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hs-CRP及IL-6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检测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3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33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同时用Elisa法检测IL-6,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屎病患者及2型榜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hs-CRP和IL-6显著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1).[结论]炎症机制在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hs-CRP和IL-6在预测糖尿病并发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133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虹  钟历勇 《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065-106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确定下肢血管病变,同时观察和分析临床因素及生化指标与下肢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程>5年,有糖尿病家族史,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和/或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比例高(P<0.01)。PPG、TC、TG、LDL-C水平在有下肢血管病变组比无下肢血管病变组明显升高。下肢血管病变与家族史、病程及LDL-C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家族史、病程及LDL-C水平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彩色多功能超声检测,同时记录年龄、性别、病程、血糖、血尿酸、血脂。结果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年龄大、血糖高、血尿酸高、血脂紊乱;结论年龄大、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血尿酸高、血脂紊乱是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可达3亿人,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而其中2/3的患者死于大血管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我国目前糖尿病患病人数在世界上排第二位,大血管并发症是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其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型糖尿病的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病变如脑血栓、脑出血、脑供血不足等;心血管病变(主要为缺血性心脏改变)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周围血管病变(主要为下肢血管病变)如缺血性的下肢疼痛、足部溃疡,严重者可导致截…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CRP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内分泌科75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4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26例,比较三组CRP水平差异.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与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 05),且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骨密度的相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检测正位腰椎、左侧股骨及左前臂骨密度,并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按照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将入选病例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结果①较2型糖尿病非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骨密度低,动脉硬化程度越重,骨密度越低。②腰椎、股骨及前臂骨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等呈负相关,与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等无明显相关。③下肢动脉硬化程度积分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空腹C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等无明显相关。结论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骨密度有一定相关性。②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是影响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及骨密度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7.
章法香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165-216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予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治疗三个月后复查血管彩超,观察疗效。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管内膜斑块无明显增大,血流速较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脂,稳定血管内膜斑块,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进展,降低糖尿病心脑血管危险性及下肢截肢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31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检测生化指标。结果年龄、血压、尿酸水平、ISI和HOMA—IR与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有关(P〈0.05)。尿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是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L-6启动子-174G/C和-572C/G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80例中国北方地区汉族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下肢血管病变(VDLE)组、下肢神经病变(NDLE)组、下肢血管-神经病变(VNDLE)组和无下肢并发症(NC)组,另选70例社区查体正常成人作为对照(CON)组。采用PCR-RFLP法测定IL-6启动子区-174G/C和-572C/G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6受体和hsCRP。结果 IL-6启动子的-174G/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IL-6启动子-572C/G在2型糖尿病组中的基因型GG和CG、等位基因G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VDLE组和VNDLE组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IL-6启动子的-174G/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无关,而与IL-6启动子区-572C/G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有关。IL-6启动子区-572C/G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易患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情况,分析其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管腔狭窄严重程度的声像图特征。方法: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重点观察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胭动脉、胫前动脉近段、胫后动脉远段、足背动脉的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超声显示6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厚,其中74%的患者合并斑块形成,24%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2%的患者管腔闭塞。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发病率较高,彩色超声检查是动态观察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和进展情况的有效方法,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可提供影像学依据,且对无临床症状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也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其中根据ABI分为两组:ABI<0.9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PAD组,n=42);ABI≥0.9为无血管病变组(非PAD组,n=78)。并由专职护士采用Bidop ES-100VS双向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ABI。结果 PAD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尿微量白蛋白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明显高于非PAD组患者(P<0.05),PAD组患者LDL、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非PAD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与脂代谢紊乱显著相关,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可能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79例(LEAD组),无下肢血管病变67例(NLEAD组),分别记录其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及24 h尿白蛋白,并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LEAD组与NLEAD组比较,平均年龄、平均病程、24 h尿白蛋白、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HDL-C、APOA1、APOB、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C、年龄、收缩压、24 h尿白蛋白四项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C、年龄、收缩压、24 h尿白蛋白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美国生产AU-4及SPEC-TRA彩色以功能超声诊断仪,对9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进行检测。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及24h尿白蛋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下肢Guo动脉和足背动脉内径变细,内膜增厚,峰值流速减慢,糖尿病伴有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病程明显延长,血压,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结论 高血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程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等,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身高、体重和糖尿病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检测炎症因子、血糖和胆固醇等常规临床生化指标,测定踝肱指数,进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 253名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下肢血管病变者564例(45.01%)。下肢血管病变组年龄、糖尿病病程和体质指数高(t=16.13、19.59和7.83,均有P〈0.05),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s,hsCR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也高(t=55.80、10.70、14.64、2.47和8.35,均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低(t=-3.8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糖尿病病程、hsCRP、TC/HDL-C比值和HbA1c的增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危险增加(均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糖尿病病程、hsCRP、TC/HDL-C比值和HbA1c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97例2型DM住院患者通过超声测定下肢动脉,分为下肢动脉硬化组(AS组,161例)、非动脉硬化组(136例),对两组的多项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2型DM下肢血管病变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酸、纤维蛋白原和BMI,其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结论2型DM下肢血管病变与代谢综合征的多种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清尿酸(SUA)的关系。方法:将94例住院T2DM患者根据有无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分为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和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进行空腹血糖(FB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SUA)、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BMI、WHR、FINS、HOMA—1R、LDL—C、TG、SUA较无下肢血管病变组升高(P〈0.05),而FBG、TC、HDL—C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年龄、性别、血脂调整后血尿酸水平高者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提高(OR=1.113,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更明显,SUA的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P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下肢血管病变者占72.41%。2型糖尿病PVD组年龄(66.68±9.87)岁与无PVD组(50.83±12.29)岁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PVD组病程(8.63±6.48)a、总胆固醇(4.82±1.1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9±1.01)mmol/L,患高血压比例(74/105)也明显高于无PVD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病程、总胆固醇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1,0.098,1.142,2.021)。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年龄、性别、病程、血脂是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逐瘀通络组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逐瘀通络组方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口服,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逐瘀通络组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能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部病变(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足部感染和足部坏疽。糖尿病足的病因是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严重的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导致足坏死、神经病变导致足溃疡都是下肢截肢的直接原因。糖尿病患者中有5%~15%的人因此而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险性是非  相似文献   

20.
潘燕 《现代保健》2009,(34):152-1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情况。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另设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对两组病例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下肢血管管腔的内一中膜增厚、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明确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及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