得到了散射γ能谱的低能谱段计数NS与高能谱段计数NH的比值NS/NH与地层光电吸收截面指数R、套管厚度HC的关系.得出了在套管井中,岩性密度测井对地层岩性不敏感,不能用NS/NH来求取地层的光电吸收截面指数P,但NS/NH与套管厚度在双对数坐标上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利用裸眼井中岩性密度测井方法,即利用比值NS/NH来估算套管厚度HC.  相似文献   

15.
随着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在土壤氮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设计开发1种适用于土壤微量硝酸盐中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辅助装置,将基于光电感应装置的自动进样系统与注液、抽真空-气体置换系统相融合,将原前处理方法中液体试剂注入,反应体系抽真空及氦气置换等人为操作过程改为自动化处理环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套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自动抽真空、注气和加液重复性。装置抽真空系统的真空度绝对误差可控制在0.5 Pa以内,气体注入体积绝对误差可控制在0.2 mL以内,而注液系统的注液体积绝对误差也可控制在0.1 mL以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1%。使用标准参比样品测试整套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所有测试样品均获得了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CV<1%。研制的装置结合痕量气体预浓缩装置—稳定同位素质谱(PreCon-IRMS)联用仪,可以建立方便快捷的低样品量下硝酸盐中15 N同位素质谱检测方法,可为土壤氮循环过程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同位素》2020,(1)
随着稳定同位素质谱技术在土壤氮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对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合适的样品处理方法是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设计开发1种适用于土壤微量硝酸盐中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前处理辅助装置,将基于光电感应装置的自动进样系统与注液、抽真空-气体置换系统相融合,将原前处理方法中液体试剂注入,反应体系抽真空及氦气置换等人为操作过程改为自动化处理环节。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套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自动抽真空、注气和加液重复性。装置抽真空系统的真空度绝对误差可控制在0.5 Pa以内,气体注入体积绝对误差可控制在0.2 mL以内,而注液系统的注液体积绝对误差也可控制在0.1 mL以内,变异系数(CV)均小于1%。使用标准参比样品测试整套系统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所有测试样品均获得了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CV1%。研制的装置结合痕量气体预浓缩装置—稳定同位素质谱(PreCon-IRMS)联用仪,可以建立方便快捷的低样品量下硝酸盐中~(15)N同位素质谱检测方法,可为土壤氮循环过程研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敞开模型和封闭模型中的模拟钻孔,多采用铁套管做支架。因此铁套管的吸收系数是确定γ测井中换算系数的一个重要修正系数。当钻孔中见矿部位破碎,垮孔时也往往下有一层或几层套管,这样的见矿孔在定量解释时,铀含量也需进行铁套管吸收修正。因此铁套管吸收系数直接影响着γ测井中换算系数及定量解释的质量,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和讨论。一般认为γ射线的衰减是随吸收介质厚度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变化,这种认识只适用于  相似文献   

18.
因尚无成批生产的、用于浅孔密度γ-γ测井的仪器,使研究岩石和矿石的这一重要方法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为了用此方法测井,对型仪器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改进的型辐射仪中包括:紧贴式的2π探头(与仪器的探头相接)、操作台、直流补偿器和检查一校准装置。在这几大部件中,除操作台外,均可自己制造。用强度为1—2毫克当量Ra的同位素(Cs~(137)和Co~(60))作γ射线源。探头(图1)的组成部分为:两个铅屏7和10(分别置于管杯2和9内)、加长管8、装γ放  相似文献   

19.
带热套管的T型接管内流动换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带热套管T型接管内由于注入非等横向射流导致的构件热冲击状况,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商用软件FLUENT5.3进行了紊流流动换热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主管及接管与热套间环腔内的流动换热特性,针对套管上开有通流小孔,并采用凸台支撑的热套管结构形式,模拟了射流与主流流速比为0.05及0.5两种典型工程,传热实验,研究了主管及接管内壁近壁区域的传热特性,并讨论了热套管尺寸变化对接管热冲击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热套管对构件的热保护程度与热套管结构形式及流速比密切相关,适当减小流速比有利于改善构件热应力状况。  相似文献   

20.
林珊珊 《同位素》2023,(2):186-197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有-2、-1、0、+4、+6等多种价态,常见的赋存形态包括硫酸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单质硫和硫化物等,在不同介质和形态中硫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通过硫同位素组成差异能够示踪硫元素来源和转化过程。因此,硫同位素组成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地质学等多个科学领域硫循环过程示踪的研究。硫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硫同位素组成应用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综述近十几年来已经被广泛使用和当前正在发展完善,以及新出现的硫同位素分析技术,并对硫同位素不同分析方法,包括不同类型仪器、不同前处理方法等的基本原理、优缺点、适用的样品类型、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硫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